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跳水运动的训练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了造成跳水运动员损伤的原因,针对此原因提出了相关预防机制,并结合康复训练,以解决现阶段跳水运动员面临的损伤问题,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
关键词 跳水运动 训练损伤 康复 措施
跳水运动的技巧性极为讲究,运动员如果想在比赛中做出高难度的跳水动作,平时就必须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这些训练给运动员的身体带来了极大负担,为此,要保证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使得运动员有能力进行更高技术的项目训练,就必须进行损伤预防及康复训练,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达到训练目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实践训练本人对跳水运动损伤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了提高运动成绩找出损伤原因,研究如何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及康复是本文研究的方向。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撰写前,根据本文的目的和内容,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和文献,扩展了思路,为完成本文打下了基础。
2.访问调查法。本人亲自访问了涉及到本文相关问题的学者和专家,从而增加了本文的客观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1.训练水平不够。跳水项目的训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专项技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上述三点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哪一种内容的训练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2.运动量安排不合理。运动量安排不当,局部负荷过大,容易引起运动员在训练中发生急、慢性损伤。
3.违反训练原则。训练中,如果急于求成,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等各方面能力都较低的情况下,过早的进行高难度动作的学习及训练,这就容易造成技术不合理而导致损伤事故的发生。从一次训练或教学课来讲,也应注意循序渐进。运动量、运动强度、专项技术的难易程度,均应考虑到训练时间安排的先后顺序,否则也易造成一系列的急、慢性损伤。
总之,主观上对运动损伤发生的危害性的忽视,是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从客观上讲,只要主观上重视,任何损伤均有可能预防和避免的。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
1.运动损伤前的预防。有效的做好损伤前的预防是减少运动损伤的关键。具体的预防大致可分为以下八个步骤:(l)在进人一个较大周期训练前,首先要做好全面的体检。严格的检查运动员身体各部位的机能是否正常。(2)在每次训练课之前,要认真的做好准备活动。训练课结束后要认真做好整理活动。(3)认真的做好专项体能训练。(4)要学会科学的使用护具。(5)在训练之前,要认真的检查训练器材。(6)训练前、中、后都要及时的补充水分。(7)定期检查运动员的营养状况是否正常。(8)及时做好运动员伤病的调查和统计。
2.提高教练员对运动损伤的重视。教练员应加强各方面运动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对运动损伤的鉴别能力。同时,教练员还应与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密切的合作,共同制定出各种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科学的全方位的跟踪、监测。
3.根据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全面加强运动员的身心素质训练,也可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由于跳水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领偏早,而又处在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应根据运动员身心发育特点,合理科学的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和女运动员的运动量更应注意。因此,对青少年运动员不宜过早的要求出成绩。只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合理的安排运动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和减少运动损伤有着重要意义。
4.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恢复疲劳措施。在训练或比赛前,应充分的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加强受伤部位的活动。经理论和实践证明,提高机体兴奋性,提高肌肉、关节、韧带的温度及伸展性,这可减少关节的损伤和肌肉、韧带的拉伤。准备活动应根据训练内容、比赛情况或个人机体状况合理安排。
(三)运动损伤的康复
1.加强运动损伤后的康复安排。教练员应注意受伤运动员的治疗与训练相结合;休息与恢复相结合,这关系到停训或恢复训练期间,及时常握好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情况,对加速损伤的恢复和预防损伤是必要的。
2.加强运动员的自我保护及自我监督意识。加强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可增加运动员的自信心。同时,也能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对于初学者和年轻运动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员应学会自我保护,这在一些必要的时候,可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自我监督在预防运动损伤中也非常重要。运动员应坚持写训练日记,记录当天的训练情况、自我感觉及身体反应,尤其是身体各部位的局部反应。
三、结论
总之,由实践探究所得,为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科学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防伤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包括教练员及运动员在内都充分了解其损伤特点及产生原因规律,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蒋戈利.康复医学发展趋势及设想[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01).
