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日,西方传统的“愚人节”,当网民们还在以各种方式调侃这个特殊的日子时,新浪启动了又一轮改版,这一次,目标直指三道金牌:社交、移动、大数据。总体看来,新浪的大数据策略仍然与微博密不可分,新浪可以通过分析微博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微博关键字来获得用户偏好,进而投放精准广告。
从4月1日开始,新浪多年不变的首页终于换了新貌。从外观上来说,改版后的新浪首页更加的简洁、平面化。页面整体的留白放大,字体换成黑色,首页顶上的导航栏更加精简。此外,整个新浪首页为12屏,比原先多了1.5屏。导航栏下最左边的广告位变得更加醒目。最顶端的导航栏虽然保持原有的21个,但突出了更多的设计元素。在新首页上,综艺与视频等热门资源被放在首屏头条位置,吸取流量;将汽车频道与体育频道并列放置在首页第二屏的黄金区域,也是基于抓紧有足够消费能力的男性用户群体的想法。
在使用体验上,只要打开新浪首页,你的新浪微博账号就会默认登录。然后按照你在微博上表现出来的兴趣,这个首页会猜测和展现你喜欢的新闻和本地资讯,推送广告,而如果点击顶端工具栏一个叫“我的菜单”按钮,还能直接链接到你关心的那几个栏目的页面。
更为重要的改变还在于,顶部的搜索框默认为微博内搜索,用户可以从页面顶端的工具栏直接查看微博的更新通知,也能在顶端工具栏或是页面第一屏的左边栏找到新浪移动端的产品下载链接。在新浪首页的此次改版中,利用用户微博账号积累的兴趣数据进行个性化内容和广告推送是重点之一。在积累了微博用户这么多的数据之后,新浪终于要利用这笔巨大的财富了。
新浪联席总裁及COO杜红表示:“我们希望这次改版可以打通新浪网和新浪微博两大平台,使两者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扩大新浪网的门户边界。”
社交:微博成为首页的眼睛
从横空出世的明星产品,到独立成立公司运营,再到如今的高峰渐远,新浪一直没有为微博的巨大流量找到更好的变现方式。从这一次的改版可以看出,运营者们试图再次把依然庞大的微博引入门户,而背后折射的观念无非是web1.0时代的门户正式向2.0时代的社交媒体交棒。
去掉导航栏的彩色底纹、减少分栏、减少展示广告,新版的新浪首页似乎正在抛弃十几年间建立起来的那种既定印象:新浪的红色、腾讯的蓝色、搜狐的黄色,曾经是几大门户网站的标志,而改版后的新浪则以近乎“简陋”的白色,把所有的力量都灌注在了社交化。一切的改变,只是为了让用户以最快的速度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首页,并尽量使他们的交互行为紧贴页面内容。
在原本属于悬浮广告的位置,如今安置的是界面极简的搜索引擎,通过这个搜索引擎,用户可以进行微博、新闻、图片、博客、视频、知识人(新浪爱问)等搜索,而该搜索更是将微博列为默认搜索,由此可见改版后的新浪对微博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可以发现除微博以外的其他几款产品实际上也兼具交互性,用户可以针对所有搜索内容发表评论。这实际上体现了新浪有意将门户海量信息置于UGC内容之后:这一阶段,能够提供什么已经让位于能够让用户针对既定内容再次生产什么。门户的信息更多时候成为不同年龄、兴趣人群彼此识别身份的一种“暗语”,将同类型人群进行聚集,以产生新的内容。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在于,过去新浪的默认登录为用户注册的新浪邮箱,而改版后,用户的默认登录账户为微博账户,这样更加方便用户在浏览网站信息的同时关注自己微博的最新动态,例如查看评论、@等情况。
再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广告与视频位置的调整,在撤消了顶端的“炫富”广告之后,新浪最显著的广告位显然是位于页面左上方的广告位,这个位置显然更符合人们对页面的关注顺序即左上——右上——右下——左下的顺时针顺序。
将体育和综艺节目视频的位置予以突出,显然是希望借助视频庞大的流量来带动首页人气。
移动:从微博到“移动视觉化”
2012年3月,新浪微博移动客户端用户数量超过PC端,用微博来带动新浪的移动端发展似乎理所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相对于新浪PC端而言,微博用户族群更年轻,也更适应移动阅读模式。据悉,手机新浪网未来的外观将和目前改版的首页外观趋同,这意味着微博又将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从目前的首页来看,在首屏顶端除了设置已有的手机新浪网热键之外,再加设移动客户端(通过下拉条能够链接到新闻、微博、财经、微盘),可见其对移动产品的重视。
