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教互学:发展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路径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oud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南宁外国语学校的“互教互学”课堂教学模式为例,论述发展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并提出该核心素养发展的路径:编制导学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载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形成自主学习倾向;实施导学案导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基于“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支撑;贯穿于全程的教师导学,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技能。
  【关键词】互教互学 学会学习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062-03
  “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以核心素养研究引领、拉动课程教学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认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因为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国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至高无上的课题,核心素养指导、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2016 年 9 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学会学习”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包含“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和“信息意識”三个基本要点。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应将培育这三种基本素养作为基础,但在如何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效融入教与学的问题上,教育界一直困扰颇多。即便先行者如欧盟,也面对着“如何在学校层面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如何确保核心素养教学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身上”的实际困惑与巨大挑战。改进与优化当前课堂教学中不相契合之处,以寻求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路径,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内涵


  苏图姆林斯基说,“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我教育的关键是学会学习。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说过,“21 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有人将学会学习称为通向 21 世纪的金钥匙。由此可见,发展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而准确透视学习的本质,把握“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独特内涵与本质是关键。
  (一)“学会学习”的动机。动机是推动学生去学习的内在动力,动机被比作一种力量、一种冲动,使某一行动得以启动。动机指引学习者进入可以让他满意的情境,同时,维持着将一个计划目标进行到底所必需的精力。
  “学会学习”核心素养体现了以追求真理为动机。“乐学善学”强调“正确认识与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勤于反思”是对学习状态与过程的一种审视与调整,也就是保证学习方向的准确性和认知过程的正确性,以规避产生错误信念的可能性;“信息意识”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应对复杂多变、真伪难分的海量数据信息,应“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确保获取可靠、有效的真实信息。
  对真理的持续性渴求,对真理价值的内在认同与肯定,是“学会学习”核心素养三个层面表征背后的牵引力,也是发展“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强大推动力。
  (二)“学会学习”的载体。实践产生智慧,“学会学习”核心素养必须在实践应用中才能得到滋养与成长。“乐学善学”要求“自主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只有基于认知行动的不断尝试与探索之上,才能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勤于反思”意味着“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与方法等”,这就要求认知行为能对实践多样性与时空差异性做出积极回应;“信息意识”明确提出面对大量的不确定信息时,要通过获取、评估、鉴别、使用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真正形成基于数字化的生存能力。不论是能力还是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智慧的承载与催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而的高度,而丧失实践提供的沃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旨在培养终身学习者,将追求真理作为发展动机,这一目标的实现和动机的激发都内蕴于学习过程的始终,需要在认知行为的践行过程中将动机转化为动力、目标转变为现实。所以,“学会学习”核心素养必须紧紧扎根于实践过程中,进而得以生成与发展。
  (三)“学会学习”的标准。“乐学善学”以求真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宜的学习方法为条件,最终表现为获得真知。“勤于反思”通过审思认知的过程,做出认知行为的调整与改变,也是为了能够获得符合情景和时代变化的真知。“信息意识”强调的数字化生存能力、网络伦理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也都包含在真知获得的结果中。这三种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其追求真理的认知动机与终身学习的行为取向。因而,获得真知成为评判认知行为是否成功的准绳,也符合终身学习者发展的基本条件。获取真知作为“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评价标准,导引学生“追求真理”,经由“认知行为”,最终获得真知的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

二、“互教互学”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南宁外国语学校“互教互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互教学习,倡导能学不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以多种手段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知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参与、发现”,积极思考,质疑讨论,求得真知,结合实际,进而创新。
  “互教互学”课堂教学包含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境导入,目标定向。教师创设情境导入课堂,通过展示学生根据导学案先学的情况进行目标定向,使学生明确在课堂接下来的各个环节探索、追求的学习目标。情景导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目标定向使学生明白本节课所学内容重难点,要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   第二阶段:学案引领,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任务,通过学案中的自学提纲要求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检查指导,了解学情。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探究,进而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实现兵教兵。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小组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合作、互教、帮扶。在对导学案里的内容进行深入互教后,由小组长组织在组内进行展示、相互分享。对合作探究中小组最终无法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连同学习成果一起汇报给老师,为班级大展示做准备。
  第四阶段:启发引导,精讲点拨。这一环节是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释疑中获得知识的运用和理解的深化阶段。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展示的实际反馈情况,把学生不理解和不懂的地方进行讲解,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升华。
  第五阶段:分层训练,达标检测。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当堂达标检测题;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
  第六阶段:回扣目标,总结提升。组织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目标,总结规律、归纳方法、形成能力,构建知识网络。

