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温州为例,阐明了地区经济发展最终得靠地区竞争能力,而地区竞争能力的核心来源之一是集聚的核心产业集群,同时指出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温州;产业集群;地方治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77(2006)02-
【收稿日期】2006-02-23
【作者简介】林琼慧(1970-),女,浙江人,浙江温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国际贸易。
产业集群是指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即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在国内众多产业集群中,温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大概是最为成功和知名的,研究其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有助于为其它地区提供借鉴。
一、温州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可以说产业层面上的温州经济,从本质上是一种集群经济。一个乡镇、一个地区或几个乡镇集中生产同一类产品,一群高度关联的生产企业群体、供应商群体、销售商群体和其他相关产业,以及行业协会集聚在某一特定的区域,通过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温州已形成具有明显区块特色的有代表性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十二大特色工业,即制鞋工业、服装工业、打火机工业、眼镜工业、汽摩配工业、纽扣工业、塑编工业、制笔工业等。产业群中大多数企业虽然单体规模不大,但都有几千家甚至上万家同类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总量规模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温州市服装业集群有各类企业6000多家,2003年行业产值达302亿元,其中销售超亿元的企业有16家,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10%。皮革制品集群共有各类企业1.1万多家,皮鞋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25%、合成革为70%。低压电器集群共有大小企业1400多家,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80%……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带来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温州市在中国10大鞋王中占有3个,中国5个真皮名鞋中占有2个,中国150家真皮标志企业占50%以上。现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中国名牌4个。这就意味着温州经济的发展与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州主要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竞争力。
二、区域比较优势与“零资源”的温州产业集群
区域比较优势同地理集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地理集聚是分工在地理布局上的表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优于另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是依赖于某种优势,优势既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在后天形成。地区竞争优势最关键的内容是制造稀缺和低成本,先天优势和后天优势都可以制造稀缺和低成本
(一)利用先天优势制造稀缺和低成本。
所谓的先天优势,是由自然决定的、不以某地区的人为意志为转移的有利条件。比较典型的先天优势是天时和地利,包括:(1)自然资源,如土地、气候、光照、矿藏,这种优势往往可以制造稀缺;(2)地理位置,地处交通方便的地方,如以水运为主的近海、近河、近湖等铁路运输为主的接近铁路干线等,地理位置的直接作用是制造低成本。从这方面来说,温州实在是毫无优势可言,温州三面环山,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1978年,温州全市人口561.26万,农村劳动力157.25万人,耕地总面积只有298,02万亩,人均耕地0.53亩,每个农村劳动力平均占有耕地仅为1.9亩。经济发展几乎没有腹地支撑,远离市场、能源产地、技术创新中心。
(二)利用后天取得优势制造稀缺和低成本或优质性
后天优势指不是由先天性决定的,而是以某地区的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利条件。典型的后天优势包括:人力资源;科学和技术知识存量;制度、组织与文化效率;专业化能力与市场化能力。后天优势的本质是,某地区通过优势要素,可以制造出稀缺、低成本和优质性。就现代竞争而言,后天取得的优势显得更为重要。温州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地方治理过程中,从温州实际出发,不断实施制度创新,扬“温州人”之长,避“零资源”之短,着力于制度创新,加强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提高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三、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温州政府行为
(一)实施制度创新,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
温州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制定地方性行政法规,确立自主型制度的地方合法性,从而营造了创业氛围。20世纪70年代末期经济体制改革后,温州政府在对中央政策的解释和操作上比其它地区更具有弹性,从而在宏观政策环境好转的前提下营造了一个相对更为宽松的区域政策环境,这对于在形势并未充分明朗的背景下鼓励温州民间资本投入产业集群有较大的驱动作用,同时也让温州人的创新才智有了发挥的空间。
1.是通过制度默许,帮助私有产权主体获取旧体制下得以生存发展的制度环境。在家庭工业发展初期,温州市政府颁布有关挂户经营的税收管理、经营管理等地方性政策法规,明确挂户经营企业的法律地位,让私有产权的家庭企业挂靠公有单位,带上“红帽子”。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挂户经营经营企业通过家庭联合逐渐演变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后来又相继出台了十多个有关鼓励和保护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文件,为私有产权成长拓宽了制度空间。
