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創業在經歷了2014、2015的一陣熱潮之後,社會與創業者逐漸趨於理性,創業的成果象征著成功,但創業一路走來的歷程無法忽視。
內外具足,創業之緣起
談起創業,對我而言並非陌生,因為這是第二次創業經歷了。在2015年,我們的團隊一同創辦了運籌財富眾籌平臺,這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事情,用時下流行的說法來談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談起創業的緣起,就要回到大學時代所讀的法律專業,畢業之後一直從事執業律師工作,十多年前就成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這樣的第一次創業的體驗與十多年的經驗積累讓我收穫頗多。2001年-2004年,利用業餘時間前往香港理工大學學習工商管理並且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的這段經歷結合我長期主要為企業界提供法律顧問等工作,使得我對企業管理也多有所接觸,增強了自身在企管上的認識。因緣際會,三年前有幸認識了澳門大中華集團董事局主席陸炳同先生,受聘擔任該集團的首席法務官,通過這樣的機遇得以參與集團的各項決策與投資規劃工作。2014年,大中華集團決定進入多元化投資業務,先後投資了醫療科技與大數據產業等,彼時互聯網金融正方興未艾,不少新型創新模式與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的產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中,藉助集團的大力支持,我牽頭創辦了運籌財富這樣一個互聯網金融平臺,某種程度上是珠海、澳門兩地首次出現這樣的金融創新。
回顧2014年開始,國家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經濟政策,全國掀起了全民創業的風潮。而當今世界經濟已走向共享經濟抑或社群經濟的趨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經商原則已經由“利己”轉化為“利他”。而眾籌這一種商業模式,正是共享經濟的主要體現。因此,我們將運籌財富這一平臺業務定位為“打造互聯網+創業生態圈,以創業孵化+眾籌平臺+營銷推廣+法務財務監管為一體的服務”,這也是為順應國家的號召,順勢而為的考慮。雖然是成立不到一年的團隊,但仍堅信藉助珠海橫琴新區的區位優勢,在各方資源的支持和配合下,假以時日,運籌財富將會站穩根基,嶄露頭角。
通盤考量,非一人之功
而當真正談及“創業”需要具備哪些要素時,就必須從整體上做考量,並非只是一人一時興起而已。在當今的商業社會,創業更不應該只是一個私人的話題而已。在過去傳統的經濟模式中,創業就是個人的事情,自己選擇一個行業,自身憑藉著自有或者籌借的資金,以一己之力,開創出一番天地。但是,時下的創業,特別是在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後,變成了一個全社會都應該關注甚至參與的事情。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僅靠一己之力,缺乏創新,缺乏一個強有力的團隊,缺乏社會各界或者政府的支持,都是很難成功的。
而要想真正進行“創業”思考,有三樣東西是非常關鍵的。
一是創新精神。這樣的創新精神並不是非要有很酷炫的發明創造,而是涵蓋商業模式、服務流程、產品的細節、營銷的方式,甚至可以是管理方法等多個層次,不一而足。因為很大程度上,缺乏創新精神,創業就成了簡單的養家糊口,小打小鬧,企業也缺乏願景和前進的動力。最實際的問題恐怕是難以獲得長期投資的資金。在這個不斷傳來某某企業獲得幾輪投資的新聞時代裡,對於創業,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錢。
二是要有志同道合的團隊。在共享經濟時代,傳統單打獨鬥的模式已經OUT(出局)了。所謂眾志成城,所有的創業成功其實都是團隊的成功,而非個人的英雄主義的勝利。馬雲成為商業巨人的背後有十八羅漢,雷軍在舞台上驕傲展示“小米5”時台下坐著不斷創新的小米團隊,特拉斯亦有“PAYPAL黑幫”,足以看出團隊對創業成功的至關重要影響。運籌財富平臺的創辦,也正是在找到一幫志同道合的夥伴的基礎上,一起打拼,共同進退。
