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窸窸窣窣的声音如自带扩音器般被放大了许多倍,传进我的耳朵里。
我在公交车上逆着人流挤过去,站在那个老人面前,时不时看她几眼。
只见老人掰下一块儿肉馅包子,小口小口地咀嚼着,大概因为牙齿快掉光了,每一小口包子她都要鼓动腮帮子咀嚼很久才能咽下,车厢内充盈着口水声。
同学推了我一下,朝我挤眉弄眼小声道,是不是看上老人家热腾腾的包子了。
我哭笑不得,却忍不住再次悄悄看向那个老人。我心知肚明,我只是……想你了。我只是偶然在公交车上撞见陌生老人吃包子的情景,思念之情就泛滥成河。
还记得你牙口不好,每当我给你喂饭时,你总会把我夸上天:“孙女长大喽,小时候还是我喂给你吃的,现在懂得心疼老家伙了。”
可明明是你最疼我。你无论是织了围巾、做了糕点,哪怕只是摘了草莓,都会跑到小镇上的快递寄送点寄过来给我。妈妈感慨“大城市里这些水果哪会买不到,这快递费都比直接在这边买贵了不知道多少了”,而我拦住妈妈的话头,兴冲冲地对电话里的你说:“奶奶寄的都是最甜的。”
小时候,你常将我抱在膝头,我嘴边最常挂着的话不是长大后要当科学家、宇航员之类的梦想,而是将“等我以后赚大钱,就接爷爷奶奶到城里去住”作为口头禅。
每年暑假我都会去乡下住上两个月,帮你吆喝招揽生意,陪你窝在凉椅上看潮剧表演。夏天,乡下没有空调,汗水常常浸湿我整个后背,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明晃晃的汗珠;清晨听着鸡鸣,空气中有最清新的味道……这些都贯穿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
但高考后的暑假,我连回乡下看望你和爷爷的机会都没有。我因高考失利而选择复读,逃避似的舍弃了微信,不敢和亲朋好友交流,也不想面对你们失望的眼神。
即便重新读一次高三,我依然不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被周边“学霸”和未知名的对手挤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可怕的是明明重来一年,却没有比小一岁的同班同学多一些优势。
新年之际,同龄人的朋友圈都在“云拜年”,或在述说大学的新奇生活,而我的每一天都像是抢来的,顶着周围人异样的目光,争分夺秒地学习,以期在第二次高考中能赢得翻盘的机会。
窗边摆放着的水晶球让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困在水晶球里的小人儿。在学校时,我心底害怕被扣上“复读生”的帽子区别对待,敏感又胆怯;但在家里学习的几个月,却开始怀念老师和同学们亲切的模样。当然,我更害怕自己再重来一次……
一但有这种情绪失控的倾向,我就会马上刹住,看向桌前——“疫情结束后,你最想见的人是谁?”这是网络上讨论的一个话题,我把它写在了便签纸上并贴在书桌前的墙上。高考结束后,我有跨越山河也想见的人,那个答案便是我心中的动力源泉。于是我更加铆足干劲“停课不停学”,父母甚至一度怀疑我连续几个月在家学习学得自闭了。
复学返校后,我第一次觉得外面的阳光如此灿烂,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如此亲切。我还没走到宿舍,在路上就忍不住打电话给你和爷爷,故意捏着嗓子“卖萌”道:“猜猜我是谁?”
“……”电话接通后,又被挂断了。
我在电话这端听着忙音蒙了一会儿,赶紧再打一次,电话一接通就抢先说:“奶奶别挂!我是小妮,我刚刚打电话被爷爷挂了!”
