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不足进而弥补不足,还可以促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增强学习信心,所以,家长帮孩子分析试卷是门学问。不少读者反映,每次考试后,老师都要求家长帮孩子分析试卷,可是家长无从下手,很容易把试卷分析弄成批斗会,最后不欢而散。还有的读者说,孩子上了初中以后,连家庭作业家长都辅导不了了,怎么分析试卷?只好从分数上评估孩子的学习情况,夸奖一番或批评一顿……如此分析试卷,不是在帮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应读者要求,本刊邀请教育专家吴昊博士和资深班主任鲍国林先生,与读者聊聊分析试卷的话题。
分数的价值
钱先生(小学五年级男生的父亲):我先检讨,我不会帮孩子分析试卷,只会看分数。孩子把试卷拿回来,如果分数高,我就表扬他,按考前的约定奖励他;如果分数低,我就批评他、惩罚他;如果分数非常低,我会忍不住动巴掌。我小时候,爸爸就是这样对我的,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还考上了公务员。但我儿子好像跟我不大一样,娇气得很,输不起,越来越怕考试。我想,可能我家祖传的办法有点过时了。孩子的班主任让我认真帮孩子分析试卷,找出差距和不足,对症下药。我不知道从何下手。
蒋女士(初二男生的母亲):是啊,很多家长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只会看分数。重视分数也没什么不对吧?最终孩子能否上大学,还不是分数说了算!让孩子从小具备分数意识,就是在强化他的竞争意识。家长付出那么多,为的是什么?当然是孩子的好成绩!我儿子很明确地知道,分数是检验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所以他对考试从来不敢大意,尤其是期中、期末大考,复习特别下工夫。
主持人:这哪是分析试卷,明明是秋后算账嘛。分数,是量化的学习成绩,不能不看,问题是怎么看。
鲍国林:考试具备两种功能:检验和选拔。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是个漫长的过程,就像马拉松比赛,孩子要经历大大小小很多次考试。其中大多数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弥补。这种考试,分数仅是阶段性评价,不是要淘汰谁。因此,家长帮孩子分析试卷时,一定要摆正心态,不妨这样想:分数高,不一定万事大吉,分数低,说明进步空间大。家长甚至可以这样想:考试失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小考不失分,大考怎么能得高分呢?
吴昊:许多家长夸大考试的选拔功能,忽略检验功能,把每次考试都当成高考的预演,用分数和名次揣测孩子未来的命运,给孩子制造了很大的不必要的压力。这种压力又反过来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形成恶性循环。要知道,一旦孩子的自信心没了,问题的性质就变了,从学习问题变成了心理问题。这比考砸了更严重,到那时我们家长们就追悔莫及了。
葛先生(高二女生的父亲):可是,家长不给压力,就怕孩子没有学习动力啊!
鲍国林:我从教12年来,见过考试作弊骗高分的,也见过涂改成绩蒙家长的,就是没见过故意失分的。尽管作弊等手段不正当,但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考试分数是非常在意的。家长们切记,千万不可放大孩子的不足,忽略孩子的进步,否则会导致孩子们今后考试怯场。
失误与盲区
姜女士(初三女生的母亲):请问鲍老师,帮孩子分析试卷,从何入手呢?
鲍国林:首先要对失分原因进行分类。失分原因无非三种类型:第一,马虎;第二,模糊;第三,不会。第一种类型是失误,孩子做题不认真或精神紧张造成无谓的失分。第二种类型最常见,即对知识点没有吃透,似懂非懂,稍一变换题型就不知从何下手,或概念不清,张冠李戴。第三种情况很少见,即孩子一看题目就傻了,毫无头绪,找不到突破口,这是因为孩子学习上有盲区,综合把握能力欠佳。弄清了失分的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主持人:家长可以给孩子画一张失分分析图,柱状图和饼状图都行,把各类型的失分量化,然后对孩子说:“孩子,恭喜你,我们找到敌人了!”
姜女士:我女儿每次考数学都因为马虎失不少分,怎样做才能帮她改掉这个毛病?
主持人:先给她算算账。比如她考了78分,因马虎丢失12分,你就对她说:“闺女,你该得90分啊!”
鲍国林:对,先给孩子信心,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问题。马虎失分多出现在基础题上。考试时心慌、马虎,归根结底是平时练习不够。平常作业认真、不马虎,考试时自然有信心;平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不用练习,考试时自然会紧张发慌。所以,平时做作业的习惯非常重要,作业习惯就是考试习惯。平时做作业时看题认真,书写规矩清晰,做完认真检查,到了考场上自然能少失分。据我多年观察,考试成绩稳居上游的孩子,都是细心的孩子,平时的作业都很整洁,很少犯低级错误。
刘先生(初二男生的父亲):后两种类型又该如何应对呢?
