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水平明显提升,综合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列,职业教育改革领先全国,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我省已形成了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共同发展的全国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我省职业教育已成为了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推动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各地职教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省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区域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经济调整专业设置,实现教产无缝对接。据统计,职业院校专业基本覆盖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各部门、各行业,经济发达地区的办学和专业布局紧扣区域或行业产业结构,设置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粤东西北地区配合转移产业园区建设,掀起职教基地建设热潮,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为满足、适应企业人才需求,职业院校主动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包括参与制订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评价指标等,并聘请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指导教师。一些学校还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按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管理人员,实现人才培养“零距离”。随着产教无缝对接的推进,涌现了“校企双制”“一校多制”“企业校区”“园区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部分院校初步实现了招生、培养、实训、就业一条龙的现代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为我省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真正的人才支撑。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向教育公平大步迈进。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做了巨大贡献。我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更多家庭的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在社会上谋得一职,实现个人发展,这可谓一项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我省不断加大职业教育的助学力度,建立起健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创新资助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最合适、最充分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用的人,达到了“培养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这既是对省委省政府“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庄重承诺的重要实践,也是我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此外,我省还统筹调配职教资源,实施转移招生,让珠三角的优质职教资源惠及粤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学生。政策要求省属和珠三角中职学校每年安排不少于30%的招生指标专门招收粤东西北地区学生,让珠三角的优质职教资源辐射到全省。同时,还出台政策大力推动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让一些学生在本地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职教资源,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人力资源强省建设。
“十一五”以来,我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上狠下功夫,投入超550亿元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创强”工程,在布局上,形成了以珠三角为龙头,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为节点,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为补充的协同发展格局,职业教育成为了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有力推动了经济转型升级;在实效上,增强了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达到了“培养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推动了教育公平大步向前迈进,践行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了技能人才高地,这些都为我省实现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 魏家坚
各地职教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省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区域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经济调整专业设置,实现教产无缝对接。据统计,职业院校专业基本覆盖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各部门、各行业,经济发达地区的办学和专业布局紧扣区域或行业产业结构,设置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粤东西北地区配合转移产业园区建设,掀起职教基地建设热潮,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为满足、适应企业人才需求,职业院校主动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包括参与制订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评价指标等,并聘请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指导教师。一些学校还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按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管理人员,实现人才培养“零距离”。随着产教无缝对接的推进,涌现了“校企双制”“一校多制”“企业校区”“园区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部分院校初步实现了招生、培养、实训、就业一条龙的现代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为我省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真正的人才支撑。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向教育公平大步迈进。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做了巨大贡献。我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更多家庭的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在社会上谋得一职,实现个人发展,这可谓一项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我省不断加大职业教育的助学力度,建立起健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创新资助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最合适、最充分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用的人,达到了“培养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这既是对省委省政府“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庄重承诺的重要实践,也是我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此外,我省还统筹调配职教资源,实施转移招生,让珠三角的优质职教资源惠及粤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学生。政策要求省属和珠三角中职学校每年安排不少于30%的招生指标专门招收粤东西北地区学生,让珠三角的优质职教资源辐射到全省。同时,还出台政策大力推动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让一些学生在本地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职教资源,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人力资源强省建设。
“十一五”以来,我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上狠下功夫,投入超550亿元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创强”工程,在布局上,形成了以珠三角为龙头,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为节点,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为补充的协同发展格局,职业教育成为了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有力推动了经济转型升级;在实效上,增强了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达到了“培养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推动了教育公平大步向前迈进,践行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了技能人才高地,这些都为我省实现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 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