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就是要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天上,抬起头来看它,提醒自己不断地向上、再向上。”
——何肇娅
她是上海知名的女摄影家,在其镜头下定格的女性已有200余人。她所拍摄的“上海女人”系列成为海派文化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被誉为“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女子做了整体造型”。然而褪掉这些光环,成就何肇娅的是她对理想始终如一日的坚持与热情。
何肇娅关注的主题依旧是女性的情感。
在围脖(“微博”谐音)、无厘头为主旋律,神圣与庄严多被消解的今天,“理想”一词似乎不太合时宜。但在不断地较量中,何肇娅却挑出这个“魔力词”,让生命在青灰中透出光亮,一路照耀着自己前行。
什么是理想
女人天性胆小、脆弱而游移,即使生为狮子座,何肇娅也从不掩饰自己的胆小与不安。和所有女人一样,她害怕生病、害怕老无所依、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她的意志也不够坚定,也会受到诱惑,比如金钱与物质。
在现实的熔炉中,不够坚定,就会被化掉而不着痕迹。理想如钢,能撑起铮铮铁骨。“我一直认为,女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为了大理想,舍弃一些小快乐、小安逸,这是必须的。我从来不提倡什么‘乐活’态度,所谓只要快乐就行了。这其实是一种回避。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就会明白佛教所言没错,人生即苦,这些是无法回避的。以前我也会努力劝说自己,忘掉吧,忘掉一切烦恼,出去寻找快乐;有时也会想到一定要和愁苦做斗争,现在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我们要做的恰恰是,将苦难扛在肩上,带着它前行。这才是真正的勇气,面对现实的勇气。当然,这需要理想的力量,否则很容易会倒下去的。”
从2001年扛起相机单枪匹马地拍摄《上海女人》起,“在摄影这条路上留下脚印”这个理想就一直与她同行。在她肩上,除了这重使命,还有前面所提到的:不安,甚至惊恐。和很多艺术家一样,敏感的天性,既是她创造之源,也是她的愁苦之源。
“我的神经很脆弱,有段时间,楼上邻居半夜响起的音乐声,简直让我崩溃。”确实,情绪的黑暗有时力量很大,使她简直无法自制。但她没有退路,除了自己,没有人注意到她紧握的拳头里,蜷曲着一颗需要安抚的心。
无处可诉,但这些情绪需要一个出口。摄影和做项链,成为她最直接的表达。而使这种表达得以不断持续,直至丰满的,则是理想,不断向上、向前的理想。“我就是要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天上,抬起头来看它,提醒自己不断地向上、再向上。”
双眼望向天空,双脚立足大地。只有这样,何肇娅才能保持人生高贵的平衡。
什么是名媛
7年,有7年时间,何肇娅都没有主动出击拿起过照相机。从2003年出版的《上海女人》书籍,到2009年出版的《上海女子》画册,这期间,她只是为一些知名品牌拍摄广告,为一些知名杂志拍摄专访人物。除此之外,她都蜗居在那幢为人熟知的老洋楼里,读书、思考,做她的手工项链。
“项链设计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既承载着我对当前流行元素和时尚生活的理解,也为我的情绪表达找到一个出口。但在我的理想目标中,比起摄影,它只能是位居第二。所以,我还是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摄影上。”如今,蛰伏7年后,她又重拾镜头,拍摄出系列作品《海上名媛》。
她的主题依旧是:女人。
只不过,和以前作品不同的是,在镜头前,她选择退出,确切地说是退出视角的过分主观。 “以前,我对上海女人有一种认识,于是,寻找一些代表来体现这种认识,而我帮助她们找到自己的影子。现在,我更客观、更尊重她们本来的面目和价值,让她们自然呈现。”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对曾经作品的否定——事隔多年,她依然觉得当年的自己无法超越——只是,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激情化为理解。这些年来,她不断地挖掘自己,将探寻的触角,深入内心最缜密的角落。她知道,她更加品尝到了做女人的滋味,也更加体会到女人的立体性。
