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邹碧华传》出版问世、邹碧华铜像落成、大型当代越剧《燃灯者》首演、话剧《邹碧华》剧组成立……自2014年12月10日上海高院原副院长邹碧华逝世后,人们用各种方式缅怀这位可亲可敬的“庭前独角兽”。
今年1月11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高院团委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庭前独角兽”正式上线。“庭前独角兽”是邹碧华同志生前的个人微博、微信号的名字,如今微信公众号的上线意味着一个活跃的、充满激情的“庭前独角兽”又回来了。
上海高院团委书记李则立是“庭前独角兽”微信公众号的负责人。2015年,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李则立开始着手开通高院团委微信公众号的具体事宜,他召集了全市法院部分团组织负责人以及高院、中院、基层法院部分青年组成“团队”,对公众号进行定位。
上海高院副院长兼政治部主任郭伟清曾是邹碧华生前的同事,也是“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全国巡回报告团”的宣讲人之一,他向李则立建议:“碧华生前的微博名、微信名都叫庭前独角兽,这个名字在法律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一个法律人碰撞思想火花的标志,团委的微信公众号能用这个名字,也是对邹碧华精神最好的纪念和传承。”
于是,一个继承“邹碧华精神”的“庭前独角兽”微信公众号正式开始策划启动。筹划期间,公号运营团队积极联系上海高院法宣处共同出谋划策,最后确定公号以“人”为核心,以“法治”为主线,公众号试运行的三大栏目也很快确定下来:“追忆独角兽”栏目,讲述邹碧华的故事;“法律人生”栏目,邀请老一代法院人口述历史;“PLUS青年演说会”栏目,为法院青年人搭建一个表达、交流思想的平台,PLUS包含着Pro(专业)、Legal(法律)、Universal(大众)、Share(分享)的含义。
“这个公众号在于打造一个属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网上社区,培养优秀的青年法律人。”李则立告诉记者,目前该微信公众号的特点主要有三个:第一,价值引领,多元表现。公众号以邹碧华精神为价值内涵,以展现人物为主要方式,通过法院人的访谈、演说等形式,展现法院人对法治事业的不懈追求、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对法治未来的洞悉和前瞻。第二,线上线下,互联互动。公众号以丰富的线下活动为线上提供内容,线上传播以线下活动作为支撑,利用微信载体及时迅捷地向社会公众介绍法院活动,拓展法院影响力。第三,记录历史,塑造文化。公众号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人和事,记录历史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启迪青年法律人对理想信仰的深层次思考,挖掘优秀法律人身上的感人品质,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文化建设。
“这个公众号受到了年轻干警的欢迎,这让我们很受鼓舞。”李则立说。
2015年11月中旬,公号团队开始精心拍摄制作演讲视频,拍摄小组和试讲成员不断调整角度,精益求精,用了整整一天完成了拍摄任务。三天后,首个试讲视频剪辑完毕。五天后,首届“PLUS”演说会的报名通知刊登在了上海法院网页上。两周后,上海法院六十多位青年法官开始报名申请。
2015年12月4日,经过预赛脱颖而出的10位选手站在了“PLUS”演讲会的舞台上,他们中有刚入员额的法官,有司改后的首批法官助理,也有司法行政人員。10位选手的选题各有各的精彩,他们或以严谨又不失幽默的方式探讨着实务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或以新媒体、大数据的思维方式分享着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邹院长生前十分关注青年人的成长,经常在不同场合与青年人谈人生、谈职业、谈理想。如果邹院长能看到这样精彩的演说会,一定会非常欣慰的。”参加演讲的上海闵行法院审监庭法官李岳感慨地说。
首届“PLUS”演说会圆满落幕后,“法律人生”栏目的首期嘉宾——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大法官欣然参加节目录制。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潘静波是“法律人生”栏目的筹划人之一。潘静波虽是法科生,但曾在法宣岗位上工作过三年,对采访等工作有一定的经验。
得知采访对象已确定,潘静波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为了梳理出采访脉络,潘静波一边上网查阅各类有关李院长的新闻报道,一边到法院图书馆借阅上海审判志等资料,罗列出整整两页的采访提纲。
录制当天,李国光比约定时间提前到了现场,他与潘静波开始了愉快的交谈,原先还有些紧张的潘静波一下子轻松下来了。
整整一个小时的采访,李国光回忆了自己42年的法院生涯,讲述了在西藏24年基层工作的艰苦岁月,分享了他见证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感受。
在采访的最后,李国光感慨地说:“我也曾经历过你们现在走的路,我那时有很多选择,但最终选择了当法官,如今你们的选择可能更多样化,但我想对你们说,既然选择了,就坚定地走下去……”
