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目前,数学可以应用到的领域越来越多,而在幼儿的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很多的数学,数学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位置。而在当前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部分幼儿园教师跳过不讲,排斥拒绝数学,部分幼儿园依旧加重数学课程的设置,为了教数学而教,小学化倾向严重。作为幼儿的数学启蒙者,教师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要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数学教育,增强幼儿对数学学习兴趣,把幼儿从被动的接受者转换为主动的接收者。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课程改革;数学教育
随着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也经过了不少的调整,改变了过去重视向幼儿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倾向,变为更加重视促进幼儿数学概念的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把数学称为计算,目标为:“教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学习一些有关几何形体、时间、空间等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趣。发展幼儿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而在内容上对小班、中班和大班分别做了具体的规定。在这里面,对数学教育的目标是比较具体且具有操作性的,但是十分强调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也比较强。而在200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内容上,则是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架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新的纲要中减少了数学教育的内容,并且更加注重在生活和游戏中去进行数学概念的学习,更加注重幼儿的主体性。
一、游戏活动渗数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应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游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学习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它是一种幼儿最容易接受,也是幼儿最愿意参与进来,积极性很高的一种学习模式。而研究表明,幼儿期也是幼儿建立和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时期,幼儿园作为幼儿主要的学习场所,应该准确的把握幼儿学习数学的关键期,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处于直觉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来说,单纯的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存在着许多弊端。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让幼儿难以理解。其次,传统课堂上的讲授会导致教学枯燥且乏味。所以,幼儿园进行数学教育活动应该首先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主要目的,从而更有利于幼儿后续的数学学习。众多研究表明积木游戏蕴含着许多的数学机会,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效活动。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积木游戏都可以在幼儿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积木游戏中,无论是搭建前的材料准备、过程中的各种想法和结束后的整理,都在体现着比如量的比较、空间方位、模式等等数学概念。教师在开展积木游戏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指导。除了积木游戏,角色游戏中也有大量的数学学习机会。比如在当超市店员游戏中,幼儿可以学习到排序,在买卖过程中的货币换算可以学习到加减运算等等。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除了可以为幼儿学习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氛围,也可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知识。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发展幼儿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中,更多的是教师按照教案进行教授,单纯的语言教授数学概念知识,这样只是把抽象的数字符号强加给幼儿,幼儿并不能理解,对于培养幼儿的数学创新思维以及学习兴趣作用也是不大的。教学方式的有效使用既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处于直觉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除了单纯的语言讲解,适当的操作也是必要的,在蒙台梭利的感官教学法中也体现了动手操作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在活动《图形的分类》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利用图片或者PPT对幼儿进行讲解后,也可以利用图形实物,在很多图形中把大小不同的如正方形、三角形、梯形找出来进行归类,然后再进行大小排序。这样的操作既可以加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理解,也可以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
其次,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也为教师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学方式的灵活使用提供了桥梁。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时,应该对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进行适当创新,可以通过启发式或者讨论式等各项教学方法,先调动幼儿数学学习活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比如在课堂开始前,通过讲一个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可以把一些数学知识融入到幼儿感兴趣的故事中,进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幼儿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所以,幼儿教师必须要结合数学教学的不同内容以及各项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并且可以综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也要具备教育机智,在遇到以意料之外的教学状况中,可以灵活变换教学方式。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利用幼儿一日活动
一日活动皆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早在上个世纪,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生活即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在幼儿生活的客观物质世界中,周围的事物都以不同的形式体现着数学的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比如在吃午饭时,让幼儿数一数碗筷的数量;在上下楼时,让幼兒数一数有多少级台阶;在来园离园时,请幼儿担任监督员,用不同的形式记录每个幼儿到园时间。把数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可以让幼儿在实际的情景中去感受数学,而且这些情景中的问题是幼儿自己想要了解和知道的东西,幼儿就更加有激情和动力去进行学习。
而数学问题生活化就是学习应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能够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导幼儿使用数学知识,然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党问题得到解决后,增强了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也增强了幼儿学习数学的信心。比如,当有一个小朋友要过生日,教师可以让幼儿思考如何切才能让每个小朋友吃到等量的蛋糕。在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蕴含着许多的学习数学的机会,这时候需要幼儿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把数学知识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可以学习到的地方,让幼儿时时刻刻都可以潜移默化的感受到数学。 四、各科领域促融合,发挥教师教育机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而在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活动中,除了主要学习数学的数学教育活动,语言、社会、健康和艺术领域虽然教育内容不同,但是也蕴含着学习数学的时机。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可以将数学教学与幼儿的各学科知识有效融合,由于幼儿教育属于全科教育,应当结合幼儿的心理素质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進行引导和帮助。比如,在体育活动中,队形的变化蕴含着空间方位的概念;在美术活动中,用到的各种材料,都或多或少的体现着数学知识,不同规格大小的蜡笔、纸张等等;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天平等教具的使用也可以让幼儿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数量关系等等。数学与各领域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为幼儿学习数学提供了很大的学习空间,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数学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有趣且有价值的数学现象,但对于幼儿来说,或许很难发现,或者发现了也没有去深入探究,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敏锐的观察到幼儿出现的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引起兴趣的事物,随机进行数学教育活动。我们能够看出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与家长应当巧妙应用各种数学的元素,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数学。所以,应当使幼儿主动积极的积累数学基础知识,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有助于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静.论幼儿园课程中的数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68+71.
[2]郭玲玲.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课程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43-144.
[3]梅纳新.幼儿园数学课程改革的回顾及思考[J].教育评论,2016(02): 59-62.
[4]赵振国.幼儿园整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基于教师的视野[J].学前教育研究,2012(07):40-45+48.
