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财经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建设的路径研究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中,赋予了财政“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相应的,财政学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对国内11所财经类高校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向、招生规模、师资结构、专业建设特色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对国内财经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路径设计和教学实践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1-0166-04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中,赋予了财政“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相应的,财政学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财政学科属性、社会对财税评估人才的需求、所面对的培养对象的特点以及学科建设基础,都成为探索财政学类专业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11所财经高校财政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向、招生规模、师资结构、学科地位、专业建设特色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国内财经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路径设计和教学实践经验,以期探索财政学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路径。
  一、文献回顾
  关于财政学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宋健敏和温娇秀(2014)分别从美国和日本的财政学学科发展轨迹分析与比较两国对财政学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研究发现美日两国的财政学学科发展与社会对财政学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两国间的趋同性[1]。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2016)对财政学类专业建设与就业需求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市场和社会所需要素供给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要素,提出了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实现强支撑就业的对策[2]。
  关于财政学类专业建设的模式与特色,孙健夫(2008)以河北大学为例,对财政学专业建设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双语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五个不同视角,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3]。欧阳华生和裴育(2011)根据国内20所高校的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从招生规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师资结构和人才培养特色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各院校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专业定位,构建与学校类型相适应的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财政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力度,进一步凸显人才培养特色,围绕特色专业优化课程体系,加强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4]。
  在财政学类人才培养的标准问题上,张锦华和郑春荣(2014)根据财政学教指委对全国举办财政学类专业的高校和部分用人单位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我国财政学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呈现良好适应性,课程体系较为完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高,质量评估与监控制度基本形成,财税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总学分偏高、课程设置重复、实践教学不足等一些问题[5]。樊丽明等(2014)总结了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制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应坚持“处理好专业基本要求与各校特色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立足教育现实与引导深化改革的关系”“处理好坚持中国特色与吸收国际经验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学门类共性要求与财政学个性要求的关系”和“处理好本科专业标准与硕士培养标准的关系”五个基本原则,并对培养目标、学制、总学分及其结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6]。
  关于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邓毅(2006)提出,可将“平台+模块”引入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构筑不同的课程模块,以保证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7]。张晋武(2008)认为,财政学专业要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更新和改进,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成为通晓专业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8]。徐亿军(2010)提出,要打破传统的“链式结构”模式,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基础平台+课程模块+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课程体系[9]。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2016)对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与选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尽快启动学科基礎课“财政学”大纲的编写工作,构建自编教材管理与质量评价跟踪机制,提高自编教材质量;在科学确定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专业教材体系,建立财政学类专业教材信息库[10]。
  二、国内财经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建设的现状:基于我国11所财经院校的分析
  (一)样本说明
  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在我国的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目前有财政学(020201)和税收学(020202)两个本科专业。截至2013 年,国内开设财政或税收专业的院校有121 所,涵盖各个学校类型[11]。本文以国内财经类高校财政学类专业为研究对象,样本选择是基于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应用经济学学科评估B+以上并设置了财政学类专业的高校,共11所,包括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其中,包括2017年公布的双一流学科的学校5所,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按地域划分,华东地区3所(上海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华中地区2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华北地区4所(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东北地区1所(东北财经大学),西南地区1所(西南财经大学)。其中,位于北京的高校有三所,分别为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本文根据这11所财经类院校的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特色、招生规模、专业建设、师资结构、精品课程建设六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样本数据和资料均来源于各高校和财政学类专业所属学院官网。   (二)专业设置情况
  根据《财政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财政学类专业(代码:0202)包括财政学(020201K)、税收学(020202)及教育部认定的其他专业。从表1可见,从统计的11所样本院校来看,在财政学类专业下均设置了财政学和税收学两个专业,其中,7所学校(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的财政学类专业建有专门的财政税务学院,2所学校(天津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财政学类专业归属经济类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2所学校的财政学类专业与公共管理专业共设二级学院。从11所学校的情况来看,财政学类专业基本上是该校设置最早、办学历史最长的专业之一,多数财经类学校在建校之初即已组建财政学类专业,如中央财经大学的财政学类专业是依托1949年中央税务学校的税政专业,1951年成立的中央财政学院财政系、税务系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专业。
