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讲话中,面向世人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三个处于并列关系的论题阐发为以“马克思主义行”为因,“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为果的因果关系论题。由此,马克思主义行由合法性论题变成了合法性基础。充分把握这一变化,以此为依據把握三者关系,将会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领导者的执政合法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行;合法性论题;合法性基础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8-0008-03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与立国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道路。三者一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供实际的支撑。深入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可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和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面向世人做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论断,这一论断将三者的关系由并列关系转变为因果关系,建立起了三者之间直接的内在联系,也使马克思主义行由需要进行合法性论证的论题转换成为其他两个命题进行合法性论证的基础命题。把握三个命题之间逻辑的变化,分析和把握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将会进一步阐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充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行:作为合法性论题
马克思主义行,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时代论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要义,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行最初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句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共同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设问。说这三个问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设问,一方面是说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由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提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这是一个新时代之问;另一方面,这三个问题也是百年党史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心和为之践行的基本问题。因而,这三个论题既有时代性又对于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根本意义,它们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设问。
既然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一同构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那么,问题是需要回答的,而解答本身就是对其所做的一种合法性论证,所以说,这三个问题都是某种合法性论题。在这三个问题中,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回答,是回应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问题,通过这样一种合法性的辩护进一步凸显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力量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才能强盛中国,从而增进人民群众的爱党热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回应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思想的合法性和先进性问题。通过这样一种合法性和先进性的辩护,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引中国前进的方向,从而使人民群众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途径,通过这样一种合法性论证,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增进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对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个问题的回答既要联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两个问题,在三者一体的架构中进行作答。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指导思想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方面做出历史的、理论的、实践的证明和论证。也要在回击“历史终结论”“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等西方学者唱衰马克思主义的论调中做出正面的回答。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治理体系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等事件方面的失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已经从另一个侧面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做出了正向的合法性辩护。
二、马克思主义行:作为合法性基础
作为一种合法性论题,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基本设问,理论界也从历史、理论、实践等角度为三者的合法性做出了充分的论证。只是,在原有的设问结构中,三个命题属于并列关系,其内部联系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挖掘。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于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新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新的论断改变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由并列关系,变成了以马克思主义行作为原因,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作为果的因果关系。由此,马克思主义行在句法形式上也由一个疑问句变成了一个陈述句,在逻辑关系上由一个合法性论题变成了一种支持某种合法性论题的合法性基础。作为一个基础性论断,它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供基础论证和基础支撑。 马克思主义行作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就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百年前,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同工人运动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一贯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终极目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治理能力,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迈进。
马克思主义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原因也在于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和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导。2019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逐步确立并巩固了我们国家的国体、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不断健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和制度设计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课题的解答。
马克思主義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它能够作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合法性前提,其整体学理性依据在于理论对于实践的能动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强调实践对于理论的决定性作用,也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性意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社会革命只有在成熟的社会革命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够进入成熟的阶段,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效。马克思曾指出产业工人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就无法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无法担当资产阶级掘墓人的角色,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先验理论系统,它是被历史和现实所确证并继续由历史和现实所确证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还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循环往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既是新的实践催生新的理论的过程,也是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进程。如果说顶层设计需要顶层思维,那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说就为中国共产党提供建设理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建设理路。具体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行:先进性论说
马克思主义行之所以能够作为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合法性基础,其深层次的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先进性。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较其他社会发展理论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并被历史和实践所证明是一种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在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其意旨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指明了方向,并最先在俄国取得了成功。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指它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将无产阶级作为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回应时代性的社会问题、不断创新理论内容的社会理论系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形态,它在中国的当代形式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此,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基于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据可以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性,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先进性角度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阐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设承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特质,并且特别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反对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倡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社会现实相结合,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停滞不前就没有生命力;邓小平同志倡导实事求是,强调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命题;江泽民同志强调与时俱进,认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胡锦涛同志强调在实践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推进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具有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设在承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特质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其强烈的开放包容特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宣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就是对于19世纪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西方先进社会理论成果借鉴的结果。其次,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最为耳熟能详的一句关于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成果的表述就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目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提出了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主张。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主旨是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摒弃疏远、冷漠、敌对的相处之道。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只是,在吸收和借鉴人类其他文明成果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构筑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设在承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特质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其强烈的人民性和世界性。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阐释了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内涵。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回应和解决的时代主题。由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和制度设计中就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内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人将为人民谋幸福确立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将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并以之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将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政党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要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担起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阐发了新时代作为世界上拥有9 500多万党员的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责任意识和世界责任担当。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行”是一个新时代命题,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推进人类文明进程、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事实的一种断定,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种确证。在新时代,为了使全党、全国人民继续保持对马克思主义行的信念,就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践行和豐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其葆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EB/OL].(2021-07-01)[2021-07-20].https://www.12371.cn/2021/07/01/ARTI1625122624003841.shtml.