鲍国林:第二种类型多出现在中等难度题中,说明孩子基本掌握了知识点,但并没有吃透,应对策略是揪住不放,穷追猛打,彻底消灭之。具体做法是重读课本,牢记原理、公式。做题方面,要多做典型题,不要搞题海战术。第三种类型多出现在高难度题中,显然是孩子遗漏了某些知识点。应对策略是顺藤摸瓜,弄清敌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研究,彻底解决。还要多向老师请教,拓宽视野,丰富解题技巧。
考试,考的是知识点的应用,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固定的,时常总结、归纳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建议家长回家多提醒孩子,最好的学习技巧是总结和归纳,应该每周、每月总结一次,把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一一列出来,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尚未完全掌握,哪些还比较陌生,都要心里有数。每次考试后,更要自我总结。哪些题做起来比较慢,哪些题容易出问题,哪些题无从下手或一做就错,都要进行量化分析,然后才能知道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许多学生不会总结,不会归纳,只知道闷头苦读,往往已经掌握的重复学,尚未掌握的撂荒在那里,怎么能提高成绩呢?
吴昊:总结、归纳要求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这方面家长比孩子强,所以老师往往要求家长帮助孩子分析试卷。家长不会做题不要紧,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失分情况,比如填空题丢几分,选择题丢几分,基础题丢几分,提高题丢几分?是步骤丢分还是解题无思路?是基础不扎实还是状态不好?这些数据摆出来,对孩子就是很大的帮助。
应试有技巧
姚先生(初三男生的父亲):我儿子马上要参加中考了,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模拟考试。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上等,考试时水平发挥时好时坏,很不稳定,所以我很担心。请问,帮助毕业班学生分析试卷,该注意些什么?是不是要多在应试技巧方面下工夫?
潘女士(高三女生的母亲):是啊,我女儿就要参加高考了,现在谈学习方法好像来不及了,还是请鲍老师多讲讲应试技巧吧。
鲍国林:我正要谈到毕业班学生应试技巧这个问题。单一试卷的分析是提升应试能力的一个方面,重在巩固知识点,而多张试卷的综合分析则是对应试技巧的梳理和总结,非常重要。初三、高三的毕业班学生会有好几次模拟性的综合考试,让学生适应各种题型,慢慢调整状态。请家长注意,这个阶段分析试卷最容易出效果,千万不要浪费。
家长可以拿出孩子某一科前后10张试卷,进行仔细的量化分析。比如,基础知识点在选择题中是如何分布的?哪些题目经常出,从哪个角度出?孩子容易在哪方面出错?填空题也可以这样总结。对于计算题,可以将10张试卷中这方面的题全抄到一张纸上,让孩子再做一遍,对比相同知识点有哪些不同的应用方式,哪种孩子容易出错。通过这样总结、重新做题、归纳的梳理,就能将这一类型的题掌握了。
说到应试技巧,我认为,将试卷中的知识点分析清楚,提炼题目中暗含的通用方法,然后将不同试卷中的同类题进行总结,重新思考,在大脑里建立知识和方法的立体结构,是最根本的应试技巧。
【编辑:陈彤】
应读者要求,本刊邀请教育专家吴昊博士和资深班主任鲍国林先生,与读者聊聊分析试卷的话题。
分数的价值
钱先生(小学五年级男生的父亲):我先检讨,我不会帮孩子分析试卷,只会看分数。孩子把试卷拿回来,如果分数高,我就表扬他,按考前的约定奖励他;如果分数低,我就批评他、惩罚他;如果分数非常低,我会忍不住动巴掌。我小时候,爸爸就是这样对我的,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还考上了公务员。但我儿子好像跟我不大一样,娇气得很,输不起,越来越怕考试。我想,可能我家祖传的办法有点过时了。孩子的班主任让我认真帮孩子分析试卷,找出差距和不足,对症下药。我不知道从何下手。
蒋女士(初二男生的母亲):是啊,很多家长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只会看分数。重视分数也没什么不对吧?最终孩子能否上大学,还不是分数说了算!让孩子从小具备分数意识,就是在强化他的竞争意识。家长付出那么多,为的是什么?当然是孩子的好成绩!我儿子很明确地知道,分数是检验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所以他对考试从来不敢大意,尤其是期中、期末大考,复习特别下工夫。
主持人:这哪是分析试卷,明明是秋后算账嘛。分数,是量化的学习成绩,不能不看,问题是怎么看。
鲍国林:考试具备两种功能:检验和选拔。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是个漫长的过程,就像马拉松比赛,孩子要经历大大小小很多次考试。其中大多数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弥补。这种考试,分数仅是阶段性评价,不是要淘汰谁。因此,家长帮孩子分析试卷时,一定要摆正心态,不妨这样想:分数高,不一定万事大吉,分数低,说明进步空间大。家长甚至可以这样想:考试失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小考不失分,大考怎么能得高分呢?
吴昊:许多家长夸大考试的选拔功能,忽略检验功能,把每次考试都当成高考的预演,用分数和名次揣测孩子未来的命运,给孩子制造了很大的不必要的压力。这种压力又反过来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形成恶性循环。要知道,一旦孩子的自信心没了,问题的性质就变了,从学习问题变成了心理问题。这比考砸了更严重,到那时我们家长们就追悔莫及了。
葛先生(高二女生的父亲):可是,家长不给压力,就怕孩子没有学习动力啊!
