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文以“双一流”时代厦门门大学图书馆教学科研群体服务为研究对象,从全面服务教学、倾力支持科研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在教学科研群体服务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并通过实践例证,证明其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最后,对教学科研群体服务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特定群体服务提供借鉴和启示,助力“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 “双一流” 厦门大学图书馆;教学科研服务;群体服务
引言
“双一流”是国家继“211”与“985”工程后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之前的“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到“双一流”框架内。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国高校从此进入“双一流时代”。厦门大学位列36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同时也入选化学、统计、海洋科学等5个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厦门大学图书馆开拓思路,创新服务模式,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生力军。
一、教学科研群体的范围界定
根据传统的分工观念,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学科研人员,是高校图书馆全力服务与重点关注的对象。其次,从事或参与科研活动的其他人员,如研究机构的专职人员,硕、博士研究生,以及少数本科生等,亦属有机组成部分。二者职能方面轻重主次有所异同,前者教学科研一肩挑,后者则主要以研究为职志,但他们都是“双一流”建设所关涉的重要群体成员。因为“双一流”建设首当其冲就是要造就一流师资队伍,进而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实质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等等。毫无疑问,上述目标的圆满实现,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支持与辅助,同时也给图书馆新形势下的功能定位与提升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简而言之,就是图书馆能为以上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样做得更好。
二、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探索
1.全面服务教学
(1)SPOC网络教学平台
厦门大学SPOC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已成为实用高效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向使用者提供电子教参,包括链接馆藏目录、电子版讲义教辅、CALIS中国高校教学教参信息中心、Apabi电子教学参考书等。平台上还设置了上传课件、布置作业和论坛交流等功能,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可以用来探索完全网络教学。图书馆为开课机构专门增设课程馆员,不仅负责教参资源的数字化与动态调整工作,还根据开课教师课程教学的资源需求,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图书、期刊论文、影像等馆藏资源,并以文件的形式上传到课程中供师生参考使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使他们可以将精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并利用平台所提供的资源提升教学水平。
(2)学科馆员嵌入专业课堂
学科馆员嵌入专业课堂,是高校图书馆基于用户需求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根据嵌入的程度和范围,可分为局部“嵌入式”、跟踪“进阶式”,以及全面“融入式”几种。厦门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嵌入专业课堂基本涵盖了上述三个方面,尤其是全面“融入式”教学,紧密契合嵌入课程的总体教学计划,贯穿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咨询等教学全过程,成为专业课程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从教师的角度看,学科馆员嵌入不仅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文献资源保障,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查询、搜集及使用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众所周知,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很难毕其功于一役,课堂教学主要起到点拔指津的作用,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更多要靠学生课后的追踪和拓展学习,学科馆员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路径,从而避免学生走弯路,空耗时间和精力,可谓适得其时。
(3)课业检测
Turnitin广泛应用于各国高校和和学术机构,是目前国际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其权威性显而易见。厦门大学图书馆为满足专业教师的课业检测需求,及时引进了这一系统。如果教师有使用需求,只需与对口院系的学科馆员聯系,提供个人相关信息后即可由后者代为开设“指导教师”账户,然后便可自行创建班级和课程,即可提交论文进行检测。Turnitin不仅能快速得出一个相似度比例和原创性报告,而且可以对文稿中大量非原创的内容做出客观有效的判断,由此为指导教师节省了审稿时间,也帮助他们将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让当事人在学术训练之初即能认识到遵守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一流师资队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倾力支持科研
(1)嵌入科研活动周期
