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黎族文学的大学英语文化专题教学设计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黎族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一朵南国之花.将蕴含于黎族文学中活灵活现的黎族文化融入海南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做法,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是打造区域特色英语教学模式的需要,是传播区域文学与文化的需要.从课堂汇报、文化拓展、习题改编三方面探讨黎族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基本途径,探究黎族文学与文化影响力提升的基本策略,能帮助海南高校的学生了解黎族文化、讲好海南故事、传播华夏文明.
其他文献
中国书院的兴盛与宋代理学家的大力推动有关,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继承了儒家“为己之学”的教学理念,并将这一核心教学理念在书院教育中加以推广.以“为己之学”为基石的书院教育打破了封建社会科举教育的僵化体系,重视教学环境的天人合一,突出学子求学的独立自主性,强化了治学之路的审美属性.它高扬儒家文化精髓,继承了中国美善相乐的文化传统,激发思想文化的创新与活力,展现了济世救民的家国情怀.正因有此不同凡俗的鲜明特征和文化取向,众多名闻天下的书院才得以在我国的文化教育史上发挥其引领作用.这对于推动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出我家北陵公园附近东门住所,沿陵东街向南步行一千多米,崇山路与新开河之间,坐落着北塔法轮寺.皇太极1636年开始在盛京修建的莲花净土实胜寺(皇寺、黄寺)为皇家寺院,法轮寺是实胜寺下院,后世乾隆皇帝敕封这里为“满洲喇嘛庙”.清初修建盛京城,在距离中心庙五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修喇嘛寺,每寺同时修塔.经历近四百年的岁月与兵燹,法轮寺现在是四座塔寺中保存相对完好的.
期刊
一流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采用项目贯穿式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一流课程建设,把一个大项目的理论与实践贯穿于课程体系主线中各门课程之中,通过主线课程群的学习,学生最终可以独立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教考分离真实对学生学业评价,执行OBE的教学监控不断对课程优化改进,执行教师互聘来优化教学资源,最终建设成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一流课程.
鼻音n和边音l是我国很多地区方言中不能准确区分的一组声母.在普通话教学中,鼻边音的辨正既是教学难点,更是教学难点.通过教学和研究,文章提出了五种辨正方法指导学生精准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总结了五个训练步骤帮助学生强化学习成效.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使一定的行为主体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需要明确其宣传教育方式,其主要路径可以以理论讲授、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三方面为抓手,切实用好课程式与讲座式理论教育,经常性和结点性相结合节点开展主题校园活动,组织和支持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全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已逐渐进入到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与挑战,无疑对高校学生现有的思政教育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改革思政教育模式以提高思政教育效率是当前各大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介绍了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对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总结了思政教育工作优化创新路径,以期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文化自信是基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厚重的历史传承,从每个国民心底生发出的最基础、最广泛也更深厚的自信.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深厚的价值观念.以古典诗词为载体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于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还存在教师队伍以及课程评价机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升本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古典诗词与本校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结合程度,帮助学生深刻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促进大学生
2020年上半年,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全国大中小学展开了完全线上教学的授课方式.文章首先分析线上教学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的改变和挑战,论述课堂教学的新尝试和具体实施的三个阶段,最后提出了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的发展途径.
所谓“看”历史,就是引导大学生观看与课程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教学功能影像”,以提高教学质量,助益大学生形塑新的“视听想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课程思政与德育功能.“看”历史教法的逻辑起点为生本教育,“看”历史教法的创新亮点是“教学功能影像”,“看”历史教法的实施要点在于适时适量.“看”历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其他文学史课程教法改革的有益尝试.
职业教育是双轨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建设起步较晚,还存在着课程观念落后、不同层级衔接不畅、课程内容重复或冗余、评价体系缺位等问题,导致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此,需要深入探索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诱因,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整体的发展逻辑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从而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