[2] 罗晨,张秀云.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对运动损伤预防及康复训练的作用[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03).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跳水运动的训练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了造成跳水运动员损伤的原因,针对此原因提出了相关预防机制,并结合康复训练,以解决现阶段跳水运动员面临的损伤问题,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
关键词 跳水运动 训练损伤 康复 措施
跳水运动的技巧性极为讲究,运动员如果想在比赛中做出高难度的跳水动作,平时就必须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这些训练给运动员的身体带来了极大负担,为此,要保证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使得运动员有能力进行更高技术的项目训练,就必须进行损伤预防及康复训练,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达到训练目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实践训练本人对跳水运动损伤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了提高运动成绩找出损伤原因,研究如何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及康复是本文研究的方向。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撰写前,根据本文的目的和内容,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和文献,扩展了思路,为完成本文打下了基础。
2.访问调查法。本人亲自访问了涉及到本文相关问题的学者和专家,从而增加了本文的客观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1.训练水平不够。跳水项目的训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专项技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上述三点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哪一种内容的训练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2.运动量安排不合理。运动量安排不当,局部负荷过大,容易引起运动员在训练中发生急、慢性损伤。
3.违反训练原则。训练中,如果急于求成,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等各方面能力都较低的情况下,过早的进行高难度动作的学习及训练,这就容易造成技术不合理而导致损伤事故的发生。从一次训练或教学课来讲,也应注意循序渐进。运动量、运动强度、专项技术的难易程度,均应考虑到训练时间安排的先后顺序,否则也易造成一系列的急、慢性损伤。
总之,主观上对运动损伤发生的危害性的忽视,是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从客观上讲,只要主观上重视,任何损伤均有可能预防和避免的。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
1.运动损伤前的预防。有效的做好损伤前的预防是减少运动损伤的关键。具体的预防大致可分为以下八个步骤:(l)在进人一个较大周期训练前,首先要做好全面的体检。严格的检查运动员身体各部位的机能是否正常。(2)在每次训练课之前,要认真的做好准备活动。训练课结束后要认真做好整理活动。(3)认真的做好专项体能训练。(4)要学会科学的使用护具。(5)在训练之前,要认真的检查训练器材。(6)训练前、中、后都要及时的补充水分。(7)定期检查运动员的营养状况是否正常。(8)及时做好运动员伤病的调查和统计。
2.提高教练员对运动损伤的重视。教练员应加强各方面运动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对运动损伤的鉴别能力。同时,教练员还应与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密切的合作,共同制定出各种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科学的全方位的跟踪、监测。
3.根据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全面加强运动员的身心素质训练,也可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由于跳水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领偏早,而又处在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应根据运动员身心发育特点,合理科学的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和女运动员的运动量更应注意。因此,对青少年运动员不宜过早的要求出成绩。只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合理的安排运动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和减少运动损伤有着重要意义。
4.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恢复疲劳措施。在训练或比赛前,应充分的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加强受伤部位的活动。经理论和实践证明,提高机体兴奋性,提高肌肉、关节、韧带的温度及伸展性,这可减少关节的损伤和肌肉、韧带的拉伤。准备活动应根据训练内容、比赛情况或个人机体状况合理安排。
(三)运动损伤的康复
1.加强运动损伤后的康复安排。教练员应注意受伤运动员的治疗与训练相结合;休息与恢复相结合,这关系到停训或恢复训练期间,及时常握好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情况,对加速损伤的恢复和预防损伤是必要的。
2.加强运动员的自我保护及自我监督意识。加强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可增加运动员的自信心。同时,也能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对于初学者和年轻运动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员应学会自我保护,这在一些必要的时候,可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自我监督在预防运动损伤中也非常重要。运动员应坚持写训练日记,记录当天的训练情况、自我感觉及身体反应,尤其是身体各部位的局部反应。
三、结论
总之,由实践探究所得,为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科学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防伤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包括教练员及运动员在内都充分了解其损伤特点及产生原因规律,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蒋戈利.康复医学发展趋势及设想[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01).
[2] 罗晨,张秀云.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对运动损伤预防及康复训练的作用[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