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乌兰牧骑作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重要旗帜,不为风吹日晒为自治区的人们传送歌舞,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内涵。“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故事与乌兰牧骑相结合,展现了蒙古族人坚韧不屈、伟大博爱的民族性格,使人们放佛在广阔的草原上体会着“爱之歌”。
关键词:海林都;草原母亲;蒙古族
电影《海林都》讲述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感人故事。该片由彭军导演执导,以国家荣誉称号“人民楷模”获得者都贵玛为原型,展开叙事。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电影《海林都》紧跟时代旋律,将“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故事与乌兰牧骑相结合,依托新时代新力量,使电影的主题蕴藏着民族间的血乳亲情,流淌着草原母亲广阔的胸襟与无私。“一个母亲收养一个孤儿”叫做善良;一个草原收养了三千江南孤儿则可以称作是博爱。电影《海林都》以“三千孤儿进草原”为故事背景,着重描绘了萨仁、巴根等孩子的故事。江南孤儿与草原母亲的形象相交融,便形成了不可言喻的大爱精神。电影《海林都》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从乌兰牧骑队员到淳朴的牧民们,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了草原民族的热情、豪爽与善良。作品的“主旋律”在于描述或勾勒一个时代的精神,并以此而鉴今人与后人。“草原母亲哺育江南孤儿”的过程仅仅是一种框架、一种契机,或是一种体现创作者对于特别时代用这一种特别事件的特别理解的“载体”。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电影《海林都》意译为“爱之歌”,是一部以“人间大爱”为主题的民族性影片。影片中伴随着悠扬的长调、生动的马头琴声像观众展示了草原上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牧歌远行、大爱无疆,在真实和细节刻画中,悠扬的马头琴声弥漫于影片的每一个细部,成为影片另一个“主角”。它独特的音色准确传达出了蒙古人的生活和情感: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马蹄、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欢乐的牧歌……影片《海林都》不仅在情感上真挚感人,更让我们可以了解乌兰牧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看到他们是如何去寻找、发现古老而又优美的民谣与旋律,他们又是在如何艰苦的条件下为牧民们带来歌声与温暖。一句简单的“你们考虑清楚,让萨仁跟着你们,吃苦的是孩子”的背后,是几代乌兰牧骑人无私奉献的缩影。草原美丽宽广,乌兰牧骑们的每一声歌唱都是响彻在这片大地上的“爱之歌”。 影片除了有母亲的大爱外,还有辽阔草原的壮美风光,也有马头琴、劝奶歌等蒙古族传统文化元素,在致敬草原母亲、乌兰牧骑的同时,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壮丽美好的草原生活画卷。在展现草原母亲的形象时,导演多采用特写镜头,向观众展现了草原母亲辛勤劳作下脸上的皱纹、手上的褶皱等等,更加有张力的表达了草原母亲这一独特形象。“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电影《海林都》将“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故事与乌兰牧骑很好地结合起来,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乌兰牧骑精神很好的应证了“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的指引下,乌兰牧骑很好的展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电影《海林都》更是民族性、历史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
电影《海林都》叙事线索清晰明了。以“三千江南孤儿下草原”为故事主线,同时对乌兰牧骑故事进行阐述。从政治任务到文艺事业发展,电影《海林都》很好的将政治与文化相结合,既展现了草原人民对于国家政治任务的支持与理解,同时也展现了淳朴大地上牧民们的单纯与豪迈。但电影在叙事上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叙事手法连续性的欠缺,情节没有环环相扣。对于巴根的成长铺垫过于冗长,与萨仁的成长历程形成强烈的冲擊与反差感,并且巴根的叙事线索在铺垫过后草草结束,缺乏完整性。相比塞夫、麦丽丝执导的电影《天上草原》中虎子的形象,萨仁与其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但对于孩子走出心理阴影,接受草原牧民“亲情”洗礼的情节很是草率,情节之间连接性较弱,依靠台词无法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心理过程讲究循序渐进,电影《天上草原》更好的应证了虎子循序渐进的心理过程,通过不同的情节设置与台词,一步步的铺垫展现出其最后对草原的认同。《海林都》在构建“草原母亲”形象时,通过对草原环境的改造和运用,更加真切的传达“草原母亲”的情感和精神状态,增强“草原母亲”民族性的艺术化魅力。除去《海林都》中最常出现的蒙古包,草原上无论是奔驰的骏马,还是飞翔的雄鹰;无论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还是风景如画的胡杨林;无论是蜿蜒流淌的母亲河,还是落日归来的大雁群,都可以作为“草原母亲”心灵世界的外化而被表现和强调。在本片的场面调度里充分利用民族元素,在强化“草原母亲”民族性艺术化感染力的同时,让“草原母亲”成为草原民族文化的播种者,并利用自身传播优势反哺草原民族文化。其中两个孤儿——童娅和南方,成为这条叙事线的主角。孤儿童娅从无法言语到分离时发自肺腑喊出额吉,她在草原艳阳下,蒸发了过去的阴影,变成一个有归属感的会说话的孩子。而她的额吉在一次风暴中为了保护她,不幸流产,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这一难,他们的心因此更紧密了。悠扬的马头琴声、深邃的蒙古族传统民调、狂放奔腾的骏马、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洁白的蒙古包、乌兰牧骑流动勒勒车,大面积的草原、让人沉静的夕阳西下,人们就在在这样的风景中被浸润疗愈。影片展示了两人在北方草原成长的曲折历程,以及他们对草原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生死相依的感情。影片同时传达了草原上流传千百年的传统和习俗。
这部作品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展现江南孤儿成长和讴歌草原母亲的范围。我们不能忘却那个时代,不能忘却那个时代中所闪现的人性之光,不能忘却那一段民族团结的美好史实,不能忘却的目的正在于使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更趋于进步与美好。
