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的十二面体

来源 :延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上星期五,花了一周多时间,断断续续重读完《女史》。
  说是“重读”,是因收入本书的篇章,之前在“枯山水”和“风月大地”两个网络论坛里大部分已读过,连后面所附的杨典记录女儿咿呀学语的八十一则“玄瞳絮语”,也曾在他的微博上点过赞。但这次一字一句细读完毕,印象却仍是模糊不定。
  这几天就滞留在这样的印象里,竟一时无从起笔。
  之所以很难总括性地将我的理解贯通起来,因为很显然,杨典的诗文具有我目前读到的国内创作中很少有的复杂、奇崛和难以捉摸,以致读者试图通盘把握而全无“巴鼻”(根据、来由的意思,第二十三则《鼻钉》有注释)可入手。我向来自觉还算长于辨析梳理,这是很少碰到的情况。
  既如此,那就从单纯的感受出发,如实讲述我所得的若干种印象吧。文艺批评总不能离开对作品语言和文思的敏感。书评的标题借用了几何学的术语,所谓“十二面体”是“柏拉图立体”之一种,恰可以描述此次阅读所得的十二个面向。这十二种主观的直觉感受,正可以构成我所理解的“立体的《女史》”和它背后的作者的风格。
  为什么是正十二面体?因为,倘若只是正六面体或正八面体,或还不足以表述清楚我的感受,也难以体现杨典诗文的复杂性吧。
  第一面 以诗入史
  这是可以概括出的一个总体印象,杨典自己说,“本书的主要气质仍是遵循诗与笔记的风骨”,则《女史》就是用“诗与笔记”的方法搜罗、剪裁各种文字与历史的材料,加以变化处理而写出的一部个人化的女性史。它带有作者本身见识的印记,并没有一以贯之的主题,更不是叙事性的“史诗”。它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笔记,也混杂了新闻、索隐、对话、戏剧、短篇小说的成分,但它们都是个人言说的构件,诗的部分仍占了很大比重。要点还是得落在“诗眼”上面,作者抉择材料的标准也从这一角度而来。
  另一方面,《女史》在材料采集和体例上的某些特点也并非没有出处来源,《女史》的笔记部分让我想到了叶灵凤的《书淫艳异录》;这里还须提一下明人纪振伦(署名秦淮寓客)所编的《绿窗女史》(首篇《色鬼》的注释中也提到了),这部书是丛书的体例,形式上也包罗万象,收入了历代典籍野史中与女性有关的传记、小说、诗歌、杂记、辞咏、序传、书牍等。从文体类别的杂糅来看,《女史》也不妨看成是诗人杨典创编、改写的有关女性史的一部“小丛书”。
  第二面 著书全为颂红妆?
  前面的《引》(即作者前言)里含有重要的提示,作者将为何写《女史》的动机和如何写《女史》的方法已一一剖白。他认为晚年写出《柳如是别传》和《论<再生缘>》陈寅恪“终其一生都在研究女性、尊重女性并且以女性为其史学象征”,这里很明显带有远承遥接的意味,也暗示了作者的自我期许(可以参看第八十七则《膳祖(或:辋川图)》的最后一节,“每日与过去心、现在心及一切贱内之心/心心相印时,便可成就我写作与生活的雄心”),因此《女史》不妨可以看作是杨典到目前为止自我设定的一个诗学的象征与表达。但与陈氏借女性人物喻史论世的载道心志不同,《女史》集纳的红妆人物,绝非如柳如是或陈端生那般端庄雅正,其角色来自古今中外,往往偏离了日常生活,多有艳异、奇诡、暴力与自戕的一面,也有遭男性权力篡改、压制和扭曲的悲怆一面。过于偏向猎奇的题材选择自然耸人听闻,能引起读者的注目,但对诗创作或包含了诗的创作而言,有时反会起到稀释作者风格的作用,如果能稍加平衡和克制处理,比如再多引入一些日常生活的场景(事实上,日常生活才是女性史的大时段图景),我相信《女史》呈现的整体效果会更好。
  第三面 放射状的结构
  恰如书封推荐语所说,《女史》是一部“众书之书”,在一个总题下,它每一篇的主文和后附的注释都有自己的特定结构,而作者也并不机械地复制他的修辞或文法手段,每篇都会加以不同的处理,一百多则他称之为“散句体”的文字,每一篇又展示了更多的次生的主题,要么指涉了更多的书,要么就在转述他人的经验。如此连缀接合的篇章,是难以用一般的归纳法来梳理其核心的主题要旨的;它是多中心的,复奏式的,发散性的,对读者提出了阅读习惯和理解智力上的挑战。我甚至觉得,阅读这本书的行为本身可以无限地延伸开去:如果作者本人愿意开列一份他写作过程中过眼经手的书目,而我们也下决心一一求索考察的话。
