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解读
脾 ●●●●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故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脾的生理功能有三:
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和运化水湿的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强健,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并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消瘦、气血不足和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水肿等病症。
主生血统血 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生血,是指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现象。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
主升清 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脾气主升与胃气主降形成升清降浊这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共同完成饮食物之消化、吸收、输布和脏腑位置相对恒定的功能。如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甚或脾气下陷,导致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
胃 ●●●●
胃是腹腔中容纳食物的器官。其外形屈曲,上连食道,下通小肠。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与脾同居中土,但胃为燥土属阳,脾为湿土属阴。胃的生理功能有二:
主受纳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之意。胃主受纳是指胃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饮食人口,经过食道,容纳并暂存于胃腑,这一过程称之为受纳。若胃有病,就会影响胃的受纳功能,而出现纳呆、厌食、胃脘胀闷等症状。胃主受纳功能的强弱,取决于胃气的盛衰,反映于能食与不能食。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强;不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弱。
主腐熟水谷 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胃接受由口摄人的饮食物并使其在胃中短暂停留,进行初步消化,依靠胃的腐熟作用,将水谷变成食糜。饮食物经过初步消化,其精微物质由脾之运化而营养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行于小肠,不断更新,形成了胃的消化过程。如果胃的腐熟功能低下,就会出现胃脘疼痛、嗳腐食臭等症。
脾与胃的关系 ●●●●
脾与胃在五行属土,位居中焦,以膜相连,经络互相联络而构成脏腑表里配合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输布的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脾与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纳与运、升与降、燥与湿几个方面。
纳运相得 胃的受纳和腐熟,是为脾之运化奠定基础;脾主运化,消化水谷,转输精微,是为胃继续纳食提供能源。
升降相因 脾胃居中,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脾的运化功能,不仅包括消化水谷,而且还包括吸收和输布水谷精微。脾的这种生理作用,主要是向上输送到心肺,并借助心肺的作用以供养全身。胃主受纳腐熟,以通降为顺。胃将受纳的饮食物初步消化后,向下传送到小肠,并通过大肠使糟粕浊秽排出体外。
燥湿相济 脾为阴脏,以阳气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故性喜温燥而恶阴湿。胃为阳腑,赖阴液滋润,胃阴足则能受纳腐熟,故性柔润而恶燥。燥湿相济,脾胃功能正常,饮食水谷才能消化吸收。胃津充足,才能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之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条件。脾不为湿困,才能健运不息,从而保证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正常。
常见病证 ●●●●
脾胃病证,皆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脾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运化功能的失常和统摄血液功能的障碍,以及水湿潴留,清阳不升等方面;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食不消化,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方面。脾病常见腹胀腹痛,泄泻便溏,浮肿,出血等症。胃病常见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脾气虚证 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失调,劳累过度所致。症见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脾阳虚证 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不暖脾土所致。症见腹胀纳少,腹痛喜温,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肢体困重,周身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中气下陷证 指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泄久痢、劳累过度所致。症见脘腹重坠,食后尤甚,或便意频数,肛门坠重;或久痢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浑浊。伴头晕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脾不统血证 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脾虚,或劳倦伤脾等所致。症见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伴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寒湿困脾证 指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而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处潮湿,或内湿素盛所致。症见脘腹胀痛,食少便溏,泛恶口淡,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浮肿少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湿热蕴脾证 指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常因外受湿热,过食肥甘酒酪酿湿生热所致。