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的大同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的方法对大学生网络非正式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该校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态度、能力、学习内容及效果等都不容乐观,究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学习者自身、学习资源和环境支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非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1-0027-04
非正式学习是一种有学习目的与学习意图的活动,或是在不经意中产生,常常没有固定的学习目标、固定的学习场所、固定的学习形式、固定和正式的教师,它是非官方的,是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但并不意味着学习是孤立的,社会性互动对其学习的效果更有意义。[1][2]
许多研究表明,非正式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和日后踏入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主要的学习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大众化,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条件已经具备,那么,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意识、能力、效果如何呢?大同大学是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师院、大同医专、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校合并成立的多科性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股新生力量,笔者以该校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网络非正式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该大学多个院系的学生。被调查对象涉及到各个年级和学科的学生,保证了被研究对象的非集中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28份,有效问卷116份,问卷的有效率达到了90.6%。具体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男生为25人、女生为91人,由于被调查学校师范专业所占比例较大,故女生所占比例较大。
2.研究实施过程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问卷是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3-5],分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研究内容和目的,对已有的问卷进行学习和借鉴,再结合某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问卷主要采用选择式和里克特量表式两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写,本次调查的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并制成图表。
3.研究结果与分析
(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态度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该校大学生对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22.2%的学生对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概念了解程度一般,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仅占18.3%。为了避免被调查者在不了解概念的情况下随意回答问卷,问卷设计时在开头部分对非正式学习、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给以解释,并在发放问卷时又着重强调。很显然,目前该校大学生对于非正式学习含义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大学生对待非正式学习的态度选题上,就“我认为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并乐意主动利用网络进行非正式学习”的题目,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大学生达到42.6%,其中选择“非常同意”的有21.6%。由此可见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没有认识到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在自主开展非正式学习方面态度不够积极。
对非正式学习概念的不了解以及态度的不积极也解释了目前该校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意识的薄弱。如图1所示,该校大学生平时上网的主要目的以通信交流和休闲娱乐为主,查找资料仅占40.6%。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所需的技能方面
本次调查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能力,是从大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的能力、使用网络软件的能力、非正式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以及进行非正式学习时资源获取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的。
如图2所示,在进行网上学习时,只有13.9%的学生有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能够按照制定的目标进行学习;有39.4%的大学生在进行网上活动时没有目标,上网只是漫无目的的闲逛。非正式学习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要进行学习,首先得制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指导学习。如果缺乏学习目标,又如何进行非正式学习呢?
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是聊天工具(比如QQ、飞信等),其次是论坛,电子邮件,再下来才是维基、网摘、Tag标签等社会性软件,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RSS、维基是什么。也就是说,大学生对进行非正式学习所需软件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所需方法的掌握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对“我掌握了利用网络平台或学习中心进行学习的一些学习方法”这项因素,有23.4%的学生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离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这个技能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如表3所示,只有38.9%的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地积累和选取信息,可见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水平亟待改善。对于“我能够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资料传到网络交流平台和大家分享”这一项内容,有31.7%的学生选择“不同意”,有13.3%选择“非常不同意”,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资源获取与交流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内容和效果方面
在学习内容方面,虽然非正式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但是对个体而言在内容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非正式学习的内容选择上关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兴趣爱好、社会生活、即时灵感、专业知识。选择“兴趣爱好”的大学生最多,所占比例为76.4%,体现了学习者进行非正式学习时自主性的特点。但是选择以“专业知识”为学习内容的调查者所占比例并不大,仅为33. 6%,说明目前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方式以正式学习为主,非正式学习所起的辅助性作用并不大,非正式学习并没有很好发挥其作为正式学习方式良好补充的作用。 同时,问卷也就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选择“同意”的占19.8%,选择“非常同意”的仅占1.7%,可见非正式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图3所示,就非正式学习的优势而言,相比于正式学习,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它更有利于学习者的个性发展(82.6%),更利于获得经验、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64.7%),并且更真实的反映出学习者需求(58.6%)。而选择“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的大学生只有17.2%,说明大学生认为非正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4)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影响因素