此外,从疏朗的布局到小清新的字体,再到某些按钮的设计,如新浪星座频道的心理测试栏目,此前开始按钮为方形,并配有“开始测试”字样,改版后调整为简单的红色圆形按钮等,都透露着向移动端视觉体验靠拢的设计意识。
大数据:刚刚起步的尝试
新浪此次改版在大数据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是手段却称不上新颖。目前看来,收集用户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顶端搜索栏的关键词搜索、“猜你喜欢”板块对用户关注信息的把握以及功能广告的选择。
总体看来,新浪的大数据策略仍然与微博密不可分,新浪可以通过分析微博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微博关键字来获得用户偏好,进而投放精准广告。而改版后的PC端由于融合了微博搜索,则将搜索使用人群进一步扩大,并通过“猜你喜欢”来监测用户对不同类型新闻的爱好。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猜你喜欢”的基本配置是将包含用户过去曾经浏览过的若干板块新闻抽取、集合后呈现的“信息组”推送给用户,如果用户对这组推荐内容表示不感兴趣,还可以选择“换一批”,而可更替的内容多少则视用户此前查看的新浪内容多少而定,浏览内容越多,可供选择内容越多。此前,新浪微博曾尝试向用户推送精准广告,但是由于定位不准,出现多次向男性用户推送女性用品的情况,招来骂声。这一次PC端的改版显然在广告推送上要谨慎得多,目前仅仅局限于定位用户的阅读习惯。
有一种说法认为此次新浪改版背后的根本目的有二:引入微博流量和再次创造广告价值。而如何在减少广告位的前提下提高广告价值呢?新浪的做法是充分运用数据资源,向用户推送精准广告。 例如,某个经常在京东商城购物的用户当天首次登陆新浪首页后,将会看到一则定位于个体用户需求的推送广告,所推荐的商品都为用户曾经登陆京东商城浏览但是并未最终购买的商品。此时,用户并不需要登陆京东商城。虽然从视觉上来看,这则广告比首屏需要花大价钱才能买到的显著位置的通栏广告不起眼很多,但是由于其定位精准,便于用户查询自己曾经关注的商品的最新价格,因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经测试,在同一广告位,共有京东商城和农业银行两家客户投放广告,用户每刷新一次页面,将轮流看到两家广告主投放的广告。而当第二次刷新时,这则广告推送的就不再是用户曾经浏览过的商品,而是各类正处于促销期的产品,第三次刷新后则展示京东文化主题标语,此后通过不断刷新界面可以看到推送的不同商品。
据推测,这则推送广告产生的方式有两种可能,一是京东商城与新浪之间达成了某种“数据共享”,二是新浪通过一些页面cookies抓取了用户的浏览记录,形成了推送。无论哪种,都说明新浪在电商网站之后,已经迈向了将大数据转化为商业模式的道路。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群邑中国互动营销总裁陈建豪的一句话进行总结,即门户网站通过流量计算广告效果的概念正在失去对广告主的吸引力。“现在的广告客户很少会再有一定要买到门户第一屏版位,获得最高浏览量的想法,他们更加看重自己的广告是不是能够被传播到他们想要传播的那群受众中去。”
总结
此次新浪首页的改版让我们不禁联想到几个月前Facebook推出的图谱搜索(Graph Search)服务。新浪微博和Facebook都拥有数以亿计的庞大用户群体,并且这些用户是活跃的,每天都在它们搭建的平台中分享和传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拥有这些用户数据,无疑意味着掌握了如何对这些用户“投其所好”地投放广告、提供服务的巨大财富。首页的改版可想而知,除了用户体验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无疑就是提高流量以换取更高的广告收入,而新浪在辛辛苦苦维护微博平台几年之后终于得到回报。
这样的一种依靠分析大数据而精准地定位每个用户的需求的经营模式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争相在社交网络中表现自己传播自己并且更加渴望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时代里必将成为主流。
