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代词人”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之一,她以婉约清丽的词风和波折的人生经历书写了诗词史上别样的篇章。本文将以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转变为例,探析包含其中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以此来对照李清照词前后期的异同和风格。
关键词:李清照;前后期;闺怨;家国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词坛上的大家,虽然是词中婉约派的代表,但是无论婉约还是豪放,李清照都表达了丰富情感和内涵。李清照的作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是表现深闺情愫的清秀词风,而以南渡为界限,李清照在主客观的双重影响下,改变了以往的词风。这时的李清照遭受了家国的变动,成为了一个有着兴亡之感的女词人。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这时的李清照在词的造诣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和艺术成就。
一、前期的情感:闺思情长
早期的李清照有着美好的少女情怀,作为一个性格开朗的才女,她经常走近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将美好的生活和所感知到的美好赋予给诗词。在李清照前期的词中,歌咏自然的词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并且以清丽的词风独领风骚。李清照这时的词风语言清新自然,有着少女气息的欢快,其代表作《如梦令》便是这类词的代表: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郊游的画面,大自然中的晚霞夕阳和碧水红藕,以及词人着重描写的归鸟鸥鹭,这些美好的景色和事物正是李清照自由天性和天然性格的写照。这些对生活的美好书写带有了李清照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朴素而真实地表现了活泼开朗的少女的情感抒发。将自己的情感深入其中,让自然融入景物,这些艺术画面和艺术形象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婚姻故事俨然一段词坛佳话,夫妻二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生活幸福。这时的赵明诚却时常外出求学或为官。李清照在这一阶段进入了另一种情感的书写,那就是闺怨题材。在对丈夫的思念里,她以纸笔倾吐了这种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李清照的《一剪梅》正是描绘了这种新婚不久的别后相思:红藕香残玉革秋,轻解罗装,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她不仅将自己无可排解的相思闲愁沉浸其中,更让我们看到了夫妻间深厚的感情。词作用美好的比喻表达出深闺里对丈夫的思念,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李清照的相思之情似流水一般悠长,而自己又好似落花,追随流水而去,两人间相依的感情跃然纸上。而两人相隔,“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更是精辟地写出了夫妻同心、彼此思念的状态。这种夫妻间的离愁别恨是前期李清照主要书写的情感,更是开创了闺阁词词风的先河。
二、后期的情感:家国愁怨
李清照后期的词作是带有着极其厚重的凄婉情绪,这时的李清照主要是表现她南渡后飘零凄苦的生活。面对着国破家亡的现实,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颠沛流离和失去至亲以及收藏金石悲苦,这惨痛的生活体验让李清照悲痛欲绝,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交织都促使她后期的作品比前期显得深沉宽广和沉郁顿挫。
南渡的李清照面对着家乡沦陷、亲人流离的现实,感慨世事的变幻莫测和身世的悲苦。后期李清照的词作描写了很多衰败的图景,带有了极其深重的悲伤之情,她的景物在伤春悲秋的基础上更显凄惨。这种历经劫难后的悲痛心境在她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中可见一斑: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晚年之作抒发了女词人此时所有的悲苦,晚年的凄凉和孤独一齐涌向心头。经历了国破家亡和亲人离去的悲苦后,李清照将大时代的悲剧和个人的不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凄怆悲凉的诗词风格。在时代的大背景中,她将一切都深入到了社会的土壤里。这时的李清照不再是深闺少妇了,她的哀思和忧叹是满腔热情的反映,此时诗词的格调极大的开阔和深广。李清照深深的愁里体现了一个孤弱的女子,在遭遇了多重不幸,在凄凉的深秋,万物都沾染上了愁苦的情绪,就连鸿雁飞过,也让她想到再也不能给丈夫捎书信了。整篇有似血泪,让人唏嘘,在悲苦的情境中反映出了词人悲惨的遭遇和对动荡社会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灾难和民族的悲剧凝聚在一起,都构成了李清照后期独特的诗风,让后期词在艺术领域里开拓出新的境界。
三、结语
无论是对大自然、人生还是婚姻,前期的李清照体现出了一种积极的心态。她以女性最为细腻的感受去表现闲愁和情愫,珍惜时光和感情,语言清丽自然,笔法形象细致。这些都与李清照所生活的环境分不开,少女时的李清照置身于书香门第,而父母对她培养更是极为开明,让她脱离一般封建社会的女性而果敢自然,有才活泼。十八岁左右时她嫁给了有着共同趣味和爱好的赵明诚,这使得她更是沉浸在无尚的幸福和和谐的精神氛围里。而在李清照生活的后期,金灭北宋,国家飘摇,“靖康之难”爆发。李清照被迫南渡,在这种生活无助的漂泊中,她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转变。恩爱的丈夫赵明诚病死,而后她被迫漂泊流离,夫妻二人所收藏的金石器物四处流落。李清照曾经再嫁却并未幸福,晚景凄凉并最终在风雨飘摇的国破家亡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李清照的豪迈之情贯穿了她的一生,但是却以不同的情感方式表现在了词里。前期和后期的诗词都以这种生命意识作为基础,但是后期的词作明显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更为深厚的社会价值,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李清照完成了复杂的词风转变。
参考文献:
[1]陈丽杏.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及成因[J].文学教育(下),2012,07:12-14
[2]方波,唐碧珍.从“闺思闲愁”到“苦寂悲愁”——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03:66-69
[3]张燕萍.李清照前后期的词作品的差异[J].龙岩学院学报,2005,02:69-71+85
[4]陈婷.从用色角度分析李清照前后期词作[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08:96+100
