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分析
1.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通过对近代世界人口问题的研究,人口学家总结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
“高—高—低”模式出現在工业革命以前;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增长缓慢。目前的分布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这种人口增长模式又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原始社会),其基本特点:高出生、高死亡、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受自然条件的制约。(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其基本特点:高出生、高死亡、较低的自然增长率。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高—低—高”模式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其形成条件: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手工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口死亡率下降。代表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的结果,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特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很低,大致相同,趋于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零甚至为负;人口总数基本稳定,有些甚至减少。主要分布国家: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中国、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等)。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形成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
(2)年龄构成因素。人口年龄构成对人口增长模式影响很大,现在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状况形成的,而现在人口年龄结构又将影响以后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因此,从人口的年龄结构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状况至关重要。
(3)社会因素。影响出生率、死亡率的社会因素也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如家庭文化、生育观念等。
例1 下图为我国部分年份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50年中( )
A.出生率一直在下降
B.死亡率一直在下降
C.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
D.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属于“高—高—高”人口增长模式
B.1960年,人口总量比上一年少
C.1980年,我国人口增加2亿多
D.与1950年比,2000年自然增长率降低了约20%
解析 第(1)题,50年中出生率波动下降,死亡率先升后降,自然增长率在图中没有直接呈现出来,需根据出生率、死亡率进行计算。自然增长率也是波动下降,A、B、C项错误。因选取的是部分年份,因此人口总数只能描述成呈上升趋势,而无法确定持续上升,D选项正确。第(2)题,1960年,出生率、死亡率均高于2.0%,为“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A选项错误。1960年死亡率高于出生率,出现负增长,人口总量比上一年(1959年)少,B选项正确。缺乏比较对象,C选项错误。与1950年比,2000年自然增长率降低了约12‰,D选项错误。
答案 (1)D (2)B
二、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图的判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单位:岁)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人口学家常常把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此种图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见上面的示意图和实例图。
[类 型\&形 状\&特 征\&成 因\&未来人口
增长趋势\&扩张型
(年轻型)\&下宽上窄,呈金字塔形\&少年儿童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比较高\&迅速增长,不断扩张\&静止型
(成年型)\&像清真寺的顶部塔形\&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出生率和死亡率差不多\&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收缩型
(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呈变形金字塔形\&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出生率长期下降\&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例2 我国在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B.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负担较轻
C.摸清各行业人口分布,为产业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基础
D.本次普查因流动人口数量多,普查难度大
(2)下图是人口金字塔示意图,与目前我国人口现状最接近的是( )
解析 第(1)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导致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势必加大生态环境压力,A选项符合事实。我国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沉重,B选项符合题意。产业政策需根据从业人口数量等数据进行调整,C选项符合事实。因改革开放,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众多,导致普查难度大,D选项符合事实。第(2)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低-低-低”型,且因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新生儿数量逐年减少,符合这两项特征的只有D选项。 答案 (1)B (2)D
三、人口迁移分析思路
1.人口迁移的判定标准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表现,与人口流动不同的是,人口流动是暂时或短期内改变其居住地。因而判定人口迁移时一般具备三个条件,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2.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及意义
3.人口迁移方向及对环境的影响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农村迁往城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由西部内地迁往东部沿海,由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较发达地区。
[影 响\&有 利\&不 利\&迁出地\&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可缓解人地矛盾,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人才或劳动力外流\&迁入地\&对边疆地区,有利于开发自然资源,改变落后经济状况;对城市地区,提供大量劳动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给城市环境带来压力\&]
例3 下图是某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丙三个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是由农村到城市
C.人口主要从乙迁往甲、丙地
D.人口主要由丙迁往甲、乙地
(2)关于影响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
B.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C.国家开发政策
D.海平面上涨导致的环境难民迁移
解析 根据经纬网判断甲、乙、丙均位于美国。第(1)题,三地同处一国,A选项错误。迁移方向均为城市到城市,B选项错误。乙为东北老工业区,甲为墨西哥湾沿岸地带,丙为西海岸。相对乙地而言,甲、丙两地均为美国新兴工业地带,且气候宜人,故人口主要从乙迁入甲、丙两地,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由该分析确定第(2)题正确选项为B。
答案 (1)C (2)B
左、右两图分别为2013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总数、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 )
A.北京新增人口最多
B.西藏出生率、死亡率均最高
C.宁夏的迁入人口高于江苏
D.江苏死亡率特征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2. 江苏承载人口远远高于西藏,主要原因是江苏比西藏( )
A.资源条件优越
B.生活消费水平高
C.國土面积辽阔
D.对外开放程度高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人口性别比,通常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1998~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读图回答3~4题。
3. 1998~2000年期间,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的年龄段大约是( )
A.0~13岁 B.13~23岁
C.23~40岁 D.40~65岁
4. 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外迁将使该省( )
A.城市化水平降低
B.粮食商品率降低
C.生态环境恶化