名媛是什么?在接触过上百位出色女性后,何肇娅有着自己的界定:她们都是内心很强大的女人,是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将独具的才能发挥到极致的女人。以前的“名媛”,强调社会外围背景,甚至出身根基。而现在,更强调个人的努力。在社会领域,“名媛”们能风生水起;在现实生活中,她们也不失精致,将“女人”这个角色,演绎得非常出色。
不过,在品尝过失落和荣誉之后,何肇娅更加明白,一个人的真实,绝不是外面所看到的样子。她的名誉和光彩,甚至兴趣与爱好,都不及内心之冰山一角。因此,她更愿意捕捉她们社会角色下,属于个人的暗影;更愿意表现出那些不易被发现的,令人感动的细节——那是置根于她们内心的东西。“我比原来更懂得交流和观察,这是7年沉淀后的所得。”她坦言。
“在拍摄大时代广场副总裁的时候,我背着相机过去。她一看,显得很诧异,怀疑地问,就你一个人?她可能觉得我这样太‘简陋’了,没有助手,也没有这个灯那个灯什么的。后来我们聊了聊,发现她博览群书,很有艺术造诣,并非想像中的那种‘女强人’。我就将她当做一件灵魂丰富的艺术品,用雕塑般的立体方法,来呈现在镜头下。结果她看后非常喜欢,说是她最满意的照片。
在拍淳子的时候,何肇娅抓住了这个低调女作家的沉静之美,仿佛她和那些老建筑一起,在时间里静止了,留下融合而美好的永恒瞬间。
摄影师做项链,似乎无意间撞上如今流行的“跨界”。但何肇娅并没有将二者分开,她用镜头当绳子,将这二者串了起来。她将镜头对准了这些项链,她曾为它们赋予独特的形式——每根都不一样,每根都造型各异——现在,她要为它们赋予“灵魂”。它们被埋在黄沙里,被放置在水中,被悬挂在竹竿上……镜头下,它们与大自然紧密共存,散发出静谧的光彩。
“做项链可算作我摄影的一个过渡。2003年的《上海女人》,是我对上海女人的一个理解,我觉得她们就该这样,是主观而感性的;这7年里,经过不断反思,主观和客观一直在做斗争,这种斗争和挣扎,我没有拍成图片,而是用项链去反映它,到《上海女子》画册时,已经客观许多。现在这套《海上名媛》,我觉得已经相当成熟。它既再现了名媛们的本来面目,也传达出我对她们的理解,这二者之间的间隙,非常小。这就是我所追求的高度。”
“相信每个女人,如果认真地生活,用心地审视自己的生活,就能达到自己所想要的高度。当你在审视时,经历将化为财富,女人也会在岁月的沉淀中,越来越丰满。她会不再害怕变老变丑,也不再害怕失去吸引力。相反,她会越活越智慧,越活越精彩。”
什么是情趣
艺术需要有理想,而生活,一定要有情趣。
何肇娅一直这么认为。
爱情是少不了的。“一个女人,无论如何都要相信真实的爱情。”何肇娅一直是个重视情感生活的人。她甚至觉得,不懂爱情的人,根本不可能具备情趣。
很多时候,现实由不得人自由恋爱,但幻想却不可压抑。这时候,何肇娅会借助诗歌、编织、摄影等方式折射出来。尽管曾经也情痴成殇,但她却从不讳疾忌医,依然沉浮于爱的悲伤与感动里。
“有时我也想走近更多人,想熟悉和理解更多人的生活。因此有段时间,我很踊跃地参加一些同龄人聚会,但几乎每次都很失落。因为我知道,不必多了解了,他们的眼睛透露了一切,那淡漠、茫然的眼神诉说了一切。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烦琐、枯躁而无趣的。”
对于何肇娅来说,生活中很多琐碎也在所难免。但她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将自己从中放逐出来,找回属于自己的时光。她会泡上一种“多元”茶,将红茶、水果、花茶等混合在一起,让味蕾瞬间被酸甜的感觉充实;有时她会煮一杯咖啡,在苦香味中,翻阅一些名人传记。
她也是一个微博爱好者,和朋友们分享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和朋友们一起传播一些冷笑话,甚至起哄。
但更多时候,她会安静下来思考:她的人生,她的艺术。
何肇娅特别为《淑媛》读者推荐
我一直喜欢从传奇女性身上寻找启示和力量,当自己困惑、游移时,就会找一本书、一部电影看看,使自己振作、坚定起来。并且,越来越体会到,女人的人生,就是她的作品。
《欧姬芙传》:一位美国女画家,以花朵绘画而出名。线条奔放却不失柔美,画面如梦似幻。充满纯净之感,似乎不含一点杂质。她在盛名之时,突然隐居大沙漠,足见其内心之强大。
《弗里达传》:墨西哥画家,她不羁的个性与曲折的人生经历,让人感受到用生命去创作的力量。
《你喜欢萨岗吗?》:她美在神秘。艺术家本人,即是作品。
《马斯洛人本主义哲学》:人除了生存的需要,还需要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不断地探索和寻求中,走向最终的完善。
