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曾巩奏状的艺术特征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l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奏状作为一种严密规范的官方文体,在文学层面的研究较少。曾巩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八篇奏状,这些奏状具有精妙绝伦的艺术特色,语言凝练,庄重典雅;多使用骈文文体,也兼具散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情深意挚,蕴藉深厚。曾巩的奏状因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对文体的发展、语言风格的研究、文学创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曾巩 奏状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价值意义
  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力倡导创作古文,散文体裁广泛、意蕴深厚,文风古雅纯正、平和,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陈杏珍、晁继周等人点校的《曾巩集》统计,曾巩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八篇奏状。奏状,即奏章,“是臣下向皇帝进言奏事使用的文书”“因其时代或所陈述的内容不同,而分为章、奏、表、议、疏、启、子、弹事等不同的体类和名称”。但是,奏状作为一种严密规范的官方文体,学界在文学层面的研究却较少。目前对奏状的研究主要是政治、历史等方面,如赵心愚《南诏吐蕃联盟关系走向破裂的记录——赵昌奏状的研究》以及梅华《古代政治文化与奏议文体变迁——以表、状、札子为例》等,但奏状也像其他文体一样具有独特的文学意义。本文将对曾巩奏状语言风格、逻辑结构及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曾巩奏状所蕴含着的艺术特征。
  一、语言凝练,庄重典雅
  奏状,作为一种官方文体,因而特别注重语言的安排,强调语言的精确性。在曾巩的二十八篇奏状中,多则上百字,少则不超过五十字,言简意赅,主旨明确。如《进奉熙宁八年同天节银绢状》:
  元命在躬,方启龙兴之运;鸿图集祉,爰开降之祥。前件物,敢荐服官,用参庭实。缘易供之薄献,祝难老之殊祥。
  前半部分祝愿国家的强盛及君主的辛劳,继而指出进奉之物,表达对宋神宗赵顼生日的美好祝福。仅用四十三个字就将意思表达明确,语言优美,情感之真挚、才华之高超显而易见。不仅进奉的文章简洁明了,其他一些阐述政见的文章用语也恰到好处,“意少一字则意阙,句长一言则辞妨”,在《乞登对状》中向上提出建议:“夫名正然后位定,位定然后事举。名正、位定、事举,则设官致理之方尽矣。使万官千品,各循其分;彝伦庶绩,皆得其任。”句式对仗,让人一目了然,多一字不觉多,少一字便觉少。
  曹丕指出“奏议宜雅”,刘勰也认为“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由此可见,奏状应以庄重典雅为美。曾巩作为一名恪守儒道的散文家,一贯以平正雅洁为美,以庄重典雅为准的,奏状自然也不例外。朱熹评价曾巩的文章:“曾南丰文字又更峻洁,虽议论有浅近处,然却平正正好。”如《进奉元丰元年同天节功德疏状》中所写:
  弥月开祥,本周家之极盛;千秋纪节,由唐室之浸昌。矧属熙朝,实标华旦。是敢虔遵象教,恭启法筵。倾率土之欢心,祝后天之遐算。庶偕动植,永赖生成。
  这篇是为向皇帝祝寿所写,语言凝练,平正雅洁,用字考究,表现出一种庄重典雅的风格,可见曾巩为皇帝祝寿之用心,也更显出其才华之高超、语言之功力。正因为宋神宗生日对宋朝的特殊性,也就更需要稳定庄重典雅的风格。不仅庆祝同天节的奏状需要庄重典雅的风格、政治性的表达,任何内容的奏状都应该注重语言风格、文字句式。在封建的专制王朝中,臣子因用语不当带来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不在少数,这是历代大臣们的共识,曾巩自然也不例外。
  二、骈文特色,兼重散文
  曾巩的骈文主要包括制文、奏表、祭文三类,多用形式严谨的骈文来写作这些内容严肃的文章。如向皇上进奉时所写的奏状大部分都是采用骈文的手法。如《进奉熙宁七年南郊银绢状》开头所写:“天休不宰,故大报于亲郊;上德难名,唯骏奔于助祭。”这句话对仗工整,形式谨严,显示出古代对祭祀的高度重视。但并不是全部都是用骈文这种文体,也有散文的形式。散文雄浑的风格在与骈文相融时,因其独特的形式就显得格外雄壮典雅,由此使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为深沉、恳切,所以曾巩在这些奏疏中有很多自陈之辞。除却进奉的奏状之外,曾巩的很多其他内容的奏状多采用散文的形式,如《乞登对状》:
  窃以先王之治天下,必有典籍,以为当世之法,传之后嗣,使永有持循。故在《夏书》,称“《政典》曰:‘先时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则夏之治天下之书,曰《政典》也。
  此篇奏状中曾巩认为国家离不开法度,需要典籍来约束,向宋神宗请求重修《六典》。采用散文体制,引经据典,追溯古今,言之凿凿,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曾巩并不单纯地用四六句,而是要力求打破这种以四字六字相间的句式,其文章句式错杂,而这种错杂经过适当安排之后并无杂乱的感觉,反而使文章带有一种流动的韵律。如“鸟之诗,本商人之所自出;《生民》之什,原周室之所由兴。矧属休辰,实开令节。生成之造,虽难称于大恩;爱戴之心,庶可将于薄物。用祝乾坤之久,永为夷夏之依”(《进奉元丰元年同天节银状》),“自生天德,与世为归。属当载育之期,敢荐无疆之祚”(《进奉熙宁七年同天节银绢状》)。偶句字数不同,已不同于汉赋的四六句式,是
