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9月,作为明年应届毕业生的一员,章强就读于上海一所知名高校金融本科专业,他正摩拳擦掌准备向各家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广撒网,“希望多拿几张offer,在年前能定下来”。然而,辅导员在开学初的班会上泼了盆冷水。
“去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预计今年更加严峻,”一向温和的辅导员说到就业,表情非常严肃,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做好准备。”当时章强并不以为然。很快,在收到一封封拒信后,他真正体会到了“严峻”二字的含义。
不仅仅是应届生的招聘比起往年竞争更加激烈,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裁员风波延续至今,不少金融从业人员战战兢兢地感叹:这次金融业的冬天有点长!
投行“屠杀”
10月30日,瑞士银行证实其计划裁减1万人,作为缩减该行投行部门的大幅度重组的一部分。据了解,目前,瑞银在57个国家共拥有6.37万员工,这就意味着员工数量将减少15%,相比2007年的高峰时期更将减少近40%。这也是金融危机以来,瑞银的最大裁员举措之一。
“这简直就像是一场屠杀。”在Twitter网站上,一条帖子如此评价了瑞银此番裁员。
同一天,德意志银行也宣布将裁减1993名员工,与7月披露的1900名基本相符。德银财务长表示,以上大多数裁员将在年底前完成。
此前,大型投资银行以及各家金融公司投行部门的裁员消息不断,引来众人一片哗然,投行职位曾经的风光已经不再。据悉,与2011年年底相比,2012年年底许多大型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和并购顾问业务上将仅仅剩下不到20%的员工。
道琼斯在对八大投行的追踪调查后也发现,其投行职位在一年间下降了约10万个,占到这一行业总职位的5.6%。作为老牌金融中心的伦敦,就业率或将降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新低。
一边裁员一边招人
张哲元就读于美国一所私立大学国际金融专业。三年前正值金融危机后的就业寒潮,“当时自己只是一个小本,成绩也不是特别优秀,实习经历也比拼不过人家,于是决定继续读研,避过这阵寒潮。”谁知,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两年的就业形势日趋糟糕。
他告诉记者,基于自己学的专业与兴趣,主要还是找投行的工作。“因为本科与研究生阶段都在美国就读,其实我更多是在找美国的工作,国内主要是定位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金融业发展更具潜力。”目前,投行几乎都进入招聘阶段了,现在他已经投递20封左右简历,收到6、7家拒信了。“这不,刚又收到一封。”
“金融业的出路一般也在金融业里面,”他发现同专业的很少有人会转行,“也许因为金融业里,大家对薪资的要求都比较高,去别的行当可能达不到自己对薪资的要求。”但是,不乏有人会因为找不到工作而继续攻读博士。
比起三年前,他自信了不少。“一些公司虽然裁人,动辄两三千,甚至上万人,但基本上不会影响应届毕业生,因为就性价比而言,毕业生是薪资最低的,工作效率并不一定最差。”
“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是两三个招聘季的现象了。公司招人往往会有个延时,这也是为什么2009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招聘的影响在两年后才开始显现。不能说招人少跟今年经济形势不好无关,但是我认为更应该看为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之一。估计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逃离证券业
章强对记者表示,四大会计事务所的校园招聘即将进入尾声,12月初陆续发放offer,“有些同学已经拿到offer了,现在的心情比当初更紧张了。有听到风声,去年德勤招进去的新人,现在刚开始6个月实习期,经理向他们暗示可能要裁员,做好两手准备。想想今年德勤在美国大选里的高投入,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吧。”
财务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胡聪平向记者大吐苦水,“全班50人,只有五六个拿到offer了,现在拿到offer的基本上是四大银行的。对于研究生有竞争优势的几大行业都在裁员,像券商、投行,而像四大、银行这样与往年招聘没有太大差别的,研究生又没有优势。”她一脸无奈地感叹,“研究生的日子更不好过!”
“今年券商招得很少,无论是招聘单位还是招聘人数都减少了,虽然岗位要求没有提高,但是招得少了,竞争激烈了,变相提高了竞聘要求。而且,券商不是一直在传言裁员嘛,搞得人心惶惶。”她向记者透露,班上男生投券商多点,女生更偏向银行和财务类工作。
而在就业市场上,逃离证券业成为不少证券从业人员的选择。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官方网站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证券业执业人员总人数为24.75万人,这是自2011年8月以来,证券业执业人数首次降至25万人以下。
而截至11月16日,本刊记者在网站上看到,目前经过注册的证券从业人员共有24.56万人。仅仅不到两个月,已有近2000人退出。
一位证券从业人士告诉本刊记者,这与当下经济行情有必然联系。在证券公司所有业务中,非常重要也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员的一块就是经纪业务,对于经纪人而言,经纪业务营收及利润的萎缩对他们的收入回报带来直接影响。“从事这个行业的大多追求高薪,既然没办法获得较高报酬,逃离成了必然的选择。”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于近日发布的《中国证券业:转型,未来制胜关键》报告中指出,中国证券公司需要十年来实现转型,机构经纪业者将从相对简单的业务模式转型到多元化业务模式和更加广泛的产品和服务。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十年将为从业者提供发展不同模式的宽广平台,而赢家必定是始终关注创新与差异化,灵活应对市场波动和短期震荡的业者。
“去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预计今年更加严峻,”一向温和的辅导员说到就业,表情非常严肃,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做好准备。”当时章强并不以为然。很快,在收到一封封拒信后,他真正体会到了“严峻”二字的含义。
不仅仅是应届生的招聘比起往年竞争更加激烈,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裁员风波延续至今,不少金融从业人员战战兢兢地感叹:这次金融业的冬天有点长!