新浪微博和Facebook乃至更早的雅虎首页改版,已经印证了这一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门户网站运用这一经营策略,让整个网络包括广告对用户都“个性化”起来,每个人似乎会成为网络上的“焦点”。这一天已经在不远的将来了。(编辑:鲁忠泽)
从4月1日开始,新浪多年不变的首页终于换了新貌。从外观上来说,改版后的新浪首页更加的简洁、平面化。页面整体的留白放大,字体换成黑色,首页顶上的导航栏更加精简。此外,整个新浪首页为12屏,比原先多了1.5屏。导航栏下最左边的广告位变得更加醒目。最顶端的导航栏虽然保持原有的21个,但突出了更多的设计元素。在新首页上,综艺与视频等热门资源被放在首屏头条位置,吸取流量;将汽车频道与体育频道并列放置在首页第二屏的黄金区域,也是基于抓紧有足够消费能力的男性用户群体的想法。
在使用体验上,只要打开新浪首页,你的新浪微博账号就会默认登录。然后按照你在微博上表现出来的兴趣,这个首页会猜测和展现你喜欢的新闻和本地资讯,推送广告,而如果点击顶端工具栏一个叫“我的菜单”按钮,还能直接链接到你关心的那几个栏目的页面。
更为重要的改变还在于,顶部的搜索框默认为微博内搜索,用户可以从页面顶端的工具栏直接查看微博的更新通知,也能在顶端工具栏或是页面第一屏的左边栏找到新浪移动端的产品下载链接。在新浪首页的此次改版中,利用用户微博账号积累的兴趣数据进行个性化内容和广告推送是重点之一。在积累了微博用户这么多的数据之后,新浪终于要利用这笔巨大的财富了。
新浪联席总裁及COO杜红表示:“我们希望这次改版可以打通新浪网和新浪微博两大平台,使两者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扩大新浪网的门户边界。”
社交:微博成为首页的眼睛
从横空出世的明星产品,到独立成立公司运营,再到如今的高峰渐远,新浪一直没有为微博的巨大流量找到更好的变现方式。从这一次的改版可以看出,运营者们试图再次把依然庞大的微博引入门户,而背后折射的观念无非是web1.0时代的门户正式向2.0时代的社交媒体交棒。
去掉导航栏的彩色底纹、减少分栏、减少展示广告,新版的新浪首页似乎正在抛弃十几年间建立起来的那种既定印象:新浪的红色、腾讯的蓝色、搜狐的黄色,曾经是几大门户网站的标志,而改版后的新浪则以近乎“简陋”的白色,把所有的力量都灌注在了社交化。一切的改变,只是为了让用户以最快的速度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首页,并尽量使他们的交互行为紧贴页面内容。
在原本属于悬浮广告的位置,如今安置的是界面极简的搜索引擎,通过这个搜索引擎,用户可以进行微博、新闻、图片、博客、视频、知识人(新浪爱问)等搜索,而该搜索更是将微博列为默认搜索,由此可见改版后的新浪对微博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可以发现除微博以外的其他几款产品实际上也兼具交互性,用户可以针对所有搜索内容发表评论。这实际上体现了新浪有意将门户海量信息置于UGC内容之后:这一阶段,能够提供什么已经让位于能够让用户针对既定内容再次生产什么。门户的信息更多时候成为不同年龄、兴趣人群彼此识别身份的一种“暗语”,将同类型人群进行聚集,以产生新的内容。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在于,过去新浪的默认登录为用户注册的新浪邮箱,而改版后,用户的默认登录账户为微博账户,这样更加方便用户在浏览网站信息的同时关注自己微博的最新动态,例如查看评论、@等情况。
再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广告与视频位置的调整,在撤消了顶端的“炫富”广告之后,新浪最显著的广告位显然是位于页面左上方的广告位,这个位置显然更符合人们对页面的关注顺序即左上——右上——右下——左下的顺时针顺序。
将体育和综艺节目视频的位置予以突出,显然是希望借助视频庞大的流量来带动首页人气。
移动:从微博到“移动视觉化”
2012年3月,新浪微博移动客户端用户数量超过PC端,用微博来带动新浪的移动端发展似乎理所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相对于新浪PC端而言,微博用户族群更年轻,也更适应移动阅读模式。据悉,手机新浪网未来的外观将和目前改版的首页外观趋同,这意味着微博又将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从目前的首页来看,在首屏顶端除了设置已有的手机新浪网热键之外,再加设移动客户端(通过下拉条能够链接到新闻、微博、财经、微盘),可见其对移动产品的重视。
此外,从疏朗的布局到小清新的字体,再到某些按钮的设计,如新浪星座频道的心理测试栏目,此前开始按钮为方形,并配有“开始测试”字样,改版后调整为简单的红色圆形按钮等,都透露着向移动端视觉体验靠拢的设计意识。