鲍国林:我从教12年来,见过考试作弊骗高分的,也见过涂改成绩蒙家长的,就是没见过故意失分的。尽管作弊等手段不正当,但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考试分数是非常在意的。家长们切记,千万不可放大孩子的不足,忽略孩子的进步,否则会导致孩子们今后考试怯场。
失误与盲区
姜女士(初三女生的母亲):请问鲍老师,帮孩子分析试卷,从何入手呢?
鲍国林:首先要对失分原因进行分类。失分原因无非三种类型:第一,马虎;第二,模糊;第三,不会。第一种类型是失误,孩子做题不认真或精神紧张造成无谓的失分。第二种类型最常见,即对知识点没有吃透,似懂非懂,稍一变换题型就不知从何下手,或概念不清,张冠李戴。第三种情况很少见,即孩子一看题目就傻了,毫无头绪,找不到突破口,这是因为孩子学习上有盲区,综合把握能力欠佳。弄清了失分的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主持人:家长可以给孩子画一张失分分析图,柱状图和饼状图都行,把各类型的失分量化,然后对孩子说:“孩子,恭喜你,我们找到敌人了!”
姜女士:我女儿每次考数学都因为马虎失不少分,怎样做才能帮她改掉这个毛病?
主持人:先给她算算账。比如她考了78分,因马虎丢失12分,你就对她说:“闺女,你该得90分啊!”
鲍国林:对,先给孩子信心,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问题。马虎失分多出现在基础题上。考试时心慌、马虎,归根结底是平时练习不够。平常作业认真、不马虎,考试时自然有信心;平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不用练习,考试时自然会紧张发慌。所以,平时做作业的习惯非常重要,作业习惯就是考试习惯。平时做作业时看题认真,书写规矩清晰,做完认真检查,到了考场上自然能少失分。据我多年观察,考试成绩稳居上游的孩子,都是细心的孩子,平时的作业都很整洁,很少犯低级错误。
刘先生(初二男生的父亲):后两种类型又该如何应对呢?
鲍国林:第二种类型多出现在中等难度题中,说明孩子基本掌握了知识点,但并没有吃透,应对策略是揪住不放,穷追猛打,彻底消灭之。具体做法是重读课本,牢记原理、公式。做题方面,要多做典型题,不要搞题海战术。第三种类型多出现在高难度题中,显然是孩子遗漏了某些知识点。应对策略是顺藤摸瓜,弄清敌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研究,彻底解决。还要多向老师请教,拓宽视野,丰富解题技巧。
考试,考的是知识点的应用,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固定的,时常总结、归纳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建议家长回家多提醒孩子,最好的学习技巧是总结和归纳,应该每周、每月总结一次,把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一一列出来,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尚未完全掌握,哪些还比较陌生,都要心里有数。每次考试后,更要自我总结。哪些题做起来比较慢,哪些题容易出问题,哪些题无从下手或一做就错,都要进行量化分析,然后才能知道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许多学生不会总结,不会归纳,只知道闷头苦读,往往已经掌握的重复学,尚未掌握的撂荒在那里,怎么能提高成绩呢?
吴昊:总结、归纳要求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这方面家长比孩子强,所以老师往往要求家长帮助孩子分析试卷。家长不会做题不要紧,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失分情况,比如填空题丢几分,选择题丢几分,基础题丢几分,提高题丢几分?是步骤丢分还是解题无思路?是基础不扎实还是状态不好?这些数据摆出来,对孩子就是很大的帮助。
应试有技巧
姚先生(初三男生的父亲):我儿子马上要参加中考了,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模拟考试。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上等,考试时水平发挥时好时坏,很不稳定,所以我很担心。请问,帮助毕业班学生分析试卷,该注意些什么?是不是要多在应试技巧方面下工夫?
潘女士(高三女生的母亲):是啊,我女儿就要参加高考了,现在谈学习方法好像来不及了,还是请鲍老师多讲讲应试技巧吧。
鲍国林:我正要谈到毕业班学生应试技巧这个问题。单一试卷的分析是提升应试能力的一个方面,重在巩固知识点,而多张试卷的综合分析则是对应试技巧的梳理和总结,非常重要。初三、高三的毕业班学生会有好几次模拟性的综合考试,让学生适应各种题型,慢慢调整状态。请家长注意,这个阶段分析试卷最容易出效果,千万不要浪费。
家长可以拿出孩子某一科前后10张试卷,进行仔细的量化分析。比如,基础知识点在选择题中是如何分布的?哪些题目经常出,从哪个角度出?孩子容易在哪方面出错?填空题也可以这样总结。对于计算题,可以将10张试卷中这方面的题全抄到一张纸上,让孩子再做一遍,对比相同知识点有哪些不同的应用方式,哪种孩子容易出错。通过这样总结、重新做题、归纳的梳理,就能将这一类型的题掌握了。
说到应试技巧,我认为,将试卷中的知识点分析清楚,提炼题目中暗含的通用方法,然后将不同试卷中的同类题进行总结,重新思考,在大脑里建立知识和方法的立体结构,是最根本的应试技巧。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