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本文引用的著作英文名称为Thai radical discourse: the real face of Thai feudalism today。该著作原作者Craig J. Reynolds(克雷格J.雷诺兹)以集·普米萨的《泰国封建制的真面目》一书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政治;封建;经济;泰国;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79-01
作者认为这是一部用泰语书写成的对泰国国家政治、经济历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作者对集·普米萨的这篇文章给予高度称赞并尝试着像大家展示在20世纪泰国人民意识里的某些冲突、紧张局势、分歧和身份地位认同是如何被集·普米萨用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的。笔者该文主要介绍第一章的内容,尽管一个外国历史学家有时候能够看到一些泰国历史学家所不能看到的东西,但作者尽力克服作为一个外国学者的传统姿态,将历史整合为一个更完整的体系画面。把泰国历史思想当成民族志任务一样用英文写出来。在这本书里,作者没有试图去制造一个平衡或是客观的作品,而是使用混淆和矛盾对立的观点去向读者传达他所理解的词背后的本质面貌。
集·普米萨的《泰国封建制的真面目》一书于1957年第一次出版,这是泰国历史写作上一次完全创新的革命。这本书主要阐述的是关于生产关系、统治模式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间的冲突矛盾问题。介绍了当时泰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当时研究的关注点延伸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集·普米萨把“文化”和“宗教”,这些作为泰民族身份认同的东西放到幕后,而把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摆在了论述的首要位置。把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落后同君主制政体相联系起来,文章把统治阶级的动机归咎于贪婪而不是虔诚,暴露了统治阶级并没有把宗教和文化看做保障社会安全和精神的来源,而是把它们作为统治工具,以掩盖他们存在的合理性。揭露了统治者的本来面目,批判落后的封建社会形态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和压迫,以及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集·普米萨的这些言论其实是对泰国君主政体的一个颠覆性说法。真正泰国君主政权可能会声称自己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代言人:声称自己是变革的力量,是一个核心家庭团结的典范等。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军人政权恢复了威权并把权利提升到国家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层面上。沙立政府实行高压军事独裁统治,法律规定煽动叛乱罪包括欺君之罪,以及对君主制政体下已经确立好的国家意志任意改动或颠覆。把君主专制政体和落后的农业秩序相连接起来以压倒进步思想者们的激进行为和言论。这本书里集批判泰国封建制度,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激进言论是很难得到大众认可和接受的,这也使得他的某些观点出现边缘化。
关于泰国历史的写作问题,一开始作者讨论了西方历史学者对1950s以前泰国的认识和看法。1950s以前,关于真正深刻阐述泰国历史的著作并不多,西方学者们认识的泰国是一个没有激进政治和激进言论著述的国家;是一个建立在封建传统体系下的完整国家;是一个在皇权和佛教庇护下的所谓“保守的国家”。当时的西方学者们认为到了20世纪中后期泰国的佛教和王权独霸天下的局面仍然存在,启蒙思想运动以后,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和欧洲社会主义通过西方教育思想而进入到泰民族意识。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变的愿望并没能打破他们的守旧思想。因此,西方历史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泰国这片热土上,并没有掀起过社会革命,也没有过要求摆脱殖民压迫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也没有任何领导者曾经意识到过反封建的抵制。因为这样的原因和论述,所以这些西方学者在书写泰国历史的过程中也就会不可避免地给他们的读者传达一种泰国是一个“保守的国家”的思想。工业革命时期,当泰国君主还没有意识到新技术的强大冲击力,民主进步思想还未传播到泰国时,一批进步的学者通过著书试图把进步思想引进到泰国却遭到当局的镇压,泰国历史学家在19世纪中后期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矛盾冲击下王室政府当局开始对“社会形态”和“文学形态”两个词提出异议,之后政府当局开始鼓励历史写作。
关于集·普米萨传纪的构建问题,作者认为给集·普米萨写传记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因为收集到的一些口供证据互相矛盾和不足,作者经常会使用笔名或者匿名的原因,有的人认为他的生活是充满争议性的。搜集的证据包括对他家人亲戚朋友和老师同学们回忆的采访记录得到的。即便在言论自由的时代,当局对集普米萨(激进活动分子)还是很隐晦去讨论,人们只能通过集的一些笔名或是代称发表的文章去了解他的生活和作品。对集的传记和作品的发现是二战后泰国文学和历史文化发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二战中后期到1957-58年间,是泰国社会主义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很多的文学和历史研究深受唯物主义哲学、共产主义思想以及俄国和中国革命成果所影响。经历了1973-1976年三年的时间,学者、学生、出版商甚至泰共党在内的人共同促成了“集·普米萨论集”的完成。