D.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1.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通过对近代世界人口问题的研究,人口学家总结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
“高—高—低”模式出現在工业革命以前;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增长缓慢。目前的分布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这种人口增长模式又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原始社会),其基本特点:高出生、高死亡、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受自然条件的制约。(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其基本特点:高出生、高死亡、较低的自然增长率。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高—低—高”模式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其形成条件: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手工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口死亡率下降。代表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的结果,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特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很低,大致相同,趋于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零甚至为负;人口总数基本稳定,有些甚至减少。主要分布国家: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中国、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等)。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形成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
(2)年龄构成因素。人口年龄构成对人口增长模式影响很大,现在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状况形成的,而现在人口年龄结构又将影响以后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因此,从人口的年龄结构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状况至关重要。
(3)社会因素。影响出生率、死亡率的社会因素也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如家庭文化、生育观念等。
例1 下图为我国部分年份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50年中( )
A.出生率一直在下降
B.死亡率一直在下降
C.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
D.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属于“高—高—高”人口增长模式
B.1960年,人口总量比上一年少
C.1980年,我国人口增加2亿多
D.与1950年比,2000年自然增长率降低了约20%
解析 第(1)题,50年中出生率波动下降,死亡率先升后降,自然增长率在图中没有直接呈现出来,需根据出生率、死亡率进行计算。自然增长率也是波动下降,A、B、C项错误。因选取的是部分年份,因此人口总数只能描述成呈上升趋势,而无法确定持续上升,D选项正确。第(2)题,1960年,出生率、死亡率均高于2.0%,为“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A选项错误。1960年死亡率高于出生率,出现负增长,人口总量比上一年(1959年)少,B选项正确。缺乏比较对象,C选项错误。与1950年比,2000年自然增长率降低了约12‰,D选项错误。
答案 (1)D (2)B
二、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图的判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单位:岁)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人口学家常常把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此种图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见上面的示意图和实例图。
[类 型\&形 状\&特 征\&成 因\&未来人口
增长趋势\&扩张型
(年轻型)\&下宽上窄,呈金字塔形\&少年儿童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比较高\&迅速增长,不断扩张\&静止型
(成年型)\&像清真寺的顶部塔形\&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出生率和死亡率差不多\&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收缩型
(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呈变形金字塔形\&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出生率长期下降\&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例2 我国在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B.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负担较轻
C.摸清各行业人口分布,为产业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基础
D.本次普查因流动人口数量多,普查难度大
(2)下图是人口金字塔示意图,与目前我国人口现状最接近的是( )
解析 第(1)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导致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势必加大生态环境压力,A选项符合事实。我国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沉重,B选项符合题意。产业政策需根据从业人口数量等数据进行调整,C选项符合事实。因改革开放,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众多,导致普查难度大,D选项符合事实。第(2)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低-低-低”型,且因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新生儿数量逐年减少,符合这两项特征的只有D选项。 答案 (1)B (2)D
三、人口迁移分析思路
1.人口迁移的判定标准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表现,与人口流动不同的是,人口流动是暂时或短期内改变其居住地。因而判定人口迁移时一般具备三个条件,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2.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及意义
3.人口迁移方向及对环境的影响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农村迁往城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由西部内地迁往东部沿海,由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较发达地区。
[影 响\&有 利\&不 利\&迁出地\&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可缓解人地矛盾,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人才或劳动力外流\&迁入地\&对边疆地区,有利于开发自然资源,改变落后经济状况;对城市地区,提供大量劳动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给城市环境带来压力\&]
例3 下图是某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丙三个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是由农村到城市
C.人口主要从乙迁往甲、丙地
D.人口主要由丙迁往甲、乙地
(2)关于影响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
B.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C.国家开发政策
D.海平面上涨导致的环境难民迁移
解析 根据经纬网判断甲、乙、丙均位于美国。第(1)题,三地同处一国,A选项错误。迁移方向均为城市到城市,B选项错误。乙为东北老工业区,甲为墨西哥湾沿岸地带,丙为西海岸。相对乙地而言,甲、丙两地均为美国新兴工业地带,且气候宜人,故人口主要从乙迁入甲、丙两地,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由该分析确定第(2)题正确选项为B。
答案 (1)C (2)B
左、右两图分别为2013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总数、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 )
A.北京新增人口最多
B.西藏出生率、死亡率均最高
C.宁夏的迁入人口高于江苏
D.江苏死亡率特征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2. 江苏承载人口远远高于西藏,主要原因是江苏比西藏( )
A.资源条件优越
B.生活消费水平高
C.國土面积辽阔
D.对外开放程度高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人口性别比,通常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1998~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读图回答3~4题。
3. 1998~2000年期间,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的年龄段大约是( )
A.0~13岁 B.13~23岁
C.23~40岁 D.40~65岁
4. 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外迁将使该省( )
A.城市化水平降低
B.粮食商品率降低
C.生态环境恶化
D.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