在高校组织机构中,图书馆是科研活动最直接的支持辅助部门。图书馆对科研支持服务,是指馆内人员围绕着馆外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周期所展开的一系列支撑性的知识服务,主要包括研究选题、项目申报、著述出版、科研数据管理、科研评价、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等等。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思路与此相向而行,特别针对重点学科和重点学院,学科馆员带头深入一线,全馆其他部门为其后盾,为教学科研群体和学术带头人提供切实必要的一条龙式服务,并在其科研活动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尽可能做到无缝对接。学科馆员这样的服务方式,挖掘职业潜能,与科研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对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升科研水平有实质性的助益,更是契合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
(2)特藏——厦大学者库
厦门大学图书馆特殊馆藏则主要包括玉堂·厦大文库、萨支唐教授科学研究档案、剪报资料等。其中萨支唐教授科学研究档案填补了中国学术图书馆的收藏空白,是学科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私立海疆学术资料剪报资料》等剪报资料,亦是厦门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之一,对科研活动裨益良多。与上述外在学术文献不同,厦大文库与学术典藏库开发自我资源,前者有选择性地收藏厦大师生和校友的纸质著述;后者则作为一个平台长期储存厦大师生数字化的学术著作、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工作文稿、研究报告以及重要学术活动的演示稿等有用学术信息。新形势下,图书馆经过深入调研,又推出了厦大学者库,实现了学者身份、学术产出与评价等各项数据的无缝集成,成为年度考核、职称晋升、项目申报和管理的可靠基础。学者库的上线,不仅可以为科研群体代行成果集结之职,而且还能根据研究者的论文发表情况抓取对应的学术评价指标数据,形成独立的评价结果,为其提供一个横向比较体系,有利于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厦大文化讲堂
2010年,厦门大学图书馆在文史分馆现有馆藏基础上成立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提供闽台、港澳、东南亚各国及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南海研究资料等特色文献资源,是图书馆重点建设的研究型馆藏之一。特色藏书之外,区域研究资料中心还提供“文化讲堂”服务。“厦大文化讲堂”是图书馆推出的全新服务平台,主要包含“文化讲堂”、“观点辩论”、“学会活动”三个模块,至今已举办各类讲座活动600余场。特别是其中的“学会活动”,先后与厦门大学哲学系“硕博士沙龙”和新闻研究所“中华文化与传播大讲坛”合作,协办沙龙160余场,举办讲座20余场,为诸学会团体和研究者搭建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互动开放平台。
三、“双一流”时代高校图书馆教学科研群体服务展望
1.挖掘数据,改变服务模式,提升教学科研群体服务品质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这要求图书馆界特别是高校图书馆重新审视目前的思维模式与服务模式,从“基于资源解决问题”的传统认知逐步转向“基于数据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重点的教学科研群体,尤其需要此类服务转型。一方面,数据挖掘通过移置已在商业实践中验证且日益成熟完善的长尾理论,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均等化和人性化服务,满足教学科研群体非主流的文献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基于数据挖掘的用户画像,“最真实地还原用户的需求偏好, 实时发现其个性化需求及潜在需求, 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 提高服务效能, 有效支持教学科研, 助力“双一流”建设”。厦门大学图书馆在数据挖掘方面已有有益尝试,2013年,图书馆专门为毕业生设立了“圕·时光”网站,将读者数据以全新形式呈现出来,深受读者好评,获得2016年IFLA国际营销一等奖。从2013年开始,图书馆每年都会按惯例发布年度数据报告,为未来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数据服务打下了基础。
2.聚焦时代重大关切,助力教学科研群体重要议题研究
所谓时代重大关切,是指一个时代十分重要而影响深远的议题。它是动态的,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教学科研群体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这一学术高地的中坚力量,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和学术研究趋势,关注具有战略性、前沿性和紧迫性的重要议题:一方面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一方面为后续研究培育储备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敏锐的职业视角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信息素养,先行收集、整理、加工相关文献资料,免费开放给教学科研群体,为教学和研究做好前期准备。或者发挥技术特长,搭建关于重大议题的学术平台,让相关研究者互通有无,拓展研究思路,加快研究进程。在文献资源加工与提供方面,厦门大学图书馆自建《东南海疆研究数据库》可作为例证。数据库设有数个专题和主题,其中海上丝绸之路、钓鱼岛专题、南中国海专题,契合时代重大关切,集结了大量中外文专著和、论文、网页报道等专题文献资料,并且以二级文献的形式呈现,可以通过链接和文献传递的方式获取全文。
3.制定危机预案,培养应急服务能力,在危机期间分级服务教学科研群体。
美国图书界把“是否制定完整的危机预案”作为评价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则根据不同的危机制定了具体解决方案。这说明,在“双一流”时代,危机预案已成为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个完整的危机预案,在用户服务方面必然专注于教学科研群体服务。具体来说,应分为如下几个层次进行:首先,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深度加工的相关文献服务,以便他们即时跟踪,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危机的解决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方案。其次,拓展线上服务能力,尽可能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危机有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推迟开学,各高校图书馆传统业务几至停滞,线上服务大显身手,前文所提厦门大学图书馆自行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即在本次战“疫”中承担了研究生开课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时向其他教学科研人员推介与危机相关的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身处困局之中,心理抚慰必不可少,有针对性的阅读可谓是良方之一,跨专业的碰撞亦有机会激发研究的火花。