大数据:刚刚起步的尝试
新浪此次改版在大数据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是手段却称不上新颖。目前看来,收集用户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顶端搜索栏的关键词搜索、“猜你喜欢”板块对用户关注信息的把握以及功能广告的选择。
总体看来,新浪的大数据策略仍然与微博密不可分,新浪可以通过分析微博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微博关键字来获得用户偏好,进而投放精准广告。而改版后的PC端由于融合了微博搜索,则将搜索使用人群进一步扩大,并通过“猜你喜欢”来监测用户对不同类型新闻的爱好。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猜你喜欢”的基本配置是将包含用户过去曾经浏览过的若干板块新闻抽取、集合后呈现的“信息组”推送给用户,如果用户对这组推荐内容表示不感兴趣,还可以选择“换一批”,而可更替的内容多少则视用户此前查看的新浪内容多少而定,浏览内容越多,可供选择内容越多。此前,新浪微博曾尝试向用户推送精准广告,但是由于定位不准,出现多次向男性用户推送女性用品的情况,招来骂声。这一次PC端的改版显然在广告推送上要谨慎得多,目前仅仅局限于定位用户的阅读习惯。
有一种说法认为此次新浪改版背后的根本目的有二:引入微博流量和再次创造广告价值。而如何在减少广告位的前提下提高广告价值呢?新浪的做法是充分运用数据资源,向用户推送精准广告。 例如,某个经常在京东商城购物的用户当天首次登陆新浪首页后,将会看到一则定位于个体用户需求的推送广告,所推荐的商品都为用户曾经登陆京东商城浏览但是并未最终购买的商品。此时,用户并不需要登陆京东商城。虽然从视觉上来看,这则广告比首屏需要花大价钱才能买到的显著位置的通栏广告不起眼很多,但是由于其定位精准,便于用户查询自己曾经关注的商品的最新价格,因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经测试,在同一广告位,共有京东商城和农业银行两家客户投放广告,用户每刷新一次页面,将轮流看到两家广告主投放的广告。而当第二次刷新时,这则广告推送的就不再是用户曾经浏览过的商品,而是各类正处于促销期的产品,第三次刷新后则展示京东文化主题标语,此后通过不断刷新界面可以看到推送的不同商品。
据推测,这则推送广告产生的方式有两种可能,一是京东商城与新浪之间达成了某种“数据共享”,二是新浪通过一些页面cookies抓取了用户的浏览记录,形成了推送。无论哪种,都说明新浪在电商网站之后,已经迈向了将大数据转化为商业模式的道路。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群邑中国互动营销总裁陈建豪的一句话进行总结,即门户网站通过流量计算广告效果的概念正在失去对广告主的吸引力。“现在的广告客户很少会再有一定要买到门户第一屏版位,获得最高浏览量的想法,他们更加看重自己的广告是不是能够被传播到他们想要传播的那群受众中去。”
总结
此次新浪首页的改版让我们不禁联想到几个月前Facebook推出的图谱搜索(Graph Search)服务。新浪微博和Facebook都拥有数以亿计的庞大用户群体,并且这些用户是活跃的,每天都在它们搭建的平台中分享和传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拥有这些用户数据,无疑意味着掌握了如何对这些用户“投其所好”地投放广告、提供服务的巨大财富。首页的改版可想而知,除了用户体验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无疑就是提高流量以换取更高的广告收入,而新浪在辛辛苦苦维护微博平台几年之后终于得到回报。
这样的一种依靠分析大数据而精准地定位每个用户的需求的经营模式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争相在社交网络中表现自己传播自己并且更加渴望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时代里必将成为主流。
新浪微博和Facebook乃至更早的雅虎首页改版,已经印证了这一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门户网站运用这一经营策略,让整个网络包括广告对用户都“个性化”起来,每个人似乎会成为网络上的“焦点”。这一天已经在不远的将来了。(编辑:鲁忠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