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班走在路上,不经意地问孩子:“今天语文课上举了几次手?”孩子兴高采烈地回答:“42次!老师问了42个问题,每一次我都举手了。”我愕然。这看起来好似一个笑话,但也反映出语文课堂的“满堂问”弊端:教学中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教师连续发问,学生或仓促应答,或置之不理……这些问题没有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并引向深入,其结果是听任对话在肤浅的水平上一味滑行,眼睁睁地看着课堂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如何走出“满堂问”的误区?我们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少一些问题,多一些话题,将课堂中的问题,想方设法变成我们师生交流的话题。
与琐碎繁杂的问题相比,教学话题则是由教师或学生根据课文提出的中心议题,并围绕话题同时产生一些新问题,然后开展讨论,探究课文内容。从而让这些话题为我们打开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搭建一个生动的互动平台,使信息在此汇聚,热情在此燃烧,心智在此充实,能力在此提高……
如何变问题为话题,这实在是极具个性化的现象。然而,漫步于语文教学的迷人海滩,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那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透过“绚烂”后的“沉寂”,把握现象后的某些规律。
一、 紧扣文本,设置精当话题
课堂教学中话题必须紧扣文本进行设置。这样的设计紧扣文本,既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注意了利用学生自身经验对作者感情的体验。这样,学生以反复朗读课文为教学主线,在朗读中变换角度,同时有步骤有层次地对课文进行评析。
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就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变成同“地球母亲”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有“倾听”和“诉说”两个环节。在“倾听”环节,周老师设计的话题是:“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我们默默地读,静静地听,就能听见地球母亲在跟咱们诉说呢!”于是,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母亲的对话,与地球的沟通成了与母亲的沟通。在学生眼中,地球是一位穿着白蓝两色纱裙、身材苗条、步履轻盈的母亲。随着对话的深入,母亲变了,变得面容憔悴,变得愁眉不展,变得伤痕累累。
在“诉说”环节,周益民老师又设立一个话题:“面对地球母亲那哀伤的眼神,我们作为她的孩子,又该如何应答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必须直面的问题,大家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吧!”学生用心、用情、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诉说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整节课,在朗读和感悟中唤起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说过:“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让学生在话题中多次从语言文字去了解那份情,把握文字后作者那颗火热的心,这不就是语文阅读的本意吗?
二、 遵循目标,取舍价值话题
语文课堂是生成的、多变的,每一个教学文本,都可以被演绎成不同的教学故事。但是课堂又必须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课堂应该允许旁枝斜逸,甚至不妨有一些枝蔓,但教学必须遵循教学目标。所以,进行教学话题的设置,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取舍、安排。
在教学《峨眉道上》一文时,香港的潘和华老师在进行教学时,根据教学目的,他准确解读课文隐藏的主题:“铺路人=无名英雄=为了大众利益(不为出名而做好事且不留名的人)。”教学话题的设置紧扣“无名英雄”进行,整个教学分三大板块:初步理解什么是无名英雄——体会无名英雄所做事情的艰辛与伟大——联系实际升华对无名英雄内涵的理解。课堂中没有主题的人为拔高,没有远离学生的抽象的语言,没有游离于教学内容的热闹场面。但由于教学话题明确,教学的目标明确清晰,教学过程干净明快,毫不拖泥带水,短时高效地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三、 把握生成,预约精彩话题
生成性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临时改变教学前设置的话题,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的研究话题,努力做到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个知识点的生成和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孙老师叫学生读课文,一学生把“拨草寻蛇”读成了“拔草寻蛇”。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怎么办?孙老师没有责怪学生粗心大意,而是在黑板上写下“拨草寻蛇”这个词,让读错的同学上台分别表演“拔草”和“拨草”的动作,然后告诉学生,“拔草”,一般是用双手去拔,而“拨草”一般是手拿棍去“拨”,因此“拨”比“拔”字多了一根木棍,右边是“发现”的“发”字。接着,孙老师让学生想象林冲“拨草寻蛇”的招式,然后和洪教头“把火烧天”的招式作比较,让学生体会到洪教头“把火烧天”招式是打对方的头盖骨,欲致人于死地。而林冲“拨草寻蛇”招式是打对方的小腿骨,是点到为止。从这两个不同招式中就可以看出林冲武艺之高强、武德之高尚,洪教头那咄咄逼人,不顾对手死活的丑态也跃然纸上。
透过这样一个课堂生成的教学片段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不禁感叹:一个不经意间误读的字,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教学契机,一个教学前预设不了的话题,却给整个课堂带来了不少生机和活力。
四、 关注学情,引发有效话题
我们话题的设置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话题。教师在课前可以认真研究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兴趣点、疑惑点,然后进行话题设置;或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升华、提炼出话题;或根据所了解的学情,教师自己提出一两个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话题。
如一位教师教学《小珊迪》一课时,在深入品读阶段,教师问学生有哪些疑问,学生提了不少问题:
——“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猜想可能上当了。但是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凭什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我为什么要答应帮助素不相识的珊迪照顾他弟弟呢?
——遇到这种事,有的人躲都来不及,但是我为什么还要和小利比一起去看望珊迪呢?
——珊迪为什么不用这钱叫弟弟去买药?
