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解答诀窍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qi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阅读理解,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占相当大比重,是高考试题中拉开分数档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学生做题时感到难以把握,就连教师辅导复习时也感到棘手。怎样才能提高这类试题的得分率,是需要好好研究的课题,下面我谈一点关于解答阅读题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理解的重要方面和难点是揣摩语言。所谓“揣摩语言”主要是指对关键词句作用的领悟。
  
  一、了解文章的关键词句
  
  先看下面的例题:
  [例1]2000年高考2卷第四题的22题:作者在第一段和第二段都提到了“归鸿”(飞鸿),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23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例2]2001年高考2卷第四题24题:作者笔下的门,有的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例3]2002年高考2卷第五题的22题:怎样理解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例4]2003年高考2卷第五题的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从以上四例可以看出:阅读中不仅要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还要注意名词,代词。不仅要重视议论性句子,抒情性句子,还要注意描写性语句。此外,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铺垫、照应性句子,总领、总结性句子,修饰成分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引用名言诗句的句子,打破常规结构形式的句子,运用多种修辞格的句子等。这些都是高考试卷容易设阅读理解题,让学生揣摩的地方。
  从词句对文章结构的作用来看,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全文、过渡、照应、铺垫作用的词句。从修辞效果角度来看,用比喻使文句生动形象的句子,用拟人使文句亲切可感的句子,用对比使事物得到强调突出的句子,用排比使文句增强语势的句子。对文章中心主旨的作用来看,有点明中心、深化中心或升华中心作用的句子。从词句本身流露出的作者情感态度来看,有表现作者热爱、怀念、珍惜、愤恨、厌恶、鄙视等各种情感的句子 。
  对这些,我们都应该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来理解,有自身读后的主观心理感受。
  
  二、解答技巧
  
  至于解答其实也很简单。首先,搞清这个词、这句话表面意义是什么,然后,再看一下用什么方法表达,接着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表达,如果这三个问题解决了,含义就基本上就领悟得八九不离十了。
  [例5]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第Ⅱ卷的现代文阅读,第19题的提问: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这就是一个揣摩语言、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想一想,“万分地兴奋和感激”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知音难求”,这样就答出了句子的表层含义,接着思考一下“俞伯牙为什么兴奋?”因为只有钟子期能够准确地感知他的琴声,能够准确地领悟他的情思。然后再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写知音难求?”显然,是为了表现俞伯牙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一般人听不懂,所以知音难求。这样,就恰当地回答出了句子的深层含义。
  第21题,文中的对应文段及对应点,应该是第三、四、五自然,答案之一应从反方面去概括,即“伯牙不再操琴”将意味着“再无新的知音”,而知音总是越多越好。答案之二应从正面来回答伯牙为什么必须“再操其琴”,因为其高超的技艺乃千辛万苦才得,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
  有的时候,也可以先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哪几个,搞清这句话表面意义是什么,然后,再问几个为什么用这个或这几个词。
  [例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首先,我想长时间的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利文麦西夫人的脸的轮廓。”这里,关键词是“长时间的凝视……麦西夫人的脸”,为什么要“长时间的凝视”?
  可以从下文找答案,“将她放进我的记忆里”,为什么要“将她放进我的记忆里”?是因为要“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为什么要“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因为“她就是靠温柔和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为什么她会那么“温柔和耐心“呢?因为她有“坚定的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同情心”。这样,一层层地深入下去,这段文章的涵义,就一目了然了。
  [例7]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个句子在文中出现三次,其作用是什么?
  答:一是悼念烈士。二是激励猛士,唤醒庸人。三是告诫人们记住烈士,从血案中吸取教训。四是将给敌人以揭露。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顺着这样的思路想:这是一个具有什么形式特点的句子?是一个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的句子。运用反复作者要强调什么?作者是想用“写一点东西”的方式让人们记住烈士。然后再想,难道作者仅仅是提醒生者不要忘记吗?有没有涉及到其他人物呢?作者显然还想告诉学生——请愿无益;还想警告敌人——罪行是掩盖不住的。作者还想告诉猛士——血债要用血来还。作者还想告诉庸人和看客——醒醒吧,愚昧的国民。
  总之,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些设问来帮助自己打开思路:
  (1)这个词句在文章中处于什么位置?若在首尾往往关乎中心主旨,若在文中,则需结合具体语境,考虑从其他角度作答。
  (2)这个词句属于什么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哪种类型的句子(描写,抒情,议论,叙述)?
  (3)文中用这个词句主要用来表现什么,能够反映事物、人物、景物的什么特点?
  (4)文中用这个词句表现作者怎样情感、态度,表现人物的品质,精神?
  (5)文中用这个词句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作用大,还是对文章的形式的作用大?
  以上几个问题解决了,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就形成了答案。对词句作用题,我们要是将笼统抽象化为具体形象,将提问转化为某些角度入手,回答起来就容易多了。只要了解一下文章的内容、形式的要素,深入文本,结合具体语境,多思,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组织好语言就行了。
  不过,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揣摩语言、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要联系文章的主旨,来思考其言外之意。要善于联系文章的中心内容,来思考句子后面是否有被省略了的言外之意。要联系文章的社会背景、文章中人物的身份和思想,来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诉读者哪些信息。要善于确定句子中的修辞方法,来思考其运用的效果或目的。要善于抓住造句中语序异常和上下句之间关系的特点,来思考其效果及目的。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运用换词对比法想一想为什么这里只有用这个词语是最妥帖的、最恰当的,来思考其表达效果和目的。要善于抓住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辨析其意味,来思考其运用目的
其他文献
调查731例正畸患者的全颌曲面断层X线片,其中男性306人、女性425人,年龄7~28岁,统计其恒牙先天缺失情况,第三恒磨牙缺失未作统计,恒牙先天缺失者64人,缺失牙105颗,缺牙率为8.76%,其中男性缺牙者21人,缺牙率为6.86%;女性
不同的课程模式各有其价值取向,在此,我们只想介绍一组价值取向基本相同的课程模式,即以“儿童本位”及“经验导向”为哲学观,课程的实施趋向于“统合”的课程模式。它的典型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X线解剖及病理学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孙莉,马绪臣,邹兆菊综述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是口腔科临床上颇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年来一直为众多学者所重视[1~11]。不同
“神经疾病靶点”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十二五”期间“一六十”规划重大突破方向之一,以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所为核心组织实施。五年间,围绕目标、凝聚团队、优化配置、健
城乡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分析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曾红雨,阮梅生,刘忠歧,刘燕本文目的在于对两个实验点学龄前儿童患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城乡学龄前儿童的龋齿发
介绍一种安全的片切法林珊,方儒雄牙列拥挤是正畸治疗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根据拥挤程度,常用减数或减径的方法以获得所需间隙。片切方法虽然简单,如果估计不足,在接触点过低时盲目片
你能想象清代贾府管家王熙凤是怎样帮唐朝西天取经法师唐僧选聘员工的吗?你能预期他们联手将聘用什么样的员工吗?当东土大唐公司总经理秘书悄悄按下“燕舞”收录机按钮后,这
本文研究了应用中药新剂型治疗牙周疾病;通过一系列抑菌试验、稳定性试验、临床疗效观察证实:与常规用的碘甘油比较,其抑菌作用强、安全、使用方便、制剂稳定。 In this paper,
别总拿社会风气说事儿,那是投机心理,后果很严重。到莫斯科参观红场阅兵式,最让我震撼和惊讶的不是宏大的阅兵场面,也不是俄罗斯多么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而是那种来自民众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