——何肇娅
她是上海知名的女摄影家,在其镜头下定格的女性已有200余人。她所拍摄的“上海女人”系列成为海派文化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被誉为“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女子做了整体造型”。然而褪掉这些光环,成就何肇娅的是她对理想始终如一日的坚持与热情。
何肇娅关注的主题依旧是女性的情感。
在围脖(“微博”谐音)、无厘头为主旋律,神圣与庄严多被消解的今天,“理想”一词似乎不太合时宜。但在不断地较量中,何肇娅却挑出这个“魔力词”,让生命在青灰中透出光亮,一路照耀着自己前行。
什么是理想
女人天性胆小、脆弱而游移,即使生为狮子座,何肇娅也从不掩饰自己的胆小与不安。和所有女人一样,她害怕生病、害怕老无所依、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她的意志也不够坚定,也会受到诱惑,比如金钱与物质。
在现实的熔炉中,不够坚定,就会被化掉而不着痕迹。理想如钢,能撑起铮铮铁骨。“我一直认为,女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为了大理想,舍弃一些小快乐、小安逸,这是必须的。我从来不提倡什么‘乐活’态度,所谓只要快乐就行了。这其实是一种回避。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就会明白佛教所言没错,人生即苦,这些是无法回避的。以前我也会努力劝说自己,忘掉吧,忘掉一切烦恼,出去寻找快乐;有时也会想到一定要和愁苦做斗争,现在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我们要做的恰恰是,将苦难扛在肩上,带着它前行。这才是真正的勇气,面对现实的勇气。当然,这需要理想的力量,否则很容易会倒下去的。”
从2001年扛起相机单枪匹马地拍摄《上海女人》起,“在摄影这条路上留下脚印”这个理想就一直与她同行。在她肩上,除了这重使命,还有前面所提到的:不安,甚至惊恐。和很多艺术家一样,敏感的天性,既是她创造之源,也是她的愁苦之源。
“我的神经很脆弱,有段时间,楼上邻居半夜响起的音乐声,简直让我崩溃。”确实,情绪的黑暗有时力量很大,使她简直无法自制。但她没有退路,除了自己,没有人注意到她紧握的拳头里,蜷曲着一颗需要安抚的心。
无处可诉,但这些情绪需要一个出口。摄影和做项链,成为她最直接的表达。而使这种表达得以不断持续,直至丰满的,则是理想,不断向上、向前的理想。“我就是要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天上,抬起头来看它,提醒自己不断地向上、再向上。”
双眼望向天空,双脚立足大地。只有这样,何肇娅才能保持人生高贵的平衡。
什么是名媛
7年,有7年时间,何肇娅都没有主动出击拿起过照相机。从2003年出版的《上海女人》书籍,到2009年出版的《上海女子》画册,这期间,她只是为一些知名品牌拍摄广告,为一些知名杂志拍摄专访人物。除此之外,她都蜗居在那幢为人熟知的老洋楼里,读书、思考,做她的手工项链。
“项链设计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既承载着我对当前流行元素和时尚生活的理解,也为我的情绪表达找到一个出口。但在我的理想目标中,比起摄影,它只能是位居第二。所以,我还是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摄影上。”如今,蛰伏7年后,她又重拾镜头,拍摄出系列作品《海上名媛》。
她的主题依旧是:女人。
只不过,和以前作品不同的是,在镜头前,她选择退出,确切地说是退出视角的过分主观。 “以前,我对上海女人有一种认识,于是,寻找一些代表来体现这种认识,而我帮助她们找到自己的影子。现在,我更客观、更尊重她们本来的面目和价值,让她们自然呈现。”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对曾经作品的否定——事隔多年,她依然觉得当年的自己无法超越——只是,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激情化为理解。这些年来,她不断地挖掘自己,将探寻的触角,深入内心最缜密的角落。她知道,她更加品尝到了做女人的滋味,也更加体会到女人的立体性。
