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苦的间隙,生命活力迸发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yz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西,从地域上看,是个小地方。它隐藏在绵延千里的武陵山脉深处,远离省城长沙,语言习俗、物产地貌都与洞庭湖平原大相径庭,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境内群山巍峨,奇峰异石耸立;河川秀美,深涧沟壑纵横。这里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山高坡陡、岩厚地瘠,气候多变、旱灾水患频繁。
  然而,这弹丸之地,却颇不平凡。它北抵鄂西,西接渝黔,南连桂北,古往今来,都是连接大西南和中原地区的咽喉之地;这里又是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等民族的聚居地,遭受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排挤和镇压,兵灾匪息不断,各民族之间也不断碰撞、交流,加上自然生存环境的险恶,湘西人在抵御外辱、抗争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尚武好侠、雄强彪悍、永不服输的民族性格,英雄豪杰层出不穷;这里的人们勤劳耐苦、敬神信巫,娱乐祭祀活动丰富,人们恋爱交友多以歌舞为媒,民族性格中又有重情爱美、浪漫天真的成分;湘西人爱讲故事爱编传说,爱说爱笑爱唱山歌,民间艺术宝藏蕴含深厚,这里又是孕育文学艺术家的温床:沈从文、黄永玉、孙健忠、彭学明、向启军……
  文化交融
  湘西作家文化背景丰富复杂:湘楚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还有各民族交融中形成的新的文化成分。
  楚人热情奔放、崇拜生命,文化传统中有着对神巫的推崇和敬仰,却又敢于蔑视权威,张扬人的个性与异秉,体现在艺术上,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屈原所开创的那种雄奇瑰丽、璀璨多姿的浪漫主义文风。湘西作家作品中,湘楚文化痕迹清晰而深刻:人神合一,悲天悯地;抒情达意,不拘文法;想象丰富而奇异,词藻鲜活而优美,富于强烈的心灵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而少数民族的生活和习俗让湘西作家的创作又带上了显著的民族烙印:在复杂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中,造就了湘西人顽强的生存能力和倔强执拗、不易服输的性格,往往压力越大、负荷越重,战斗力越强、创造力越旺;人们敬畏神明、虔诚祭祀,合理利用深山莽林各种特有的动植物资源,生活方式顺应自然。湘西作家独特的文化背景、生活阅历,形成他们特殊的创作个性,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把故乡作为创作的主要对象,无不感谢故乡赐予他们的创作灵感和题材源泉。
  激情山水
  在这块盛产神话、传说、山歌的土地上,口头文学代代相传。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末,才有了现代意义的白话小说和散文,其开拓者就是被誉为“湘西代言人”的苗族作家沈从文。
  是沈从文用手中的笔,使湘西这个偏僻之地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中脱颖而出,也使胼手胝足的湘西劳动者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沈从文只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20多年,却永远关注着湘西世界:他惦念她,牵挂她;他歌颂她,赞美她;他为她梦牵魂绕,他为她忧心忡忡。
  在各种政治及文学思潮的撞击下,沈从文始终坚持独立创作、为民代言的作者立场,坚守着本民族的文化品格,他站在乡下人的立场,对都市文明进行审视,无情鞭挞都市生活中道德沦丧、人性扭曲的现实,将乡村与都市进行对照,使得湘两人健康、积极、实在的生活昭然于世。
  沈从文用全新的眼光审视过去的生活,重新梳理经历过而不曾留意的一切,给故乡以新的美学评价,从一种迥异于都市人惯常思维的角度,发现和挖掘出湘西社会和自然山水的美丽。他从故乡人健康而简单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获得了尊严和优越感,在与都市生活的比较中,他感觉到湘西人的生活,才是符合人类天性的生存方式。就这样,沈从文用一支小小的笔,划破外人的偏见和蔑视,将湘西的真实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湘行散记》……这些作品中清新优美的文字,对湘西生活诗意化的描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也确立了“湘西世界”在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湘西作家中,沈从文开创的表现湘西社会的文学风格,那种对人生的特独认知和体悟,一直延续到彭学明的“吊脚楼里的人物”和向启军的“岩坎上的人家”中。
  沈从文描绘的自然风景,在宁静安详中透露出生命的活力;他笔下的大自然中,总是有人在活动,人与自然相处和谐融洽,人们的生活劳作就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风景描写中,河水是写得最出色最有活力的,《边城》中这样描述白河:从清澈深潭里的各种石子、游鱼到两岸的翠竹,到桃杏花里近水人家晾晒的花衣裤和黄墙黑瓦,都是那么的和谐悦目。作者的视角由河中到河岸,不着痕迹地将人们的生活与河的风景联系起来,互相映衬、合而为一;语言简洁明快,自然上口,注重景物的层次和色彩的变化,平和的叙述中蕴含着巨大的热情。
  彭学明写山水显得更有激情,湘西在他的笔下流光溢彩、魅力四射,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张家界的山石特立独行、疏密有致;白河的水清澈透明、温馨而令人心醉神迷;山与水刚柔并济、动静有致,雄奇与秀美相映生辉;而在这山水之间,生活着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相互给予,自然养育了湘西人,而劳作的人们又为大自然增添了生命的活力。
  人是主角
  湘西的作家更看重的都是“风景中”生活着的湘西人。
  沈从文编织了许多的爱情故事,无论火辣辣的情爱还是赤裸裸的欲望,作者都竭力表现湘西人的生命活力和人性美。他特别欣赏、推崇湘两人的诚实品格和雄强生命力,如豹子、虎雏、柏子这些“未经教化的粗人”,野性十足、不愿受拘束,生命力旺盛,却又忠于爱情,对待情人心细如发、憨厚可爱。生活在依山傍水环境中的湘西人,种地、狩猎、打鱼是其主要谋生方式,他们的生活少不了吊脚楼、碾房、渡船和猎枪,这些经过沈从文的描摹,几乎成了湘两的象征。沈从文描写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种种情形,展现他们富于生机的生存状态,揭示湘两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希望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能给都市人萎靡的生命注入活力,给中华民族增添强健之力。