2.推进制度创新,规范产业组织健康成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秩序框架和价值尺度判断标准,规范、协调企业和个人行动,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营铺平道路。但制度并非总是有效率的,制度僵化和惰性会导致制度无效,导致经济和社会衰落。温州不断适应产业组织成长的要求,制定一系列保护和推动产业组织成长的制度。正是制度的不断演进,为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拓宽了空间,加快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1)从制度上允许多种经济性质产业组织共同发展。温州市坚持把发展多种形式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主导,鼓励发展家庭工业。
(2)从制度上规范各种产业组织健康发展。随着家庭企业向股份制企业的转变,为了扶持和保护这一新生事物,温州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私营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股份合作企业规范化若干政策规定》等近20个文件。股份合作制的实行,对温州改革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3)从制度上扶持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如1994年开始温州实施“质量立市”为主题的“二次创业”,出台25条政策支持一批具有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点骨干企业发展;2001年制订了《关于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列出了政府对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的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措施。
(二)实施政府集群规划,彰显区域的产业特色
温州政府基于温州的实际进行集群规划,温州民营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简单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鞋革、服装、打火机等,这些产业对交通、能源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同时,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温州市政府一直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近些年来,政府更是加大了对企业乃至集群创新的支持力度。温州市政府组织实施《温州国家级星火密集区建设总体方案》,建立2亿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组建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公司和经营管理者人才公司,建设温州数码城和高新技术孵化中心,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技术支撑和技术依托问题。
(三)创建或鼓励创建公共服务机构
温州政府积极运用财政手段,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短短的十年时间全社会累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200多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化城市发展,保证了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此外,温州市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加大了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直接创建或间接引导鼓励社会创建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职业培训机构,还加大了对高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了5000亩的温州大学城。
(四)培育行业协会,创造产业组织公平有序的成长环境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很多第三部门在制订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行为、提供技术和信息、形成行业自律等方面起着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行业协会是沟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温州市的行业协会的发展情况是是我国最好的。如在行业自律方面,温州市政府赋予行业协会对所属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以及对非协会企业从业资格审查等特殊职能,有效地保护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拓展市场方面,每逢外省市来温州招商引资,它们都会邀请企业家与会,使他们掌握信息,帮助他们开拓市场。在协调关系方面,一是协调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温州行业协会的影响力随着其组织形式的日益完善而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非经济领域。2002年的温州打火机应诉欧盟反倾销事件——中国企业面对欧盟反倾销诉讼的首起胜案,就是在温州烟具行业协会的操作下完成的。
(五)大力开展区域营销,锻造集群的品牌效应
由于温州产业集群大多数是在没有工业基础的农村地区发展起来的,因此区域的知名度不高,产品质量可信度差。这此因素不仅造成中小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受制于区域外少数大企业或中间商,还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因素。鉴于此,温州市政府采取区域营销策略,努力为企业疏通市场渠道,扩大产业集群在全国的知名度,推动产业集群的有效发展。其营销方式有多种,如获得国家有关部委赋予区域的特定荣誉、提出“打造国际性轻工城”的战略构想,并积极搭建平台,采取举办国际性博览会、研讨会等方式,激励并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化。温州政府实际上成了企业的“经纪人”和代理人。实施有效的区域营销策略己经成为温州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经验。目前,温州已累计创出15个“中国名牌产品”、7个“中国驰名商标”、36个“国家免检产品”。“国字号”名称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是对温州这些产业品牌整体上的认可,这些“国字号”的获得为温州培育区域品牌奠定了基础,为所有温州中、小企业创造了共享的无形价值,也为其他企业带来了某种坐享其成的经济学上所说的“正外部性”。
【参考文献】
[1]任晓.产业集群与产业发展[N].温州日报,2002,(2).
[2]史晋川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2004,(4).
[5]汪德和,罗来武.地方政府与地区发展—论江西经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11).