症见脘腹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肌肤发黄,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胃阴虚证 指胃阴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胃病久而不愈,或热病伤阴,或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使胃阴耗伤而致。症见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脘痞不舒,干呕不解,舌红少津,脉细数。 食滞胃脘证 指食物停滞胃脘不能腐熟所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脾胃素弱,运化失健所致。症见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吐后诸症得减,便溏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胃寒证 指阴寒凝滞胃腑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腹部受凉,过食生冷,过劳伤中,复感寒邪所致。症见胃脘冷痛,绵绵不已,甚则拘急剧痛,遇寒加剧,得温则减,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伴胃中水声漉漉,苔白滑,脉迟。
胃热证 指胃火内炽所表现的征候。多因平素嗜食辛辣肥腻化热生火,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所致。症见胃脘灼痛,吞酸嘈杂,食入即吐,渴喜冷饮,消谷善饥,牙龈肿痛,齿衄口臭,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预防保健 ●●●●
脾主运化,胃主收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又主统血、生肌肉、四肢。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养生和防病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饮食保健 脾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受纳、腐熟饮食,运化水谷精微,为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源和动力。
其他防护 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健身活动,提高身体素质。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脾胃功能素虚者,给予腹部保暖和按摩,慎用阿斯匹林、水杨酸制剂、保泰松、消炎痛、红霉素、利血平、激素等损伤脾胃的药物。
西医解读
脾 ●●●●
脾位于腹腔的左上方,约拳头大小,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与左胸第9~11肋相对,肋弓下缘不能触及。在人的胚胎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器官,骨髓尚未形成或履行造血功能之前负责制造血细胞。
当胎儿出生以后,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贮存血液,扮演“血库”角色。当人处于休息、睡眠等安静状态时将血液贮存起来,当人在运动、失血、缺氧等状态时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增加血容量,满足循环的需要;二是过滤血液,清除混入血液中的病菌、抗原、异物、原虫,以及衰老死亡的血细胞(如红细胞与血小板);三是生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
易患疾病
脾破裂、脾肿大等。
防病要点
防止外伤 当脾脏突遭暴力打击时容易破裂出血,如车祸、运动意外等情况,应尽量避免。
防治疾病 多种脾外疾病可株连脾脏,如血吸虫病、慢性肝炎、黑热病、伤寒、疟疾、门静脉高压症、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红斑狼疮等,引起脾脏肿大。而脾肿大以后又可引起功能亢进,使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应积极防治。
慎重切脾 脾肿大应以治疗病因为主,不要轻言切除,只有当门静脉高压症引起明显的脾功能亢进症状时(如白细胞严重减少),方可考虑切脾。
胃 ●●●●
胃藏身于腹部上端的心窝处,与胸腔仅一壁之隔。形状犹如一只大茄子,常随体位的改变和食物量而变化。胃的黏膜能分泌消化液,成份主要是稀盐酸和胃蛋白酶,能初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叫做化学性消化。胃壁的肌肉厚实有力,通过肌肉的收缩运动,一方面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搅拌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的进行,另一方面又像“石磨”一样把食物“磨”得稀烂,再送入小肠,叫做物理性消化。不难明白,胃的功能就是暂时贮存、研磨、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是人体内的主要消化器官。
易患疾病
胃炎、胃溃疡、胃癌等。
防病要点
合理饮食 遵循均衡、多样、节制的六字箴言来安排食谱。食谱宜偏重于清淡,多一些纤维素较高的食物,以收到清理胃脏的效果,如萝卜能消食化积,山药有助于健脾开胃等。近年来的研究又发现,牛奶、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一些水果保胃作用突出,亦不可冷落。反之,烟、酒、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糖食、肉汤、鸡汤、过多的鲜味食品皆不利于胃,应适量节制为妙。
坚持三餐制 每餐定时,细嚼慢咽,睡前3小时内不吃东西(可喝水),餐后避免立即工作或激烈运动,“百步走”应先坐或半卧半小时以后开始。
情绪稳定 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种种精神压力。胃是人类脏器中最受精神、情绪、心理影响的一个器官,被称为人的第二张脸。诸如抑郁、焦虑、紧张、激动都可能干扰神经体液分泌而累及胃。可以说心情好,胃也就健康。
充足的睡眠 睡眠可以显著提升一种称为TFF2的蛋白质水平,此种蛋白质可有效地保护胃黏膜不受伤害。这也是常熬夜者易与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结缘的症结所在。
小心药物 不少药物可以损胃,主要有乙酰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如强地松),生病吃药应尽量听从医嘱。
戒除不良嗜好 烟中之尼古丁可促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刺激胃酸和蛋白酶分泌,加重对胃黏膜的破坏,故吸烟不停,胃病不止。酒精也是胃黏膜的一大“天敌”,故酗酒者往往难逃胃病厄运。另外,咖啡、浓茶均为中枢兴奋剂,都能通过反射导致胃黏膜缺血,使胃黏膜的保护功能破坏,而促成溃疡发生。
除恶务尽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胃溃疡乃至胃癌关系密切,一旦检测阳性(如呼气检查)要用药根治。目前提倡三联疗法,即铋剂(如丽珠得乐)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加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甲硝唑),疗程1~2周。
定期检查 若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差、嗳气、疼痛)并持续1个月以上,应到医院接受检查(包括胃镜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并予以合理治疗。