  第四面 语态和句法受了禅宗的很大影响
  陈均在《女史》的“代后记”里说杨典的诗中,“虽然关涉、援引的文化资源甚多,但最基础最核心的我以为即是禅宗”,茱萸前不久所写的评论《移灯傍影,就座说诗——略读杨典》也提到这一节(对杨典的写作风格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解析),说他“灯盏一移,就露出顽童的本相,或者狂禅和尚的身姿来”;而在五年前,温文尔雅的商略也写过一则短评《<禁诗>,以及野人杨典》,特别提到杨典“狂狷的野性和隐逸般的苦修”。这些共同的判识显然不是出于巧合。
  上个星期,杨典在微信里说自己有九年时间不写诗,似乎正是在此期间,杨典沉浸到文字禅的山门里寻找智慧。而我最初关注他的文字,感到理路上的契近,正是从他2004年“挑灯夜战、幽明鬼神”写出的那册《狂禅:无门关镜诠》开始。窃以为,这本书是理解杨典诗文的锁钥之一。他曾自述写这本书“盖因我多迷恋古禅异僧之狂荡不羁的精神性情”,而现在,我却更愿意将这册书的写作看成是他从古禅那里有意识地学习、吸收其意态和句法的一套隐秘修炼。换言之,禅宗的语录文字、宗门武库中的公案机锋,经他眼与手的化用,已演变成他操纵语言的新手段。
  第五面 与宗教的决裂
  在《狂禅:无门关镜诠》中,杨典曾断言“禅之精神,在棒喝默杀”。这一点其实是很可以进一步深究推敲的,因棒喝默杀只是禅的外在的机用显现,并非其精神内质;狂放的姿态也只是禅宗的一个面向,也绝非它全部的代表。
  他在《狂禅》中又感叹说“空门无限大美”,但之后他似乎又背离了这个判识,复又回归了“内心的铁血”和日常的书斋生活。收入本册《女史》的《金刚经》《师姑》《森》《老婆龟鉴》《耶输陀罗》这几篇都带有禅佛教的背景因素,然而,强烈的反讽/批判的底色,似也暗示了作者与空门教义间的决裂或疏离。   第六面 女史也是感官史
  在女权主义者看来,《女史》不会满足他(她)们的意识形态见解。是的,只需理出一些篇名,就可大约看出其诉诸感官的隐晦色调:由第一篇《色鬼》的“女史箴图,书蠹艳异”起调,典型如《老妓抄》《尾犯》《敌》《杜慎卿》《从香灰到蝌蚪》《白玉渠》《鞭身派女教徒》《厌炮》《桂缘》《尖——小残酷戏剧五则》《人皮书》(数量非常之多)的许多篇章因取材原因,渗透了很多男性权力的观看、窥视、谐谑性的评价甚至虐行与怪癖。因此,不妨将《女史》视为梳理中西特异风俗的一部感官史,而写出《女史》的杨典或也可以称为诗人中的人类学家;《大众》这篇的末尾,“色即情之核心”并列于“叙事即抒情”,而《家庭主妇》起首的两句“善只是重复,恶才是创造”堪称惊世骇俗,但这些正是杨典的独异美学观念的表露。
  第七面 花与反骨即感官与反叛
  杨典有一册早年诗集即题作《花与反骨》,在我看来,花与反骨即感官与反叛,这始终是他诗文创作中两个隐秘的宣泄出口。而这两者,又都来自于一个天分早熟而桀骜不驯的少年的躯魄。这册《女史》亦可作如是观。
  第八面 自我的心像
  比较特异的就是《森》这首诗,形式上较为别致,它采用了一休侍者盲女森的主观角度,通篇句法跳脱不羁,戏仿了古来禅师的上堂法语;其诗文内旨,即指向了感官与反叛。作为诗人的杨典,在别号狂云子、“外现癫狂相,内密赤子行”的日本临济宗禅僧一休宗纯那里,似乎找到了自我投射的心像。
  第九面 作者悲悯的一面
  《女史》有较为隐晦、暗黑的一面,我仍要赞美那些女性视角或尝试理解女性的篇章:《老妓抄》《可敌瘾》虽然都描写了老妇暮年的残酷,但也呈现了作者的悲悯一面。又譬如《太清》和《森》两篇,因它们部分溢出了既有风格的规限,在全部篇章中显得很独立不倚。拟保罗·克洛岱尔写给妹妹卡米尔·克洛岱尔的那篇《疯魔》、拟娜杰日塔和曼杰斯塔姆的《黑色蜡烛流》和记录作者亲历见闻的《猪草》,因为纯粹的声音(独白)的交织而令人动容。“补遗一”里的《唐筼心史》和《陈寅恪之死》这两篇悼诗也值得重视,相比《女史》中诸多篇章,这两篇的传主所生活的年代离我们较为近切,而杨典以诗人的哀痛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四九之后知识分子逼仄惨烈的命运实况。
