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叶,以法国为中心进而波及整个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19世纪80年代初,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成为欧美诸国公认的唯美主义代言人和唯美主义新思潮的领导者,他博采众家之长,融会前人思想,形成一套自己的文艺理论。唯美主义者持“为艺术而艺术”的总纲领,强调艺术的独立性、非功利性,强调艺术技巧,推崇形式就是一切。唯美主义作家排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捍卫创作的独立和艺术的纯美,契合了理想主义者对爱、美、自由的精神追求。
唯美主义进入中国本土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直接输入的,而是借助域外求学者这个特殊的踏板进行传播和渗透的。1921成立的创造社是受到唯美主义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郁达夫是创造社中最具唯美主义色彩的作家。继创造社之后,对唯美主义在现代中国传播作出巨大贡献的是新月派,徐志摩便是新月派中的一位艺术之上主义者。
一、苏雪林《绿天》中唯美主义的体现
《绿天》中的唯美主义色彩,体现在对自然的歌咏。绘画天赋极高的苏雪林,擅长用自己的方式对自然美景进行描绘。《我们的秋天》中的《画》,作者对黄昏时夕阳、云霞变化的描写,着实为读者眼前呈现了一幅流动美丽的画卷。“碧中泛金,青中晕紫,苍茫绚丽,不可描拟”,各种颜色,各种变化,令人炫目,让人神往。因為苏雪林少年时代就生活在钟灵毓秀的皖南山村,恬静与优美自然让她对山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一山一水,一石一景,都让她记忆深刻。
苏雪林曾在《扁豆》中写道:“我所禀受的蛮性或者比较的深,而且从小在乡村长大,对于田家风味,分外系恋,我爱于听见母鸡咯咯叫时,赶去拾她的卵!我爱从沙土里拔起一个一个的大萝卜,到清水溪中洗净,兜着回家;我爱亲手掘起肥大的白菜,放在瓦钵里煮。虽然不会挤牛乳,但喜欢农妇当着我的面挤,并非怕她背后搀水,只是爱听那迸射在冰铁桶的嗤嗤声,觉得比雨打枯荷,更清爽可耳。”皖南山区的独特美景加上苏雪林的童心反映到她的作品中,她的散文里就更富有人的性灵。
《绿天》中的唯美主义色彩,体现在对田园风光的赞颂。扁豆在当地是最常见的一种作物,苏雪林却赋予它特殊的情感,她写道:“你看这豆英的颜色,是怎样的可爱,寻常只知豆英的颜色是绿的,谁知这绿色也大有深浅,英之上端是浓绿,渐融化为淡青,更抹上一层薄紫,便觉润泽如玉,鲜明如宝石。”秋天收获固然让人欢喜,苏雪林带给读者的是让人陶醉、让人留恋的境界,叶圣陶曾对苏雪林的《收获》给予高度评价:“这篇文章不只告诉人家一件摘葡萄的事。其中有一股满足的偷快感情灌注着,好像人体的血脉分布到全身……写葡萄园秋景这一节最出色,句句写景色,却句句显示出作者当时的感情。”
苏雪林用她特有的笔法,给读者营造出一个流连忘返的境界,带来丝丝温暖和生命的甘甜。“春风带来了新绿来,阳光又抱着树枝接吻,老树的心也温柔了,它抛开了那些讨厌的云儿,也来和自然嬉戏。你看,她有时童心发作,将清风招来密叶里,整天缥缥缈缈地奏出仙乐般的声音。”自然美景加上“童心发作”,更富有人的性灵。她这样写水:“水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失落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旋涡里,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团转儿,那叶儿向前不及,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的逃去了。”这里虽没作童心的点化,但处处流露出童心。写景如此,咏物、写人也时常将母爱与童心表达出来。