脾 ●●●●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故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脾的生理功能有三:
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和运化水湿的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强健,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并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消瘦、气血不足和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水肿等病症。
主生血统血 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生血,是指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现象。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
主升清 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脾气主升与胃气主降形成升清降浊这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共同完成饮食物之消化、吸收、输布和脏腑位置相对恒定的功能。如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甚或脾气下陷,导致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
胃 ●●●●
胃是腹腔中容纳食物的器官。其外形屈曲,上连食道,下通小肠。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与脾同居中土,但胃为燥土属阳,脾为湿土属阴。胃的生理功能有二:
主受纳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之意。胃主受纳是指胃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饮食人口,经过食道,容纳并暂存于胃腑,这一过程称之为受纳。若胃有病,就会影响胃的受纳功能,而出现纳呆、厌食、胃脘胀闷等症状。胃主受纳功能的强弱,取决于胃气的盛衰,反映于能食与不能食。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强;不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弱。
主腐熟水谷 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胃接受由口摄人的饮食物并使其在胃中短暂停留,进行初步消化,依靠胃的腐熟作用,将水谷变成食糜。饮食物经过初步消化,其精微物质由脾之运化而营养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行于小肠,不断更新,形成了胃的消化过程。如果胃的腐熟功能低下,就会出现胃脘疼痛、嗳腐食臭等症。
脾与胃的关系 ●●●●
脾与胃在五行属土,位居中焦,以膜相连,经络互相联络而构成脏腑表里配合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输布的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脾与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纳与运、升与降、燥与湿几个方面。
纳运相得 胃的受纳和腐熟,是为脾之运化奠定基础;脾主运化,消化水谷,转输精微,是为胃继续纳食提供能源。
升降相因 脾胃居中,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脾的运化功能,不仅包括消化水谷,而且还包括吸收和输布水谷精微。脾的这种生理作用,主要是向上输送到心肺,并借助心肺的作用以供养全身。胃主受纳腐熟,以通降为顺。胃将受纳的饮食物初步消化后,向下传送到小肠,并通过大肠使糟粕浊秽排出体外。
燥湿相济 脾为阴脏,以阳气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故性喜温燥而恶阴湿。胃为阳腑,赖阴液滋润,胃阴足则能受纳腐熟,故性柔润而恶燥。燥湿相济,脾胃功能正常,饮食水谷才能消化吸收。胃津充足,才能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之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条件。脾不为湿困,才能健运不息,从而保证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正常。
常见病证 ●●●●
脾胃病证,皆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脾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运化功能的失常和统摄血液功能的障碍,以及水湿潴留,清阳不升等方面;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食不消化,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方面。脾病常见腹胀腹痛,泄泻便溏,浮肿,出血等症。胃病常见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脾气虚证 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失调,劳累过度所致。症见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脾阳虚证 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不暖脾土所致。症见腹胀纳少,腹痛喜温,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肢体困重,周身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中气下陷证 指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泄久痢、劳累过度所致。症见脘腹重坠,食后尤甚,或便意频数,肛门坠重;或久痢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浑浊。伴头晕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脾不统血证 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脾虚,或劳倦伤脾等所致。症见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伴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寒湿困脾证 指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而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处潮湿,或内湿素盛所致。症见脘腹胀痛,食少便溏,泛恶口淡,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浮肿少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湿热蕴脾证 指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常因外受湿热,过食肥甘酒酪酿湿生热所致。