  曾巩对汉赋体制的一种改造。这些句子读起来并没有汉大赋那种雄浑典雅,而是似山脉一样绵延不绝,读起来非常有韵律。
  三、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结构严谨,是曾巩奏状的又一大艺术特色。刘勰认为写文章应“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文章的纲领是写作之源、行文之干。曾巩非常善于利用精确巧妙的结构为表达主旨服务,这主要体现在他写作时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如《明州奏乞回避朱明之状》,文章开头就表明朱明之是“臣母之亲堂弟”,向皇上询问是否该回避。继而再言“老母多病,见在京师,人子之义,晨昏之恋,固難苟止”。他态度谦卑,用语谨慎,只向皇上请求“移陈、蔡二郡”,因这样要求不高,批准的可能性更大。谢榛认为诗“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散文也当如此,曾巩也以真挚的感情结尾,可谓思虑慎重。他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将所想一一呈现出来,一步步说明意图,始终围绕主旨,驾驭住自己的思想,从而使文章脉络清晰、逻辑性强。   曾巩长于叙述,剪裁得当,如《福州举知泉州陈枢久不磨勘特与转官状》是一篇强有力的劝说文,通过对陈枢从政情况、所作贡献、久未升迁的现状这几个方面的陈述,继而提出“采其久不自陈,特与优转名曹,以奖恬退。臣忝备寄任,不敢不言”。语言表达含蓄委婉,毕恭毕敬,按照严密的逻辑结构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言之有序,句子之间衔接自然,行文讲究法度,结构严谨。
  四、情深意挚,蕴藉深厚
  曾巩的奏状的内容可分为四大类:1.向上进奉,以表忠诚;2.为国求贤,举荐人才;3.请求辞官,调动职位;4.乞求朝见,阐述政见。
  贝琼认为曾巩散文的特点是“曾之严”,刘勰认为奏疏应“以明允笃诚为本,辨析疏通为首”。可见,曾巩的散文以严谨著称,而奏状作为一种特殊文体,严肃庄重是其基本要求,但一定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曾巩的奏状内容丰富,因而流露出的情感也各不相同。
  “祀而严配,王国之上仪;助者骏奔,人臣之常奉”(《进奉熙宁四年明堂绢状》),“人神佑助,是开弥月之祥;夷夏归依,方祝后天之算”(《进奉元丰二年同天节银绢状》),进奉的奏状多用华丽的辞藻表现对国家的歌颂、对神宗的敬畏和爱戴之情;“伏望早赐收用,以称朝廷尚贤求旧之意”(《奏乞吴中复差遣状》),向皇上举荐人才,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今母子垂欲相见,而臣忽他改差遣。晨昏之恋,既未得伸,迫急之诚,惟知涕泗”(《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表现出照顾母亲的急切心情;“伏闻百度已成,万务已定,而臣曾不能吐一言,陈一策,庶得因国大典,托名不泯”(《再乞登对状》),积极向皇上要求朝见,表现出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丰富的情感蕴含在各类奏状之中,使冰冷严肃的奏状多了一些情味,更贴近生活。
  通过对曾巩奏状的文学层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奏状”这类特殊文体,不仅对于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对文体的发展、语言风格的研究、文学创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文学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奏状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感情,如对国家的热爱、对母亲的孝顺、对工作的热爱等,都发人深省,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 傅礼白.宋朝的章奏制度与政治决策[J].文史哲,2004(4).
  [2] 王勇.奏议文的演进与汉魏六朝文学变迁[J].学术交流,2017(3).
  [3] 曾巩.曾巩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 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57,505,650,422.
  [5] 萧统.昭明文选[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720.
  [6] 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3309.
  [7] 谢榛著,宛平校点.四溟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30.
  [8] 贝琼.唐宋六家文衡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262.