[收稿日期]2006-3-10
[作者简介]林琼慧(1970-),女,浙江人,浙江温州大学经管学院讲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国际贸易等。
【关键词】温州;产业集群;地方治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77(2006)02-
【收稿日期】2006-02-23
【作者简介】林琼慧(1970-),女,浙江人,浙江温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国际贸易。
产业集群是指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即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在国内众多产业集群中,温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大概是最为成功和知名的,研究其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有助于为其它地区提供借鉴。
一、温州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可以说产业层面上的温州经济,从本质上是一种集群经济。一个乡镇、一个地区或几个乡镇集中生产同一类产品,一群高度关联的生产企业群体、供应商群体、销售商群体和其他相关产业,以及行业协会集聚在某一特定的区域,通过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温州已形成具有明显区块特色的有代表性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十二大特色工业,即制鞋工业、服装工业、打火机工业、眼镜工业、汽摩配工业、纽扣工业、塑编工业、制笔工业等。产业群中大多数企业虽然单体规模不大,但都有几千家甚至上万家同类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总量规模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温州市服装业集群有各类企业6000多家,2003年行业产值达302亿元,其中销售超亿元的企业有16家,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10%。皮革制品集群共有各类企业1.1万多家,皮鞋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25%、合成革为70%。低压电器集群共有大小企业1400多家,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80%……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带来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温州市在中国10大鞋王中占有3个,中国5个真皮名鞋中占有2个,中国150家真皮标志企业占50%以上。现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中国名牌4个。这就意味着温州经济的发展与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州主要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竞争力。
二、区域比较优势与“零资源”的温州产业集群
区域比较优势同地理集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地理集聚是分工在地理布局上的表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优于另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是依赖于某种优势,优势既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在后天形成。地区竞争优势最关键的内容是制造稀缺和低成本,先天优势和后天优势都可以制造稀缺和低成本
(一)利用先天优势制造稀缺和低成本。
所谓的先天优势,是由自然决定的、不以某地区的人为意志为转移的有利条件。比较典型的先天优势是天时和地利,包括:(1)自然资源,如土地、气候、光照、矿藏,这种优势往往可以制造稀缺;(2)地理位置,地处交通方便的地方,如以水运为主的近海、近河、近湖等铁路运输为主的接近铁路干线等,地理位置的直接作用是制造低成本。从这方面来说,温州实在是毫无优势可言,温州三面环山,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1978年,温州全市人口561.26万,农村劳动力157.25万人,耕地总面积只有298,02万亩,人均耕地0.53亩,每个农村劳动力平均占有耕地仅为1.9亩。经济发展几乎没有腹地支撑,远离市场、能源产地、技术创新中心。
(二)利用后天取得优势制造稀缺和低成本或优质性
后天优势指不是由先天性决定的,而是以某地区的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利条件。典型的后天优势包括:人力资源;科学和技术知识存量;制度、组织与文化效率;专业化能力与市场化能力。后天优势的本质是,某地区通过优势要素,可以制造出稀缺、低成本和优质性。就现代竞争而言,后天取得的优势显得更为重要。温州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地方治理过程中,从温州实际出发,不断实施制度创新,扬“温州人”之长,避“零资源”之短,着力于制度创新,加强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提高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三、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温州政府行为
(一)实施制度创新,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
温州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制定地方性行政法规,确立自主型制度的地方合法性,从而营造了创业氛围。20世纪70年代末期经济体制改革后,温州政府在对中央政策的解释和操作上比其它地区更具有弹性,从而在宏观政策环境好转的前提下营造了一个相对更为宽松的区域政策环境,这对于在形势并未充分明朗的背景下鼓励温州民间资本投入产业集群有较大的驱动作用,同时也让温州人的创新才智有了发挥的空间。
1.是通过制度默许,帮助私有产权主体获取旧体制下得以生存发展的制度环境。在家庭工业发展初期,温州市政府颁布有关挂户经营的税收管理、经营管理等地方性政策法规,明确挂户经营企业的法律地位,让私有产权的家庭企业挂靠公有单位,带上“红帽子”。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挂户经营经营企业通过家庭联合逐渐演变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后来又相继出台了十多个有关鼓励和保护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文件,为私有产权成长拓宽了制度空间。
2.推进制度创新,规范产业组织健康成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秩序框架和价值尺度判断标准,规范、协调企业和个人行动,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营铺平道路。但制度并非总是有效率的,制度僵化和惰性会导致制度无效,导致经济和社会衰落。温州不断适应产业组织成长的要求,制定一系列保护和推动产业组织成长的制度。正是制度的不断演进,为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拓宽了空间,加快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1)从制度上允许多种经济性质产业组织共同发展。温州市坚持把发展多种形式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主导,鼓励发展家庭工业。
