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霏,北京京剧院青年程派青衣演员,1988年生于北京,2000年考入北京戏校学习京剧艺术,师从程派教育家李文敏教授。在校期间,曾被选送上海戏校交流学习,201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同年,作为入室弟子正式拜在李文敏老师名下。2001年获京昆大赛一等奖。2011年应邀赴香港青年京剧学院开展京剧程派艺术培训班,举办个人讲座和巡回示范演出系列活动。在校学习期间曾多次荣获奖学金。学演剧目:《锁麟囊》《春闺梦》《红鬃烈马》《四郎探母》《贺后骂殿》《朱痕记》《汾河湾》《六月雪》《三击掌》《金山寺》《游园》《思凡》《秋江》等。
结缘程派艺术
和大部分自幼学戏的孩子一样,沙霏也是受家庭熏陶走上了京剧道路的。在沙霏读小学四年级时,父亲给她报了东城区文化馆开办的京剧班,由程派名师李文敏教授教课。从此,沙霏与程派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每周在文化馆上一次课,跟着李文敏老师学了一年多。
1999年,沙霏在国际票友大奖赛上摘得金奖。彼时曾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张百发同志在台下看戏,觉得沙霏是棵好苗子,就问她:“小孩儿你以后愿不愿意做专业的京剧演员啊?”沙霏说愿意。张百发就同坐在旁边时任北京戏校校长的孙毓敏建议学校收下这孩子。就这样,沙霏作为重培生进了北京戏校。她进戏校时李文敏老师已经退休,因此,头一年的专业课由李文敏的学生教授。后来孙校长觉得沙霏还是由教学经验更丰富的李文敏老师来雕琢更好。当时李文敏正被聘到上海戏校教课,沙霏就被学校选送去上海戏校借读,学籍仍保留在北京戏校。
这一去就是三年,之后李文敏老师回京,沙霏也一道回北京戏校继续学习。回校后她着手准备大学的考试。沙霏回忆专业艺术院校的同学们普遍认为考大学最费劲的是文化课考试,因为大家平时把精力都扑在了各项专业课的研习上,文化课方面势必有所疏忽,但经过考前突击,沙霏考得很顺利。在中国戏曲学院本科毕业后,她决定去北京京剧院应聘。她说:“我没考虑别的院团,就打算去北京京剧院工作。一是因为那里特别注重年轻人的培养;二是因为那里有很多我熟悉的师哥师姐。”
擂台赛给年轻人前所未有的机会
在校期间沙霏作为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不是学主演的戏就是演主演的戏,但进入北京京剧院工作以后,从龙套演起是必经之路,演出时多接手的是一些二三路的角色。这就需要自己去调整,有些配演的戏不熟悉,沙霏会在院里或回校请教老师。除了一些日常演出工作,作为院里培训中心的青年演员,沙霏还承担着到北京各区的中小学传播京剧文化,示范演出,给孩子们普及京剧知识的任务。
经过纷繁的配演和培训工作,沙霏迎来了工作后的第一出主演大戏。她以程派代表剧目《锁麟囊》参加了2012年的擂台赛,演出效果非凡。时隔两年,2014年沙霏又带着《窦娥冤》来到擂台赛的舞台。谈到此次为何以《窦娥冤》参赛时,沙霏说:“因为日常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我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在擂台赛上。《窦娥冤》的精华段落我相对熟悉,但整出戏并没唱过,这次可以借机会把这出戏学全,同时又不会牵扯太多精力。”
《窦娥冤》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它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女性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为了演好这个人物,沙霏将《窦娥冤》的剧本熟读在心,细细揣摩。她说,《窦娥冤》是以唱为主的唱功戏,因此演唱技巧很重要,如果唱上不出彩,表演会不温不火,观众的情绪则很难被调动起来。就这样,在恩师李文敏的指导下,沙霏一有空就去精琢《窦娥冤》的表演,断断续续,三月有余。
