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认为构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前提是要建立完整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关键是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核心是建立高效持久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以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出发点,以制度约束与激励为推动力,以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目标,逐渐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关键词:质量标准;保障体系;保障制度;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宋书中(1961-),男,河南济源人,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颉潭成(1966-),男,甘肃天水人,河南科技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教授。(河南 洛阳 4710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5-0072-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给地方院校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各院校的办学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另一方面,给地方院校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高校之间围绕生源、师资、项目、经费、品牌等办学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地方院校必然面临着“不进则退”、“缓进则退”的巨大压力,如何才能从竞争中胜出,是地方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由此可见,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建立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持续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一、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前提是要建立完整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
对于地方院校而言,由于占有的社会教育资源、所在地域和生源质量不同,其培养目标、规格和社会适应面也不同,如果不能依据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完整规范的质量标准,必然无法科学评价教学质量。因而,如何构建顺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发展、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要求、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教学质量标准,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形成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重要前提。
我们根据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结合办学指导思想,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质量标准不断进行完善,逐渐形成了完整规范的覆盖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将其作为约束教学过程、改善教学管理和检验教学质量的准绳,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严格执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环节可分解为培养方案、教师上岗、课堂教学、课程建设、课程考核、基地建设、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10个方面,针对这些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标准和实施细则。教务处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总体要求,学院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二级管理的实施细则。这增强了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科学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标准实施的执行力,为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和加强教学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性提高,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而建立高效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形成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关键工作。
依据地方高等院校的特点,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逐渐建立了以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目标,组织严密、职责明确、信息流畅、评价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该体系由“决策指挥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分析评估系统、反馈调控系统”四大系统组成,各系统组织严密、职责明确、运行有效,在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1.决策指挥系统
决策指挥系统是在校长、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从决策层、决策执行层到基层教学组织所构成的运转灵活、上通下达的组织管理体系。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务处和各学院分别在这一系统中承担不同的职能,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信息采集系统
学校建立了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学信息采集系统,教学信息的来源包括学生评教、教学检查、校院教学督导、干部听课、毕业生评价调查等多种渠道,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3.分析评估系统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充分发挥导向、监督、调节和诊断作用,对规范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建立了学院教学工作评估、课程评估、专业评估、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毕业设计(论文)外审、教学资料检查、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多种评估与评价体系,把教学评估机制融入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
4.反馈调控系统
该系统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将各种评估、检查所获取的教学质量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诊断,并将结果通过教学检查通报、教学会议、随机通报、评教结果、教学奖励、教学事故处理等多种方式及时反馈给有关个人、学院和部门,依据学校规章制度进行奖惩,督促师生调整状态,使整个教学系统及时得到调节与控制。
三、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核心是建立高效持久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通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以评教制度、督查制度、督导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等为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以制度约束与激励为推动力,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学生评教制度
学生评教包括学生网上评教、学生信息员、学生座谈会、学生信箱等多个环节。学生网上评教从学生角度出发,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评价指标,要求学生每学期对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是全面获取教师教学信息的主要途径;学生信息员、座谈会和信箱则不定期提供大量具有时效性的教学信息,为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教学督查制度
制定了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学校检查和学院自查相结合、领导及专家检查和管理人员检查相结合的教学督查制度,建立了“三期教学运行督查”、“三阶段教学实习督查”、“三三制毕业设计(论文)督查”、“教学资料归档督查”等有效的教学督查制度,对教学主要环节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教学质量标准的贯彻落实。
3.教学督导制度
教学督导工作由校直属督导团和学院督导组两部分组成,二者各司其职,形成了完善的校、院两级督导制度。学校直属督导团由学校直接聘任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充分发挥专家督导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宏观指导下的重点监控,全面把握教学状态,并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反馈;学院督导组由院内教师组成,主要对本单位教师进行全面听课,注重督导的实效性和“导教”作用。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有效保证了整体课堂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4.教学评价制度
把教学评价融入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建立了学院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室建设评估、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学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和诊断,有效保证了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
5.教学激励制度
学校注重运用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覆盖学院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激励机制。制定了学院教学工作优秀奖励制度,每两年进行一次学院教学工作优秀奖评选,对教学管理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学院进行表彰奖励,发挥学院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根据事故等级及发生次数,与学院及学院负责人的目标考核挂钩,督促学院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制定了教学质量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奖、教学成果奖等奖励制度,表彰教学先进典型;同时,对于出现教学事故的人员,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推优评先等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结束语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前提是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整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建立以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目标,以全面、客观为原则的,由决策指挥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分析评估系统、反馈调控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注重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基层教学单位与教师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基层教学单位和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和自律性,实现由外部评价向内部评价、由被动监控向自我主动监控的转变;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核心是建立高效持久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长期坚持评教制度、督查制度、督导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等,可逐渐形成高效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进而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党传升,等.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3).
[2]贺祖斌.“后评估”时期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建立[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3]黄爱华.英美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1).