  (三)招生规模
  从11所财经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招生规模来看,除专业开设等因素导致招生人数在不同年度之间有较大变动的情况外,各年份之间招生人数有一定波动,但总体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截至2017年,招生人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山东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占11所财经院校招生总人数约53%,排名后三的分别是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所学校招生人数占总人数约9%。
  (四)师资情况
  通过比较11所财经院校的师资结构,可以发现,第一,平均来看高校的师资配比相对合理。其中,教授平均占比40%,副教授平均占比36%,讲师平均占比24%。第二,各高校师资质量较高,平均85%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历,在统计的10所高校中,7所高校的这一比例在90%以上。
  (五)专业建设特色
  根据11所财经院校在其官网所披露的信息发现,第一,11所样本学校中,除设置专业较晚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其余10所学校的财政学科或者财政学类专业都是国家级或者省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第二,办学历史悠久,著名的财经类大学的财政学学科均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余财经类大学的财政学学科也是省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级财政学类特色专业的学校既包括老牌财经院校,同时也包括浙江财经大学等地方财经院校。第三,财政学类专业包括财政学和税收学两个专业,除东北财经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的税收学专业分别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称号外,其他院校主要以财政学专业申报特色专业。
  (六)人才培养方向
  根据各院校官网公开的专业培养方案,本文统计了11所高校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是否有特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11所高校中,有5所高校的财政学类专业明确了培养方向,这些培养方向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明确特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如政府采购方向、国际税收方向、税务师方向、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税收筹划等,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上也围绕特定方向设计课程和培养方式。二是以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一般冠以实验班、拔尖人才培养班等名称,学生培养方式多為加强经济学理论、财税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学习,以继续深造为学生主要目标。
  (七)课程建设
  表4汇总了11所财经院校在财政学类专业课程方面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的情况,统计发现,精品课程主要集中在财政学、中国税制(中国税收、税法)等学科基础课
  (八)分析结论
  从对11所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设置情况、招生规模、师资、建设特色、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分析可见,国内财经类高校在财政学类专业建设上既有共性特征,也存在个性差异。
  第一,从各财经院校的情况来看,除个别财政学专业新建院校外,财政学学科和财政学类专业在财经院校中的地位较高,均属各校传统优势学科,11所样本学校中拥有财政学国家重点学科的有4所,拥有财政学省重点学科的6 所,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的7所,拥有省级特色专业的4所,这与财政学科和财政学类专业的建设背景有关。
  第二,从招生规模和师资情况看,财经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在社会需求和生源条件下,招生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师资的学历、学源条件和师资结构较好,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基本保障。此外,从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可见,财政学类专业在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
  第三,财经类院校在设定财政学类人才培养目标时,多提出“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等基本方向,以培养掌握经济学和财政税收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财税政策法规,了解我国财经运行状况,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经济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除此之外,也有多所财经院校结合自身优势,设定了指向性更强的人才培养方向,意在培养更能符合特定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国内财经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建议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支柱的地位确立的同时,国内高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似乎开始遇到更加严峻的局面: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学生就业与金融、会计等专业区分度不明显等,面对这种情况,基于本文对11所财经院校财政学类专业的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财政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进一步精准,尤其要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专业定位,构建与学校类型相适应的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纵观目前国内各高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具有相当程度的共性,如“宽口径、厚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模式,“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等。但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的财政税收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能够适应不同领域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能够继续深造的人才,对高校办学条件和资源的要求是不同的,并非所有的高校都具备能够分类培养出三类人才的师资条件和各类教育资源。不同类型的高校财政学类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学校类型相适应的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从各高校财政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来看,特色培养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培养方向上,尤其财政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如财政学与会计学交叉形成税务筹划、财政学与审计学交叉形成财政审计、财政学与新闻学交叉形成财经新闻与方向等。各高校对特色培养道路的探索,有利于对本校财政学专业进行科学、明确的定位,也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同时,特色培养强调的学科交叉,也符合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趋势来看,今后要加大财政学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力度,形成不同领域的财政学人才培养特色,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第三,课程设置方面,一方面应当增加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突出财政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特点,另一方面应当加深财政收支、税收等专业课的内容,财政学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当比其他专业学生具备更强的财政收支知识框架与应用能力,更加精通政府财政收支内容,这样才能满足对精通政府财政收支内容人才的社会需求。
  [ 参 考 文 献 ]
  [1] 宋健敏,温娇秀.专业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变化间关系的思考——以美国和日本财政学学科的发展轨迹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4(7):7.