“哈哈……你爷爷,跟我说,是打错电话的。”你声音含糊地笑道。
也只有在你们面前,我才敢肆无忌惮地倾诉我的紧张和委屈。教学楼外的巨大横幅上已更换了新的口号,高考正在一天天向我逼近。作为复读生,光是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就足够压垮我的脊梁。
而电话里的你还是那样和蔼地安慰我尽力就好,你永远都会为我鼓掌,让我徜徉在亲情的爱河中,重新燃起力争上游的斗志。
我被眼前和煦的陽光晃得眼睛发疼,一手握着手机,一手伸出探向空中。脑海中突然想起最近几次见到你时,你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我摸上去,抓住了一把光。
(田宇轩摘自《求学·理科版》2020年第11期/图 槿喑)
我在公交车上逆着人流挤过去,站在那个老人面前,时不时看她几眼。
只见老人掰下一块儿肉馅包子,小口小口地咀嚼着,大概因为牙齿快掉光了,每一小口包子她都要鼓动腮帮子咀嚼很久才能咽下,车厢内充盈着口水声。
同学推了我一下,朝我挤眉弄眼小声道,是不是看上老人家热腾腾的包子了。
我哭笑不得,却忍不住再次悄悄看向那个老人。我心知肚明,我只是……想你了。我只是偶然在公交车上撞见陌生老人吃包子的情景,思念之情就泛滥成河。
还记得你牙口不好,每当我给你喂饭时,你总会把我夸上天:“孙女长大喽,小时候还是我喂给你吃的,现在懂得心疼老家伙了。”
可明明是你最疼我。你无论是织了围巾、做了糕点,哪怕只是摘了草莓,都会跑到小镇上的快递寄送点寄过来给我。妈妈感慨“大城市里这些水果哪会买不到,这快递费都比直接在这边买贵了不知道多少了”,而我拦住妈妈的话头,兴冲冲地对电话里的你说:“奶奶寄的都是最甜的。”
小时候,你常将我抱在膝头,我嘴边最常挂着的话不是长大后要当科学家、宇航员之类的梦想,而是将“等我以后赚大钱,就接爷爷奶奶到城里去住”作为口头禅。
每年暑假我都会去乡下住上两个月,帮你吆喝招揽生意,陪你窝在凉椅上看潮剧表演。夏天,乡下没有空调,汗水常常浸湿我整个后背,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明晃晃的汗珠;清晨听着鸡鸣,空气中有最清新的味道……这些都贯穿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
但高考后的暑假,我连回乡下看望你和爷爷的机会都没有。我因高考失利而选择复读,逃避似的舍弃了微信,不敢和亲朋好友交流,也不想面对你们失望的眼神。
即便重新读一次高三,我依然不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被周边“学霸”和未知名的对手挤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可怕的是明明重来一年,却没有比小一岁的同班同学多一些优势。
新年之际,同龄人的朋友圈都在“云拜年”,或在述说大学的新奇生活,而我的每一天都像是抢来的,顶着周围人异样的目光,争分夺秒地学习,以期在第二次高考中能赢得翻盘的机会。
窗边摆放着的水晶球让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困在水晶球里的小人儿。在学校时,我心底害怕被扣上“复读生”的帽子区别对待,敏感又胆怯;但在家里学习的几个月,却开始怀念老师和同学们亲切的模样。当然,我更害怕自己再重来一次……
一但有这种情绪失控的倾向,我就会马上刹住,看向桌前——“疫情结束后,你最想见的人是谁?”这是网络上讨论的一个话题,我把它写在了便签纸上并贴在书桌前的墙上。高考结束后,我有跨越山河也想见的人,那个答案便是我心中的动力源泉。于是我更加铆足干劲“停课不停学”,父母甚至一度怀疑我连续几个月在家学习学得自闭了。
复学返校后,我第一次觉得外面的阳光如此灿烂,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如此亲切。我还没走到宿舍,在路上就忍不住打电话给你和爷爷,故意捏着嗓子“卖萌”道:“猜猜我是谁?”
“……”电话接通后,又被挂断了。
我在电话这端听着忙音蒙了一会儿,赶紧再打一次,电话一接通就抢先说:“奶奶别挂!我是小妮,我刚刚打电话被爷爷挂了!”
“哈哈……你爷爷,跟我说,是打错电话的。”你声音含糊地笑道。
也只有在你们面前,我才敢肆无忌惮地倾诉我的紧张和委屈。教学楼外的巨大横幅上已更换了新的口号,高考正在一天天向我逼近。作为复读生,光是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就足够压垮我的脊梁。
而电话里的你还是那样和蔼地安慰我尽力就好,你永远都会为我鼓掌,让我徜徉在亲情的爱河中,重新燃起力争上游的斗志。
我被眼前和煦的陽光晃得眼睛发疼,一手握着手机,一手伸出探向空中。脑海中突然想起最近几次见到你时,你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我摸上去,抓住了一把光。
(田宇轩摘自《求学·理科版》2020年第11期/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