情系法治,语寄后人。老院长的肺腑之言让年轻法官们经受了一次心灵洗礼,这正是“法律人生”栏目想要传递给青年法律人的精神和情怀。
紧接着,栏目组又开始采访原上海高院院长、大法官顾念祖,原上海高院院长、大法官滕一龙,听这些优秀法律人娓娓道来自己的法律生涯。
2015年12月10日,在经过四个月紧张的筹备后,“庭前独角兽”微信公众号开始试运行了,令李则立和团队兴奋的是,上线当天即有超过600人的关注量;
12月15日,“追忆独角兽”栏目推出了根据邹碧华生前讲话录音整理、编辑而成的《致青年人的第一封信》,发布当日再次获得千余人次的阅读量,并有百余次收藏和转发。同一天,《邹碧华传》也同步在“追忆独角兽“栏目连载,一个真实的邹碧华在“庭前独角兽”公众号里生动起来,越来越多的读者走入了这位优秀法律人的内心世界,探寻他精神灯火的源头;
12月17日,“PLUS”演说会栏目推送了第一期视频,李岳演说的“身披法袍的正义”视频一经推出,立即引发众多粉丝点赞,知名法律公众号“iCourt”开始与上海高院团委联系,希望陆续转发“庭前独角兽”公众号的演说视频和讲稿……
“在我看来,这是我向邹院长递交的一份成绩单。”上海长宁法院的陈婷婷也是PLUS演说会的主讲人之一,她曾经成功查处过一起虚假诉讼案件,当时邹碧华在他的“庭前独角兽”微博中评论说“去伪存真是法庭的天职”。
“邹院长的赞扬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所以这次在PLUS演说会中,我以‘和谐诉讼的迷局’为主题进行经验分享。”陈婷婷说。12月30日,陈婷婷的演说视频在“庭前独角兽”公众号中被推送,粉丝们的点赞给了这位年轻女法官极大的鼓舞。
“‘庭前独角兽’公众号的影响力正在慢慢显现,作为一名法律人,能够有一个平台可以让我们畅所欲言,探讨和交流一个个法律问题,这不仅是资源共享,更是在营造一种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文化。”上海高院行政庭法官陈振宇深有感触,在“iCourt”推送了他的演说视频“证据不充分如何裁判”后,一位政府执法部门的网友在评论中感慨:“对我们的执法很有启发。”
记者获悉,公众号试运行以来,“追忆独角兽”、“PLUS演说会”、“法律人生”三大栏目陆续推送精彩文章和视频,已获得越来越多法官、律师、法学院师生等受众的高度关注。
“碧华曾经说过,法官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领头羊,是法治的精英。我们期望通过‘庭前独角兽’微信公众号平台,让邹碧华精神引领法律职业共同体,让更多的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信仰,在全社会形成更广泛和深远的影响。”郭伟清说。
“庭前独角兽”回来了,并以一种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姿态继续前行着。
今年1月11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高院团委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庭前独角兽”正式上线。“庭前独角兽”是邹碧华同志生前的个人微博、微信号的名字,如今微信公众号的上线意味着一个活跃的、充满激情的“庭前独角兽”又回来了。
上海高院团委书记李则立是“庭前独角兽”微信公众号的负责人。2015年,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李则立开始着手开通高院团委微信公众号的具体事宜,他召集了全市法院部分团组织负责人以及高院、中院、基层法院部分青年组成“团队”,对公众号进行定位。
上海高院副院长兼政治部主任郭伟清曾是邹碧华生前的同事,也是“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全国巡回报告团”的宣讲人之一,他向李则立建议:“碧华生前的微博名、微信名都叫庭前独角兽,这个名字在法律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一个法律人碰撞思想火花的标志,团委的微信公众号能用这个名字,也是对邹碧华精神最好的纪念和传承。”
于是,一个继承“邹碧华精神”的“庭前独角兽”微信公众号正式开始策划启动。筹划期间,公号运营团队积极联系上海高院法宣处共同出谋划策,最后确定公号以“人”为核心,以“法治”为主线,公众号试运行的三大栏目也很快确定下来:“追忆独角兽”栏目,讲述邹碧华的故事;“法律人生”栏目,邀请老一代法院人口述历史;“PLUS青年演说会”栏目,为法院青年人搭建一个表达、交流思想的平台,PLUS包含着Pro(专业)、Legal(法律)、Universal(大众)、Share(分享)的含义。
“这个公众号在于打造一个属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网上社区,培养优秀的青年法律人。”李则立告诉记者,目前该微信公众号的特点主要有三个:第一,价值引领,多元表现。公众号以邹碧华精神为价值内涵,以展现人物为主要方式,通过法院人的访谈、演说等形式,展现法院人对法治事业的不懈追求、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对法治未来的洞悉和前瞻。第二,线上线下,互联互动。公众号以丰富的线下活动为线上提供内容,线上传播以线下活动作为支撑,利用微信载体及时迅捷地向社会公众介绍法院活动,拓展法院影响力。第三,记录历史,塑造文化。公众号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人和事,记录历史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启迪青年法律人对理想信仰的深层次思考,挖掘优秀法律人身上的感人品质,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文化建设。
