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丰富地理教学讲授方法,我们应该为地理学习多找一条路,于是我尝试着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逆向思维。
但是,在平时的地理教学及学习中:我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善于进行逆向思维的推导,长期正向思维形式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而且由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这些使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在讲授新课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1,执果索因:
在地理教学中,对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学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执果索因,启发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
例如,在讲授“海底扩张学说”这一原理时,首先可让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问题:①为什么海底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年轻,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呢?②为什么大洋地壳岩石年龄都不超过二亿年?接着引导学生阅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让学生自己表述大洋地壳的生成、移动、消亡的原理,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一理论:喷出一生成—推移—俯冲一消亡—循环。通过执果索因,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断、验证这一学说,启迪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
2,反向逆推:
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是研究地理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学完“流水沉积物的颗粒由大到小,循序排列,分选性较好”这一特点后,可以引导学生反向逆推:分选性较好的沉积物是否一定是流水沉积物呢?(否,风力沉积物分选性亦较好)。象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只要教师略加点拔,学生就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正确答案。通过反向逆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发问、发现,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和升华所学的课本知识。
3,辩证分析:
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时,我們既要阐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又要说明大气污染使尘埃增多,可能使气温下降,产生“阳伞效应”。这样讲解,可以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反证”法:
在讲解“地球的公转”时。很多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感到理解困难,因此,我在讲解有关内容时,提出一个假设:“如果黄赤交角为O,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如何?”,在学生思考议论的基础上,再由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正面讲解某些内容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不仅可以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通过习题有意识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1,例题示范,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冲突的范例,可以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
例如:近年来,科学家在青藏高原高寒区发现了喀斯特地形,试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学生知道喀斯特地形发育的两个基本条件,即首先要有范围广大的可溶性岩石,其次必须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而现在的青藏高原气候不具备上述条件,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求解无路。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从青藏高原发展历史寻求答案:青藏高原在地质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上升,在上升的初期高度不大,气候高温多雨,发育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后,喀斯特地形亦随之上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道题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串联了有关知识,使学生以其所知解决其未知的新问题。
2,一题多变,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
很多习题,只要改变某些条件,或将条件和结论相互对调,或将已知和未知相互对调,就可供训练逆向思维之用,这样做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3,正逆互用,促进正逆双向思维的联结。
有些题目,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用正向思维去解答,也可以从所求的结论出发,反向推理,即寻找所需的已知条件、概念、原理和规律,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解题,这样培养了学生从正逆两个方向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正逆向思维的联结,使两者相互检验、相互补充,进而产生良好的交叉效应。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学生的双基越扎实,逆向思维也就越容易建立。因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双基为前提,否则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我们只有在夯实学生双基的前提下,顾及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但是,在平时的地理教学及学习中:我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善于进行逆向思维的推导,长期正向思维形式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而且由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这些使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在讲授新课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1,执果索因:
在地理教学中,对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学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执果索因,启发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
例如,在讲授“海底扩张学说”这一原理时,首先可让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问题:①为什么海底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年轻,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呢?②为什么大洋地壳岩石年龄都不超过二亿年?接着引导学生阅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让学生自己表述大洋地壳的生成、移动、消亡的原理,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一理论:喷出一生成—推移—俯冲一消亡—循环。通过执果索因,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断、验证这一学说,启迪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
2,反向逆推:
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是研究地理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学完“流水沉积物的颗粒由大到小,循序排列,分选性较好”这一特点后,可以引导学生反向逆推:分选性较好的沉积物是否一定是流水沉积物呢?(否,风力沉积物分选性亦较好)。象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只要教师略加点拔,学生就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正确答案。通过反向逆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发问、发现,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和升华所学的课本知识。
3,辩证分析:
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时,我們既要阐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又要说明大气污染使尘埃增多,可能使气温下降,产生“阳伞效应”。这样讲解,可以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反证”法:
在讲解“地球的公转”时。很多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感到理解困难,因此,我在讲解有关内容时,提出一个假设:“如果黄赤交角为O,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如何?”,在学生思考议论的基础上,再由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正面讲解某些内容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不仅可以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通过习题有意识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1,例题示范,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冲突的范例,可以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
例如:近年来,科学家在青藏高原高寒区发现了喀斯特地形,试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学生知道喀斯特地形发育的两个基本条件,即首先要有范围广大的可溶性岩石,其次必须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而现在的青藏高原气候不具备上述条件,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求解无路。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从青藏高原发展历史寻求答案:青藏高原在地质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上升,在上升的初期高度不大,气候高温多雨,发育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后,喀斯特地形亦随之上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道题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串联了有关知识,使学生以其所知解决其未知的新问题。
2,一题多变,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
很多习题,只要改变某些条件,或将条件和结论相互对调,或将已知和未知相互对调,就可供训练逆向思维之用,这样做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3,正逆互用,促进正逆双向思维的联结。
有些题目,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用正向思维去解答,也可以从所求的结论出发,反向推理,即寻找所需的已知条件、概念、原理和规律,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解题,这样培养了学生从正逆两个方向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正逆向思维的联结,使两者相互检验、相互补充,进而产生良好的交叉效应。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学生的双基越扎实,逆向思维也就越容易建立。因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双基为前提,否则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我们只有在夯实学生双基的前提下,顾及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