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染科是各类传染病人相对集中的场所,致病菌以多种途径排出体外,医护人员接触病原菌的机会增多,在处置各类物品及污物时损伤性操作较多,感染的机会较大。因此,必须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保证充足的防护用品,齐全的手卫生设施,嚴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 感染科 医护人员 职业防护
1 职业防护培训
1.1 新入科医护人员由护士长进行一对一培训,时间3个月,内容包括病区环境、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置等,通过培训强化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自我防护意识的提高是有效防护的关键[1]。
1.2 医院和科室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规范感染科操作流程和消毒隔离制度,重视专科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
1.3每季度组织一次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培训,要求人人参与,熟练掌握,每年联合急诊科举行传染病疫情应急演练,做到有备无患。
2 严格执行手卫生
2.1手卫生促进策略 确保手清洁剂、擦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用品的充足供应。医务人员明确手卫生的意义、方法和指征。对医务人员的依从性定期进行检测、反馈。鼓励患者、探视者和医务人员合作,共同促进医疗机构的手卫生。
2.2手卫生设施 在治疗室、办公室、处置室,病区走道安装感应水龙头,备擦手纸巾,洗手液,盛放碘伏棉球的无菌缸,水龙头上方张贴洗手示意图。在每张病床尾、治疗盘备速干手消毒剂,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2.3督促落实 定期考核手卫生的相关知识,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只有掌握了标准,才能规范落实。当手部没有明显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当手部有明显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要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速干手消毒剂或洗手液要覆盖整个手部皮肤。科室感控小组每周检查一次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并与绩效考核挂钩,每月进行一次手部菌落数监测,对于薄弱环节如无菌操作前洗手,特别是配制液体时,采取现场查看、晨会强调,运用护理品管圈手法等方式,加强监管、督促落实。
3 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
3.1独立设区,严格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各区域间标识醒目。病人和医护人员分道出入,医护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病室要穿隔离衣、隔离鞋,在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间应严格洗手及进行手消毒。感染病人按病种收治,病房门口设隔离标志,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避免交叉感染。医疗用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病房、治疗室、办公室、更衣室等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两次,每次一小时。
3.2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接触隔离病室外挂蓝色标识牌,进入病房要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必要时戴眼罩或防护面具。空气、飞沫隔离病室外分别挂黄色、粉色标识牌,进入病房要戴N95防护口罩,口罩配戴好后要进行密封性检查,双手捂住口鼻,快速呼气,无漏气表明密封性好,才能使用。
3.3采取安全注射技术,避免针刺伤职业暴露中针刺伤或锐器伤最常见,其中由皮肤刺伤造成感染占84.2%[1]。注射时要保证光线充足,操作时要沉着、冷静,安抚好患者,避免躁动,针头使用后切忌回套,立即丢入锐器盒。
4 小结 感染科医护人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职业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重在防护。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身防护意识,提供完善、便捷的手卫生设施,保证防护用品的配备,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可以有效的减小职业暴露,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1] 杨华明,易滨.现代医院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59-284.
关键词 感染科 医护人员 职业防护
1 职业防护培训
1.1 新入科医护人员由护士长进行一对一培训,时间3个月,内容包括病区环境、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置等,通过培训强化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自我防护意识的提高是有效防护的关键[1]。
1.2 医院和科室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规范感染科操作流程和消毒隔离制度,重视专科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
1.3每季度组织一次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培训,要求人人参与,熟练掌握,每年联合急诊科举行传染病疫情应急演练,做到有备无患。
2 严格执行手卫生
2.1手卫生促进策略 确保手清洁剂、擦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用品的充足供应。医务人员明确手卫生的意义、方法和指征。对医务人员的依从性定期进行检测、反馈。鼓励患者、探视者和医务人员合作,共同促进医疗机构的手卫生。
2.2手卫生设施 在治疗室、办公室、处置室,病区走道安装感应水龙头,备擦手纸巾,洗手液,盛放碘伏棉球的无菌缸,水龙头上方张贴洗手示意图。在每张病床尾、治疗盘备速干手消毒剂,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2.3督促落实 定期考核手卫生的相关知识,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只有掌握了标准,才能规范落实。当手部没有明显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当手部有明显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要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速干手消毒剂或洗手液要覆盖整个手部皮肤。科室感控小组每周检查一次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并与绩效考核挂钩,每月进行一次手部菌落数监测,对于薄弱环节如无菌操作前洗手,特别是配制液体时,采取现场查看、晨会强调,运用护理品管圈手法等方式,加强监管、督促落实。
3 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
3.1独立设区,严格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各区域间标识醒目。病人和医护人员分道出入,医护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病室要穿隔离衣、隔离鞋,在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间应严格洗手及进行手消毒。感染病人按病种收治,病房门口设隔离标志,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避免交叉感染。医疗用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病房、治疗室、办公室、更衣室等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两次,每次一小时。
3.2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接触隔离病室外挂蓝色标识牌,进入病房要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必要时戴眼罩或防护面具。空气、飞沫隔离病室外分别挂黄色、粉色标识牌,进入病房要戴N95防护口罩,口罩配戴好后要进行密封性检查,双手捂住口鼻,快速呼气,无漏气表明密封性好,才能使用。
3.3采取安全注射技术,避免针刺伤职业暴露中针刺伤或锐器伤最常见,其中由皮肤刺伤造成感染占84.2%[1]。注射时要保证光线充足,操作时要沉着、冷静,安抚好患者,避免躁动,针头使用后切忌回套,立即丢入锐器盒。
4 小结 感染科医护人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职业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重在防护。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身防护意识,提供完善、便捷的手卫生设施,保证防护用品的配备,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可以有效的减小职业暴露,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1] 杨华明,易滨.现代医院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5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