[5]牟晓峰.幼儿园数学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2.
[6]赵艳丽.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策略[J].才智,2010(16):121.
作者简介
王钰岚(1996-),女,研究生,汉族,四川资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课程改革;数学教育
随着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也经过了不少的调整,改变了过去重视向幼儿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倾向,变为更加重视促进幼儿数学概念的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把数学称为计算,目标为:“教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学习一些有关几何形体、时间、空间等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趣。发展幼儿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而在内容上对小班、中班和大班分别做了具体的规定。在这里面,对数学教育的目标是比较具体且具有操作性的,但是十分强调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也比较强。而在200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内容上,则是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架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新的纲要中减少了数学教育的内容,并且更加注重在生活和游戏中去进行数学概念的学习,更加注重幼儿的主体性。
一、游戏活动渗数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应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游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学习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它是一种幼儿最容易接受,也是幼儿最愿意参与进来,积极性很高的一种学习模式。而研究表明,幼儿期也是幼儿建立和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时期,幼儿园作为幼儿主要的学习场所,应该准确的把握幼儿学习数学的关键期,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处于直觉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来说,单纯的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存在着许多弊端。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让幼儿难以理解。其次,传统课堂上的讲授会导致教学枯燥且乏味。所以,幼儿园进行数学教育活动应该首先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主要目的,从而更有利于幼儿后续的数学学习。众多研究表明积木游戏蕴含着许多的数学机会,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效活动。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积木游戏都可以在幼儿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积木游戏中,无论是搭建前的材料准备、过程中的各种想法和结束后的整理,都在体现着比如量的比较、空间方位、模式等等数学概念。教师在开展积木游戏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指导。除了积木游戏,角色游戏中也有大量的数学学习机会。比如在当超市店员游戏中,幼儿可以学习到排序,在买卖过程中的货币换算可以学习到加减运算等等。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除了可以为幼儿学习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氛围,也可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知识。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发展幼儿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中,更多的是教师按照教案进行教授,单纯的语言教授数学概念知识,这样只是把抽象的数字符号强加给幼儿,幼儿并不能理解,对于培养幼儿的数学创新思维以及学习兴趣作用也是不大的。教学方式的有效使用既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处于直觉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除了单纯的语言讲解,适当的操作也是必要的,在蒙台梭利的感官教学法中也体现了动手操作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在活动《图形的分类》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利用图片或者PPT对幼儿进行讲解后,也可以利用图形实物,在很多图形中把大小不同的如正方形、三角形、梯形找出来进行归类,然后再进行大小排序。这样的操作既可以加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理解,也可以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
其次,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也为教师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学方式的灵活使用提供了桥梁。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时,应该对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进行适当创新,可以通过启发式或者讨论式等各项教学方法,先调动幼儿数学学习活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比如在课堂开始前,通过讲一个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可以把一些数学知识融入到幼儿感兴趣的故事中,进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幼儿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所以,幼儿教师必须要结合数学教学的不同内容以及各项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并且可以综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也要具备教育机智,在遇到以意料之外的教学状况中,可以灵活变换教学方式。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利用幼儿一日活动
一日活动皆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早在上个世纪,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生活即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在幼儿生活的客观物质世界中,周围的事物都以不同的形式体现着数学的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比如在吃午饭时,让幼儿数一数碗筷的数量;在上下楼时,让幼兒数一数有多少级台阶;在来园离园时,请幼儿担任监督员,用不同的形式记录每个幼儿到园时间。把数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可以让幼儿在实际的情景中去感受数学,而且这些情景中的问题是幼儿自己想要了解和知道的东西,幼儿就更加有激情和动力去进行学习。
而数学问题生活化就是学习应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能够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导幼儿使用数学知识,然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党问题得到解决后,增强了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也增强了幼儿学习数学的信心。比如,当有一个小朋友要过生日,教师可以让幼儿思考如何切才能让每个小朋友吃到等量的蛋糕。在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蕴含着许多的学习数学的机会,这时候需要幼儿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把数学知识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可以学习到的地方,让幼儿时时刻刻都可以潜移默化的感受到数学。 四、各科领域促融合,发挥教师教育机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而在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活动中,除了主要学习数学的数学教育活动,语言、社会、健康和艺术领域虽然教育内容不同,但是也蕴含着学习数学的时机。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可以将数学教学与幼儿的各学科知识有效融合,由于幼儿教育属于全科教育,应当结合幼儿的心理素质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進行引导和帮助。比如,在体育活动中,队形的变化蕴含着空间方位的概念;在美术活动中,用到的各种材料,都或多或少的体现着数学知识,不同规格大小的蜡笔、纸张等等;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天平等教具的使用也可以让幼儿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数量关系等等。数学与各领域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为幼儿学习数学提供了很大的学习空间,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数学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有趣且有价值的数学现象,但对于幼儿来说,或许很难发现,或者发现了也没有去深入探究,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敏锐的观察到幼儿出现的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引起兴趣的事物,随机进行数学教育活动。我们能够看出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与家长应当巧妙应用各种数学的元素,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数学。所以,应当使幼儿主动积极的积累数学基础知识,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有助于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静.论幼儿园课程中的数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68+71.
[2]郭玲玲.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课程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43-144.
[3]梅纳新.幼儿园数学课程改革的回顾及思考[J].教育评论,2016(02): 59-62.
[4]赵振国.幼儿园整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基于教师的视野[J].学前教育研究,2012(07):40-45+48.
[5]牟晓峰.幼儿园数学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2.
[6]赵艳丽.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策略[J].才智,2010(16):121.
作者简介
王钰岚(1996-),女,研究生,汉族,四川资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