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校企两大教学主体同促三方共赢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ro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学生为本,我院探索计算机专业的校企合作的“3 1”人才培养模式,该文阐述了我院与企业深度合作,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校企两大教学主体共同培养学生的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工程经验,同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突破学校的资源瓶颈,提高教师的行业能力和企业的知名度,在该培养模式下,三方:学生、学校、企业达到共赢。
  关键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培养;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1-0178-02
  1 概述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计算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后备力量,计算机的教学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完成情况,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情况。我院的师生现状和实验环境,迫切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学培养模式,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上了工作日程,本着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考虑,为院里的长远发展考虑,我院从2006年就开始探索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之路,探索人才的培养模式。
  2 我院师生现状的分析
  我校属于地方型高校,学生资源和一线城市或重点院校的学生资源差别很大,学生入学分数低,又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自我约束能力低,课堂到课率不理想,有些学生沉迷网络,散漫,毕业后就业情况不理想。
  我院计算机专业老师和专业实验室都缺乏,但学校又很难解决。计算机专业教师除了要完成计算机专业课程,还要完成学校所有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而实验室更是承担着全校的计算机相关相近专业的所有教学任务。不管是教师还是实验室都是在超负荷工作。再者,我院具有计算机工程经验的老师不多,很多老师都是直接从学校进入学校的,没有进入到社会,没有进入到相关企业,掌握的仅仅是普遍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缺乏行业经验和计算机专业要的工程经验,教师自身的职业化的特点不足;也有一部分老师有一定的计算机行业工程经验,获取了工程师证书,但是缺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不能很好地将这些行业素养很好地带入课堂,影响学生。同时,高学历高职称的计算机专业老师少。
  3 改革的具体方案及其达到的效果
  我院从2006之后,就开始探索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2012年,在江西省率先建立了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和达内集团合作,走校企深度合作之路, 改变原有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采用了“3 1”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做法:前3年主要是本校专业老师培养学生,期间,每个学期企业都参与教学,开展课程设计和小型的项目训练,学生还每学年有2周的时间走进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教育和项目实训,最后一年,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全面对学生进行工程能力的培养。
  “3 1”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学校和企业对学生联合培养,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校企两大教学主体,学校和企业同时参与教学、参与课程设置、课程大纲制定。学校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特别是考核制度,来保障该模式的实施效果,在该培养模式下,学校、学生、企业都从中受益:
  1) 学校
  “3 1”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我院教学资源瓶颈,增强了我院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
  我校属地方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和重点高校的教师存在差异,教学资源也严重缺乏,特别是我们计算机专业,由于计算机的发展特点,教学资源更显缺乏,这些是客观事實。“3 1”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培养方式,通过校企合作,教学上出现了两大教学主体。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同台唱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学生,企业的天时和地利帮助学校克服了学校区域的局限性,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弥补了学校的缺乏资源,企业协助学院建立多个实验室,学校的资源瓶颈得以突破。
  在和企业合作教学过程中,企业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实训、项目实训时,学校都安排专业教师跟进,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得以提高,学校有机会派老师到企业学习,企业培训老师,进一步提高老师的工程能力。校企合作也减轻我院教师的教学压力,腾出了时间来学习,提高自身。
  2) 学生
  “3 1”人才培养模式下,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专业基础好又具有工程能力的学生,提升学生就业的资本。
  首先,学校的专业教师主要对基础理论教学进行严格把关,在前三年,强调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算法,关系型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等基础课程,学习这些基础课程尤为重要。把这些基础课程比拟为内功,新的技术、标准为外功,只追寻时髦的学生最后只懂招式,没有功力,是不可能成为高手的。
  其次,课程设置安排中,前三年还开设了很多课程的实验课和课程设计,期间企业派企业工程师进驻校园,共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暑假进企业进行项目实训;最后一年,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方向,企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引入真实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团队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掌握了一定工程经验的准员工。在企业实训的这个阶段,弥补了学校和IT产业中间地带的空白。
  最后,学校主办多种计算机方面的比赛,校企共同组织学生参加多种省级和国家级的多种计算机相关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最近几年,学生在数学建模、服务外包大赛、蓝桥杯和软件杯等大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获得了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国家三等奖,省级的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在参赛过程中大大的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工作热情,有利于人才培养。
  3) 企业
  “3 1”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和我院深度合作,对学生的四年教学,企业全程参与,期间,企业获取了它应有的利润,但同时也获取了无形的利润,如企业带一些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做真实项目,即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转学生为企业所用,成为企业的无形的生产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近几年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在江西省排在前位,学校社会效益得以提高,更是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企业的良好的声誉是企业所必须具有的。
  4 结束语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一种从学生出发,达三方共赢的培养模式。学校资源瓶颈得以突破,学校专业教师专业水平得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培养,特别是计算机的行业素养和行业经验得到了充分的培养,这是原有的培养模式做不到的。企业也使其利润最大化。
  计算机发展特点,企业有着天时地利,企业具有先一步掌握着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绝对优势。我院将进一步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寻找更适合培养学生的途径,寻找对学生更为有利的培养模式,一切从学生出发,校企将进一步共同探讨,以市场为导向,更为合理地设置计算机各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创新。
  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制定的政策和制度是合作的保障,而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是合作成效的保障,政策和制度,特别是考核制度要不断地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林建.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2] 杨爽.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9(4):46-49.
  [3] 夏建国,刘文华.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4):106-10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踝蛋白(talin)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方法检测41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alin mRNA的
计算机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的各个学科领域,在骨科的应用则包括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及运动损伤科等领域的结构重建方面,精准的定位提高了骨科重建效果,已得到循
舞蹈属于视觉艺术,有形而无声;声乐属于听觉艺术,有声而无形,但同样凭借自身肢体和器官的作为表现手段和表现工具,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在声乐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借用舞蹈肢体语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TE患者82例,分为溶栓组及抗凝组,并选
颈椎退行性疾病的诊断过去没有统一完整的诊断分类,只有颈椎病的描述和分类在临床广泛使用。但是随着诊断水平提高,像颈椎间盘突出症和后纵韧带骨化症已明确诊断,颈椎管狭窄症也
摘要:为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培养体系改革。通过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生产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在协同培养中的作用,以多元化模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软件专业卓越人才。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培养体系;软件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