症见脘腹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肌肤发黄,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胃阴虚证 指胃阴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胃病久而不愈,或热病伤阴,或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使胃阴耗伤而致。症见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脘痞不舒,干呕不解,舌红少津,脉细数。 食滞胃脘证 指食物停滞胃脘不能腐熟所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脾胃素弱,运化失健所致。症见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吐后诸症得减,便溏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胃寒证 指阴寒凝滞胃腑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腹部受凉,过食生冷,过劳伤中,复感寒邪所致。症见胃脘冷痛,绵绵不已,甚则拘急剧痛,遇寒加剧,得温则减,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伴胃中水声漉漉,苔白滑,脉迟。
胃热证 指胃火内炽所表现的征候。多因平素嗜食辛辣肥腻化热生火,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所致。症见胃脘灼痛,吞酸嘈杂,食入即吐,渴喜冷饮,消谷善饥,牙龈肿痛,齿衄口臭,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预防保健 ●●●●
脾主运化,胃主收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又主统血、生肌肉、四肢。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养生和防病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饮食保健 脾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受纳、腐熟饮食,运化水谷精微,为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源和动力。
其他防护 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健身活动,提高身体素质。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脾胃功能素虚者,给予腹部保暖和按摩,慎用阿斯匹林、水杨酸制剂、保泰松、消炎痛、红霉素、利血平、激素等损伤脾胃的药物。
西医解读
脾 ●●●●
脾位于腹腔的左上方,约拳头大小,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与左胸第9~11肋相对,肋弓下缘不能触及。在人的胚胎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器官,骨髓尚未形成或履行造血功能之前负责制造血细胞。
当胎儿出生以后,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贮存血液,扮演“血库”角色。当人处于休息、睡眠等安静状态时将血液贮存起来,当人在运动、失血、缺氧等状态时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增加血容量,满足循环的需要;二是过滤血液,清除混入血液中的病菌、抗原、异物、原虫,以及衰老死亡的血细胞(如红细胞与血小板);三是生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
易患疾病
脾破裂、脾肿大等。
防病要点
防止外伤 当脾脏突遭暴力打击时容易破裂出血,如车祸、运动意外等情况,应尽量避免。
防治疾病 多种脾外疾病可株连脾脏,如血吸虫病、慢性肝炎、黑热病、伤寒、疟疾、门静脉高压症、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红斑狼疮等,引起脾脏肿大。而脾肿大以后又可引起功能亢进,使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应积极防治。
慎重切脾 脾肿大应以治疗病因为主,不要轻言切除,只有当门静脉高压症引起明显的脾功能亢进症状时(如白细胞严重减少),方可考虑切脾。
胃 ●●●●
胃藏身于腹部上端的心窝处,与胸腔仅一壁之隔。形状犹如一只大茄子,常随体位的改变和食物量而变化。胃的黏膜能分泌消化液,成份主要是稀盐酸和胃蛋白酶,能初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叫做化学性消化。胃壁的肌肉厚实有力,通过肌肉的收缩运动,一方面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搅拌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的进行,另一方面又像“石磨”一样把食物“磨”得稀烂,再送入小肠,叫做物理性消化。不难明白,胃的功能就是暂时贮存、研磨、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是人体内的主要消化器官。
易患疾病
胃炎、胃溃疡、胃癌等。
防病要点
合理饮食 遵循均衡、多样、节制的六字箴言来安排食谱。食谱宜偏重于清淡,多一些纤维素较高的食物,以收到清理胃脏的效果,如萝卜能消食化积,山药有助于健脾开胃等。近年来的研究又发现,牛奶、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一些水果保胃作用突出,亦不可冷落。反之,烟、酒、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糖食、肉汤、鸡汤、过多的鲜味食品皆不利于胃,应适量节制为妙。
坚持三餐制 每餐定时,细嚼慢咽,睡前3小时内不吃东西(可喝水),餐后避免立即工作或激烈运动,“百步走”应先坐或半卧半小时以后开始。
情绪稳定 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种种精神压力。胃是人类脏器中最受精神、情绪、心理影响的一个器官,被称为人的第二张脸。诸如抑郁、焦虑、紧张、激动都可能干扰神经体液分泌而累及胃。可以说心情好,胃也就健康。
充足的睡眠 睡眠可以显著提升一种称为TFF2的蛋白质水平,此种蛋白质可有效地保护胃黏膜不受伤害。这也是常熬夜者易与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结缘的症结所在。
小心药物 不少药物可以损胃,主要有乙酰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如强地松),生病吃药应尽量听从医嘱。
戒除不良嗜好 烟中之尼古丁可促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刺激胃酸和蛋白酶分泌,加重对胃黏膜的破坏,故吸烟不停,胃病不止。酒精也是胃黏膜的一大“天敌”,故酗酒者往往难逃胃病厄运。另外,咖啡、浓茶均为中枢兴奋剂,都能通过反射导致胃黏膜缺血,使胃黏膜的保护功能破坏,而促成溃疡发生。
除恶务尽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胃溃疡乃至胃癌关系密切,一旦检测阳性(如呼气检查)要用药根治。目前提倡三联疗法,即铋剂(如丽珠得乐)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加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甲硝唑),疗程1~2周。
定期检查 若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差、嗳气、疼痛)并持续1个月以上,应到医院接受检查(包括胃镜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并予以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