  [2] 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樊丽明,刘小兵,等.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导向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1):48-53.
  [3] 孙健夫.高等学校财政学专业办学实践与探索——以河北大学为例[J].教学研究,2013(3):38-40.
  [4] 欧阳华生,裴育.财政学专业人才特色培养探讨——基于我国20所高校财政专业的比较分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3):35-40.
  [5][11] 张锦华,郑春荣.我国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建设状况分析报告——基于56个专业点的问卷调查[J].中国大学教学,2014(7):26-31.
  [6] 樊麗明,刘小兵,姚玲珍.研制财政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实践及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7):21-25.
  [7] 邓毅.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平台+模块”改革思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55-156.
  [8] 张晋武.地方院校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1):78-82.
  [9] 徐亿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财经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0(2):126-127.
  [10] 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樊丽明,刘小兵,等.关于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与选用问题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6(2):83-87.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在国内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历史,成为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涉及合作项目教学质量的研究并不多,更少有深入教学第一线做调查的实证研究。项目组选取了课程体验这一能够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检视教学质量的视角,在参考课程体验量表的基础上,采用半结构访谈的方法从教学目标、教材、课堂教学、学习量、学习独立性和学业评价六个维度调查了X大学20余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课程体验,并在总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南京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了以有效导学为核心、以多维度导师全程导学为实施途径的改革实践,构建了由专业导师、行业导师、班导师、朋辈导师及辅导员为引导主体的五维导学模式,重点进行了专业导师维度的改革,挖掘了专业导师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确定了其科研引领的角色定位。实践表明,该模式在促进教师科研与教学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达到了师生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研
期刊
[摘 要]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校非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及综合性强,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学生感觉晦涩难学。高校可将参与式教学法引入该课程教学中,通过情景设置、小组讨论、学生上讲台、建立班级群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前、课堂及课后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相互协作配合、组
期刊
[摘 要]公共管理类专业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项目组针对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高该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完善相关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医学院校;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1-0058-03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
期刊
[摘 要]离散数学是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理论课。在协同创新新环境、新理念下,高校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对离散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广西民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平台、丰富考核方式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离散数学;软件工程专业;协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期刊
[摘 要]在我国二外日语的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是学习者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和教材,我国高校二外日语教材大都是《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虽然教材的编写者已经竭尽全力去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但是由于时代、地域、编者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套教材并不能百分百地适应特定环境下每一个特定班级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如果日语教师在二语习得理论的指导下
期刊
[摘 要]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转型和学生个人全面成长的需要。当前工科教学中存在思想认识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脱节,实验教学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据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措施: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理论教学结合工程实践,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整合实验资源,开展综合型创新型实验;课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软件工程专业双语模式的改革已是必然,但双语教学的弊端一直存在。本文结合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特色重新构建了双语教学的课程教学体系,以互动营造良好轻松的双语比例教学新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双语教学比例设定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较好地消除了教师和学生英文基础薄弱与全英文教材的诟病,实施两年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软件工程;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
期刊
[摘 要]为适应时代要求,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应用技术及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双创”建设背景,对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从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优化专业建设规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管理、教学的各个层次、环节,加强应用技术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开展各类大学生学科创新竞赛活动等方面进行探讨,这对高校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期刊
[摘 要]电商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同时给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率不高、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较高、就业区域的选择相对集中、实践能力不强、多数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未选择专业对口工作及毕业生就业需求多元化的情况。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助力学生职业发展;构建就业指导精准帮扶体系,实施全程化就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