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句读题湖北卷2013年出现过,2015年湖北和全国课标卷也出现了。下面是2015年湖北卷的句读题: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
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据阅卷现场反馈的情况看,该题的得分只在50%左右,究其错因,大致有二:
一是不解文义。画线的这段文字讲的是明朝“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王慎中学写文章的情形:开始只信奉秦汉文章,认为宋代以后的文章没有可取之处;后来悟出欧阳修、曾巩的文章妙处,于是将自己以前写的文章全部烧毁,一心一意地学习欧阳修、曾巩。很多同学却在“秦汉”之前断句,大概是把“秦汉”当作一个人名,并以此作为后面的主语;有的同学在“欧曾”中间断句,想来是把“曾”读作“céng”,当作句首的副词了。
二是文言常识欠缺。文中的“已而”与前面的“初”呼应,是表示时间推移的副词,可理解为“不久”“后来”等,《醉翁亭记》里就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一句。但是,有的同学在这中间画了斜线,估计是把“已”当作上一句的语气词,“而”当作下一句句首的转折连词。
“句读”是阅读古文的入门之法,也是检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文言文断句题的特点。
叙述体裁。无论是全国卷,还是湖北卷,用作断句的选段均为叙述性文字。全国课标卷的选段本来就截自人物传记,湖北卷也基本上选自历史人物传记。如2013年的选段就来自《元朝名臣事略》,2014年的选段就来自宋濂的《吴德基传》,今年虽然选自《四库全书总目》,但文段讲述的是明人王慎中学写文章的事,后面还加上了同为明朝散文家唐顺之态度相应的变化 ,所以还是叙述性文段。既然是叙述性文段,就有情节,有过程,而表现情节和过程的必然是一串动词。只要抓住了这些动词,断句就势如破竹了。如2014年的湖北卷的断句题:
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画线部分讲了三件事:一是万夫长易俊原啸聚山林,二是当地老百姓以之为患,三是江阴侯吴良承诏应对。表现这三层意思的动词有“遁”“保”“患苦”“承”“移“集”“召”等,只要抓住这些动词,就解决了断句问题。
短而有脉。全国卷是在文言阅读的文章中用波浪线截取一段话作为断句题材料,如果读懂了整篇,再来理解局部应该没有大问题;湖北卷近几年所选的断句材料虽然独立于文言文阅读材料,但往往前有提示,后有交代,还是相对完整,有脉可循。比如2013年的文言断句题: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
该文段虽然短小,但只要抓住“既葬”这一句话,就知道讲的是“希宪公”在太夫人逝世后守丧(“丁忧”)的事。大意是:安葬前,西宪三天不吃不喝,痛哭得吐血;安葬后,他又要学古人,在墓地旁“结庐”守墓;他的同仁就想去劝他节哀。显然,“既葬”就提示了这一段话的脉络。同样,2015年湖北卷的断句文段就是靠“初”“已而”以及后面的“乃”和“尤”这几个虚词显示了脉络。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应对呢?
一般来说,是把“整体把握、先易后难、抓标志词、抓动词”等当作应对之策,但这些对于主观题很管用,即先求其次,能得一分算一分;但对于选择题来说,就不大管用,因为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已经把“易”的地方断了句,而故意设置的错点,恰恰是要定向考查的难点。比如2014年的全国课标Ⅰ卷断句题的4个选项,A项在“权留史馆”的“馆”字后断句,B、C项在“恬然”后断句,实际上,只考了两个点。而在这两个点,恰恰是难点。2015年的课标卷虽然有10处断句,但真正考查也只有两个点:①到底是“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还是“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②到底是“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还是“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据此,我们认为,应对全国课标卷断句题的有效办法是两个:
一是训练语感。语感可以说是一种语言敏感,即对遵循了某种语法规则或者违背了某种表达习惯的迅速感知。因此,要训练文言语感,除了多进行文言的阅读实践外,还要了解必要的句法知识、特有的句式结构等。比如2015年课标卷的第一个考点:到底是“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还是“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只要稍具语感,就可判断后者错;因为如果在“使者”后断句,那么后面做出“调夫治舟”等动作的主语就不是“使者”而是“所过”了。
二是增加文言积累。这包括两点,第一点是古代社会、文化等常识的积累,比如判断到底是“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还是“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这个点,就要具备一点社会政治常识。第二点是文言词汇的积累。比如2014年全国课标卷:到底是“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还是“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如果有点文言词汇积累,就知道 “恬然自持”乃一个词组,形容主人公“休烈”在遭到宰相的打压后的安然自守;自然也不会在其中间断开了。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