(2)从制度上规范各种产业组织健康发展。随着家庭企业向股份制企业的转变,为了扶持和保护这一新生事物,温州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私营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股份合作企业规范化若干政策规定》等近20个文件。股份合作制的实行,对温州改革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3)从制度上扶持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如1994年开始温州实施“质量立市”为主题的“二次创业”,出台25条政策支持一批具有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点骨干企业发展;2001年制订了《关于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列出了政府对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的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措施。
(二)实施政府集群规划,彰显区域的产业特色
温州政府基于温州的实际进行集群规划,温州民营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简单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鞋革、服装、打火机等,这些产业对交通、能源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同时,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温州市政府一直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近些年来,政府更是加大了对企业乃至集群创新的支持力度。温州市政府组织实施《温州国家级星火密集区建设总体方案》,建立2亿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组建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公司和经营管理者人才公司,建设温州数码城和高新技术孵化中心,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技术支撑和技术依托问题。
(三)创建或鼓励创建公共服务机构
温州政府积极运用财政手段,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短短的十年时间全社会累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200多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化城市发展,保证了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此外,温州市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加大了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直接创建或间接引导鼓励社会创建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职业培训机构,还加大了对高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了5000亩的温州大学城。
(四)培育行业协会,创造产业组织公平有序的成长环境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很多第三部门在制订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行为、提供技术和信息、形成行业自律等方面起着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行业协会是沟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温州市的行业协会的发展情况是是我国最好的。如在行业自律方面,温州市政府赋予行业协会对所属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以及对非协会企业从业资格审查等特殊职能,有效地保护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拓展市场方面,每逢外省市来温州招商引资,它们都会邀请企业家与会,使他们掌握信息,帮助他们开拓市场。在协调关系方面,一是协调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温州行业协会的影响力随着其组织形式的日益完善而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非经济领域。2002年的温州打火机应诉欧盟反倾销事件——中国企业面对欧盟反倾销诉讼的首起胜案,就是在温州烟具行业协会的操作下完成的。
(五)大力开展区域营销,锻造集群的品牌效应
由于温州产业集群大多数是在没有工业基础的农村地区发展起来的,因此区域的知名度不高,产品质量可信度差。这此因素不仅造成中小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受制于区域外少数大企业或中间商,还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因素。鉴于此,温州市政府采取区域营销策略,努力为企业疏通市场渠道,扩大产业集群在全国的知名度,推动产业集群的有效发展。其营销方式有多种,如获得国家有关部委赋予区域的特定荣誉、提出“打造国际性轻工城”的战略构想,并积极搭建平台,采取举办国际性博览会、研讨会等方式,激励并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化。温州政府实际上成了企业的“经纪人”和代理人。实施有效的区域营销策略己经成为温州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经验。目前,温州已累计创出15个“中国名牌产品”、7个“中国驰名商标”、36个“国家免检产品”。“国字号”名称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是对温州这些产业品牌整体上的认可,这些“国字号”的获得为温州培育区域品牌奠定了基础,为所有温州中、小企业创造了共享的无形价值,也为其他企业带来了某种坐享其成的经济学上所说的“正外部性”。
【参考文献】
[1]任晓.产业集群与产业发展[N].温州日报,2002,(2).
[2]史晋川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2004,(4).
[5]汪德和,罗来武.地方政府与地区发展—论江西经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11).
[收稿日期]2006-3-10
[作者简介]林琼慧(1970-),女,浙江人,浙江温州大学经管学院讲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国际贸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