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荧光双模态显像联合光热治疗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模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偶联有曲妥珠单抗和荧光染料吲哚菁绿(ICG)的超顺磁氧化铁纳米微粒。验证偶联后的纳米微粒(NPs)能否在体内外水平靶向乳腺癌细胞表面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受体。

方法

构建纳米探针并检测其一系列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SK-BR-3对纳米探针的摄取能力。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经小鼠尾静脉注射纳米探针,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荧光成像观察NPs能否聚集于肿瘤部位。待NPs聚集于肿瘤部位后,利用近红外热成像系统监测近红外光照射时肿瘤部位的升温情况。

结果

成功构建了Fe3O4-trastuzumab-ICG超顺磁氧化铁纳米微粒。NPs的粒径为(25.93±4.25)nm。偶联后的NPs在828 nm处出现明显的吸收峰,与ICG的荧光发射波长一致。NPs具有很高的弛豫率,为107.65 mM-1·s-1。近红外激光持续照射后,NPs溶液的最高温度可达到57.8℃。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NPs可以靶向连接SK-BR-3细胞并进入内质网内。小鼠尾静脉注射NPs 24 h后,活体MRI肿瘤部位T2信号达到最低。空白对照组、Fe3O4-IgG-ICG组、曲妥珠单抗+Fe3O4-trastuzumab-ICG组和Fe3O4-trastuzumab-ICG组小鼠肿瘤部位ΔT2值分别为(3.1±1.1)、(4.4±0.9)、(11.3±3.8)和(30.7±4.8)ms,Fe3O4-trastuzumab-ICG组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体荧光成像显示,NPs在腹腔脏器及肿瘤组织一过性浓聚并经膀胱排泄,24 h后在肿瘤部位有明显聚集。近红外热成像实验显示,近红外光持续照射下,Fe3O4-trastuzumab-ICG组小鼠肿瘤部位的温度可以达到49.4℃。

结论

Fe3O4-trastuzumab-ICG纳米探针有潜力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多模态显像剂及光热治疗的工具。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妊娠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2001—201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胃癌患者10例和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电子期刊数据库、维普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的同期妊娠期胃癌患者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TNM分期、治疗策略、胎儿及患者的预后等信息。结果22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14例)、黑便(8例)、腹胀(7例)和腹痛(6例)。并发消化道出血9例,肠梗阻
目的比较锥光束乳腺CT与乳腺X线摄影对致密类乳腺中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同时接受乳腺X线摄影和锥光束乳腺CT检查的160例患者(165个乳腺)的影像和病理资料,比较乳腺X线摄影和锥光束乳腺CT的诊断结果,结合病理诊断结果评价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在全部乳腺及致密类乳腺中的诊断效能。结果165个乳腺中,非致密类乳腺24个,致密类乳腺141个。乳腺X线摄影和锥光束乳腺CT诊断结果一致者109个,不一致者5
目的建立Cas9蛋白稳定表达的人肝胆癌细胞株,并验证Cas9的基因编辑活性,以便利用CRISPR/Cas9系统开展肝胆细胞基因编辑的研究。方法在人肝癌细胞(Huh7、PLC/PRF/5、HepG2、Hep3b、SK-HEP-1和Li-7)、人胆管癌细胞(RBE)和人胆囊癌细胞(GBC-SD)中,分别感染Cas9表达质粒pLv-EF1α-Cas9-Flag-Neo、pLv-EF1α-Cas9-Fla
目的分析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肿瘤登记数据,估计2014年中国鼻咽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对2017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449个登记处上报的2014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其中339个肿瘤登记处的数据符合入选标准,按城乡和年龄分层,结合2014年中国人口数据,估计中国鼻咽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采用Segi′s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之后,肿瘤治疗的又一重要方式。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抗体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并成为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重点。PD-1抗体获批应用于恶性黑色素瘤等不同类型肿瘤的治疗,为大量患者带来临床获益,表现为持续的病灶稳定,甚至完全缓解。然而,PD-1抗体表现出良好疗效和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现象。尽管目前关于PD
目的评价盐酸氢吗啡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择期行TACE的肝癌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均于术前通过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给予不同镇痛药物:H组:盐酸氢吗啡酮120 μg/kg+托烷司琼5 mg+生理盐水100 ml;D1组:盐酸氢吗啡酮120 μg/kg+右
目的探讨RNA结合蛋白38(RBM3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远处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61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RBM38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RBM38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远处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161例患者中,RBM38蛋白高表达者85例,低表达者76例。log rank检验显示,与R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术后首次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9月至2016年10月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首次行131I清甲治疗、5~8个月后行第2次131I清甲治疗,并行131I全身显像的PTMC患者89例。根据131I全身显像是否可见甲状腺组织显影,将患者分为清甲成功组和未成功组。131I清甲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分别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