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其中包括了生字等基础知识,也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能够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语文要素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对于语文要素并没有明确的解释,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学什么和怎么学。可以说语文要素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掌握了语文要素,就可以收获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也可以提升自身的能力。因此,在现代化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形式,严格围绕语文要素开展教学,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语文要素;剖析内容;体会情感
在以往的语文课程中,学生对于自己学什么非常模糊,没有清晰的认知,他们只知道跟着教师的引导记忆知识即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缺乏对知识的独立思考,也没有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无法体会知识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现代化的语文课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并在课程中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怎么学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深入剖析教材内容
在小学阶段中,教材就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核心,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不过,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知识,教师只是简单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层次,无法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起到作用。而在现代化的语文课程中,教师要明确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深层知识,在课程中帮助学生深入剖析教材中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寻找关键词或者关键句的方法,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之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总结出文章主题,以此深化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总结三个故事的梗概,然后再将三个故事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理解。学生按照我的要求,深入剖析教材内容。通过研究之后发现,故事中体现出了蔺相如聪明智慧、谦虚忍让的性格,也体现出了廉颇骄傲自满、勇于认错的性格。学生通过逐一分析,提取出了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总结出了文章的主题。
二、细致体会作者情感
作者是文章的创作者,也是文章中情感的宣泄者。如果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感,就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时变得更加轻松。在以往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主要以具体的文章为分析对象,对于作者很少提及,甚至有的教师完全避开作者不谈,不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鉴于此,在现代化的语文课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详细讲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站在文章创作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文章时能够更准确掌握切入点,从而找出文章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教师要讲述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讲述巴金的生平经历和文章的创作背景:巴金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曾经赴法国和日本留学,学成后归来在国内出版发行了大量书籍。这篇文章创作时,巴金与友人共同到外地进行教育考察,在途中与友人共同游历“雀墩”,在这里看到了漫天飞舞的小鸟,心情非常愉悦,写下了这篇文章。而当时正逢乱世。能够在纷扰的世界中看到这篇纯真的文章,使人们大受鼓舞。了解了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生平之后,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他们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理解文章,很快掌握了这篇文章的知识。
三、准确把握写作主题
作文写作是语文课程中的关键内容。在小学高段的学生中,他们大部分已经熟悉了作文的写作技巧,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创新写作教学,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通过批阅学生的作文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逻辑混乱不清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在写作时,不知道写什么。为了让学生明确写作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解题目要求,通过反复推敲,找出写作的核心点。并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经历进行思考,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充实,也更加真实,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例如,在教学《习作:缩写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解作文题目,找出写作核心点,结合自身的经历进行写作。在教学中,我给学生传授缩写故事的方法:首先通读故事,了解梗概。之后,重复阅读,画出关键语句。最后,精简语句,完成缩写。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行写作,顺利完成了缩写任务,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素养。
总结:
总之,语文要素是现代化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师要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开展教学,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并且在其中适当引导,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王明娟.在閱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J].科幻画报,2020(12):242-243.
[2]巫靖怡. 巧搭学习支架,落实语文要素[C]. 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0:2259-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