  第十面 最早的一篇
  《女史》作为有意识的系列篇章的写作,是在作者四十岁前后。收入本书中最早的一篇《红经·觉有情》写于1996年(二十多岁时)。在写出这首后,杨典自言“便不知如何继续了”。当读到“万有倒映你们/个人反射你们,/恩典,恶习/美色,野心,/像助你们飞过/我头顶的四翼”这一段时,我发现它正带有了八十年代诗歌狂飙运动的呼啸的尾音。无疑,它诞生于杨典早年个人的感官史,而其中弥漫的“愤怒和颓唐”已化为中年期的讽喻和机锋,最终渗透为这部《女史》的底色。
  第十一面 回返日常生活
  杨典在《狂禅》中曾这么描述自己:“我之为人,多情易怒,爱山水、书卷、音乐、美人;恨无常、不义、病苦、天灾。不过为众生中一小众生而已。”而在《女史》中,对应于这个自我剖白的,是那首回返了日常生活的《执箕帚》,这是《女史》正编的尾声篇。读到“唏嘘,看妻子晨起扫地、正午炊烟/黄昏沏茶、灯前补衣——便如读真经/露台植物是爱情的诠释/柴米油盐即婚姻之眉批”时,仿佛数日来经历了一次严酷的旅程而重返了这娑婆世界,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当杨典在首句写出“女史箴图远,书蠹艳异奇”,与首篇起句形成呼应而完成了书写的合拢时,我猜想他自己当时也松出了一口气吧。一次书写的冒险已完成。
  第十二面 并不多余的话
  本书的副标题“一部诗意的女性博物志”,我以为稍有不妥:因为这样的一个标签,与杨典在引文中所说的本书主旨并不吻合:“在我们这个时代,以及任何时代,女子们所具有的自然力量和美学救赎,常常比男子更有力,也更有良知”;以及“在男权世界,男子即是有、是物质、是文明与经济的产物,而女子是无、是情感、是自然与隐性的生活。后者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久被遮蔽的女性之史,更不能等同于冷漠无情的“物之史”,这样的措辞,等于消解了这部书(也是作者)对于女性历史角色的拨正和肯定。
  《女史》是杨典自身写作风格成熟过程中的一个界石,对亟须重开新局的汉语写作来说,我相信,它也会是一个小而重要的开端。
其他文献
陈忠实走了!  是走在2016年4月29日早晨七点四十这个时间点。  1942年6月出生的陈忠实,生长在古长安那个叫灞桥的地方。写小说后就进了西安城,直到猴年的4月29日这个早上。  陈忠实是以他的《信任》而被文学界信任的。他是在《初夏》的时节踏上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学的“白鹿原”。从此他一心一意的开始了他文学白鹿原世界工程建造。历经暑热冷雨酷风的他,可以身杆被刀砍斧凿,可以躯体被结节疤痕,可以面容被
期刊
吃过晚饭,按照习惯,我每天都要到西安石油大学体育场去转上几圈,今天也不例外。  当步行至石油大学体育场北门时,我不由自主说了一句:陈忠实老师的工作室就在对面的生活区。见没有人接话,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在自言自语。是啊,陈老师已经去世了,今天都第四天了啊!我这不是自己欺骗自己吗?今天中午,一朋友还邀我到环山路边的垂钓园去散心,说是看我这几天神情恍惚,精神状态很不好,想让我缓解一下压抑的心情。其实,我自己
期刊
2016年的五一假期,原本喧嚣的世界骤然降温,因为在古城西安,陈忠实的突然离世,让圈内圈外的人士共同伤怀。全国人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缅怀陈老,因他在文坛上的苦行僧精神感动和号召过无数的文学青年,他用对文学的信仰和生命成就了《白鹿原》,给世人留下的是精神与怀念。  一部《白鹿原》,深刻的思想、从生活中抠出来的字字句句、独特的叙事方式,让作品永远屹立于中国文坛。一部《原下的日子》,让人们看到了他高尚的人
