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总体发展很不平衡,在说话训练的抽卷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说话能力差,支支唔唔,不能流利的说话,就最起码的流畅、正确表达都很困难。这是由于传统教学忽视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老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多,又整天往來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上,极少与外界接触,致使学生一习作就愁,让其讲演或自由发言更是犯难缩头,还有学生存在着会写不会说的现象。因此,教学中拓宽活动领域,为学生创设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
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激起学生想说、敢说的催化剂。只有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养成动口的好习惯。课堂是培训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渠道,让学生在课堂中“说”起来,我觉得应大胆地“放”,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锻炼学生的胆量,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1、借助课文插图
如,《燕子》一文,首先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并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然后有条理地叙述图意。或利用图再插图,如,《海上日出》虽两幅图但并无表现出日出全过程,可让学生边画太阳升起图边说其变化,培养学生语言流畅性。
2、补充课文
学生可根据所学文章补充有关的情节,如,《火烧邱少云》一文中,邱少云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他旁边的战友未着火,而他却烧着了呢?让学生查资料或想象,再补充故事,让学生在说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动手与动口相结合
让学生带来自制手工艺品,叙说制作过程及感想。如第七册基础训练八的说话练习,让学生叙说一件手工制品。正是由于自己制作了才有话可说,因此在说上的要求就提高了,不仅要说出其特点,而且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叙述,再让同桌评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深化说的应用。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仅靠学科中的说话训练是不够的,应走出课文,拓宽活动领域,为学生创设自由发展,自愿交际的氛围与场所,深化说的应用。
1、利用班队活动,培养口语交际。
班队活动由班干部主持,全体同学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说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次班委提出召开一次“自我防范意识”讨论会,先想遇到不安全的情况;再尽量想办法做到防患于未然。看谁想得多,解决方法多而巧妙。一部分学生提出遇到火灾、路遇歹徒行凶、见小偷行窃或发生地震、腿受伤等不安全因素,使全班同学的热情高涨,并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学生从不肯说到抢着说,自始至终,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谈话中得到有力的训练。
2、口述新闻或社会焦点问题
每天规定时间看“新闻联播”和“青州新闻”。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找爱看的、感兴趣的新闻,每天早上15分钟在“谈天说地”时间讲给大家听,激发了他们想看新闻的兴趣,想说的欲望,他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看到的有趣新闻。教师再及时提醒他们相互补充,使其用更加完整的语言表达。然后让他们把新闻看完全程。看谁记住的事多、说得准。
3、定时召开专题讨论会、演讲会
每周至少安排两节课外活动或早上晨练时间,来针对学校活动或校园环境或校园管理等问题,展开演讲,辩论会,学习委员听取同学们意见,制定每周专题,平时准备或搜集资料或找人商讨,轮流上台,并作简短评议,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4、每周一次的读书、读报心得交流会
班级设立“图书一隅”。学生有时可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每人一本摘录本,及时写出读后感或体会,定期抽查,并召开交流会。以“你爱看什么书?看了什么书?收获怎样?”为主线展开交流,让学生谈谈读书后的感受。这样既积累了素材,又提高了辨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5、走出学校,深入社会。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局限于学校,社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大课堂。训练中应把拓宽视野、扩大观察范围当作训练重点。让学生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到工厂、农村去调查、了解情况,参与社会交往,学习新鲜、活泼、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了解工厂、农村的重大变化,了解、采访、宣传、学习先模人物的英雄事迹,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学校社会的融合。
总之,拓宽了活动领域,创设一定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从而培养了他们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以及评析事物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激起学生想说、敢说的催化剂。只有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养成动口的好习惯。课堂是培训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渠道,让学生在课堂中“说”起来,我觉得应大胆地“放”,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锻炼学生的胆量,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1、借助课文插图
如,《燕子》一文,首先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并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然后有条理地叙述图意。或利用图再插图,如,《海上日出》虽两幅图但并无表现出日出全过程,可让学生边画太阳升起图边说其变化,培养学生语言流畅性。
2、补充课文
学生可根据所学文章补充有关的情节,如,《火烧邱少云》一文中,邱少云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他旁边的战友未着火,而他却烧着了呢?让学生查资料或想象,再补充故事,让学生在说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动手与动口相结合
让学生带来自制手工艺品,叙说制作过程及感想。如第七册基础训练八的说话练习,让学生叙说一件手工制品。正是由于自己制作了才有话可说,因此在说上的要求就提高了,不仅要说出其特点,而且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叙述,再让同桌评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深化说的应用。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仅靠学科中的说话训练是不够的,应走出课文,拓宽活动领域,为学生创设自由发展,自愿交际的氛围与场所,深化说的应用。
1、利用班队活动,培养口语交际。
班队活动由班干部主持,全体同学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说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次班委提出召开一次“自我防范意识”讨论会,先想遇到不安全的情况;再尽量想办法做到防患于未然。看谁想得多,解决方法多而巧妙。一部分学生提出遇到火灾、路遇歹徒行凶、见小偷行窃或发生地震、腿受伤等不安全因素,使全班同学的热情高涨,并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学生从不肯说到抢着说,自始至终,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谈话中得到有力的训练。
2、口述新闻或社会焦点问题
每天规定时间看“新闻联播”和“青州新闻”。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找爱看的、感兴趣的新闻,每天早上15分钟在“谈天说地”时间讲给大家听,激发了他们想看新闻的兴趣,想说的欲望,他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看到的有趣新闻。教师再及时提醒他们相互补充,使其用更加完整的语言表达。然后让他们把新闻看完全程。看谁记住的事多、说得准。
3、定时召开专题讨论会、演讲会
每周至少安排两节课外活动或早上晨练时间,来针对学校活动或校园环境或校园管理等问题,展开演讲,辩论会,学习委员听取同学们意见,制定每周专题,平时准备或搜集资料或找人商讨,轮流上台,并作简短评议,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4、每周一次的读书、读报心得交流会
班级设立“图书一隅”。学生有时可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每人一本摘录本,及时写出读后感或体会,定期抽查,并召开交流会。以“你爱看什么书?看了什么书?收获怎样?”为主线展开交流,让学生谈谈读书后的感受。这样既积累了素材,又提高了辨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5、走出学校,深入社会。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局限于学校,社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大课堂。训练中应把拓宽视野、扩大观察范围当作训练重点。让学生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到工厂、农村去调查、了解情况,参与社会交往,学习新鲜、活泼、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了解工厂、农村的重大变化,了解、采访、宣传、学习先模人物的英雄事迹,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学校社会的融合。
总之,拓宽了活动领域,创设一定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从而培养了他们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以及评析事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