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数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總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有力于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等各方面的需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笔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有如下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
1.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要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发学生潜力和学习主动性。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真诚的微笑,都有可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其次,创设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其三,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都能得到展示,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进而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
2.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数学教学重在过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喜欢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
课堂教学环境是由课堂空间、师生人际关系、和课堂气氛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景。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需要新思想的教学,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开放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1.使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开放度
简单说,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一个好的开放的教学情景,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更多学生体会到获取新知的成功感。如在教学“比多(少)求和”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材有这样一个例题:果园里有梨树1480棵,桃树比梨树少280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我在教学生例题时没有单一的引入例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来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采用开放式的编题引入,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认识这两步计算题的横向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了解题规律。
2.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
在数学教学中,我精心构思以下四类习题:
(1)答案不唯一。也就是一题有多个解答结果,而且大部分的题在解出不同结果的同时总结出解题规律。
(2)条件不唯一。学生通过对题目先从不同角度补上条件,然后解答。
(3)问题不唯一。也就是使学生在补充不同问题中,得出不同的解答。如:“一个运输队送面粉,上午运走240袋,每袋50千克;下午运走480袋,每袋是50千克。”学生可补上如下问题:这一天共运走了多少千克?下午比上午多运走多少千克?下午运送的重量是上午的多少倍?下午比上午多运多少袋?
(4)解法不唯一。一道题,思考的方法不一样,那么它的解题策略也就不一样。比如应用题可用算术方法解,也可用方程解,而同样是列方程应用题,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也不同。
通过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向学生指明自主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都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参与活动是紧密地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而不是盲目的、形式主义的。
例如,在四年级《平均数》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参与活动。
1.复习铺垫。口算:(22+38+30)3,(4+3+4+5)4,(52+48)2,(7+9+8+6+10)5.
2.实践操作理解平均数的含义。(1)第一堆放三根小棒,第二堆放4根,第三堆放5根。平均每堆有几根?(2)读题讨论:a这三堆小棒数量相等吗?b平均每堆有几根指的是什么?c用什么方法使三堆小棒同样多?(3)经过讨论、操作出现了二种方法。
3.归纳说理小结。在学生的观察、思考、讲述后,我进一步追问:怎样使三堆小棒数量相等?学生说思考过程后,这时教师小结:把多的给少的,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使学生在操作、观察、探索思考中,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的。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明确参与目标,才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效果。
实践证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
一、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
1.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要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发学生潜力和学习主动性。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真诚的微笑,都有可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其次,创设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其三,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都能得到展示,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进而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
2.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数学教学重在过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喜欢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
课堂教学环境是由课堂空间、师生人际关系、和课堂气氛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景。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需要新思想的教学,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开放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1.使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开放度
简单说,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一个好的开放的教学情景,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更多学生体会到获取新知的成功感。如在教学“比多(少)求和”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材有这样一个例题:果园里有梨树1480棵,桃树比梨树少280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我在教学生例题时没有单一的引入例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来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采用开放式的编题引入,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认识这两步计算题的横向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了解题规律。
2.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
在数学教学中,我精心构思以下四类习题:
(1)答案不唯一。也就是一题有多个解答结果,而且大部分的题在解出不同结果的同时总结出解题规律。
(2)条件不唯一。学生通过对题目先从不同角度补上条件,然后解答。
(3)问题不唯一。也就是使学生在补充不同问题中,得出不同的解答。如:“一个运输队送面粉,上午运走240袋,每袋50千克;下午运走480袋,每袋是50千克。”学生可补上如下问题:这一天共运走了多少千克?下午比上午多运走多少千克?下午运送的重量是上午的多少倍?下午比上午多运多少袋?
(4)解法不唯一。一道题,思考的方法不一样,那么它的解题策略也就不一样。比如应用题可用算术方法解,也可用方程解,而同样是列方程应用题,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也不同。
通过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向学生指明自主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都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参与活动是紧密地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而不是盲目的、形式主义的。
例如,在四年级《平均数》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参与活动。
1.复习铺垫。口算:(22+38+30)3,(4+3+4+5)4,(52+48)2,(7+9+8+6+10)5.
2.实践操作理解平均数的含义。(1)第一堆放三根小棒,第二堆放4根,第三堆放5根。平均每堆有几根?(2)读题讨论:a这三堆小棒数量相等吗?b平均每堆有几根指的是什么?c用什么方法使三堆小棒同样多?(3)经过讨论、操作出现了二种方法。
3.归纳说理小结。在学生的观察、思考、讲述后,我进一步追问:怎样使三堆小棒数量相等?学生说思考过程后,这时教师小结:把多的给少的,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使学生在操作、观察、探索思考中,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的。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明确参与目标,才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效果。
实践证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