结语
综上所述,厦门大学图书馆顺应“双一流”时代的需求,在服务教学科研群体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无论是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服务,还是对科研群体的科研支持,一方面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提升、拓展,以教学科研群体为中心,助力“双一流”建设;另一方面,挖掘潜力,创新服务模式,或者嵌入到教学科研当中,或者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成为“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刚刚拉開序幕,长途漫漫,图书馆必须上下求索,方能跟得上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步伐。具体到教学科研群体服务方面,与时俱进,挖掘数据进行长尾服务与精准化服务,助力教学科研群体回应时代重大关切,拓展应急服务能力,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去做也必须去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9-11-2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2019-11-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 moe_843/201709/ t20170921_314942.html.
[3]厦门大学SPOC平台[EB/OL].[2020-02-27].https://l.xmu.edu.cn/.
[4]刘雅琼,肖 珑.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创新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
[5]课业检测[EB/OL].[2020-02-27].https://library.xmu.edu.cn/fw/kyjc.htm.
[6]江 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内容和实施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9
[7]厦大学术典藏库[EB/OL].[2019-11-25].http://dspace.xmu.edu.cn/.
[8]Xiamen University Scholars[EB/OL].[2019-11-25].https://scholar.xmu.edu.cn/.
[9]曾小英.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指向[J].亚太教育,2015
[10]周 戟.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索[J].贵图学苑,2020
[11]张 哲,武智强.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
[12]王 鑫.浅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
[13]满世忠.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
[14]符晓云.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与能力提升[J].当代体育科技,2017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双一流” 厦门大学图书馆;教学科研服务;群体服务
引言
“双一流”是国家继“211”与“985”工程后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之前的“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到“双一流”框架内。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国高校从此进入“双一流时代”。厦门大学位列36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同时也入选化学、统计、海洋科学等5个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厦门大学图书馆开拓思路,创新服务模式,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生力军。
一、教学科研群体的范围界定
根据传统的分工观念,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学科研人员,是高校图书馆全力服务与重点关注的对象。其次,从事或参与科研活动的其他人员,如研究机构的专职人员,硕、博士研究生,以及少数本科生等,亦属有机组成部分。二者职能方面轻重主次有所异同,前者教学科研一肩挑,后者则主要以研究为职志,但他们都是“双一流”建设所关涉的重要群体成员。因为“双一流”建设首当其冲就是要造就一流师资队伍,进而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实质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等等。毫无疑问,上述目标的圆满实现,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支持与辅助,同时也给图书馆新形势下的功能定位与提升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简而言之,就是图书馆能为以上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样做得更好。
二、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探索
1.全面服务教学
(1)SPOC网络教学平台
厦门大学SPOC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已成为实用高效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向使用者提供电子教参,包括链接馆藏目录、电子版讲义教辅、CALIS中国高校教学教参信息中心、Apabi电子教学参考书等。平台上还设置了上传课件、布置作业和论坛交流等功能,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可以用来探索完全网络教学。图书馆为开课机构专门增设课程馆员,不仅负责教参资源的数字化与动态调整工作,还根据开课教师课程教学的资源需求,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图书、期刊论文、影像等馆藏资源,并以文件的形式上传到课程中供师生参考使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使他们可以将精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并利用平台所提供的资源提升教学水平。