三是社會力量的支持。這其中,最主要的是順應國家的大政方針。在內地創業,這點尤其重要。創業或者創新,如果與國家法律、政策背道而馳,則一定走不通。2015年出現很多的新型P2P互聯網金融平臺跑路或者倒閉,就是因為沒有規範經營,為了眼前高額的利益鋌而走險,更值得後起的金融平臺引以為戒。所以運籌財富平臺的團隊中就專門配有多名專業的律師負責把關,確保業務的合法性,是更好地維護了客戶的商業利益。
具備了這樣三種要素,創業只是剛剛啟動,創業者更必須直面創業過程中的困難與挑戰。
運籌財富,運籌中的探索
以運籌財富為例,兩方面的挑戰無法輕視。首先是團隊的搭建。眾籌這一商業模式,對於互聯網金融而言,是一個全新的天地,尤其是在珠海這一區域,既懂金融又懂技術,還要懂得策劃營銷的人才,真的少之又少。我們為了搭建核心營運團隊,就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所幸集團投資人比較理解與支持,一直給予資金與資源的支持,讓整個團隊能夠以最佳的狀態站上戰鬥位置,在2016年全新的挑戰中積極創新探索。
其次就是營商環境中的不確定因素。儘管國家一直大力提倡發展互聯網金融,但一旦涉及到融資,就非常謹慎。去年,國內發生P2P平臺的諸多問題,例如某租寶的事件,使得我們不能貿然發展純融資業務。不過“塞翁失馬”,我們基於創業扶持的考量,將公司業務分為線上眾籌與線下創建園區相結合,並致力於創業創新服務,也步入了正軌。
運籌財富平臺營運近一年,團隊也在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個中也有很多的感受,正如大部分的創業者一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儘管目前還沒有實現盈利,但通過平臺的運作,廣泛整合資源,拓展社會關係,與各界企業、商業機構、社團、高校、園區等等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未來將會蓄勢待發。目前,我們的平臺眾籌業務主要分為四大類:股權眾籌、回報眾籌、公益眾籌和藝術眾籌。
股權眾籌方面,在去年我們成功參與策劃了珠海一間咖啡館的眾籌;而回報眾籌主要是集中在一些科技產品和有機食品方面;公益眾籌則採取與珠海兒童保護協會、獅子會、愛心促進會等公益機構合作。其中,去年我們幫獅子會策劃了一項“河源光明行動”,為河源地區100名貧困白內障老人募捐款項宣傳造勢,并組織志願者前往參與手術過程的扶助。我們更首次採用微信直播的形式,在官網和微信上進行宣傳,取得了不錯的推廣效應。而在藝術眾籌上,運籌財富對珠海一名大學生的藝術品項目進行了眾籌,以“一元眾籌”的形式推廣了其藝術陶瓷作品,引起了幾百人的網上圍觀與後續傳播,該學生的創意項目也因此獲得珠海創業大賽的獎項。 通過去年的業務運作,我們感到扶持創業,萬眾創新,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特別是一些社團、商業機構、協會組織,甚至是政府的職能部門,應當各展所長,各司其職,聯動互動,整合資源,共享資源,實現多贏。有鑒於此,我們正在對網站進行第三期的改造和優化,未來,在網站中將開闢園區互動與創業項目展示推廣的新功能,方便相關的創業團隊的橫向交流。我們也將與合作方在珠海創建一些創業基地和文化產業園區,實現線上線下的聯動。
珠澳合作,借橫琴優勢
談及橫琴的營商環境,就可以發現橫琴新區為順應趨勢,創辦青年創業谷,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團隊的努力下得以成功以第二批企業之姿進駐創業谷,在深感榮幸的同時更是特別珍惜這一機會與資源。客觀來看,目前橫琴創業谷仍處於啟動階段,各項的配套和資源仍是在不斷完善當中。身處創業谷中也可以深深感受到已經入駐的團隊和項目,其實都非常期待能獲得舉辦機構更多的扶持與資源。據說創業谷已設立創業扶持的專項基金,也有相應專業的輔導機構與風投機構配合支持。就目前而言,可能支持力度還是不夠,未來希望能夠更進一步的扶持這些創新項目。當然,運籌財富也樂意在這方面多做一些貢獻,因為我們是典型的“創業者”扶持“創業者”的模式。
