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社会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能力需求对水工建筑物的教学内容和技能培养进行分析,将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划分为基本认知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初步设计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四个能力标准,使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根据四种能力对学生的要求特点,探索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 能力本位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TYJY-2015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38-01
一、引言
近年来,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我国高职院校按照能力导向在积极地进行着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1-3]。人才培养质量高低不单取决于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关键还要看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获知,还有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
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水利水电工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4]。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水工建筑物》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长期以来《水工建筑物》以理论型教学模式为主,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或辅以一些实践性环节,作为验证理论教学效果和巩固知识的辅助措施[4]。重理论、 轻实践,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能力本位的高职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改革。
二、课程能力标准分析
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生产第一线,作为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包括:①读图识图的能力;②水工建筑物的认知能力;③CAD 、WORD、 EXCEL 等软件操作能力;④关键施工技能;⑤施工测量能力。同时毕业生需具备中小型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及常见基本事故的处理技能[5]。
《水工建筑物》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一般水工建筑物的工作特点、运用条件、结构形式、布置要求、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具备水工建筑物结构识别、初步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结合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遵循“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岗位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基本认知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初步设计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四种能力,相应的具体要求见表1。这四种能力对知识要求依次扩展,能力要求逐渐提升。
表1 课程能力标准的具体要求
三、教学方法改革和实施
鉴于四种能力对知识的深度和技能的要求程度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种能力对学生的要求特点,探索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随堂提问 阶段测试
基本认知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是掌握各类水工建筑物的基本类型和型式、工作特点、构造、作用、布置要求等内容,能根据实物正确判断,准确识别。此阶段特点是知识记忆为主。在每个知识点讲授时即兴提问,学生抢答,激发学习欲望;对各部分内容进行阶段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馈巩固。
2.识图实训 模型制作
读图识图能力是专业核心能力之一。此阶段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识图能力的提升。在各类建筑物的基本认知能力具备后,预留2-4学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图训练,交流讨论。再利用课余时间选择1个典型项目进行模型制作,检验学生的识图结果是否正确,强化学生识读水工建筑物施工图纸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协作和创新方面的能力。
3.案例分析 任务驱动
初步设计能力要求学生不仅需掌握水工建筑物构造和要求等知识,还要正确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和参数选择,具备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此阶段先从单个的知识点入手,进行模仿练习。比如重力坝荷载计算,布置任务,并附计算实例,供学生运用参考。在阶段内容结束时,再布置任务,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综合练习。
4.情境模拟 角色扮演
运行管理能力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为此让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不同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工程人员。假设工程实例出现异常问题,小组成员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讨论。在情境模拟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增强知识运用能力,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将《水工建筑物》教学内容依据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归纳为基本认知能力、读图识图能力等四大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不同能力培养时适宜采用的教学方法,这仅是笔者结合个人实践总结的一些经验,在实际运用中还需结合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情进行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聂晓.构建高职能力本位课程考核体系的探索 [J].高教研究.2013,21(3):34-35.
[2]张改红,田力,牛云峰等.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在专业英语课中的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2):102-103.
[3]顾佳滨.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19-20.
[4]张宏.对高职《水工建筑物》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2, 1(1):83-84.
[5]刘金宝.郑贞宝.曹欣荣.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水工专业课程整合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2):55-59.
作者简介:
张改红(1977.6-),女,山西临猗人,讲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 能力本位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TYJY-2015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38-01
一、引言
近年来,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我国高职院校按照能力导向在积极地进行着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1-3]。人才培养质量高低不单取决于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关键还要看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获知,还有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
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水利水电工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4]。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水工建筑物》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长期以来《水工建筑物》以理论型教学模式为主,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或辅以一些实践性环节,作为验证理论教学效果和巩固知识的辅助措施[4]。重理论、 轻实践,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能力本位的高职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改革。
二、课程能力标准分析
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生产第一线,作为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包括:①读图识图的能力;②水工建筑物的认知能力;③CAD 、WORD、 EXCEL 等软件操作能力;④关键施工技能;⑤施工测量能力。同时毕业生需具备中小型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及常见基本事故的处理技能[5]。
《水工建筑物》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一般水工建筑物的工作特点、运用条件、结构形式、布置要求、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具备水工建筑物结构识别、初步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结合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遵循“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岗位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基本认知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初步设计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四种能力,相应的具体要求见表1。这四种能力对知识要求依次扩展,能力要求逐渐提升。
表1 课程能力标准的具体要求
三、教学方法改革和实施
鉴于四种能力对知识的深度和技能的要求程度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种能力对学生的要求特点,探索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随堂提问 阶段测试
基本认知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是掌握各类水工建筑物的基本类型和型式、工作特点、构造、作用、布置要求等内容,能根据实物正确判断,准确识别。此阶段特点是知识记忆为主。在每个知识点讲授时即兴提问,学生抢答,激发学习欲望;对各部分内容进行阶段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馈巩固。
2.识图实训 模型制作
读图识图能力是专业核心能力之一。此阶段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识图能力的提升。在各类建筑物的基本认知能力具备后,预留2-4学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图训练,交流讨论。再利用课余时间选择1个典型项目进行模型制作,检验学生的识图结果是否正确,强化学生识读水工建筑物施工图纸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协作和创新方面的能力。
3.案例分析 任务驱动
初步设计能力要求学生不仅需掌握水工建筑物构造和要求等知识,还要正确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和参数选择,具备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此阶段先从单个的知识点入手,进行模仿练习。比如重力坝荷载计算,布置任务,并附计算实例,供学生运用参考。在阶段内容结束时,再布置任务,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综合练习。
4.情境模拟 角色扮演
运行管理能力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为此让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不同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工程人员。假设工程实例出现异常问题,小组成员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讨论。在情境模拟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增强知识运用能力,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将《水工建筑物》教学内容依据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归纳为基本认知能力、读图识图能力等四大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不同能力培养时适宜采用的教学方法,这仅是笔者结合个人实践总结的一些经验,在实际运用中还需结合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情进行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聂晓.构建高职能力本位课程考核体系的探索 [J].高教研究.2013,21(3):34-35.
[2]张改红,田力,牛云峰等.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在专业英语课中的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2):102-103.
[3]顾佳滨.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19-20.
[4]张宏.对高职《水工建筑物》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2, 1(1):83-84.
[5]刘金宝.郑贞宝.曹欣荣.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水工专业课程整合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2):55-59.
作者简介:
张改红(1977.6-),女,山西临猗人,讲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