(2)学科馆员嵌入专业课堂
学科馆员嵌入专业课堂,是高校图书馆基于用户需求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根据嵌入的程度和范围,可分为局部“嵌入式”、跟踪“进阶式”,以及全面“融入式”几种。厦门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嵌入专业课堂基本涵盖了上述三个方面,尤其是全面“融入式”教学,紧密契合嵌入课程的总体教学计划,贯穿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咨询等教学全过程,成为专业课程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从教师的角度看,学科馆员嵌入不仅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文献资源保障,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查询、搜集及使用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众所周知,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很难毕其功于一役,课堂教学主要起到点拔指津的作用,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更多要靠学生课后的追踪和拓展学习,学科馆员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路径,从而避免学生走弯路,空耗时间和精力,可谓适得其时。
(3)课业检测
Turnitin广泛应用于各国高校和和学术机构,是目前国际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其权威性显而易见。厦门大学图书馆为满足专业教师的课业检测需求,及时引进了这一系统。如果教师有使用需求,只需与对口院系的学科馆员聯系,提供个人相关信息后即可由后者代为开设“指导教师”账户,然后便可自行创建班级和课程,即可提交论文进行检测。Turnitin不仅能快速得出一个相似度比例和原创性报告,而且可以对文稿中大量非原创的内容做出客观有效的判断,由此为指导教师节省了审稿时间,也帮助他们将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让当事人在学术训练之初即能认识到遵守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一流师资队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倾力支持科研
(1)嵌入科研活动周期
在高校组织机构中,图书馆是科研活动最直接的支持辅助部门。图书馆对科研支持服务,是指馆内人员围绕着馆外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周期所展开的一系列支撑性的知识服务,主要包括研究选题、项目申报、著述出版、科研数据管理、科研评价、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等等。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思路与此相向而行,特别针对重点学科和重点学院,学科馆员带头深入一线,全馆其他部门为其后盾,为教学科研群体和学术带头人提供切实必要的一条龙式服务,并在其科研活动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尽可能做到无缝对接。学科馆员这样的服务方式,挖掘职业潜能,与科研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对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升科研水平有实质性的助益,更是契合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
(2)特藏——厦大学者库
厦门大学图书馆特殊馆藏则主要包括玉堂·厦大文库、萨支唐教授科学研究档案、剪报资料等。其中萨支唐教授科学研究档案填补了中国学术图书馆的收藏空白,是学科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私立海疆学术资料剪报资料》等剪报资料,亦是厦门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之一,对科研活动裨益良多。与上述外在学术文献不同,厦大文库与学术典藏库开发自我资源,前者有选择性地收藏厦大师生和校友的纸质著述;后者则作为一个平台长期储存厦大师生数字化的学术著作、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工作文稿、研究报告以及重要学术活动的演示稿等有用学术信息。新形势下,图书馆经过深入调研,又推出了厦大学者库,实现了学者身份、学术产出与评价等各项数据的无缝集成,成为年度考核、职称晋升、项目申报和管理的可靠基础。学者库的上线,不仅可以为科研群体代行成果集结之职,而且还能根据研究者的论文发表情况抓取对应的学术评价指标数据,形成独立的评价结果,为其提供一个横向比较体系,有利于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厦大文化讲堂
2010年,厦门大学图书馆在文史分馆现有馆藏基础上成立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提供闽台、港澳、东南亚各国及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南海研究资料等特色文献资源,是图书馆重点建设的研究型馆藏之一。特色藏书之外,区域研究资料中心还提供“文化讲堂”服务。“厦大文化讲堂”是图书馆推出的全新服务平台,主要包含“文化讲堂”、“观点辩论”、“学会活动”三个模块,至今已举办各类讲座活动600余场。特别是其中的“学会活动”,先后与厦门大学哲学系“硕博士沙龙”和新闻研究所“中华文化与传播大讲坛”合作,协办沙龙160余场,举办讲座20余场,为诸学会团体和研究者搭建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互动开放平台。
三、“双一流”时代高校图书馆教学科研群体服务展望
1.挖掘数据,改变服务模式,提升教学科研群体服务品质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这要求图书馆界特别是高校图书馆重新审视目前的思维模式与服务模式,从“基于资源解决问题”的传统认知逐步转向“基于数据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重点的教学科研群体,尤其需要此类服务转型。一方面,数据挖掘通过移置已在商业实践中验证且日益成熟完善的长尾理论,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均等化和人性化服务,满足教学科研群体非主流的文献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基于数据挖掘的用户画像,“最真实地还原用户的需求偏好, 实时发现其个性化需求及潜在需求, 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 提高服务效能, 有效支持教学科研, 助力“双一流”建设”。厦门大学图书馆在数据挖掘方面已有有益尝试,2013年,图书馆专门为毕业生设立了“圕·时光”网站,将读者数据以全新形式呈现出来,深受读者好评,获得2016年IFLA国际营销一等奖。从2013年开始,图书馆每年都会按惯例发布年度数据报告,为未来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数据服务打下了基础。
