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理想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的理想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即培养有知识、重理性、敢于实践和创新的现代人。语文教学怎样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呢?重中之重是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即以知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教学模式与教育理想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以知为本 以人为本 教学模式 教育理想 主导 主体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而在这一过程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那么,语文教学怎样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呢?笔者以为重中之重是必须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处理好以知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传统语文教学更为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讲析,而素质教育除此之外,更为关注的是人本身,强调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尊重、理解、信任、关心每一个学生。张志公先生说:“传统语文教学头绪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一共干两件事,一是花大力气对付汉字,一是花大力气对付文章。”这里强调了语文读与写的功能。他还说:“语文教学始终处于一种自发和非发觉的、凭朦胧的感觉和经验办事的状态,靠老师耳提面命,靠孩子去体会、探索。这种情况应该改变。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是以知识为主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的养成为依归的课。”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应注重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这些素质是学生做人的基础,也是他们成才的基础。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学生需能读书,需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的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成功的语文教学必须处理好“知”与“人”的关系,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二、处理好教学模式与教育理想的关系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理想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培养新世纪的现代人。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必须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探索一些新的、与教育理想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体现素质教育的特征。而不论哪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都应着重强调以下四点:
  1.学生参与的主体性。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因为知识的激活与内化,离不开主体的实践。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主要方面。语文教学中也必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要由老师讲授为主变为以学生练习为主。课堂上保证人人动脑、动手、动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教学方式的实践性。“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法要为学法服务,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让他们充分发展兴趣。给学生知识也要有传授之术,高明的传授之术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奉送知识。灵活多样的语文教学方法,其共同特征都应重视实践性,重视学生主体的作用,重视学法的研究与指导,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一点兴趣,少一点约束。
  3.教学时空的开放性。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自生下来就开始学习它,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大环境。因此,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课堂45分钟的学习,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学语文的机会。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语文的理想化色彩,又要重视语文的生活化色彩。一方面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的气息和文学色彩;另一方面,语文还是一种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思想工具,凡生活处即有语文。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正因为语文的这一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在各个学科中,语文是最能体现开放意识的一个门类。语文学科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它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生活的联系最紧密。过去的教材由于强调语文的学科体系,不太关注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大量的读写训练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活力,不但脱离了语文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也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在这一点上做出了重大修改,初中阶段强调了阅读、写作、口语、实践等内容的生活化,高中则关注人文精神,是符合现代语文教育的时代潮流的。
  4.学习成果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语文与传统语文的根本区别。知识经济社会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竞争的社会、创造的社会。知识经济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且人格健全、能够自己主宰自己的人。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着眼点,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学习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胆思维,大胆创新,保护学生的创造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的教育也要把人当成世上那些绝不可能相同的树叶。要知道,枫叶有自己的火红的颜色,杨柳则有自己的婀娜的身姿,它们的互异性才构成了自然美景。语文教学不是通过培育让枫叶、杨柳都成为规格一致的物种,我们的责任是提供肥料和水,负责把它们浇灌成茁壮的千姿百态的树木。所以,在课堂上要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实践中鼓励他们的“异端邪说”,在选择上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把他们当成平等的对象,多给他们提供动手的机会,解放自己,也解放他们。
  三、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工作的主导地位必须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相协调,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也是指导语文素质教育实践的基本法则。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本身的素质,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前提。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是因为高处的水与低处的水存在着“水位差”和“势能差”;同样,“电荷”的流动是因为“电位差”的存在。推及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存在“信息差”、“能力差”和“人格磁场差”,而且往往是这种“差”越大,教育越游刃有余,越有效。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浸染。语文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主体的活动、实践,培养语言素质、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制造在老师的指挥下、家长的压迫下机械从事语文学习的应考机器。
  新一轮课改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开始了,当前的语文教学应当具有大视野、大容量、大手笔的气魄,以迎接新的挑战。只要我们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精髓,并使之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都真正能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对人的关怀,那么,素质教育的理想——实现人的现代化即培养有知识、重理性、敢于实践和创新的现代人——就不难实现。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抄袭是作文训练和考试中的一个顽疾,要解决写作中的抄袭问题,必须首先从源头做起,其次要努力拓展积累写作资源的渠道,还可以利用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和自尊自爱的心理。
在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处于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种种劳动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增多,劳动关系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国有企业已初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以劳动法律和政策基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为了加强劳动关系体制建设,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关系
【摘 要】在新课标颁布和实施的背景下,笔者根据文言文语感能力的定义和五个基本特征,提出具体教学策略,即通过以语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从感受语境、品味篇章、实践语言、归纳知识四个角度,触发学生语感,继而使之领悟,习得,最后实现语感的积淀升华,从而达成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语感能力 基本特征 能力培养    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和印象,它关系到对语言了解的深度和正确与否。语感
【摘要】所谓题记,就是写在正文前或文章题目下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著作的内容或主旨,有时也可引用名人名言。用题记作为文章的开头,是考场作文常见的做法。由于题记具有解析题意、点明主旨、奠定基调、彰显结构、增加理趣等作用,因此,写好题记对于写好考场作文无疑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题记题意主旨基调结构理趣    为了提高高三学生们的考场作文水平,我鼓励他们多看各省市高考满分作文或优秀作文,于是许多版本
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育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并剖析了这些问题背后的观念误区。
2010年新年伊始,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莅临陕西视察工作,并结合陕西当前实际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央将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发展给予更大的支持,他特别提到,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同欧亚大陆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再上新台阶,努力把陕西打造成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这使我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加强同欧亚大
【摘要】在现代文阅读备考中,应重点强化三种意识:文本意识、文体意识和用题意识。这三种意识不是具体的阅读方法,而是整体的阅读观念;不是就某一篇文章而言的,而是对所有高考现代文阅读而言的。它的作用是引导性、建设性和激励性的,是学生主动学习、明白学习、有效学习现代文阅读文本的开始。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文本意识文体意识用题意识    在现在的高考语文卷中,现代文阅读的文本样式可以说是变化多端、内容庞杂
从商务部获悉:今年1月至9月,全国(不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青岛)家电下乡产品销售5730.8万台,实现销售额1538.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增长12.1%和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