期刊
4月29日早餐8时,我在韩城采风,餐桌上突然间就问阎安,陈忠实先生病情怎么样了?他表情凝重地说,唉,不太好。接着,省作协的电话就来了通知:陈老,刚刚走了。  心是一紧。以后就是酸楚。几次眼泪涨潮……  晚上,全国各地的作家电话、短信、微信奔腾而来。鲁一班全体同学就发起送个花圈的建议。柳建伟说,先生生前喜爱鲜活,要送就送鲜花!班党支委书记关仁山说,班长李西岳一定要把敬献的挽幛辞联写好。经白描常务副院
期刊
《白鹿原》是我最喜愛的一本书。从上大学起,很多次想要写一写我的感受。初读《白鹿原》,被它的情节所吸引,读完的评价只两个字“好看”。二读《白鹿原》,那时我已读过一些进入文学史,成为经典的“世界名著”,学了一些文艺理论,在同学们讨论此书是不是“太土”时,我不无骄傲甚至狂傲地说,《白》人物形象饱满,情节引人入胜,逻辑清晰合理,内容饱满厚重,文化气息浓厚,在文学史上必有一席。三读《白鹿原》,当时我已毕业,
期刊
2016年4月29日清晨,我在新纪元公园晨练,同事王建民打来电话,怯怯地问:“网上说陈忠实老师不在了,你看到了吗?是不是真的?”急忙打开微信,果然有“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今天早晨七点四十分去世”的消息。我的脑袋“轰”一下,眼前就模糊了。  认识陈忠实老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1993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陈忠实的《白鹿原》。这部文学巨著刚出版上市
期刊
陈忠实走了,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无血缘、不沾亲、非同道,但我却十分伤悲。何也?陈公好人!我虽俗子,自以为无“搭名人电梯,升自己高度”之俗念。作为一名警察,非文学圈内之人,写下这些文字,只想远扬陈公高尚之品德,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位慈祥的老人。  昨天下午,专门抽时间去印刷厂,看了一下正在印制中的散文集《文开心扉》的进展程度,工人师傅说,五一节过后即可装帧完成。这本书是我的第一本书,虽然所收文章都是已经发
期刊
小说需要一种魔力,一种把读者的兴趣、注意力、想象力,紧紧吸引住并推激起来的魔力。它是任何艺术都需要的,但对小说来讲,则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长篇作品,如果没有这种魔力,那么,它就不能吸摄住读者,并推促他欲罢不能地读完它。小说家营造这种魔力的手段有多种,曲折起伏的情节,复杂而圆整的人物形象,强烈的悲剧冲突,氤氲着诗性意味的景物描写,甚至别具一格的语言形式和叙述方式,都可以产生出这种魔力来。  《白鹿原
期刊
1975年,我在西安美术学院就读,为创作毕业作品,我们五位同学在老师的带队下,前往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下一个名为东李村的地方采风。当时我们的带队教师是后来成为陕西国画院创建人的著名山水画家苗重安先生,苗老师那年37岁,精干、瘦削,充满对艺术教育的热情与想法,他在学院中国画教学中倡导建立了新的学科——连环画专业,选了一部小说改编为连环画脚本。他选的这部《高家兄弟》描述的是灞河岸边一对农村弟兄为上大学名额
期刊
一  这个叫马多的男孩,从铁塔下开始起跑,又返回到铁塔下。在偏远的乡下,他并不知道自己每天跑了多远。从他的神情和满头的汗水中,我看出他已经筋疲力尽。很多时候,他脸上的盐颗粒挂在汗毛上,白花花地扎眼。这样的情景有五十多天时间,我记着日子,一天也不会不错。  马多十几岁,在小学六年级读书。马多家的院子在铁塔后边,是一栋两层小楼,孤零零的一座房子,小楼的外墙全用瓷片砌了,一合棕红色的大铁门,关起来严严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