2.聚焦时代重大关切,助力教学科研群体重要议题研究
所谓时代重大关切,是指一个时代十分重要而影响深远的议题。它是动态的,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教学科研群体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这一学术高地的中坚力量,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和学术研究趋势,关注具有战略性、前沿性和紧迫性的重要议题:一方面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一方面为后续研究培育储备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敏锐的职业视角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信息素养,先行收集、整理、加工相关文献资料,免费开放给教学科研群体,为教学和研究做好前期准备。或者发挥技术特长,搭建关于重大议题的学术平台,让相关研究者互通有无,拓展研究思路,加快研究进程。在文献资源加工与提供方面,厦门大学图书馆自建《东南海疆研究数据库》可作为例证。数据库设有数个专题和主题,其中海上丝绸之路、钓鱼岛专题、南中国海专题,契合时代重大关切,集结了大量中外文专著和、论文、网页报道等专题文献资料,并且以二级文献的形式呈现,可以通过链接和文献传递的方式获取全文。
3.制定危机预案,培养应急服务能力,在危机期间分级服务教学科研群体。
美国图书界把“是否制定完整的危机预案”作为评价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则根据不同的危机制定了具体解决方案。这说明,在“双一流”时代,危机预案已成为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个完整的危机预案,在用户服务方面必然专注于教学科研群体服务。具体来说,应分为如下几个层次进行:首先,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深度加工的相关文献服务,以便他们即时跟踪,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危机的解决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方案。其次,拓展线上服务能力,尽可能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危机有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推迟开学,各高校图书馆传统业务几至停滞,线上服务大显身手,前文所提厦门大学图书馆自行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即在本次战“疫”中承担了研究生开课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时向其他教学科研人员推介与危机相关的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身处困局之中,心理抚慰必不可少,有针对性的阅读可谓是良方之一,跨专业的碰撞亦有机会激发研究的火花。
结语
综上所述,厦门大学图书馆顺应“双一流”时代的需求,在服务教学科研群体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无论是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服务,还是对科研群体的科研支持,一方面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提升、拓展,以教学科研群体为中心,助力“双一流”建设;另一方面,挖掘潜力,创新服务模式,或者嵌入到教学科研当中,或者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成为“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刚刚拉開序幕,长途漫漫,图书馆必须上下求索,方能跟得上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步伐。具体到教学科研群体服务方面,与时俱进,挖掘数据进行长尾服务与精准化服务,助力教学科研群体回应时代重大关切,拓展应急服务能力,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去做也必须去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9-11-2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2019-11-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 moe_843/201709/ t20170921_314942.html.
[3]厦门大学SPOC平台[EB/OL].[2020-02-27].https://l.xmu.edu.cn/.
[4]刘雅琼,肖 珑.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创新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
[5]课业检测[EB/OL].[2020-02-27].https://library.xmu.edu.cn/fw/kyjc.htm.
[6]江 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内容和实施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9
[7]厦大学术典藏库[EB/OL].[2019-11-25].http://dspace.xmu.edu.cn/.
[8]Xiamen University Scholars[EB/OL].[2019-11-25].https://scholar.xmu.edu.cn/.
[9]曾小英.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指向[J].亚太教育,2015
[10]周 戟.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索[J].贵图学苑,2020
[11]张 哲,武智强.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
[12]王 鑫.浅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
[13]满世忠.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
[14]符晓云.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与能力提升[J].当代体育科技,2017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