[2]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EB/OL].(2021-07-07)[2021-07-20].http://cpc.people.com.cn/n1/2021/0707/c64094-32150727.html.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行;合法性论题;合法性基础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8-0008-03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与立国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道路。三者一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供实际的支撑。深入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可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和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面向世人做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论断,这一论断将三者的关系由并列关系转变为因果关系,建立起了三者之间直接的内在联系,也使马克思主义行由需要进行合法性论证的论题转换成为其他两个命题进行合法性论证的基础命题。把握三个命题之间逻辑的变化,分析和把握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将会进一步阐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充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行:作为合法性论题
马克思主义行,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时代论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要义,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行最初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句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共同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设问。说这三个问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设问,一方面是说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由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提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这是一个新时代之问;另一方面,这三个问题也是百年党史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心和为之践行的基本问题。因而,这三个论题既有时代性又对于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根本意义,它们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设问。
既然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一同构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那么,问题是需要回答的,而解答本身就是对其所做的一种合法性论证,所以说,这三个问题都是某种合法性论题。在这三个问题中,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回答,是回应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问题,通过这样一种合法性的辩护进一步凸显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力量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才能强盛中国,从而增进人民群众的爱党热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回应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思想的合法性和先进性问题。通过这样一种合法性和先进性的辩护,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引中国前进的方向,从而使人民群众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途径,通过这样一种合法性论证,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增进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对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个问题的回答既要联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两个问题,在三者一体的架构中进行作答。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指导思想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方面做出历史的、理论的、实践的证明和论证。也要在回击“历史终结论”“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等西方学者唱衰马克思主义的论调中做出正面的回答。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治理体系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等事件方面的失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已经从另一个侧面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做出了正向的合法性辩护。
二、马克思主义行:作为合法性基础
作为一种合法性论题,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基本设问,理论界也从历史、理论、实践等角度为三者的合法性做出了充分的论证。只是,在原有的设问结构中,三个命题属于并列关系,其内部联系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挖掘。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于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新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新的论断改变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由并列关系,变成了以马克思主义行作为原因,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作为果的因果关系。由此,马克思主义行在句法形式上也由一个疑问句变成了一个陈述句,在逻辑关系上由一个合法性论题变成了一种支持某种合法性论题的合法性基础。作为一个基础性论断,它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供基础论证和基础支撑。 马克思主义行作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就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百年前,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同工人运动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一贯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终极目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治理能力,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迈进。
马克思主义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原因也在于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和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导。2019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逐步确立并巩固了我们国家的国体、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不断健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和制度设计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课题的解答。
马克思主義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它能够作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合法性前提,其整体学理性依据在于理论对于实践的能动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强调实践对于理论的决定性作用,也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性意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社会革命只有在成熟的社会革命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够进入成熟的阶段,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效。马克思曾指出产业工人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就无法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无法担当资产阶级掘墓人的角色,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先验理论系统,它是被历史和现实所确证并继续由历史和现实所确证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还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循环往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既是新的实践催生新的理论的过程,也是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进程。如果说顶层设计需要顶层思维,那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说就为中国共产党提供建设理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建设理路。具体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行:先进性论说
马克思主义行之所以能够作为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合法性基础,其深层次的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先进性。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较其他社会发展理论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并被历史和实践所证明是一种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在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其意旨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指明了方向,并最先在俄国取得了成功。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指它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将无产阶级作为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回应时代性的社会问题、不断创新理论内容的社会理论系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形态,它在中国的当代形式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此,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基于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据可以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性,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先进性角度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阐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设承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特质,并且特别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反对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倡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社会现实相结合,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停滞不前就没有生命力;邓小平同志倡导实事求是,强调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命题;江泽民同志强调与时俱进,认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胡锦涛同志强调在实践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推进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具有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设在承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特质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其强烈的开放包容特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宣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就是对于19世纪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西方先进社会理论成果借鉴的结果。其次,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最为耳熟能详的一句关于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成果的表述就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目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提出了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主张。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主旨是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摒弃疏远、冷漠、敌对的相处之道。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只是,在吸收和借鉴人类其他文明成果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构筑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设在承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特质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其强烈的人民性和世界性。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阐释了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内涵。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回应和解决的时代主题。由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和制度设计中就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内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人将为人民谋幸福确立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将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并以之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将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政党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要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担起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阐发了新时代作为世界上拥有9 500多万党员的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责任意识和世界责任担当。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行”是一个新时代命题,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推进人类文明进程、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事实的一种断定,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种确证。在新时代,为了使全党、全国人民继续保持对马克思主义行的信念,就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践行和豐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其葆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EB/OL].(2021-07-01)[2021-07-20].https://www.12371.cn/2021/07/01/ARTI1625122624003841.shtml.
[2]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EB/OL].(2021-07-07)[2021-07-20].http://cpc.people.com.cn/n1/2021/0707/c64094-32150727.html.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