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对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人。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SAS、SDS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对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
【关键词】血液科;出血性疾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49
出血性疾病具有比较复杂的病情状况,凝血因子异常、血小板异常及血管因素异常等与该病的发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在人体止血机能发生障碍时,会导致人体的黏膜、内脏、皮肤出现轻微损伤或自发性出血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为改善预后恢复,给予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应当为其提供系统、科学的护理措施[2]。本文旨在探究对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8.64±10.12)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9.17±9.51)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方法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1)因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的充分认识,所以当有出血症状出现时会使其产生各种负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将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起来。强化知识宣教,使患者充分认识自身疾病,减轻其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2)出血护理。对患者黏膜、内脏、皮肤的出血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注意臀部、下肢是否存在瘀斑。对出血的面积、时间及部位等密切注意,协助医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视力模糊、便血、呕血、心悸、头晕等不良情況密切关注,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如果患者存在较低的血小板含量,则需要观察是否存在出血倾向,对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重症监护情况严重者,并将必要的器械和血液备好。(3)饮食干预。如果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情况,则需要暂时禁食,可以进食时应当进食流食、软食等,防止摄入过硬的食物。针对过敏性紫癜患者,需要防止摄入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4)预防颅内出血。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来说,颅内出血是其最危险的并发症,致死率较高。护理人员需要将抢救工作做好,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颅内高压症状,例如烦躁不安、头痛、呕吐、恶心等,并协助医师及时处理异常情况。(5)预防感染。病房环境需要保持干净、清洁,强化对患者皮肤、口腔的护理,对消毒过程严格规范,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运用SAS、SDS评分[3]评定不良情绪。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SAS、SDS评分对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受疾病状态的影响,大部分出血性疾病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会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心理干预的重视度,使其对自身疾病具有正确的认识[4]。
临床护理小组通过对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和沟通宣教,能够让患者将最初的紧张心理克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使其对疾病具有正确的认识,防止其情绪波动和紧张,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进而改善预后恢复[5]。
本文通过探究对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SAS、SDS评分均较低(P<0.05)。综上所述,对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其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项盛郁. 血液科出血相关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J]. 母婴世界,2021(7):234.
[2]曹宏丽,寻晓珠,宁桐. 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1):127.
[3]徐茜. 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J]. 东方药膳,2020(13):195.
[4]李文海. 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探讨[J]. 健康之友,2020 (21):85.
[5]陈丽佳. 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J]. 健康前沿,2016,23(5):33-33.
【关键词】血液科;出血性疾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49
出血性疾病具有比较复杂的病情状况,凝血因子异常、血小板异常及血管因素异常等与该病的发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在人体止血机能发生障碍时,会导致人体的黏膜、内脏、皮肤出现轻微损伤或自发性出血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为改善预后恢复,给予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应当为其提供系统、科学的护理措施[2]。本文旨在探究对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8.64±10.12)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9.17±9.51)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方法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1)因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的充分认识,所以当有出血症状出现时会使其产生各种负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将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起来。强化知识宣教,使患者充分认识自身疾病,减轻其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2)出血护理。对患者黏膜、内脏、皮肤的出血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注意臀部、下肢是否存在瘀斑。对出血的面积、时间及部位等密切注意,协助医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视力模糊、便血、呕血、心悸、头晕等不良情況密切关注,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如果患者存在较低的血小板含量,则需要观察是否存在出血倾向,对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重症监护情况严重者,并将必要的器械和血液备好。(3)饮食干预。如果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情况,则需要暂时禁食,可以进食时应当进食流食、软食等,防止摄入过硬的食物。针对过敏性紫癜患者,需要防止摄入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4)预防颅内出血。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来说,颅内出血是其最危险的并发症,致死率较高。护理人员需要将抢救工作做好,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颅内高压症状,例如烦躁不安、头痛、呕吐、恶心等,并协助医师及时处理异常情况。(5)预防感染。病房环境需要保持干净、清洁,强化对患者皮肤、口腔的护理,对消毒过程严格规范,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运用SAS、SDS评分[3]评定不良情绪。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SAS、SDS评分对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受疾病状态的影响,大部分出血性疾病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会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心理干预的重视度,使其对自身疾病具有正确的认识[4]。
临床护理小组通过对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和沟通宣教,能够让患者将最初的紧张心理克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使其对疾病具有正确的认识,防止其情绪波动和紧张,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进而改善预后恢复[5]。
本文通过探究对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SAS、SDS评分均较低(P<0.05)。综上所述,对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其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项盛郁. 血液科出血相关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J]. 母婴世界,2021(7):234.
[2]曹宏丽,寻晓珠,宁桐. 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1):127.
[3]徐茜. 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J]. 东方药膳,2020(13):195.
[4]李文海. 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探讨[J]. 健康之友,2020 (21):85.
[5]陈丽佳. 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J]. 健康前沿,2016,23(5):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