[5]冯惟钢.略论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特点及其背景[J].中国文化
关键词:李清照;前后期;闺怨;家国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词坛上的大家,虽然是词中婉约派的代表,但是无论婉约还是豪放,李清照都表达了丰富情感和内涵。李清照的作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是表现深闺情愫的清秀词风,而以南渡为界限,李清照在主客观的双重影响下,改变了以往的词风。这时的李清照遭受了家国的变动,成为了一个有着兴亡之感的女词人。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这时的李清照在词的造诣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和艺术成就。
一、前期的情感:闺思情长
早期的李清照有着美好的少女情怀,作为一个性格开朗的才女,她经常走近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将美好的生活和所感知到的美好赋予给诗词。在李清照前期的词中,歌咏自然的词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并且以清丽的词风独领风骚。李清照这时的词风语言清新自然,有着少女气息的欢快,其代表作《如梦令》便是这类词的代表: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郊游的画面,大自然中的晚霞夕阳和碧水红藕,以及词人着重描写的归鸟鸥鹭,这些美好的景色和事物正是李清照自由天性和天然性格的写照。这些对生活的美好书写带有了李清照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朴素而真实地表现了活泼开朗的少女的情感抒发。将自己的情感深入其中,让自然融入景物,这些艺术画面和艺术形象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婚姻故事俨然一段词坛佳话,夫妻二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生活幸福。这时的赵明诚却时常外出求学或为官。李清照在这一阶段进入了另一种情感的书写,那就是闺怨题材。在对丈夫的思念里,她以纸笔倾吐了这种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李清照的《一剪梅》正是描绘了这种新婚不久的别后相思:红藕香残玉革秋,轻解罗装,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她不仅将自己无可排解的相思闲愁沉浸其中,更让我们看到了夫妻间深厚的感情。词作用美好的比喻表达出深闺里对丈夫的思念,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李清照的相思之情似流水一般悠长,而自己又好似落花,追随流水而去,两人间相依的感情跃然纸上。而两人相隔,“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更是精辟地写出了夫妻同心、彼此思念的状态。这种夫妻间的离愁别恨是前期李清照主要书写的情感,更是开创了闺阁词词风的先河。
二、后期的情感:家国愁怨
李清照后期的词作是带有着极其厚重的凄婉情绪,这时的李清照主要是表现她南渡后飘零凄苦的生活。面对着国破家亡的现实,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颠沛流离和失去至亲以及收藏金石悲苦,这惨痛的生活体验让李清照悲痛欲绝,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交织都促使她后期的作品比前期显得深沉宽广和沉郁顿挫。
南渡的李清照面对着家乡沦陷、亲人流离的现实,感慨世事的变幻莫测和身世的悲苦。后期李清照的词作描写了很多衰败的图景,带有了极其深重的悲伤之情,她的景物在伤春悲秋的基础上更显凄惨。这种历经劫难后的悲痛心境在她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中可见一斑: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晚年之作抒发了女词人此时所有的悲苦,晚年的凄凉和孤独一齐涌向心头。经历了国破家亡和亲人离去的悲苦后,李清照将大时代的悲剧和个人的不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凄怆悲凉的诗词风格。在时代的大背景中,她将一切都深入到了社会的土壤里。这时的李清照不再是深闺少妇了,她的哀思和忧叹是满腔热情的反映,此时诗词的格调极大的开阔和深广。李清照深深的愁里体现了一个孤弱的女子,在遭遇了多重不幸,在凄凉的深秋,万物都沾染上了愁苦的情绪,就连鸿雁飞过,也让她想到再也不能给丈夫捎书信了。整篇有似血泪,让人唏嘘,在悲苦的情境中反映出了词人悲惨的遭遇和对动荡社会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灾难和民族的悲剧凝聚在一起,都构成了李清照后期独特的诗风,让后期词在艺术领域里开拓出新的境界。
三、结语
无论是对大自然、人生还是婚姻,前期的李清照体现出了一种积极的心态。她以女性最为细腻的感受去表现闲愁和情愫,珍惜时光和感情,语言清丽自然,笔法形象细致。这些都与李清照所生活的环境分不开,少女时的李清照置身于书香门第,而父母对她培养更是极为开明,让她脱离一般封建社会的女性而果敢自然,有才活泼。十八岁左右时她嫁给了有着共同趣味和爱好的赵明诚,这使得她更是沉浸在无尚的幸福和和谐的精神氛围里。而在李清照生活的后期,金灭北宋,国家飘摇,“靖康之难”爆发。李清照被迫南渡,在这种生活无助的漂泊中,她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转变。恩爱的丈夫赵明诚病死,而后她被迫漂泊流离,夫妻二人所收藏的金石器物四处流落。李清照曾经再嫁却并未幸福,晚景凄凉并最终在风雨飘摇的国破家亡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李清照的豪迈之情贯穿了她的一生,但是却以不同的情感方式表现在了词里。前期和后期的诗词都以这种生命意识作为基础,但是后期的词作明显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更为深厚的社会价值,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李清照完成了复杂的词风转变。
参考文献:
[1]陈丽杏.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及成因[J].文学教育(下),2012,07:12-14
[2]方波,唐碧珍.从“闺思闲愁”到“苦寂悲愁”——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03:66-69
[3]张燕萍.李清照前后期的词作品的差异[J].龙岩学院学报,2005,02:69-71+85
[4]陈婷.从用色角度分析李清照前后期词作[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08:96+100
[5]冯惟钢.略论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特点及其背景[J].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