……
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问题都与珊迪的为人有关。于是自然而然地提升概括教学话题:“小珊迪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穷孩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研读、交流。学生自然品悟到小珊迪的可贵精神。
这样,教学话题在学生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每个自然段,深入关键的词语和句子。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多向思维、变向思维和新向思维,焕发出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如何走出“满堂问”的误区?我们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少一些问题,多一些话题,将课堂中的问题,想方设法变成我们师生交流的话题。
与琐碎繁杂的问题相比,教学话题则是由教师或学生根据课文提出的中心议题,并围绕话题同时产生一些新问题,然后开展讨论,探究课文内容。从而让这些话题为我们打开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搭建一个生动的互动平台,使信息在此汇聚,热情在此燃烧,心智在此充实,能力在此提高……
如何变问题为话题,这实在是极具个性化的现象。然而,漫步于语文教学的迷人海滩,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那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透过“绚烂”后的“沉寂”,把握现象后的某些规律。
一、 紧扣文本,设置精当话题
课堂教学中话题必须紧扣文本进行设置。这样的设计紧扣文本,既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注意了利用学生自身经验对作者感情的体验。这样,学生以反复朗读课文为教学主线,在朗读中变换角度,同时有步骤有层次地对课文进行评析。
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就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变成同“地球母亲”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有“倾听”和“诉说”两个环节。在“倾听”环节,周老师设计的话题是:“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我们默默地读,静静地听,就能听见地球母亲在跟咱们诉说呢!”于是,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母亲的对话,与地球的沟通成了与母亲的沟通。在学生眼中,地球是一位穿着白蓝两色纱裙、身材苗条、步履轻盈的母亲。随着对话的深入,母亲变了,变得面容憔悴,变得愁眉不展,变得伤痕累累。
在“诉说”环节,周益民老师又设立一个话题:“面对地球母亲那哀伤的眼神,我们作为她的孩子,又该如何应答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必须直面的问题,大家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吧!”学生用心、用情、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诉说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整节课,在朗读和感悟中唤起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说过:“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让学生在话题中多次从语言文字去了解那份情,把握文字后作者那颗火热的心,这不就是语文阅读的本意吗?
二、 遵循目标,取舍价值话题
语文课堂是生成的、多变的,每一个教学文本,都可以被演绎成不同的教学故事。但是课堂又必须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课堂应该允许旁枝斜逸,甚至不妨有一些枝蔓,但教学必须遵循教学目标。所以,进行教学话题的设置,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取舍、安排。
在教学《峨眉道上》一文时,香港的潘和华老师在进行教学时,根据教学目的,他准确解读课文隐藏的主题:“铺路人=无名英雄=为了大众利益(不为出名而做好事且不留名的人)。”教学话题的设置紧扣“无名英雄”进行,整个教学分三大板块:初步理解什么是无名英雄——体会无名英雄所做事情的艰辛与伟大——联系实际升华对无名英雄内涵的理解。课堂中没有主题的人为拔高,没有远离学生的抽象的语言,没有游离于教学内容的热闹场面。但由于教学话题明确,教学的目标明确清晰,教学过程干净明快,毫不拖泥带水,短时高效地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三、 把握生成,预约精彩话题
生成性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临时改变教学前设置的话题,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的研究话题,努力做到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个知识点的生成和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孙老师叫学生读课文,一学生把“拨草寻蛇”读成了“拔草寻蛇”。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怎么办?孙老师没有责怪学生粗心大意,而是在黑板上写下“拨草寻蛇”这个词,让读错的同学上台分别表演“拔草”和“拨草”的动作,然后告诉学生,“拔草”,一般是用双手去拔,而“拨草”一般是手拿棍去“拨”,因此“拨”比“拔”字多了一根木棍,右边是“发现”的“发”字。接着,孙老师让学生想象林冲“拨草寻蛇”的招式,然后和洪教头“把火烧天”的招式作比较,让学生体会到洪教头“把火烧天”招式是打对方的头盖骨,欲致人于死地。而林冲“拨草寻蛇”招式是打对方的小腿骨,是点到为止。从这两个不同招式中就可以看出林冲武艺之高强、武德之高尚,洪教头那咄咄逼人,不顾对手死活的丑态也跃然纸上。
透过这样一个课堂生成的教学片段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不禁感叹:一个不经意间误读的字,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教学契机,一个教学前预设不了的话题,却给整个课堂带来了不少生机和活力。
四、 关注学情,引发有效话题
我们话题的设置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话题。教师在课前可以认真研究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兴趣点、疑惑点,然后进行话题设置;或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升华、提炼出话题;或根据所了解的学情,教师自己提出一两个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话题。
如一位教师教学《小珊迪》一课时,在深入品读阶段,教师问学生有哪些疑问,学生提了不少问题:
——“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猜想可能上当了。但是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凭什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我为什么要答应帮助素不相识的珊迪照顾他弟弟呢?
——遇到这种事,有的人躲都来不及,但是我为什么还要和小利比一起去看望珊迪呢?
——珊迪为什么不用这钱叫弟弟去买药?
……
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问题都与珊迪的为人有关。于是自然而然地提升概括教学话题:“小珊迪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穷孩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研读、交流。学生自然品悟到小珊迪的可贵精神。
这样,教学话题在学生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每个自然段,深入关键的词语和句子。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多向思维、变向思维和新向思维,焕发出生命的激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