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据阅卷现场反馈的情况看,该题的得分只在50%左右,究其错因,大致有二:
一是不解文义。画线的这段文字讲的是明朝“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王慎中学写文章的情形:开始只信奉秦汉文章,认为宋代以后的文章没有可取之处;后来悟出欧阳修、曾巩的文章妙处,于是将自己以前写的文章全部烧毁,一心一意地学习欧阳修、曾巩。很多同学却在“秦汉”之前断句,大概是把“秦汉”当作一个人名,并以此作为后面的主语;有的同学在“欧曾”中间断句,想来是把“曾”读作“céng”,当作句首的副词了。
二是文言常识欠缺。文中的“已而”与前面的“初”呼应,是表示时间推移的副词,可理解为“不久”“后来”等,《醉翁亭记》里就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一句。但是,有的同学在这中间画了斜线,估计是把“已”当作上一句的语气词,“而”当作下一句句首的转折连词。
“句读”是阅读古文的入门之法,也是检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文言文断句题的特点。
叙述体裁。无论是全国卷,还是湖北卷,用作断句的选段均为叙述性文字。全国课标卷的选段本来就截自人物传记,湖北卷也基本上选自历史人物传记。如2013年的选段就来自《元朝名臣事略》,2014年的选段就来自宋濂的《吴德基传》,今年虽然选自《四库全书总目》,但文段讲述的是明人王慎中学写文章的事,后面还加上了同为明朝散文家唐顺之态度相应的变化 ,所以还是叙述性文段。既然是叙述性文段,就有情节,有过程,而表现情节和过程的必然是一串动词。只要抓住了这些动词,断句就势如破竹了。如2014年的湖北卷的断句题:
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画线部分讲了三件事:一是万夫长易俊原啸聚山林,二是当地老百姓以之为患,三是江阴侯吴良承诏应对。表现这三层意思的动词有“遁”“保”“患苦”“承”“移“集”“召”等,只要抓住这些动词,就解决了断句问题。
短而有脉。全国卷是在文言阅读的文章中用波浪线截取一段话作为断句题材料,如果读懂了整篇,再来理解局部应该没有大问题;湖北卷近几年所选的断句材料虽然独立于文言文阅读材料,但往往前有提示,后有交代,还是相对完整,有脉可循。比如2013年的文言断句题: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
该文段虽然短小,但只要抓住“既葬”这一句话,就知道讲的是“希宪公”在太夫人逝世后守丧(“丁忧”)的事。大意是:安葬前,西宪三天不吃不喝,痛哭得吐血;安葬后,他又要学古人,在墓地旁“结庐”守墓;他的同仁就想去劝他节哀。显然,“既葬”就提示了这一段话的脉络。同样,2015年湖北卷的断句文段就是靠“初”“已而”以及后面的“乃”和“尤”这几个虚词显示了脉络。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应对呢?
一般来说,是把“整体把握、先易后难、抓标志词、抓动词”等当作应对之策,但这些对于主观题很管用,即先求其次,能得一分算一分;但对于选择题来说,就不大管用,因为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已经把“易”的地方断了句,而故意设置的错点,恰恰是要定向考查的难点。比如2014年的全国课标Ⅰ卷断句题的4个选项,A项在“权留史馆”的“馆”字后断句,B、C项在“恬然”后断句,实际上,只考了两个点。而在这两个点,恰恰是难点。2015年的课标卷虽然有10处断句,但真正考查也只有两个点:①到底是“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还是“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②到底是“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还是“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据此,我们认为,应对全国课标卷断句题的有效办法是两个:
一是训练语感。语感可以说是一种语言敏感,即对遵循了某种语法规则或者违背了某种表达习惯的迅速感知。因此,要训练文言语感,除了多进行文言的阅读实践外,还要了解必要的句法知识、特有的句式结构等。比如2015年课标卷的第一个考点:到底是“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还是“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只要稍具语感,就可判断后者错;因为如果在“使者”后断句,那么后面做出“调夫治舟”等动作的主语就不是“使者”而是“所过”了。
二是增加文言积累。这包括两点,第一点是古代社会、文化等常识的积累,比如判断到底是“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还是“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这个点,就要具备一点社会政治常识。第二点是文言词汇的积累。比如2014年全国课标卷:到底是“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还是“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如果有点文言词汇积累,就知道 “恬然自持”乃一个词组,形容主人公“休烈”在遭到宰相的打压后的安然自守;自然也不会在其中间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