  [9] 吕不韦撰,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740.
  作 者:盧宇宁,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诗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樱庭一树是一位立于轻小说文坛顶峰的自由作家。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她接触了信息时代的巨大变化,所以她的作品也对当今的社会有所反思。本文以《荒野》《不适合少女的职业》《GOSICK》《我的男人》《赤朽叶家的传说》五部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小说形象,深入了解樱庭一树小说的人性观,借此来分析樱庭一树对人性美丑的独到见解。  关键词:樱庭一树 人性 日本  人类获得了生存下去的能力,并在这基础
期刊
摘 要:文化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类型。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坚持文化先行,注重文化传播,努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传播格局,提升文化的创新力、表达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华文化 草原文化 传播策略  文化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类型。传播学家詹姆斯·凯瑞认
期刊
摘 要:云南彝族人口众多,支系繁杂,就寻甸彝族而言官方有黑彝、白彝之分,而民间根据服饰差异可大致分为五个支系,本文主要探析甸沙乡区域白彝传统的婚丧服饰造型及穿戴节日。  关键词:彝族服饰 造型 服饰色彩 少数民族 云南  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而彝族是云南人口最多、支系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多数居于高寒山区。由于彝族支系繁多,服饰造型差异大,该地区彝族村寨较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至今保留
期刊
摘 要:文学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批评实践都离不开“空间”概念,这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空间转向”有着复杂的关系。本文以他者与主体作为二者的根本不同所在。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批评呈现出“他者”性质:这是一种双重被建构性,表现为分裂、斗争,以“后现代主义”为哲学根源;而文学地理学的空间批评呈现出“主体”性质:这是一种内在性、建构性,表现为整体感知、移情,以宇宙论、生存论为哲学根源。但作为一种文学
期刊
摘 要:作为一部被禁长达二十多年的小说,无论从文本内容还是表现技巧来看,小说主人公的复杂心理历程与对《心锁》“诲淫诲盗”的指责都体现了时代的深刻印记。而文本所折射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与保守势力的对抗体现了鲜明的先锋性与现代意识,其文学史意义有待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郭良蕙 《心锁》论争 现代性  在当代台湾文学史上,《心锁》和其引发的“心锁事件”的特别意义显然有待进一步挖掘。因为这部小说,郭良蕙被
期刊
摘 要:马尔克斯在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塑造的男主人公阿里萨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半个世纪苦苦守候初恋情人的男人是他,游荡在形形色色女人之间的男人也是他。他是一个痴情而又滥情的人,一方面是超我主宰下的半个世纪的忠诚,另一方面则是在本我驱使下的放纵。痴情与滥情两个极端在他身上碰撞、纠缠。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角度剖析阿里萨的情感特征。  关键词:阿里萨 痴情 滥情 精神分析  一、《霍乱
期刊
摘 要:学界对苏轼诗、文、词的研究很深入,但忽略了对其墓志铭的专题研究。苏轼墓志铭现存十四篇,其独特之处在于创作中体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苏轼的墓志铭进行研究,探讨其艺术特色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苏轼 墓志铭 艺术特色 历史影响  墓志铭是文学宝库中一类特别而又重要的文体,古人曾用这种方式留下许多不朽的名作。目前收录在《苏东坡全集》中的墓志铭共有十四篇,所铭之
期刊
摘 要: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狂欢化色彩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这部小说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有着多方面的契合与印证。本文通过《百年孤独》中的狂欢化场景及其泛化、人物狂欢、怪诞风格的运用以及《百年孤独》对西方经典《圣经》的讽刺性模拟这四个方面,探讨阐释魔幻现实小说中的狂欢化手法的运用。  关键词:《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魔幻现实主义 狂欢化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为文本基础,以晋公子重耳的流亡为线,从重耳流亡之初体现出的品格及在流亡过程中的成长两个方面分析重耳的品格磨砺及其成长过程。  关键词:重耳 品格 成长  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遭遇骊姬之乱,被迫长期在外流亡,但正是这段流亡经历,促使重耳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代霸主。本文基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之亡)》的记载,以重耳的流亡为主线,从重耳自身具有的品格及
期刊
摘 要:欧阳修奏议有十八卷,共一百六十四篇,都是欧阳修经邦济世的作品。这些奏议展示了作者从政生涯的轨迹,表现其政治理论与实践,反映庆历新政、嘉祐之治、熙宁变法的真相实情。本文将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简要阐明欧阳修奏议的重要艺术特征。  关键词:欧阳修 奏议 政治 艺术特征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上,他的作品中最能代表他的散文风格的是墓志铭、诗文序集和园亭杂记,所以后世的研究中往往针对这一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