2014年3月18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沙霏传神地演绎了这出程派经典剧目《窦娥冤》,被专家评委赞“个头、扮相、嗓子均佳”,观众也反映此次沙霏演绎的窦娥“眼神有感情、演唱有体现力”。在谈到此次参加擂台赛有何收获时,沙霏说:“首先是又学演了一出大戏非常高兴,如果没有擂台赛,我们青年演员鲜有机会去演出完整的大戏;其次,通过这次大赛能让我看到自己与其他演员的差距,这样找准自己的定位后就可以同其他演员、前辈老师们多交流学习,以便更好地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结缘程派艺术
和大部分自幼学戏的孩子一样,沙霏也是受家庭熏陶走上了京剧道路的。在沙霏读小学四年级时,父亲给她报了东城区文化馆开办的京剧班,由程派名师李文敏教授教课。从此,沙霏与程派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每周在文化馆上一次课,跟着李文敏老师学了一年多。
1999年,沙霏在国际票友大奖赛上摘得金奖。彼时曾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张百发同志在台下看戏,觉得沙霏是棵好苗子,就问她:“小孩儿你以后愿不愿意做专业的京剧演员啊?”沙霏说愿意。张百发就同坐在旁边时任北京戏校校长的孙毓敏建议学校收下这孩子。就这样,沙霏作为重培生进了北京戏校。她进戏校时李文敏老师已经退休,因此,头一年的专业课由李文敏的学生教授。后来孙校长觉得沙霏还是由教学经验更丰富的李文敏老师来雕琢更好。当时李文敏正被聘到上海戏校教课,沙霏就被学校选送去上海戏校借读,学籍仍保留在北京戏校。
这一去就是三年,之后李文敏老师回京,沙霏也一道回北京戏校继续学习。回校后她着手准备大学的考试。沙霏回忆专业艺术院校的同学们普遍认为考大学最费劲的是文化课考试,因为大家平时把精力都扑在了各项专业课的研习上,文化课方面势必有所疏忽,但经过考前突击,沙霏考得很顺利。在中国戏曲学院本科毕业后,她决定去北京京剧院应聘。她说:“我没考虑别的院团,就打算去北京京剧院工作。一是因为那里特别注重年轻人的培养;二是因为那里有很多我熟悉的师哥师姐。”
擂台赛给年轻人前所未有的机会
在校期间沙霏作为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不是学主演的戏就是演主演的戏,但进入北京京剧院工作以后,从龙套演起是必经之路,演出时多接手的是一些二三路的角色。这就需要自己去调整,有些配演的戏不熟悉,沙霏会在院里或回校请教老师。除了一些日常演出工作,作为院里培训中心的青年演员,沙霏还承担着到北京各区的中小学传播京剧文化,示范演出,给孩子们普及京剧知识的任务。
经过纷繁的配演和培训工作,沙霏迎来了工作后的第一出主演大戏。她以程派代表剧目《锁麟囊》参加了2012年的擂台赛,演出效果非凡。时隔两年,2014年沙霏又带着《窦娥冤》来到擂台赛的舞台。谈到此次为何以《窦娥冤》参赛时,沙霏说:“因为日常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我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在擂台赛上。《窦娥冤》的精华段落我相对熟悉,但整出戏并没唱过,这次可以借机会把这出戏学全,同时又不会牵扯太多精力。”
《窦娥冤》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它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女性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为了演好这个人物,沙霏将《窦娥冤》的剧本熟读在心,细细揣摩。她说,《窦娥冤》是以唱为主的唱功戏,因此演唱技巧很重要,如果唱上不出彩,表演会不温不火,观众的情绪则很难被调动起来。就这样,在恩师李文敏的指导下,沙霏一有空就去精琢《窦娥冤》的表演,断断续续,三月有余。
2014年3月18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沙霏传神地演绎了这出程派经典剧目《窦娥冤》,被专家评委赞“个头、扮相、嗓子均佳”,观众也反映此次沙霏演绎的窦娥“眼神有感情、演唱有体现力”。在谈到此次参加擂台赛有何收获时,沙霏说:“首先是又学演了一出大戏非常高兴,如果没有擂台赛,我们青年演员鲜有机会去演出完整的大戏;其次,通过这次大赛能让我看到自己与其他演员的差距,这样找准自己的定位后就可以同其他演员、前辈老师们多交流学习,以便更好地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