  彭学明也很擅长表现湘西风土人情。他写土家族的摆手舞、茅谷斯舞、跳马仪式,苗族的赶边边场、上刀梯、挑葱会,和具有湘两地域性特点的整后生、采花鞋、踏花花等活动。在这些直接描摹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作品里,彭学明不仅仅表现风俗娱乐活动的过程,他更看重的是人的精神气质和情感表达方式,写的最为突出的是男女之间热烈而毫无掩饰的爱情。在具有民族狂欢节性质的踏花、跳舞、采鞋、挑葱这些活动中,青年男女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抒发自己的情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淳朴的自然美。
其他文献
我虽无立雪程门受教进学之福,但自1989年秋从国家教育部机关调至南京大学工作以后,却也曾登堂入室,略得千帆先生亲炙,并获珍贵的翰墨缘。值此纪念程干帆先生(1913—2000年)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谨将我识荆后七、八年间的一些难忘往事写出来,以见前辈学人之典型。  初访结文缘  1992年12月1日上午,接受了《光明日报》评论部委托的我,在程门大弟子之一徐有富教授引荐下,开始了一次对千帆先生的访谈。访
二十世纪中国的学术大家中,有两个现象引人瞩目。一是一批学贯中西的学者最终落脚于中学,二是一批出入儒佛的学者最终归宗于儒学。一般而言,前者在知识学上表现出对中国传统学术系统的认可和尊重,后者则更多地在道义论上表现出对中国传统道德系统的体认和承担,而且多对政治和国家问题有富于现实意义的专门思考或研究。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可谓这后一批学者中的一个典型,他的《政道与治道》可以说就是一本专门研究中国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1868-1940)自谓“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做学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读书”,毕生钟情于书卷,陶醉于书香,实践着“学不厌、教不倦”的人生格言。  没有一日不读点书  于蔡元培而言,读书就是他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  蔡元培生于浙江绍兴的小康之家,自幼笃志好学,“我五岁零一个月(旧法算是六岁)就进家塾读书,初读的是《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我十三岁,已经学
迄今为止已有数千册读物描写过这位绘画和艺术界的“神圣的怪人”——多米尼加·泰奥托科普利奥斯了,他在画作的末尾总是这样签名——“希腊人,格列柯”。  有数百万双专家或非专家的眼睛在他的作品上逗留,他们赞美其精湛的艺术、明亮的光线和色彩,灵魂与身体的完美结合。无数笔墨描写和展现了这位艺术家的贡献,5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激励感动着人们。  我很高兴能够介绍另一份出人意料的贡献:巴比斯·普拉伊塔基斯创作的《
虽然每天都会趴在电脑前看各种新闻,但整部书籍我还是更习惯纸质阅读,因此那天收到朋友发来的《伟大的说服——如何重塑自由》的电子版时候,我并没有准备好完整的阅读,不过看了几个章节后,我的确被这本书吸引住了,在数个城市穿梭的间歇,这本书成了我的主要阅读对象,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看完了整本书。  这本书讲述的主题是几代经济学人对市场的认知和信念的变化。1929年经济大危机之后,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信心开始动摇,
朋友介绍说在安亭老街上开了一家旧书店,相邀前往。于是便趁着一个风和日丽的小长假,横穿大半个市区,到上海西北角的安亭访书。  安亭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江一曲汉时亭”,汉因袭秦制,十里便有一亭,以安名为亭,以亭乃为镇,历史悠远。安亭兴建于三国时期,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在安亭北面兴建了菩提寺,附近居民前去烧香拜佛者众多,渐成村落。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安亭镇已成为当时有名的丰邑大镇,此后历朝都有建制。
刘笑天,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中语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教学能手,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山东省高中语文教学十佳教师,济南市政协委员,民进济南市委常委。《山东教育》编辑,山东省教科院兼职教研员。曾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国家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工作。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专业文章百余篇,其中2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中学语文
并木赖寿(1948-2009),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曾任北京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在中国近代史和中日关系史研究上有突出贡献,著有《日本的亚洲认识》、《中华帝国的危机》等著作。他生前对中国留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上多有照顾,深受留学生们的爱戴。本文是并木先生的高足孙江教授应日本现代中国学会之约撰写的回忆,征得孙教授同意,请其对原文略作修订,以中文发表。  即使时光飞逝,过去不再,我也能清晰地
人是家庭的成员,家庭则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变迁往往牵动着家庭的每一根神经,甚至会对家庭及其成员的生活产生震荡性的影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各个领域破旧立新,大刀阔斧地涤荡一切“旧社会的污泥浊水”,以期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华民国的“新中国”。在婚姻家庭方面,新中国于1950年4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作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它明确规定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婚姻
中国人习惯把中日之间爆发于1937年至1945年之间的战争称为“抗日战争”,这是从中国人的角度说的,很容易理解。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日本国内对于这场战争至今仍有支那事变、大东亚战争、太平洋战争、日中战争、十五年战争等包含着种种价值判断的称谓,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观。  称谓的分歧反映了日本国内对中日历史问题认识的混乱,而这种混乱也给现实中的中日关系带来某些阴影。战争期间流行辱华性的“支那事变”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