另一个光影世界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_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学期的皮影课程学习仿佛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艺术中有大乾坤。想起最初接待皮影艺人们,新奇的乐器和各式各样的皮影娃娃,从此便开始追寻,在网站上搜索关于皮影的视频演出,看魏金全老师的巡回演出,找乐器相关资料,探索不同声腔的发音方式。如果说之前是被好奇心驱使,那么经过课程的学习,我们要进入专业的大门了。
  我们排练的剧目是《王小赶脚》,首先是它的唱腔学习。陕西皮影唱腔分为碗碗腔、老腔、阿宫腔和迷胡子(眉户戏)等等。我们小组学习的是阿宫腔,阿宫腔唱腔委婉曲折,颇有南戏之韵,它的曲调旋律比较优美,但发声比较困难,不似秦腔坚硬,像韩愈的诗风一般曲折,所以在学习时重点是把握曲调的变换,个别字需要鼻腔发出更添韵致,就在鼻腔和口腔的转换发声中形成一种越过重重山峦的曲折委婉之感。
  我重点学习的是乐器部分,因为本身有古筝功底,将古筝加入老三件的时候,配合阿宫腔十分和谐。皮影戏的乐器主要有板胡、三弦、月琴和锣鼓等,民间乐器上手简单但很难练习出韵致。其中的上下滑音、尾音和装饰音是需要和唱腔配合不断摸索的。从小学乐器的我们有一个习惯是必须按照谱子一字不落地弹奏,但是在皮影戏里面,好听的就是不合谱子的“不规矩”的味道,这需要的不仅是对乐器的了解和技巧的掌握,更多是民间味道的体验,对剧情的音乐表达和不受拘束的个性体现。在生动有趣的俏皮音和装饰音背后其实是人们看皮影戏时轻松、戏谑的状态,是中国世俗生活的反映。这也是唱腔和乐器学习的精华部分,所谓艺术的“神韵”。在用古筝演奏时有过于正规的感觉,于是要不断加上颤音、点音、上下滑音,怎样灵活多变怎样来,并且间奏速度快,有时候是不遵循节拍规律的,所谓“过门”要平滑地过渡还要不失趣味,引起人们观看的兴趣,这就需要在乐器突出的时候尽显乐器的魅力。而古筝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乐器,在演奏民间乐曲的时候自有灵活度,首先它具有广阔的音域,其次它的滑音和其他演奏技巧丰富,可以不断更新乐曲的新鲜感,最后它的音色和谐,可以融合于尖锐的板胡和温和的月琴。在练习本首曲子的同时,我还尝试了干鼓的演奏,看起来操纵两条木棍即可,其实手腕上用劲要掌握技巧,否则会没有声响。每一件乐器看起来都简单,上手也容易,其实门道很深,是日积月累练习才能成功的。
  接下来是签手,只是作为初尝试,玩耍的时候胳膊就已经累得酸痛了。我们用的人物比较简单,一手只用控制两个签子,这时候就需要手指之间的配合和技巧掌握,让人物的手脚区分,灵活地运动。这也是一门苦功夫,再加上灯光、影子的效果,尽显签手的技巧。
  皮影其实就是以前人们的娱乐方式,它承载的是忙碌生活过后短暂的休闲时光,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出皮影戏其实比较长,与现在的娱乐活动相比真的需要现代人欣赏时耐得住性子。在采访华州路人的时候,有人认为皮影就是旧时代的产物,如果消失了就让它消失吧,我不禁开始迷惘,对于过去的优秀文化要不要传承还是待在博物馆就是很好的归宿?汇报演出上观众座无虚席,让我再次思考同学们是真的喜欢皮影还是出于好奇。大概是后者,诚然这样传统的艺术表演方式很难跟得上当下人们的娱乐需求,那么它要做的就是创新,重新焕发生命力。皮影藝术需要高度提纯的艺术化,人物的精美化,颜色要更加现代化,剧本在生活化的基础上可以与民间的说话艺术、话本等艺术结合起来。而在音乐方面,可以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小说与音乐的结合,配合上人物的动作,是形、声、色艺术的统一。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外国文化渗透到中国大众传媒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审美在物质发达、精神匮乏中走向商品化、工业化。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迷茫,对于政治的“冷漠”,大众在被挤压的生活之余,别无选择地、暂时地沉溺于声色之中。面对越来越强势的美欧日文化的冲击,在大众文化的一隅人们找到了国风或者古风歌曲这样的栖息地,沉醉于由声音与语言构建出来的“田园”。而皮影的发展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同时,能够唤醒大众童年的回忆,带给人们新的审美体验和享受,我想这是新时代皮影艺术发展的方向,从审美的方面给人们提供生活美好的需求。
  在短短的课程中收获良多,而汇报表演的效果更是让人惊讶。我们都沉入了这个古老的艺术中,和老艺人们一起学习,用自身的行动传承艺术,最后在表演中大放光彩。享受和大家一起排练的感觉,每个人分工明确,合在一起时却是这么和谐。
  传承其实就是在手把手的教学中。在每一次的教唱中我们一起让皮影舞动,让声音在同一个频道振动。热爱,是这些传承人的光彩。每次上课,他们都比学生们来得早,而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又恨不得把自己全部所学教给我们。皮影是一门专业性艺术,更是温暖人心的艺术。幕起灯开围坐一圈,是杜甫的“共此灯烛光”,是光影中故事流转,是我们在一起就是美好的感觉。尽管落幕,传承的故事依旧。我们都在传承皮影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这就是更大的意义吧!
