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主要叙述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学业评价体系的形成,由缘由分析、依据探析、原则探寻、评价模式设计四个步骤,在深入分析了计算机课学业评价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后,经过详细分析整合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业评价、评价体系
一、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业评价之缘由分析
美国学者洛克希德认为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最为普通的6个目标是:为高一级教育选拔学生;认证学生的学业成就;检测学业成就的变化趋势;评价特定的教育项目和政策;促使地方、学校、学区对学生学业成就负责;诊断个体学习的需求。因此,中职学生专业技能课评价是中职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的重要、必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完成学生的选拔、专业技能的认证,以及诊断、检测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质量,让学生所学技能符合行业企业需求、就业及学生生涯发展的需求、供政府职业部门进行监管、控制和指导,进行科学决策。
所以,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学业评价是非常重要以及必要的,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计算机专业课学业评价之依据探析
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业评价主要遵循以下依据:
(一)依据教育方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这不仅使办学有了真确的方针,而且使中职计算机教育专业课学业评价工作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二)依据培养目标
是中职教育目标的问题。而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也应有自己特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的评价应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联系在一起,它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开展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规定和制约了教学计划的内容,为教学评价规定了总体标准,使教学评价有了目标依据。
(三)依据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第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中职专业技能课学业评价之原则探寻
中职计算机技能课的学业评价除了要依据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外,其评价龚总的有效展开还需体现一定的原则。
(一)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的学习中是被评价者,是参与评价者,是自主评价的主体,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性,增强自主评价的自觉性。
(二)应体现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评价理论最早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联盟组织的“八年研究”(1933~1940)。泰勒、布鲁姆均为代表性人物。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教育评价应有的价值取向,对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的评价而言也不能脱离该原则。
(三)应体现多元化原则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它们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从而使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依多元智力理论,在对中职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课进行评价时,评价的主体、内容、方法、策略都要体现多元化。要对学生个体学习的智能、過程、情景、能力进行多元化的分析、评估,已形成合理的多元学业评价。要改变单纯的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评和和学生间的互评,使学业评价成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性活动,激发多元评价主体在学生评价中的能动作用。
(四)应体现职业要求的原则
计算机专业技能课评价应从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上服从于计算机职业和行业要求,评价要覆盖就业上岗需要的基本素质、通用能力、专业知识及技能,通过评价实现毕业生与对口就业单位“零距离”的上岗。通过评定考核量化核定出成绩供企业及用人单位参考。
四、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业评价模式设计
项目任务式教材体系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教材,教材强调项目引领导向,项目实施采用任务驱动,项目任务式教材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知识与技能的呈现相对离散、打破了系统知识结构。
五、总结
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业评价方法是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中职学校就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积极探寻专业课学业评价方法并完善评价方法是极其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林安全、丁建庆《二阶段三课堂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Gardner , 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fter twenty yea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 Chicago ,Illinois April 21,2003
[3]《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教育部,2009-01-06
[4]黄国兴 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参考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业评价、评价体系
一、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业评价之缘由分析
美国学者洛克希德认为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最为普通的6个目标是:为高一级教育选拔学生;认证学生的学业成就;检测学业成就的变化趋势;评价特定的教育项目和政策;促使地方、学校、学区对学生学业成就负责;诊断个体学习的需求。因此,中职学生专业技能课评价是中职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的重要、必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完成学生的选拔、专业技能的认证,以及诊断、检测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质量,让学生所学技能符合行业企业需求、就业及学生生涯发展的需求、供政府职业部门进行监管、控制和指导,进行科学决策。
所以,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学业评价是非常重要以及必要的,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计算机专业课学业评价之依据探析
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业评价主要遵循以下依据:
(一)依据教育方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这不仅使办学有了真确的方针,而且使中职计算机教育专业课学业评价工作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二)依据培养目标
是中职教育目标的问题。而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也应有自己特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的评价应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联系在一起,它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开展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规定和制约了教学计划的内容,为教学评价规定了总体标准,使教学评价有了目标依据。
(三)依据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第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中职专业技能课学业评价之原则探寻
中职计算机技能课的学业评价除了要依据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外,其评价龚总的有效展开还需体现一定的原则。
(一)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的学习中是被评价者,是参与评价者,是自主评价的主体,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性,增强自主评价的自觉性。
(二)应体现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评价理论最早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联盟组织的“八年研究”(1933~1940)。泰勒、布鲁姆均为代表性人物。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教育评价应有的价值取向,对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的评价而言也不能脱离该原则。
(三)应体现多元化原则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它们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从而使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依多元智力理论,在对中职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课进行评价时,评价的主体、内容、方法、策略都要体现多元化。要对学生个体学习的智能、過程、情景、能力进行多元化的分析、评估,已形成合理的多元学业评价。要改变单纯的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评和和学生间的互评,使学业评价成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性活动,激发多元评价主体在学生评价中的能动作用。
(四)应体现职业要求的原则
计算机专业技能课评价应从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上服从于计算机职业和行业要求,评价要覆盖就业上岗需要的基本素质、通用能力、专业知识及技能,通过评价实现毕业生与对口就业单位“零距离”的上岗。通过评定考核量化核定出成绩供企业及用人单位参考。
四、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业评价模式设计
项目任务式教材体系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教材,教材强调项目引领导向,项目实施采用任务驱动,项目任务式教材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知识与技能的呈现相对离散、打破了系统知识结构。
五、总结
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业评价方法是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中职学校就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积极探寻专业课学业评价方法并完善评价方法是极其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林安全、丁建庆《二阶段三课堂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Gardner , 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fter twenty yea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 Chicago ,Illinois April 21,2003
[3]《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教育部,2009-01-06
[4]黄国兴 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参考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