三、基于“互教互学”课堂的“学会学习”核心素养发展路径


  “学会学习”本质上是“学会自主学习”,即学生具有能独立、主动地引发学习,并能维持和调控自身学习过程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奠定最为重要的基础,南宁外国语学校施行的“互教互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发展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
  (一)编制导学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载体。导学案是南宁外国语学校“互教互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线路图”“指南针”“方向盘”,是集教案、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练案)于一体的“教学合一”的能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学习方案,是课堂指向高效的要素之一。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应充分考虑本节课的内容、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以问题呈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导学、导练和评测,在问题设置上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循序渐进式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发学习思维,真正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学会”到“会学”的重大转变。具体表现在:引导学生自主先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创设学习和课堂动态生成情境;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为教师有效指导提供载体;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形成自主学习倾向。教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在不同的情境,学生的心理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南宁外国语学校教师在编写“互教互学”课堂导学案时,并非将课本内容简单重现,而是对文本进行二次加工,经过抽象和提炼的教科书知识,将知识点改编成学生探究的问题,为教学的每个环节创设具体化的教学情境、学习情境、问题情境,通过情境的设计,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在课堂或活动的开始,通过信息技术创设逼真、吸引人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悟再发现、再创造的学习过程,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引发思维,从而促使问题研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不断提升,引发自主学习倾向的形成。
  (三)导学案导学的方式,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线路图”,教师在“互教互学”课堂教学中,以导学案中设计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先进行自学,然后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的问题,组织后续的小组互学和全班共学。学生在课前、课中的某一环节,根据学习内容的多少、难易设置开展自主独立先学,通过“先学”,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疑可问、有据可辩,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学案引导下的“先学”为教师组织和带领下的“后教”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和任务,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随后的组内学生互学和全班共学又为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开展解决疑难、深化理解、丰富视野、展示表现、获取好评等互教行为提供了平台。
  (四)基于“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支撑。“互教互学”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是保障课堂高效度的关键要素之一。南宁外国语学校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共同体是以学习小组建设的形式组织实施的,如何构建互教互学小组?如何将小组进行最优化组合?最优化分工?如何进行小组评价等,将影响到课堂的组织形式、学生合作交流氛围、学生合作探究的效度、学生学业成绩提升、良好非认知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方法的形成。
  在学习小组建设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小组内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设有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板书员、监督员等。每个小组在小组文化建设中坚持“四个一”:一个具有小组特色的称号,即组名;一条具有积极鼓励意义的格言,即组训;一套严格细致,具有约束力的“组规”;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组徽。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本组的情况设立目标,由于小组内同学在知识基础、智力能力、学习习惯与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要达到本组目标,组内同学在合作学习中必须做到共同协作、取长补短。在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表达的机会。同时,教师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对各小组的学习进行了解、引导、鼓励和帮助。
  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中的作用,一是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补充、勇于表达、认真倾听以及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合作习惯;二是培养阅读、思考、讨论、板演、展示的课堂学习习惯。
  (五)贯穿全程的教师导学,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技能。教师在学生自主先学时,其主导作用体现在巡视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进度,通过基础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该部分导学案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据此确定学生先学时间,适时转入下一步学习,完成课堂中的第一次学情调查。在学生互教互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领者而非指使者,通过创设互教互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互教互学,通过自主解决问题,开展深度思考,积极参与互教助学,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逐步掌握互教互学的核心方法。
  通过教师导学,在学生“先学”和“互教互学”两环节中逐步发展自定学习目标任务、自选学习内容资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付出学习努力、学会寻求合适的帮助,以及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完成学习过程等自主学习的技能。
  “互教互学”课堂教学着眼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使教學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认知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教与学的转变,让师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真正形成良性的互动。我们认为,这是一条师生与新课改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发展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N].中国教育报,2015-04-01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EB/OL].(2016-09-14)[2017-12-21].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914/c1053-28714231.html
  (责编 刘 影)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就打击乐器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模式进行探讨,论述通过灵活运用打击乐器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引入常用打击乐器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丰富音乐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等手段,以期能够为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 打击乐器 合理利用 个体表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B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横县职业教育中心为例探讨县级中专办学机制和体制改革的困境和发展路向,在分析县级中专办学机制和体制改革现状与困境的基础上,从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合理地布局各功能室、深化改革学校育人管理制度四方面对县级中专办学机制和体制改革的发展路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县级中专 办学机制 体制 困境 发展路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 2015 年以来学校教师参加的校内校外信息化教学比赛取得的优秀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信息化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并提出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让信息化教学比赛回归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化教学比赛 回归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014-03  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打造“互联网+移动课堂”的“翻转课堂”模式实现师生互动、运用 Plickers 软件加强课堂即时反馈互动、使用 QQ 家校师生群提高作业质量等做法。  【关键词】互联网+ 互教互学 应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090-02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绝大部分教师的课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工作经验,以茶艺课程的教学为例,从以职业生涯为主线、以实践锻炼为形式、以社会活动为载体、以考取茶艺师资格证为目标五个角度探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策略。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职业技能培养 茶艺课程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055-02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越来越高,这与中职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为例,论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非遗”活态传承的启示,提出依托美丽南方丰富的“非遗”资源、依托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基地,着重围绕壮族“三月三”“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开展研究和实践,通过构建政校行企长效合作机制、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搭建“非遗”活态传承大舞台、设置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与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创造性地实现职业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对靖西绣球、壮锦文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针对民族文化(绣球、壮锦)在靖西旅游中的开发现状及其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充分利用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契机大力宣传和弘扬靖西民族文化(绣球、壮锦)、民族文化进校园、创办民族文化(绣球、壮锦)旅游节、开展民族文化(绣球、壮锦)旅游体验活动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民族文化 旅游开发 传承发展 问题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读写课融合的可行性,以《写给晓东的交友建议信》为例,从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读写课教学目标的融合,从交互式学习策略、探究性学习策略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过程)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读写课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093-02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一例高一新生学习焦虑的辅导案例,针对求助者情绪非常焦虑、睡眠不好、学习效率下降、社会功能部分受损等问题,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治疗。经过 4 次咨询,求助者对自己的思维中一些不合理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学会用 RET 自助量表纠正生活中的不合理观念,其焦虑情绪消除,睡眠问题得到解决,咨询效果明显。  【关键词】学习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 辅导案例 高一新生  【中图分类号】G 【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为例,先分析教材及学情,再从教学目标确定、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探究培养、习得语文能力的同时实现德育的教化、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渗透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100-03  对学生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