投行“屠杀”
10月30日,瑞士银行证实其计划裁减1万人,作为缩减该行投行部门的大幅度重组的一部分。据了解,目前,瑞银在57个国家共拥有6.37万员工,这就意味着员工数量将减少15%,相比2007年的高峰时期更将减少近40%。这也是金融危机以来,瑞银的最大裁员举措之一。
“这简直就像是一场屠杀。”在Twitter网站上,一条帖子如此评价了瑞银此番裁员。
同一天,德意志银行也宣布将裁减1993名员工,与7月披露的1900名基本相符。德银财务长表示,以上大多数裁员将在年底前完成。
此前,大型投资银行以及各家金融公司投行部门的裁员消息不断,引来众人一片哗然,投行职位曾经的风光已经不再。据悉,与2011年年底相比,2012年年底许多大型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和并购顾问业务上将仅仅剩下不到20%的员工。
道琼斯在对八大投行的追踪调查后也发现,其投行职位在一年间下降了约10万个,占到这一行业总职位的5.6%。作为老牌金融中心的伦敦,就业率或将降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新低。
一边裁员一边招人
张哲元就读于美国一所私立大学国际金融专业。三年前正值金融危机后的就业寒潮,“当时自己只是一个小本,成绩也不是特别优秀,实习经历也比拼不过人家,于是决定继续读研,避过这阵寒潮。”谁知,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两年的就业形势日趋糟糕。
他告诉记者,基于自己学的专业与兴趣,主要还是找投行的工作。“因为本科与研究生阶段都在美国就读,其实我更多是在找美国的工作,国内主要是定位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金融业发展更具潜力。”目前,投行几乎都进入招聘阶段了,现在他已经投递20封左右简历,收到6、7家拒信了。“这不,刚又收到一封。”
“金融业的出路一般也在金融业里面,”他发现同专业的很少有人会转行,“也许因为金融业里,大家对薪资的要求都比较高,去别的行当可能达不到自己对薪资的要求。”但是,不乏有人会因为找不到工作而继续攻读博士。
比起三年前,他自信了不少。“一些公司虽然裁人,动辄两三千,甚至上万人,但基本上不会影响应届毕业生,因为就性价比而言,毕业生是薪资最低的,工作效率并不一定最差。”
“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是两三个招聘季的现象了。公司招人往往会有个延时,这也是为什么2009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招聘的影响在两年后才开始显现。不能说招人少跟今年经济形势不好无关,但是我认为更应该看为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之一。估计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逃离证券业
章强对记者表示,四大会计事务所的校园招聘即将进入尾声,12月初陆续发放offer,“有些同学已经拿到offer了,现在的心情比当初更紧张了。有听到风声,去年德勤招进去的新人,现在刚开始6个月实习期,经理向他们暗示可能要裁员,做好两手准备。想想今年德勤在美国大选里的高投入,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吧。”
财务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胡聪平向记者大吐苦水,“全班50人,只有五六个拿到offer了,现在拿到offer的基本上是四大银行的。对于研究生有竞争优势的几大行业都在裁员,像券商、投行,而像四大、银行这样与往年招聘没有太大差别的,研究生又没有优势。”她一脸无奈地感叹,“研究生的日子更不好过!”
“今年券商招得很少,无论是招聘单位还是招聘人数都减少了,虽然岗位要求没有提高,但是招得少了,竞争激烈了,变相提高了竞聘要求。而且,券商不是一直在传言裁员嘛,搞得人心惶惶。”她向记者透露,班上男生投券商多点,女生更偏向银行和财务类工作。
而在就业市场上,逃离证券业成为不少证券从业人员的选择。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官方网站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证券业执业人员总人数为24.75万人,这是自2011年8月以来,证券业执业人数首次降至25万人以下。
而截至11月16日,本刊记者在网站上看到,目前经过注册的证券从业人员共有24.56万人。仅仅不到两个月,已有近2000人退出。
一位证券从业人士告诉本刊记者,这与当下经济行情有必然联系。在证券公司所有业务中,非常重要也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员的一块就是经纪业务,对于经纪人而言,经纪业务营收及利润的萎缩对他们的收入回报带来直接影响。“从事这个行业的大多追求高薪,既然没办法获得较高报酬,逃离成了必然的选择。”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于近日发布的《中国证券业:转型,未来制胜关键》报告中指出,中国证券公司需要十年来实现转型,机构经纪业者将从相对简单的业务模式转型到多元化业务模式和更加广泛的产品和服务。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十年将为从业者提供发展不同模式的宽广平台,而赢家必定是始终关注创新与差异化,灵活应对市场波动和短期震荡的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