在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还设计问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进行网络非正式学习效果的内因和外因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比如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在网上学习时会受到其他信息(如游戏、视频、新闻等)的干扰而影响学习效率;有58.8%的学生认为是“网络软件更新速度太快,来不及适应”而影响了他们在网络上的学习;86.3%的学生对“目前的校园为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持否认态度。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及文献分析,得出影响因素主要有:主观意愿和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资源繁杂、缺乏学习方法和技巧、没有专门的学习网站、自控能力差、校园网络支撑环境不够理想、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等。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笔者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访谈,根据访谈结果,总结出校园网络支撑环境不够理想、资源繁杂、主观意愿和自主学习能力低下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由此也可以总结出影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学习者自身、学习资源和环境支持。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策略[6]
1.设置学习情境,培养非正式学习的意识
思想指引行动,增强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意识,对于指导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提高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效率非常必要。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学习形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传统的课堂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非正式学习成为了必要。而且,大学生各方面也都具备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条件。因此,非正式学习对于大学生意义重大。
针对该校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意识匮乏的现状,从教育者方面而言应该为大学生提供了解非正式学习的途径、提供相应的学习问题与情境等,引导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使他们正确认识非正式学习的概念、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及学习目标设置的意义等,培养大学生进行网络非正式学习时自我调控、积极参与的良好意识。
2.加强引导作用,提高非正式学习的能力
从学习者自身角度出发,除了需要具备积极的非正式学习意识,还应提高非正式学习的能力。
就学校而言,应该认识到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加强教学的引导作用。目前很多大学都开设有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等类似的公共课,但是相对于大学生所面对的复杂信息技术环境而言,这种课程的内容还不够深入,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开展非正式学习的知识需要。所以,高校除了应在公共课上下功夫以外,还应该开设丰富多样的培训活动、竞赛等,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提高大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检索的能力、对知识进行合理管理的能力等。
就学习者而言,在信息时代新技术和工具层出不穷的环境下,大学生一方面应该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相关培训或竞赛活动,多接触新知识;另一方面要在种类繁杂的技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并整合成个性化学习模式。同时,大学生也应意识到人际交往在非正式学习中的重要性,突破传统的学习习惯,利用社会性网络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如利用博客、网摘、QQ等社会性软件工具,将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学习目的的人组织在一起,形成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进而建构稳定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彼此提供支持和帮助、共享知识与经验等来提高非正式学习的效果。
3.改善网络环境,提供环境和资源支持
必要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是开展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支撑。
在学习环境方面,高校应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硬件环境,包括一定数量的公用计算机、良好的网络接入,校园最好可以提供无线网络全覆盖。同时,高校应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应用平台,比如专家在线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等,并能使学习者便捷地使用,使得网络在线交流与协作得以实现,实现知识的共享。目前大多数高校存在的问题是基本的非正式学习硬件条件已经具备,但缺乏使用的便捷性,如网络服务是有线的,有必要的应用平台但必须在内网才能使用,等等这些都大大影响了非正式学习的效果。在人文环境方面,高校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积极学习风尚的形成,如通过建立榜样机制、奖励措施等方式,来鼓励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行为。
在资源支持方面,如今网络学习资源繁杂,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影响了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积极性。所以,目前更重要的是关注资源的质量,尽可能地为不同学习者提供符合自身的个性化资源,可以采用使用者评价、资源下载量、RSS订阅等方式,为学习者快速获得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提供帮助。就高校教学而言,教师应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有用的网络学习资源,降低大学生寻找网络学习资源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同时,相关部门在开发或提供学习资源时(比如大学生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等),要适当考虑到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需要,为学习网站创建良好的资源搜索和导航等个性化的资源风格,便于学生的使用和学习。
三、结束语
非正式学习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日趋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就目前的调查来看,该地方院校大学生进行网络非正式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分析后认为主要受学习者自身、学习资源和环境支持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认为,高校教育者应该意识到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重视非正式学习情境的设置,传授非正式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营造良好的非正式学习氛围,提供便捷的、有效的非正式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真正促进该校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活动,增强大学生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侯小杏,陈丽亚.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2):39-41.
[2]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18-23.
[3]宋权华,于勇,廖守琴.长尾理论下的非正式学习方式探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9(2):54-57.
[4]柴阳丽.Web2.0 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63-68.