其實除了營商環境,時下,創業氛圍也存在兩個極端。中央說的多,但地方做得少;一線城市很熱鬧,邊遠地區較為冷清;互聯網產業太浮躁,而實體產業則很蕭條。在創業的觀念上,也是出現兩種傾向。很多年輕人剛走出社會,就直接獨立創業,很多人不願意到企業鍛煉和積累經驗。一些人則認為創業是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其實這些都並不是很理性與客觀。當下不少年輕人還是願意去嘗試創業的,但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創業渠道有限,二是缺乏啟動資金。當然,更主要的是缺乏廣泛的市場關注。這也正是我們決心要做眾籌平臺來服務那些有不錯創業想法與準備的項目、團隊的初心。
先前在珠海工作了二十年,其實也見證了珠澳兩地的經濟融合和發展。澳門由之前的區域特色經濟,演變到今天的兩岸三地大經濟環境,確實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今天是互聯網的共享經濟時代,在任何地區都不能獨善其身,澳門與珠海唇齒相依,更是如此。澳門青年的創業,不僅要發揮區域的特色,更要珠澳聯動。橫琴新區的設立,應該為澳門的青年創業者帶來巨大的後發優勢。成功的創業,離不開創新的精神。澳門青年生活在澳門這一特殊的區域中,培養了較強的國際視野,應當可以將創新的理念發揮得更好。而面對國內的市場和文化的多重優勢,其實作為澳門、珠海的創業者都應該不斷學習與探索,這樣兩地的青年創業者可以在橫琴這個特區中的特區得到更好地交流與提高。
作為一個“資深”的創業者,對於即將規劃創業的朋友亦有一些個人的建議。首先,創業要有堅定的決心,要有創新的精神,但同時,也要有承受失敗的心理準備。根據“二八原則”,創業其實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每個馬雲的後面,都有無數個“李雲”、“張雲”的失敗。失敗沒關係,關鍵是要做好應對的規劃,創業容許“試錯”,但不能隨意的犯錯。
再者,一個創業的參與者,一個創新的團隊,應該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學習可以增強一個團隊的凝聚力,學習也是創新的重要基礎。運籌財富有一項制度,就是每個月集中閱讀一本有價值的書,每月到一個地方參觀考察。古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在這瞬息萬變的創業時代,這條古訓仍然有強大的生命力,與一眾創業的年輕人共勉之!
內外具足,創業之緣起
談起創業,對我而言並非陌生,因為這是第二次創業經歷了。在2015年,我們的團隊一同創辦了運籌財富眾籌平臺,這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事情,用時下流行的說法來談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談起創業的緣起,就要回到大學時代所讀的法律專業,畢業之後一直從事執業律師工作,十多年前就成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這樣的第一次創業的體驗與十多年的經驗積累讓我收穫頗多。2001年-2004年,利用業餘時間前往香港理工大學學習工商管理並且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的這段經歷結合我長期主要為企業界提供法律顧問等工作,使得我對企業管理也多有所接觸,增強了自身在企管上的認識。因緣際會,三年前有幸認識了澳門大中華集團董事局主席陸炳同先生,受聘擔任該集團的首席法務官,通過這樣的機遇得以參與集團的各項決策與投資規劃工作。2014年,大中華集團決定進入多元化投資業務,先後投資了醫療科技與大數據產業等,彼時互聯網金融正方興未艾,不少新型創新模式與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的產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中,藉助集團的大力支持,我牽頭創辦了運籌財富這樣一個互聯網金融平臺,某種程度上是珠海、澳門兩地首次出現這樣的金融創新。
回顧2014年開始,國家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經濟政策,全國掀起了全民創業的風潮。而當今世界經濟已走向共享經濟抑或社群經濟的趨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經商原則已經由“利己”轉化為“利他”。而眾籌這一種商業模式,正是共享經濟的主要體現。因此,我們將運籌財富這一平臺業務定位為“打造互聯網+創業生態圈,以創業孵化+眾籌平臺+營銷推廣+法務財務監管為一體的服務”,這也是為順應國家的號召,順勢而為的考慮。雖然是成立不到一年的團隊,但仍堅信藉助珠海橫琴新區的區位優勢,在各方資源的支持和配合下,假以時日,運籌財富將會站穩根基,嶄露頭角。