名媛是什么?在接触过上百位出色女性后,何肇娅有着自己的界定:她们都是内心很强大的女人,是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将独具的才能发挥到极致的女人。以前的“名媛”,强调社会外围背景,甚至出身根基。而现在,更强调个人的努力。在社会领域,“名媛”们能风生水起;在现实生活中,她们也不失精致,将“女人”这个角色,演绎得非常出色。
不过,在品尝过失落和荣誉之后,何肇娅更加明白,一个人的真实,绝不是外面所看到的样子。她的名誉和光彩,甚至兴趣与爱好,都不及内心之冰山一角。因此,她更愿意捕捉她们社会角色下,属于个人的暗影;更愿意表现出那些不易被发现的,令人感动的细节——那是置根于她们内心的东西。“我比原来更懂得交流和观察,这是7年沉淀后的所得。”她坦言。
“在拍摄大时代广场副总裁的时候,我背着相机过去。她一看,显得很诧异,怀疑地问,就你一个人?她可能觉得我这样太‘简陋’了,没有助手,也没有这个灯那个灯什么的。后来我们聊了聊,发现她博览群书,很有艺术造诣,并非想像中的那种‘女强人’。我就将她当做一件灵魂丰富的艺术品,用雕塑般的立体方法,来呈现在镜头下。结果她看后非常喜欢,说是她最满意的照片。
在拍淳子的时候,何肇娅抓住了这个低调女作家的沉静之美,仿佛她和那些老建筑一起,在时间里静止了,留下融合而美好的永恒瞬间。
摄影师做项链,似乎无意间撞上如今流行的“跨界”。但何肇娅并没有将二者分开,她用镜头当绳子,将这二者串了起来。她将镜头对准了这些项链,她曾为它们赋予独特的形式——每根都不一样,每根都造型各异——现在,她要为它们赋予“灵魂”。它们被埋在黄沙里,被放置在水中,被悬挂在竹竿上……镜头下,它们与大自然紧密共存,散发出静谧的光彩。
“做项链可算作我摄影的一个过渡。2003年的《上海女人》,是我对上海女人的一个理解,我觉得她们就该这样,是主观而感性的;这7年里,经过不断反思,主观和客观一直在做斗争,这种斗争和挣扎,我没有拍成图片,而是用项链去反映它,到《上海女子》画册时,已经客观许多。现在这套《海上名媛》,我觉得已经相当成熟。它既再现了名媛们的本来面目,也传达出我对她们的理解,这二者之间的间隙,非常小。这就是我所追求的高度。”
“相信每个女人,如果认真地生活,用心地审视自己的生活,就能达到自己所想要的高度。当你在审视时,经历将化为财富,女人也会在岁月的沉淀中,越来越丰满。她会不再害怕变老变丑,也不再害怕失去吸引力。相反,她会越活越智慧,越活越精彩。”
什么是情趣
艺术需要有理想,而生活,一定要有情趣。
何肇娅一直这么认为。
爱情是少不了的。“一个女人,无论如何都要相信真实的爱情。”何肇娅一直是个重视情感生活的人。她甚至觉得,不懂爱情的人,根本不可能具备情趣。
很多时候,现实由不得人自由恋爱,但幻想却不可压抑。这时候,何肇娅会借助诗歌、编织、摄影等方式折射出来。尽管曾经也情痴成殇,但她却从不讳疾忌医,依然沉浮于爱的悲伤与感动里。
“有时我也想走近更多人,想熟悉和理解更多人的生活。因此有段时间,我很踊跃地参加一些同龄人聚会,但几乎每次都很失落。因为我知道,不必多了解了,他们的眼睛透露了一切,那淡漠、茫然的眼神诉说了一切。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烦琐、枯躁而无趣的。”
对于何肇娅来说,生活中很多琐碎也在所难免。但她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将自己从中放逐出来,找回属于自己的时光。她会泡上一种“多元”茶,将红茶、水果、花茶等混合在一起,让味蕾瞬间被酸甜的感觉充实;有时她会煮一杯咖啡,在苦香味中,翻阅一些名人传记。
她也是一个微博爱好者,和朋友们分享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和朋友们一起传播一些冷笑话,甚至起哄。
但更多时候,她会安静下来思考:她的人生,她的艺术。
何肇娅特别为《淑媛》读者推荐
我一直喜欢从传奇女性身上寻找启示和力量,当自己困惑、游移时,就会找一本书、一部电影看看,使自己振作、坚定起来。并且,越来越体会到,女人的人生,就是她的作品。
《欧姬芙传》:一位美国女画家,以花朵绘画而出名。线条奔放却不失柔美,画面如梦似幻。充满纯净之感,似乎不含一点杂质。她在盛名之时,突然隐居大沙漠,足见其内心之强大。
《弗里达传》:墨西哥画家,她不羁的个性与曲折的人生经历,让人感受到用生命去创作的力量。
《你喜欢萨岗吗?》:她美在神秘。艺术家本人,即是作品。
《马斯洛人本主义哲学》:人除了生存的需要,还需要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不断地探索和寻求中,走向最终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