《绿天》中的唯美主义色彩,还体现在运用拟人和拟物的手法表现对“爱”的追求。写大榆树树干臃肿丑怪,双叉的榆树伸长双臂,春风带来新绿,阳光抱着树枝接吻,拟人化的写法让春天富有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喜爱,唯美主义者的生活不一定是完美的,却用这种方式追求完美,“天也让他们涂绿了!绿天深处,我们真个在绿天深处”。除了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爱”,苏雪林还擅长用拟物的手法来表现夫妻之间的恩爱。在她的散文作品中,她和丈夫经常快乐地做一些游戏,他们经常开心地将对方比作小动物,相互嬉戏,快乐玩耍。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要面对逆境与苦难,经受痛苦与折磨,而小动物却是单纯的,它们是无忧无虑的。将夫妻生活拟物化,一方面是对美好、快乐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就是对不如意的婚姻生活的回避。
二、苏雪林作品唯美主义的成因
首先,和“五四”时期涌现出来的女性作家庐隐、凌叔华相比,苏雪林不是叛逆的,而是带有保守主义色彩。长篇小说《棘心》中,杜醒秋这一形象就是苏雪林自身的写照,传统儒家思想和伦理价值观的影响,使她不敢争取婚姻自由和恋爱自由。对家庭包办的未婚夫没有感觉,还要一味坚守;生活中遇到真爱却顾虑重重,永远压在心底。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使她规避了生活上的不顺和婚姻上的不幸,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在最求“美”的过程中,寻找创作的快乐。
其次,苏雪林在绘画上的成就和她的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画作影响着她的文学创作。苏雪林从小喜欢绘画,考上了中法学院,并曾经立志做一名画家。她喜爱画山水,特别爱画故乡黄山,她的画作飘逸出尘,体现着唯美主义色彩。内敛含蓄的画风反映到文学创作中,《绿天》中的一些散文作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一幅追求真“美”画。
三、结语
《绿天》作为苏雪林最有代表性的散文,是苏雪林看似最幸福、最快乐的那段时光的作品,呈现出浓厚的唯美主义色彩。纵观苏雪林的一生,虽然她在文学、绘画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但她的婚姻生活是很不幸的,即使这样,她也没有再选择、再追求。《绿天》所描绘的是苏雪林的真幸福吗?笔者认为,她是用唯美的笔法回避不幸的婚姻。
(七台河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于敬龙(1970-),男,黑龙江富锦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唯美主义进入中国本土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直接输入的,而是借助域外求学者这个特殊的踏板进行传播和渗透的。1921成立的创造社是受到唯美主义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郁达夫是创造社中最具唯美主义色彩的作家。继创造社之后,对唯美主义在现代中国传播作出巨大贡献的是新月派,徐志摩便是新月派中的一位艺术之上主义者。
一、苏雪林《绿天》中唯美主义的体现
《绿天》中的唯美主义色彩,体现在对自然的歌咏。绘画天赋极高的苏雪林,擅长用自己的方式对自然美景进行描绘。《我们的秋天》中的《画》,作者对黄昏时夕阳、云霞变化的描写,着实为读者眼前呈现了一幅流动美丽的画卷。“碧中泛金,青中晕紫,苍茫绚丽,不可描拟”,各种颜色,各种变化,令人炫目,让人神往。因為苏雪林少年时代就生活在钟灵毓秀的皖南山村,恬静与优美自然让她对山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一山一水,一石一景,都让她记忆深刻。
苏雪林曾在《扁豆》中写道:“我所禀受的蛮性或者比较的深,而且从小在乡村长大,对于田家风味,分外系恋,我爱于听见母鸡咯咯叫时,赶去拾她的卵!我爱从沙土里拔起一个一个的大萝卜,到清水溪中洗净,兜着回家;我爱亲手掘起肥大的白菜,放在瓦钵里煮。虽然不会挤牛乳,但喜欢农妇当着我的面挤,并非怕她背后搀水,只是爱听那迸射在冰铁桶的嗤嗤声,觉得比雨打枯荷,更清爽可耳。”皖南山区的独特美景加上苏雪林的童心反映到她的作品中,她的散文里就更富有人的性灵。