“这个公众号受到了年轻干警的欢迎,这让我们很受鼓舞。”李则立说。
2015年11月中旬,公号团队开始精心拍摄制作演讲视频,拍摄小组和试讲成员不断调整角度,精益求精,用了整整一天完成了拍摄任务。三天后,首个试讲视频剪辑完毕。五天后,首届“PLUS”演说会的报名通知刊登在了上海法院网页上。两周后,上海法院六十多位青年法官开始报名申请。
2015年12月4日,经过预赛脱颖而出的10位选手站在了“PLUS”演讲会的舞台上,他们中有刚入员额的法官,有司改后的首批法官助理,也有司法行政人員。10位选手的选题各有各的精彩,他们或以严谨又不失幽默的方式探讨着实务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或以新媒体、大数据的思维方式分享着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邹院长生前十分关注青年人的成长,经常在不同场合与青年人谈人生、谈职业、谈理想。如果邹院长能看到这样精彩的演说会,一定会非常欣慰的。”参加演讲的上海闵行法院审监庭法官李岳感慨地说。
首届“PLUS”演说会圆满落幕后,“法律人生”栏目的首期嘉宾——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大法官欣然参加节目录制。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潘静波是“法律人生”栏目的筹划人之一。潘静波虽是法科生,但曾在法宣岗位上工作过三年,对采访等工作有一定的经验。
得知采访对象已确定,潘静波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为了梳理出采访脉络,潘静波一边上网查阅各类有关李院长的新闻报道,一边到法院图书馆借阅上海审判志等资料,罗列出整整两页的采访提纲。
录制当天,李国光比约定时间提前到了现场,他与潘静波开始了愉快的交谈,原先还有些紧张的潘静波一下子轻松下来了。
整整一个小时的采访,李国光回忆了自己42年的法院生涯,讲述了在西藏24年基层工作的艰苦岁月,分享了他见证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感受。
在采访的最后,李国光感慨地说:“我也曾经历过你们现在走的路,我那时有很多选择,但最终选择了当法官,如今你们的选择可能更多样化,但我想对你们说,既然选择了,就坚定地走下去……”
情系法治,语寄后人。老院长的肺腑之言让年轻法官们经受了一次心灵洗礼,这正是“法律人生”栏目想要传递给青年法律人的精神和情怀。
紧接着,栏目组又开始采访原上海高院院长、大法官顾念祖,原上海高院院长、大法官滕一龙,听这些优秀法律人娓娓道来自己的法律生涯。
2015年12月10日,在经过四个月紧张的筹备后,“庭前独角兽”微信公众号开始试运行了,令李则立和团队兴奋的是,上线当天即有超过600人的关注量;
12月15日,“追忆独角兽”栏目推出了根据邹碧华生前讲话录音整理、编辑而成的《致青年人的第一封信》,发布当日再次获得千余人次的阅读量,并有百余次收藏和转发。同一天,《邹碧华传》也同步在“追忆独角兽“栏目连载,一个真实的邹碧华在“庭前独角兽”公众号里生动起来,越来越多的读者走入了这位优秀法律人的内心世界,探寻他精神灯火的源头;
12月17日,“PLUS”演说会栏目推送了第一期视频,李岳演说的“身披法袍的正义”视频一经推出,立即引发众多粉丝点赞,知名法律公众号“iCourt”开始与上海高院团委联系,希望陆续转发“庭前独角兽”公众号的演说视频和讲稿……
“在我看来,这是我向邹院长递交的一份成绩单。”上海长宁法院的陈婷婷也是PLUS演说会的主讲人之一,她曾经成功查处过一起虚假诉讼案件,当时邹碧华在他的“庭前独角兽”微博中评论说“去伪存真是法庭的天职”。
“邹院长的赞扬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所以这次在PLUS演说会中,我以‘和谐诉讼的迷局’为主题进行经验分享。”陈婷婷说。12月30日,陈婷婷的演说视频在“庭前独角兽”公众号中被推送,粉丝们的点赞给了这位年轻女法官极大的鼓舞。
“‘庭前独角兽’公众号的影响力正在慢慢显现,作为一名法律人,能够有一个平台可以让我们畅所欲言,探讨和交流一个个法律问题,这不仅是资源共享,更是在营造一种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文化。”上海高院行政庭法官陈振宇深有感触,在“iCourt”推送了他的演说视频“证据不充分如何裁判”后,一位政府执法部门的网友在评论中感慨:“对我们的执法很有启发。”
记者获悉,公众号试运行以来,“追忆独角兽”、“PLUS演说会”、“法律人生”三大栏目陆续推送精彩文章和视频,已获得越来越多法官、律师、法学院师生等受众的高度关注。
“碧华曾经说过,法官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领头羊,是法治的精英。我们期望通过‘庭前独角兽’微信公众号平台,让邹碧华精神引领法律职业共同体,让更多的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信仰,在全社会形成更广泛和深远的影响。”郭伟清说。
“庭前独角兽”回来了,并以一种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姿态继续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