[4]李青.运行监控并举 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质量标准;保障体系;保障制度;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宋书中(1961-),男,河南济源人,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颉潭成(1966-),男,甘肃天水人,河南科技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教授。(河南 洛阳 4710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5-0072-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给地方院校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各院校的办学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另一方面,给地方院校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高校之间围绕生源、师资、项目、经费、品牌等办学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地方院校必然面临着“不进则退”、“缓进则退”的巨大压力,如何才能从竞争中胜出,是地方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由此可见,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建立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持续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一、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前提是要建立完整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
对于地方院校而言,由于占有的社会教育资源、所在地域和生源质量不同,其培养目标、规格和社会适应面也不同,如果不能依据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完整规范的质量标准,必然无法科学评价教学质量。因而,如何构建顺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发展、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要求、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教学质量标准,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形成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重要前提。
我们根据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结合办学指导思想,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质量标准不断进行完善,逐渐形成了完整规范的覆盖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将其作为约束教学过程、改善教学管理和检验教学质量的准绳,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严格执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环节可分解为培养方案、教师上岗、课堂教学、课程建设、课程考核、基地建设、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10个方面,针对这些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标准和实施细则。教务处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总体要求,学院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二级管理的实施细则。这增强了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科学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标准实施的执行力,为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和加强教学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性提高,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而建立高效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形成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关键工作。
依据地方高等院校的特点,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逐渐建立了以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目标,组织严密、职责明确、信息流畅、评价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该体系由“决策指挥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分析评估系统、反馈调控系统”四大系统组成,各系统组织严密、职责明确、运行有效,在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1.决策指挥系统
决策指挥系统是在校长、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从决策层、决策执行层到基层教学组织所构成的运转灵活、上通下达的组织管理体系。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务处和各学院分别在这一系统中承担不同的职能,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信息采集系统
学校建立了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学信息采集系统,教学信息的来源包括学生评教、教学检查、校院教学督导、干部听课、毕业生评价调查等多种渠道,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3.分析评估系统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充分发挥导向、监督、调节和诊断作用,对规范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建立了学院教学工作评估、课程评估、专业评估、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毕业设计(论文)外审、教学资料检查、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多种评估与评价体系,把教学评估机制融入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
4.反馈调控系统
该系统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将各种评估、检查所获取的教学质量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诊断,并将结果通过教学检查通报、教学会议、随机通报、评教结果、教学奖励、教学事故处理等多种方式及时反馈给有关个人、学院和部门,依据学校规章制度进行奖惩,督促师生调整状态,使整个教学系统及时得到调节与控制。
三、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核心是建立高效持久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通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以评教制度、督查制度、督导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等为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以制度约束与激励为推动力,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学生评教制度
学生评教包括学生网上评教、学生信息员、学生座谈会、学生信箱等多个环节。学生网上评教从学生角度出发,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评价指标,要求学生每学期对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是全面获取教师教学信息的主要途径;学生信息员、座谈会和信箱则不定期提供大量具有时效性的教学信息,为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教学督查制度
制定了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学校检查和学院自查相结合、领导及专家检查和管理人员检查相结合的教学督查制度,建立了“三期教学运行督查”、“三阶段教学实习督查”、“三三制毕业设计(论文)督查”、“教学资料归档督查”等有效的教学督查制度,对教学主要环节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教学质量标准的贯彻落实。
3.教学督导制度
教学督导工作由校直属督导团和学院督导组两部分组成,二者各司其职,形成了完善的校、院两级督导制度。学校直属督导团由学校直接聘任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充分发挥专家督导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宏观指导下的重点监控,全面把握教学状态,并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反馈;学院督导组由院内教师组成,主要对本单位教师进行全面听课,注重督导的实效性和“导教”作用。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有效保证了整体课堂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4.教学评价制度
把教学评价融入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建立了学院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室建设评估、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学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和诊断,有效保证了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
5.教学激励制度
学校注重运用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覆盖学院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激励机制。制定了学院教学工作优秀奖励制度,每两年进行一次学院教学工作优秀奖评选,对教学管理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学院进行表彰奖励,发挥学院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根据事故等级及发生次数,与学院及学院负责人的目标考核挂钩,督促学院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制定了教学质量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奖、教学成果奖等奖励制度,表彰教学先进典型;同时,对于出现教学事故的人员,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推优评先等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结束语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前提是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整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建立以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目标,以全面、客观为原则的,由决策指挥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分析评估系统、反馈调控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注重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基层教学单位与教师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基层教学单位和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和自律性,实现由外部评价向内部评价、由被动监控向自我主动监控的转变;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核心是建立高效持久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长期坚持评教制度、督查制度、督导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等,可逐渐形成高效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进而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党传升,等.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3).
[2]贺祖斌.“后评估”时期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建立[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3]黄爱华.英美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1).
[4]李青.运行监控并举 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