《绿天》中的唯美主义色彩,体现在对田园风光的赞颂。扁豆在当地是最常见的一种作物,苏雪林却赋予它特殊的情感,她写道:“你看这豆英的颜色,是怎样的可爱,寻常只知豆英的颜色是绿的,谁知这绿色也大有深浅,英之上端是浓绿,渐融化为淡青,更抹上一层薄紫,便觉润泽如玉,鲜明如宝石。”秋天收获固然让人欢喜,苏雪林带给读者的是让人陶醉、让人留恋的境界,叶圣陶曾对苏雪林的《收获》给予高度评价:“这篇文章不只告诉人家一件摘葡萄的事。其中有一股满足的偷快感情灌注着,好像人体的血脉分布到全身……写葡萄园秋景这一节最出色,句句写景色,却句句显示出作者当时的感情。”
苏雪林用她特有的笔法,给读者营造出一个流连忘返的境界,带来丝丝温暖和生命的甘甜。“春风带来了新绿来,阳光又抱着树枝接吻,老树的心也温柔了,它抛开了那些讨厌的云儿,也来和自然嬉戏。你看,她有时童心发作,将清风招来密叶里,整天缥缥缈缈地奏出仙乐般的声音。”自然美景加上“童心发作”,更富有人的性灵。她这样写水:“水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失落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旋涡里,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团转儿,那叶儿向前不及,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的逃去了。”这里虽没作童心的点化,但处处流露出童心。写景如此,咏物、写人也时常将母爱与童心表达出来。
《绿天》中的唯美主义色彩,还体现在运用拟人和拟物的手法表现对“爱”的追求。写大榆树树干臃肿丑怪,双叉的榆树伸长双臂,春风带来新绿,阳光抱着树枝接吻,拟人化的写法让春天富有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喜爱,唯美主义者的生活不一定是完美的,却用这种方式追求完美,“天也让他们涂绿了!绿天深处,我们真个在绿天深处”。除了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爱”,苏雪林还擅长用拟物的手法来表现夫妻之间的恩爱。在她的散文作品中,她和丈夫经常快乐地做一些游戏,他们经常开心地将对方比作小动物,相互嬉戏,快乐玩耍。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要面对逆境与苦难,经受痛苦与折磨,而小动物却是单纯的,它们是无忧无虑的。将夫妻生活拟物化,一方面是对美好、快乐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就是对不如意的婚姻生活的回避。
二、苏雪林作品唯美主义的成因
首先,和“五四”时期涌现出来的女性作家庐隐、凌叔华相比,苏雪林不是叛逆的,而是带有保守主义色彩。长篇小说《棘心》中,杜醒秋这一形象就是苏雪林自身的写照,传统儒家思想和伦理价值观的影响,使她不敢争取婚姻自由和恋爱自由。对家庭包办的未婚夫没有感觉,还要一味坚守;生活中遇到真爱却顾虑重重,永远压在心底。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使她规避了生活上的不顺和婚姻上的不幸,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在最求“美”的过程中,寻找创作的快乐。
其次,苏雪林在绘画上的成就和她的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画作影响着她的文学创作。苏雪林从小喜欢绘画,考上了中法学院,并曾经立志做一名画家。她喜爱画山水,特别爱画故乡黄山,她的画作飘逸出尘,体现着唯美主义色彩。内敛含蓄的画风反映到文学创作中,《绿天》中的一些散文作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一幅追求真“美”画。
三、结语
《绿天》作为苏雪林最有代表性的散文,是苏雪林看似最幸福、最快乐的那段时光的作品,呈现出浓厚的唯美主义色彩。纵观苏雪林的一生,虽然她在文学、绘画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但她的婚姻生活是很不幸的,即使这样,她也没有再选择、再追求。《绿天》所描绘的是苏雪林的真幸福吗?笔者认为,她是用唯美的笔法回避不幸的婚姻。
(七台河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于敬龙(1970-),男,黑龙江富锦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女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