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尽管教育改革推行已久,但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仍旧保留“应试教育”思想,选择以讲授知识和解题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保持,还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对小学数学教师们而言,如何利用创造性思维,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是他们急需解决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教版;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观念都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学生需要通过考试来进行升学和择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往往以知识点的讲授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为主,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师往往利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类型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课程标准的提出,人们逐渐意识到,“高分”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教师们的教学重心。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而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小学数学教师们而言,他们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提高学生的分数和计算能力,而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
一、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缺少思考的机会
数学一直都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教学内容繁多、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教学进度”而主动控制课堂节奏:当教师提出问题时,他们往往不会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急于让学生回答。这样快节奏的教学,会让学生“脱节”,他们往往还没有理解上一个问题的解答思路,就被教师强制拖入下一个问题的思考中,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自身知识体系中的漏洞越来越多,最终量变引发质变,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受到极大程度的磨损。
(二)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
教育改革的深化促使了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诞生,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倾向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然后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往往忽略了小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自我约束力的特点。因此,尽管以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多样化学习方法能够轻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过于丰富的内容设计和大量的素材展示,会让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内容转向素材本身,导致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二、如何利用创造性思维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一)优化课程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普遍不具备完备的理解能力和足够的知识储备,对他们而言,数学课是一门枯燥且难学的学科。因此,如何创新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教师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的《时、分、秒》为例,教师可以借助钟表这一道具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将时间的概念具体化,利用钟表帮助学生体会“一分钟”的时长概念,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计量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创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实践
学习的目的在于将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目的之一。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建学习小组,开展实践合作。比如在《长方形的周长》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协助,测量书桌的周长。学生在测量中会发现,长方形的两条相对的边长是相同的,从而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牢记知识,并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辅助
相较于其他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频率更好,使用效果更好。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刻板,教师只能借助板书辅助教学,书写既耗费时间,又难以辨认,影响课堂效率,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转化为具体的图像,拉近了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可以借助课件为学生演示,“1/2”是“1”被分成两半,简单生动的描述方式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四)借助新旧知识对比,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上要小心谨慎,对学生施以适当的引导策略。比如在进行《小数的计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曾经学过的加减法,然后引导学生按照所学的知识完成小数的加减法。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笔者认为,如果教师想要帮助学生学好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就必须利用创造性思维优化课堂,既要改良课程设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鼓励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今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廖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成就小学数学精彩课堂[J].亚太教育,2019(07):66.
[2]王雪玲. 创造性思维使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N]. 发展导报,2019-05-28(017).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教版;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观念都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学生需要通过考试来进行升学和择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往往以知识点的讲授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为主,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师往往利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类型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课程标准的提出,人们逐渐意识到,“高分”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教师们的教学重心。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而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小学数学教师们而言,他们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提高学生的分数和计算能力,而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
一、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缺少思考的机会
数学一直都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教学内容繁多、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教学进度”而主动控制课堂节奏:当教师提出问题时,他们往往不会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急于让学生回答。这样快节奏的教学,会让学生“脱节”,他们往往还没有理解上一个问题的解答思路,就被教师强制拖入下一个问题的思考中,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自身知识体系中的漏洞越来越多,最终量变引发质变,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受到极大程度的磨损。
(二)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
教育改革的深化促使了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诞生,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倾向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然后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往往忽略了小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自我约束力的特点。因此,尽管以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多样化学习方法能够轻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过于丰富的内容设计和大量的素材展示,会让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内容转向素材本身,导致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二、如何利用创造性思维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一)优化课程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普遍不具备完备的理解能力和足够的知识储备,对他们而言,数学课是一门枯燥且难学的学科。因此,如何创新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教师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的《时、分、秒》为例,教师可以借助钟表这一道具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将时间的概念具体化,利用钟表帮助学生体会“一分钟”的时长概念,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计量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创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实践
学习的目的在于将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目的之一。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建学习小组,开展实践合作。比如在《长方形的周长》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协助,测量书桌的周长。学生在测量中会发现,长方形的两条相对的边长是相同的,从而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牢记知识,并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辅助
相较于其他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频率更好,使用效果更好。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刻板,教师只能借助板书辅助教学,书写既耗费时间,又难以辨认,影响课堂效率,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转化为具体的图像,拉近了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可以借助课件为学生演示,“1/2”是“1”被分成两半,简单生动的描述方式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四)借助新旧知识对比,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上要小心谨慎,对学生施以适当的引导策略。比如在进行《小数的计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曾经学过的加减法,然后引导学生按照所学的知识完成小数的加减法。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笔者认为,如果教师想要帮助学生学好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就必须利用创造性思维优化课堂,既要改良课程设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鼓励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今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廖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成就小学数学精彩课堂[J].亚太教育,2019(07):66.
[2]王雪玲. 创造性思维使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N]. 发展导报,2019-05-2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