通盤考量,非一人之功
而當真正談及“創業”需要具備哪些要素時,就必須從整體上做考量,並非只是一人一時興起而已。在當今的商業社會,創業更不應該只是一個私人的話題而已。在過去傳統的經濟模式中,創業就是個人的事情,自己選擇一個行業,自身憑藉著自有或者籌借的資金,以一己之力,開創出一番天地。但是,時下的創業,特別是在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後,變成了一個全社會都應該關注甚至參與的事情。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僅靠一己之力,缺乏創新,缺乏一個強有力的團隊,缺乏社會各界或者政府的支持,都是很難成功的。
而要想真正進行“創業”思考,有三樣東西是非常關鍵的。
一是創新精神。這樣的創新精神並不是非要有很酷炫的發明創造,而是涵蓋商業模式、服務流程、產品的細節、營銷的方式,甚至可以是管理方法等多個層次,不一而足。因為很大程度上,缺乏創新精神,創業就成了簡單的養家糊口,小打小鬧,企業也缺乏願景和前進的動力。最實際的問題恐怕是難以獲得長期投資的資金。在這個不斷傳來某某企業獲得幾輪投資的新聞時代裡,對於創業,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錢。
二是要有志同道合的團隊。在共享經濟時代,傳統單打獨鬥的模式已經OUT(出局)了。所謂眾志成城,所有的創業成功其實都是團隊的成功,而非個人的英雄主義的勝利。馬雲成為商業巨人的背後有十八羅漢,雷軍在舞台上驕傲展示“小米5”時台下坐著不斷創新的小米團隊,特拉斯亦有“PAYPAL黑幫”,足以看出團隊對創業成功的至關重要影響。運籌財富平臺的創辦,也正是在找到一幫志同道合的夥伴的基礎上,一起打拼,共同進退。
三是社會力量的支持。這其中,最主要的是順應國家的大政方針。在內地創業,這點尤其重要。創業或者創新,如果與國家法律、政策背道而馳,則一定走不通。2015年出現很多的新型P2P互聯網金融平臺跑路或者倒閉,就是因為沒有規範經營,為了眼前高額的利益鋌而走險,更值得後起的金融平臺引以為戒。所以運籌財富平臺的團隊中就專門配有多名專業的律師負責把關,確保業務的合法性,是更好地維護了客戶的商業利益。
具備了這樣三種要素,創業只是剛剛啟動,創業者更必須直面創業過程中的困難與挑戰。
運籌財富,運籌中的探索
以運籌財富為例,兩方面的挑戰無法輕視。首先是團隊的搭建。眾籌這一商業模式,對於互聯網金融而言,是一個全新的天地,尤其是在珠海這一區域,既懂金融又懂技術,還要懂得策劃營銷的人才,真的少之又少。我們為了搭建核心營運團隊,就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所幸集團投資人比較理解與支持,一直給予資金與資源的支持,讓整個團隊能夠以最佳的狀態站上戰鬥位置,在2016年全新的挑戰中積極創新探索。
其次就是營商環境中的不確定因素。儘管國家一直大力提倡發展互聯網金融,但一旦涉及到融資,就非常謹慎。去年,國內發生P2P平臺的諸多問題,例如某租寶的事件,使得我們不能貿然發展純融資業務。不過“塞翁失馬”,我們基於創業扶持的考量,將公司業務分為線上眾籌與線下創建園區相結合,並致力於創業創新服務,也步入了正軌。
運籌財富平臺營運近一年,團隊也在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個中也有很多的感受,正如大部分的創業者一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儘管目前還沒有實現盈利,但通過平臺的運作,廣泛整合資源,拓展社會關係,與各界企業、商業機構、社團、高校、園區等等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未來將會蓄勢待發。目前,我們的平臺眾籌業務主要分為四大類:股權眾籌、回報眾籌、公益眾籌和藝術眾籌。
