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停供碘盐对防止高碘地区人群碘过量的效果。
方法停供碘盐前,在河北省含有水源性高碘地区的5个市,每个市抽取2个乡,所抽取的乡按水碘含量分为7个组,每组抽取2个村,采集8~ 10岁儿童尿样,调查停供碘盐前后8~ 10岁儿童尿碘水平的变化。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107-2006)检测尿碘含量,并对儿童尿碘与水碘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停供碘盐前后分别采集了744名和771名8~ 10岁儿童的尿样,停供碘盐后儿童总尿碘中位数(350.1 μg/L)与停供碘盐前儿童尿碘中位数(460.8 μg/L)比较显著降低(U= 3 127.8,P< 0.05),停供碘盐前后8个村儿童的尿碘中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停供碘盐前后,儿童尿碘含量≥300 μg/L的比例分别为76.7%(571/744)、58.5%(451/7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7.7,P< 0.05)。停供碘盐后,不同性别、年龄组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均显著下降(男孩分别为558.5、351.6 μg/L,U= 960,P < 0.05;女孩分别为522.9、355.5 μg/L,U= 698,P< 0.05; 8岁组分别为536.0、295.5 μg/L,U= 529.5,P< 0.01; 9岁组分别为386.2、323.2 μg/L,U= 753.5,P< 0.01; 10岁组分别为525.5、368.8 μg/L,U= 521.5,P< 0.05)。儿童的尿碘中位数与其所在村的水碘中位数呈正相关(r= 0.951,P< 0.01),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尿碘含量的变化中有89%与水碘含量的变化有关。
结论停供碘盐只能纠正饮水碘含量低于100 μg/L地区人群因食用碘盐产生的碘过量,在饮水碘含量高于100 μg/L的地区,干预措施应重点考虑改换成碘含量较适宜的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