  (本文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级学生,皮影演艺班学员)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广场舞在全国各省市蓬勃发展、迅速走红,深受不同年龄层的广大市民青睐,是“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由于其与普及之初在参与人群及传播范围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场舞的创新亟须被社会各界关注。本文通过对广场舞溯源及社会效益的深入探讨,指出了其普及现状与困局,提出了文化创新的最新策略。  关键词:广场舞;困局;创新;普及;社会效益  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期刊
为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传承好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我馆非遗工作人员的挖掘、调查、走访、整理,临渭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会圆满完成。  本次评审会分为初评和复评两个阶段。4月23日,评审专家主要以查看审阅资料的方式进行了初评。5月20日,复评时组织非遗项目申报者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者现场进行陈述,专家根据陈述进行问答,评审专家能够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期刊
摘 要:民国时期山西期刊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北洋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其中北洋时期又可以细分为五四前与五四后两个时期。这四个时期期刊发展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也表现出一些共性,如期刊版面设计所体现的简洁风与艺术风、期刊出版数量以及刊物内容受时局影响大、期刊寿命短等特点。  关键词:民国;山西;期刊;统计分析  民国时期山西因其政治环境的复杂,期刊独具特色。本文拟以时间发展
期刊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为弘扬黄龙县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黄龙县文化和自然遗产,6月8日,黄龙县文化馆组织开展了以“同护文明薪火 共享文化成果”为主题的宣传、展示、展演系列活动。活动现场展示了贺强面塑、猎鼓面具彩绘、黄龙石臼炭烧香辣酱、黄龙野生连翘制茶技艺、黄龙中蜂养殖技艺、古法酿酒等8个项目,以展示非遗项目带动产品销售,帮助广大非遗传承人群和非遗扶贫就業工坊获得收益,让群众在购物体验中共同参
期刊
安康位于陕西南部,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北靠秦岭,南依巴山,与四川、重庆、湖北接壤,辖1区9縣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实验区),有139个镇、1528个行政村、208个社区,是国家限制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川陕革命老区和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近年来,安康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全面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点改革,尤其
期刊
摘 要:革命文物作为甘孜藏族自治州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与精神价值。本文通过研究甘孜州革命文物的分类与分布情况以及其保护与利用现状,旨在探索将革命文物与红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相结合的路径,从而更好地利用与保护甘孜州的革命文物。  关键词:甘孜州;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  革命文物一般是指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和革命斗争中遗留下来的重要遗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
期刊
摘 要:在经济的日益发展下,图书馆逐渐也开始应用高科技优化自身的管理机制。由于书籍的种类繁多,书籍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找出高效、有序的方法管理这些书籍,保障人们能够以最快捷的方式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优化图书馆就读环境,才是当前图书馆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在不同的方面建立应用信息咨询系统,从信息咨询方面入手,归纳总结出网络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的优点,以便于促进信息服务系统发展,从而建立有效的管理体
期刊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柞水县文化馆于6月6日至7日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為主题举办非遗展览和展演活动。  6月6日组织了柞水非遗进景区活动。柞水渔鼓传承人魏绪明、赵新民为观众带来了原生态的渔鼓演唱,惠达乐团表演了柞水民歌演唱,让大家体验到了柞水文化特色。6月7日组织了柞水非遗集中宣传展出和展演活动。县委宣传部、县人大、县政协、
期刊
摘 要:“张生跳墙”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三折“赖简”当中的重要情节。结合文本精读,张生跳墙的主要原因是其误会莺莺之诗,而错解幽会地点;王实甫的个性化改编,实则是对于西厢记作为文学文本和戏剧作品的综合考量。  关键词:《西厢记》;“张生跳墙”;舞台效果  初探:张生误简的起因之探  金圣叹在《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将《王西厢》的第三本第三折命名为“赖简”,是指张生看到崔莺莺“待月西厢下”的诗本,于
期刊
6月3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陕西省第四届非遗传承人绝活才艺展示活动”在榆林市榆阳区陕北民歌大舞台成功举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刘卫东,陕西省文化馆馆长、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洪济龙等领导出席并和千余名群众一起观看了展演。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和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的2021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