[5]刘朋.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6]王润兰.大学生网络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56-60.
(编辑:王晓明)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非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1-0027-04
非正式学习是一种有学习目的与学习意图的活动,或是在不经意中产生,常常没有固定的学习目标、固定的学习场所、固定的学习形式、固定和正式的教师,它是非官方的,是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但并不意味着学习是孤立的,社会性互动对其学习的效果更有意义。[1][2]
许多研究表明,非正式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和日后踏入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主要的学习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大众化,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条件已经具备,那么,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意识、能力、效果如何呢?大同大学是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师院、大同医专、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校合并成立的多科性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股新生力量,笔者以该校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网络非正式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该大学多个院系的学生。被调查对象涉及到各个年级和学科的学生,保证了被研究对象的非集中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28份,有效问卷116份,问卷的有效率达到了90.6%。具体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男生为25人、女生为91人,由于被调查学校师范专业所占比例较大,故女生所占比例较大。
2.研究实施过程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问卷是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3-5],分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研究内容和目的,对已有的问卷进行学习和借鉴,再结合某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问卷主要采用选择式和里克特量表式两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写,本次调查的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并制成图表。
3.研究结果与分析
(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态度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该校大学生对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22.2%的学生对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概念了解程度一般,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仅占18.3%。为了避免被调查者在不了解概念的情况下随意回答问卷,问卷设计时在开头部分对非正式学习、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给以解释,并在发放问卷时又着重强调。很显然,目前该校大学生对于非正式学习含义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大学生对待非正式学习的态度选题上,就“我认为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并乐意主动利用网络进行非正式学习”的题目,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大学生达到42.6%,其中选择“非常同意”的有21.6%。由此可见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没有认识到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在自主开展非正式学习方面态度不够积极。
对非正式学习概念的不了解以及态度的不积极也解释了目前该校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意识的薄弱。如图1所示,该校大学生平时上网的主要目的以通信交流和休闲娱乐为主,查找资料仅占40.6%。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所需的技能方面
本次调查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能力,是从大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的能力、使用网络软件的能力、非正式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以及进行非正式学习时资源获取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的。
如图2所示,在进行网上学习时,只有13.9%的学生有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能够按照制定的目标进行学习;有39.4%的大学生在进行网上活动时没有目标,上网只是漫无目的的闲逛。非正式学习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要进行学习,首先得制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指导学习。如果缺乏学习目标,又如何进行非正式学习呢?
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是聊天工具(比如QQ、飞信等),其次是论坛,电子邮件,再下来才是维基、网摘、Tag标签等社会性软件,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RSS、维基是什么。也就是说,大学生对进行非正式学习所需软件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所需方法的掌握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对“我掌握了利用网络平台或学习中心进行学习的一些学习方法”这项因素,有23.4%的学生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离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这个技能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如表3所示,只有38.9%的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地积累和选取信息,可见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水平亟待改善。对于“我能够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资料传到网络交流平台和大家分享”这一项内容,有31.7%的学生选择“不同意”,有13.3%选择“非常不同意”,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资源获取与交流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内容和效果方面
在学习内容方面,虽然非正式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但是对个体而言在内容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非正式学习的内容选择上关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兴趣爱好、社会生活、即时灵感、专业知识。选择“兴趣爱好”的大学生最多,所占比例为76.4%,体现了学习者进行非正式学习时自主性的特点。但是选择以“专业知识”为学习内容的调查者所占比例并不大,仅为33. 6%,说明目前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方式以正式学习为主,非正式学习所起的辅助性作用并不大,非正式学习并没有很好发挥其作为正式学习方式良好补充的作用。 同时,问卷也就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选择“同意”的占19.8%,选择“非常同意”的仅占1.7%,可见非正式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图3所示,就非正式学习的优势而言,相比于正式学习,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它更有利于学习者的个性发展(82.6%),更利于获得经验、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64.7%),并且更真实的反映出学习者需求(58.6%)。而选择“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的大学生只有17.2%,说明大学生认为非正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4)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影响因素