作者简介:
霍冉,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海林都;草原母亲;蒙古族
电影《海林都》讲述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感人故事。该片由彭军导演执导,以国家荣誉称号“人民楷模”获得者都贵玛为原型,展开叙事。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电影《海林都》紧跟时代旋律,将“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故事与乌兰牧骑相结合,依托新时代新力量,使电影的主题蕴藏着民族间的血乳亲情,流淌着草原母亲广阔的胸襟与无私。“一个母亲收养一个孤儿”叫做善良;一个草原收养了三千江南孤儿则可以称作是博爱。电影《海林都》以“三千孤儿进草原”为故事背景,着重描绘了萨仁、巴根等孩子的故事。江南孤儿与草原母亲的形象相交融,便形成了不可言喻的大爱精神。电影《海林都》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从乌兰牧骑队员到淳朴的牧民们,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了草原民族的热情、豪爽与善良。作品的“主旋律”在于描述或勾勒一个时代的精神,并以此而鉴今人与后人。“草原母亲哺育江南孤儿”的过程仅仅是一种框架、一种契机,或是一种体现创作者对于特别时代用这一种特别事件的特别理解的“载体”。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电影《海林都》意译为“爱之歌”,是一部以“人间大爱”为主题的民族性影片。影片中伴随着悠扬的长调、生动的马头琴声像观众展示了草原上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牧歌远行、大爱无疆,在真实和细节刻画中,悠扬的马头琴声弥漫于影片的每一个细部,成为影片另一个“主角”。它独特的音色准确传达出了蒙古人的生活和情感: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马蹄、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欢乐的牧歌……影片《海林都》不仅在情感上真挚感人,更让我们可以了解乌兰牧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看到他们是如何去寻找、发现古老而又优美的民谣与旋律,他们又是在如何艰苦的条件下为牧民们带来歌声与温暖。一句简单的“你们考虑清楚,让萨仁跟着你们,吃苦的是孩子”的背后,是几代乌兰牧骑人无私奉献的缩影。草原美丽宽广,乌兰牧骑们的每一声歌唱都是响彻在这片大地上的“爱之歌”。 影片除了有母亲的大爱外,还有辽阔草原的壮美风光,也有马头琴、劝奶歌等蒙古族传统文化元素,在致敬草原母亲、乌兰牧骑的同时,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壮丽美好的草原生活画卷。在展现草原母亲的形象时,导演多采用特写镜头,向观众展现了草原母亲辛勤劳作下脸上的皱纹、手上的褶皱等等,更加有张力的表达了草原母亲这一独特形象。“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电影《海林都》将“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故事与乌兰牧骑很好地结合起来,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乌兰牧骑精神很好的应证了“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的指引下,乌兰牧骑很好的展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电影《海林都》更是民族性、历史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
电影《海林都》叙事线索清晰明了。以“三千江南孤儿下草原”为故事主线,同时对乌兰牧骑故事进行阐述。从政治任务到文艺事业发展,电影《海林都》很好的将政治与文化相结合,既展现了草原人民对于国家政治任务的支持与理解,同时也展现了淳朴大地上牧民们的单纯与豪迈。但电影在叙事上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叙事手法连续性的欠缺,情节没有环环相扣。对于巴根的成长铺垫过于冗长,与萨仁的成长历程形成强烈的冲擊与反差感,并且巴根的叙事线索在铺垫过后草草结束,缺乏完整性。相比塞夫、麦丽丝执导的电影《天上草原》中虎子的形象,萨仁与其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但对于孩子走出心理阴影,接受草原牧民“亲情”洗礼的情节很是草率,情节之间连接性较弱,依靠台词无法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心理过程讲究循序渐进,电影《天上草原》更好的应证了虎子循序渐进的心理过程,通过不同的情节设置与台词,一步步的铺垫展现出其最后对草原的认同。《海林都》在构建“草原母亲”形象时,通过对草原环境的改造和运用,更加真切的传达“草原母亲”的情感和精神状态,增强“草原母亲”民族性的艺术化魅力。除去《海林都》中最常出现的蒙古包,草原上无论是奔驰的骏马,还是飞翔的雄鹰;无论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还是风景如画的胡杨林;无论是蜿蜒流淌的母亲河,还是落日归来的大雁群,都可以作为“草原母亲”心灵世界的外化而被表现和强调。在本片的场面调度里充分利用民族元素,在强化“草原母亲”民族性艺术化感染力的同时,让“草原母亲”成为草原民族文化的播种者,并利用自身传播优势反哺草原民族文化。其中两个孤儿——童娅和南方,成为这条叙事线的主角。孤儿童娅从无法言语到分离时发自肺腑喊出额吉,她在草原艳阳下,蒸发了过去的阴影,变成一个有归属感的会说话的孩子。而她的额吉在一次风暴中为了保护她,不幸流产,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这一难,他们的心因此更紧密了。悠扬的马头琴声、深邃的蒙古族传统民调、狂放奔腾的骏马、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洁白的蒙古包、乌兰牧骑流动勒勒车,大面积的草原、让人沉静的夕阳西下,人们就在在这样的风景中被浸润疗愈。影片展示了两人在北方草原成长的曲折历程,以及他们对草原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生死相依的感情。影片同时传达了草原上流传千百年的传统和习俗。
这部作品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展现江南孤儿成长和讴歌草原母亲的范围。我们不能忘却那个时代,不能忘却那个时代中所闪现的人性之光,不能忘却那一段民族团结的美好史实,不能忘却的目的正在于使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更趋于进步与美好。
作者简介:
霍冉,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