股權眾籌方面,在去年我們成功參與策劃了珠海一間咖啡館的眾籌;而回報眾籌主要是集中在一些科技產品和有機食品方面;公益眾籌則採取與珠海兒童保護協會、獅子會、愛心促進會等公益機構合作。其中,去年我們幫獅子會策劃了一項“河源光明行動”,為河源地區100名貧困白內障老人募捐款項宣傳造勢,并組織志願者前往參與手術過程的扶助。我們更首次採用微信直播的形式,在官網和微信上進行宣傳,取得了不錯的推廣效應。而在藝術眾籌上,運籌財富對珠海一名大學生的藝術品項目進行了眾籌,以“一元眾籌”的形式推廣了其藝術陶瓷作品,引起了幾百人的網上圍觀與後續傳播,該學生的創意項目也因此獲得珠海創業大賽的獎項。 通過去年的業務運作,我們感到扶持創業,萬眾創新,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特別是一些社團、商業機構、協會組織,甚至是政府的職能部門,應當各展所長,各司其職,聯動互動,整合資源,共享資源,實現多贏。有鑒於此,我們正在對網站進行第三期的改造和優化,未來,在網站中將開闢園區互動與創業項目展示推廣的新功能,方便相關的創業團隊的橫向交流。我們也將與合作方在珠海創建一些創業基地和文化產業園區,實現線上線下的聯動。
珠澳合作,借橫琴優勢
談及橫琴的營商環境,就可以發現橫琴新區為順應趨勢,創辦青年創業谷,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團隊的努力下得以成功以第二批企業之姿進駐創業谷,在深感榮幸的同時更是特別珍惜這一機會與資源。客觀來看,目前橫琴創業谷仍處於啟動階段,各項的配套和資源仍是在不斷完善當中。身處創業谷中也可以深深感受到已經入駐的團隊和項目,其實都非常期待能獲得舉辦機構更多的扶持與資源。據說創業谷已設立創業扶持的專項基金,也有相應專業的輔導機構與風投機構配合支持。就目前而言,可能支持力度還是不夠,未來希望能夠更進一步的扶持這些創新項目。當然,運籌財富也樂意在這方面多做一些貢獻,因為我們是典型的“創業者”扶持“創業者”的模式。
其實除了營商環境,時下,創業氛圍也存在兩個極端。中央說的多,但地方做得少;一線城市很熱鬧,邊遠地區較為冷清;互聯網產業太浮躁,而實體產業則很蕭條。在創業的觀念上,也是出現兩種傾向。很多年輕人剛走出社會,就直接獨立創業,很多人不願意到企業鍛煉和積累經驗。一些人則認為創業是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其實這些都並不是很理性與客觀。當下不少年輕人還是願意去嘗試創業的,但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創業渠道有限,二是缺乏啟動資金。當然,更主要的是缺乏廣泛的市場關注。這也正是我們決心要做眾籌平臺來服務那些有不錯創業想法與準備的項目、團隊的初心。
先前在珠海工作了二十年,其實也見證了珠澳兩地的經濟融合和發展。澳門由之前的區域特色經濟,演變到今天的兩岸三地大經濟環境,確實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今天是互聯網的共享經濟時代,在任何地區都不能獨善其身,澳門與珠海唇齒相依,更是如此。澳門青年的創業,不僅要發揮區域的特色,更要珠澳聯動。橫琴新區的設立,應該為澳門的青年創業者帶來巨大的後發優勢。成功的創業,離不開創新的精神。澳門青年生活在澳門這一特殊的區域中,培養了較強的國際視野,應當可以將創新的理念發揮得更好。而面對國內的市場和文化的多重優勢,其實作為澳門、珠海的創業者都應該不斷學習與探索,這樣兩地的青年創業者可以在橫琴這個特區中的特區得到更好地交流與提高。
作為一個“資深”的創業者,對於即將規劃創業的朋友亦有一些個人的建議。首先,創業要有堅定的決心,要有創新的精神,但同時,也要有承受失敗的心理準備。根據“二八原則”,創業其實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每個馬雲的後面,都有無數個“李雲”、“張雲”的失敗。失敗沒關係,關鍵是要做好應對的規劃,創業容許“試錯”,但不能隨意的犯錯。
再者,一個創業的參與者,一個創新的團隊,應該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學習可以增強一個團隊的凝聚力,學習也是創新的重要基礎。運籌財富有一項制度,就是每個月集中閱讀一本有價值的書,每月到一個地方參觀考察。古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在這瞬息萬變的創業時代,這條古訓仍然有強大的生命力,與一眾創業的年輕人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