在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还设计问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进行网络非正式学习效果的内因和外因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比如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在网上学习时会受到其他信息(如游戏、视频、新闻等)的干扰而影响学习效率;有58.8%的学生认为是“网络软件更新速度太快,来不及适应”而影响了他们在网络上的学习;86.3%的学生对“目前的校园为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持否认态度。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及文献分析,得出影响因素主要有:主观意愿和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资源繁杂、缺乏学习方法和技巧、没有专门的学习网站、自控能力差、校园网络支撑环境不够理想、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等。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笔者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访谈,根据访谈结果,总结出校园网络支撑环境不够理想、资源繁杂、主观意愿和自主学习能力低下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由此也可以总结出影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学习者自身、学习资源和环境支持。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策略[6]
1.设置学习情境,培养非正式学习的意识
思想指引行动,增强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意识,对于指导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提高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效率非常必要。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学习形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传统的课堂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非正式学习成为了必要。而且,大学生各方面也都具备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条件。因此,非正式学习对于大学生意义重大。
针对该校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意识匮乏的现状,从教育者方面而言应该为大学生提供了解非正式学习的途径、提供相应的学习问题与情境等,引导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使他们正确认识非正式学习的概念、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及学习目标设置的意义等,培养大学生进行网络非正式学习时自我调控、积极参与的良好意识。
2.加强引导作用,提高非正式学习的能力
从学习者自身角度出发,除了需要具备积极的非正式学习意识,还应提高非正式学习的能力。
就学校而言,应该认识到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加强教学的引导作用。目前很多大学都开设有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等类似的公共课,但是相对于大学生所面对的复杂信息技术环境而言,这种课程的内容还不够深入,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开展非正式学习的知识需要。所以,高校除了应在公共课上下功夫以外,还应该开设丰富多样的培训活动、竞赛等,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提高大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检索的能力、对知识进行合理管理的能力等。
就学习者而言,在信息时代新技术和工具层出不穷的环境下,大学生一方面应该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相关培训或竞赛活动,多接触新知识;另一方面要在种类繁杂的技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并整合成个性化学习模式。同时,大学生也应意识到人际交往在非正式学习中的重要性,突破传统的学习习惯,利用社会性网络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如利用博客、网摘、QQ等社会性软件工具,将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学习目的的人组织在一起,形成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进而建构稳定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彼此提供支持和帮助、共享知识与经验等来提高非正式学习的效果。
3.改善网络环境,提供环境和资源支持
必要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是开展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支撑。
在学习环境方面,高校应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硬件环境,包括一定数量的公用计算机、良好的网络接入,校园最好可以提供无线网络全覆盖。同时,高校应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应用平台,比如专家在线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等,并能使学习者便捷地使用,使得网络在线交流与协作得以实现,实现知识的共享。目前大多数高校存在的问题是基本的非正式学习硬件条件已经具备,但缺乏使用的便捷性,如网络服务是有线的,有必要的应用平台但必须在内网才能使用,等等这些都大大影响了非正式学习的效果。在人文环境方面,高校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积极学习风尚的形成,如通过建立榜样机制、奖励措施等方式,来鼓励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行为。
在资源支持方面,如今网络学习资源繁杂,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影响了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积极性。所以,目前更重要的是关注资源的质量,尽可能地为不同学习者提供符合自身的个性化资源,可以采用使用者评价、资源下载量、RSS订阅等方式,为学习者快速获得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提供帮助。就高校教学而言,教师应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有用的网络学习资源,降低大学生寻找网络学习资源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同时,相关部门在开发或提供学习资源时(比如大学生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等),要适当考虑到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需要,为学习网站创建良好的资源搜索和导航等个性化的资源风格,便于学生的使用和学习。
三、结束语
非正式学习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日趋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就目前的调查来看,该地方院校大学生进行网络非正式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分析后认为主要受学习者自身、学习资源和环境支持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认为,高校教育者应该意识到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重视非正式学习情境的设置,传授非正式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营造良好的非正式学习氛围,提供便捷的、有效的非正式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真正促进该校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活动,增强大学生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侯小杏,陈丽亚.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2):39-41.
[2]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18-23.
[3]宋权华,于勇,廖守琴.长尾理论下的非正式学习方式探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9(2):54-57.
[4]柴阳丽.Web2.0 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63-68.
[5]刘朋.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6]王润兰.大学生网络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56-60.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