关于集·普米萨与泰共党的关系——集真正意义上并不是共产党员,他只是对泰国当时封建腐朽的政府统治制度,以及高压独裁的军人政治和愚昧保守的旧思想感到失望,渴望寻找新的出路,他追求进步的思想,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列宁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影响,提倡进步的风气,所以他用他的文笔为宣传新思想,进步民主的思想而为社会做贡献。而这些思想同泰共党的宣扬的思想刚好一致。所以很多时候集都被判定为泰共党,在言论受限,反共思潮高亢的年代才会被多次被扣上了政治犯的罪名。而泰共党也是在他死后的七八年里于1973年10月才给集加上了共产党员的政治面貌身份。
实际上,泰国政权的合法性可以说是依附于一个完美统治体系下的,这种统治体系自然和军队、君主制以及佛寺僧伽扯上关系,这三者的结合代表了整个泰民族国家。军队和警察的义务是维持国家公共秩序和保证领土完整,他们用武力来维护国家权威;君主政体是传统集权政治的遗留物,由皇室成员组成,负责统一权威敬畏和服从;佛教僧伽是社会道德规范和引导信徒忠诚于威权的思想道德库。必要的情况下它们三者会相互妥协以巩固自身在这个统治关系网下的地位和权威。泰国威权主义以高压手段牺牲短期民主自由权利来换取政局平稳和社会安定,有效回应了政权发展所带来的合法性需求。
作者简介:李粉仙(1993.07—),女,民族:汉族,籍贯:云南曲靖,学历:在读研究生,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民间文学。
关键词:政治;封建;经济;泰国;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79-01
作者认为这是一部用泰语书写成的对泰国国家政治、经济历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作者对集·普米萨的这篇文章给予高度称赞并尝试着像大家展示在20世纪泰国人民意识里的某些冲突、紧张局势、分歧和身份地位认同是如何被集·普米萨用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的。笔者该文主要介绍第一章的内容,尽管一个外国历史学家有时候能够看到一些泰国历史学家所不能看到的东西,但作者尽力克服作为一个外国学者的传统姿态,将历史整合为一个更完整的体系画面。把泰国历史思想当成民族志任务一样用英文写出来。在这本书里,作者没有试图去制造一个平衡或是客观的作品,而是使用混淆和矛盾对立的观点去向读者传达他所理解的词背后的本质面貌。
集·普米萨的《泰国封建制的真面目》一书于1957年第一次出版,这是泰国历史写作上一次完全创新的革命。这本书主要阐述的是关于生产关系、统治模式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间的冲突矛盾问题。介绍了当时泰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当时研究的关注点延伸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集·普米萨把“文化”和“宗教”,这些作为泰民族身份认同的东西放到幕后,而把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摆在了论述的首要位置。把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落后同君主制政体相联系起来,文章把统治阶级的动机归咎于贪婪而不是虔诚,暴露了统治阶级并没有把宗教和文化看做保障社会安全和精神的来源,而是把它们作为统治工具,以掩盖他们存在的合理性。揭露了统治者的本来面目,批判落后的封建社会形态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和压迫,以及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集·普米萨的这些言论其实是对泰国君主政体的一个颠覆性说法。真正泰国君主政权可能会声称自己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代言人:声称自己是变革的力量,是一个核心家庭团结的典范等。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军人政权恢复了威权并把权利提升到国家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层面上。沙立政府实行高压军事独裁统治,法律规定煽动叛乱罪包括欺君之罪,以及对君主制政体下已经确立好的国家意志任意改动或颠覆。把君主专制政体和落后的农业秩序相连接起来以压倒进步思想者们的激进行为和言论。这本书里集批判泰国封建制度,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激进言论是很难得到大众认可和接受的,这也使得他的某些观点出现边缘化。
关于泰国历史的写作问题,一开始作者讨论了西方历史学者对1950s以前泰国的认识和看法。1950s以前,关于真正深刻阐述泰国历史的著作并不多,西方学者们认识的泰国是一个没有激进政治和激进言论著述的国家;是一个建立在封建传统体系下的完整国家;是一个在皇权和佛教庇护下的所谓“保守的国家”。当时的西方学者们认为到了20世纪中后期泰国的佛教和王权独霸天下的局面仍然存在,启蒙思想运动以后,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和欧洲社会主义通过西方教育思想而进入到泰民族意识。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变的愿望并没能打破他们的守旧思想。因此,西方历史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泰国这片热土上,并没有掀起过社会革命,也没有过要求摆脱殖民压迫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也没有任何领导者曾经意识到过反封建的抵制。因为这样的原因和论述,所以这些西方学者在书写泰国历史的过程中也就会不可避免地给他们的读者传达一种泰国是一个“保守的国家”的思想。工业革命时期,当泰国君主还没有意识到新技术的强大冲击力,民主进步思想还未传播到泰国时,一批进步的学者通过著书试图把进步思想引进到泰国却遭到当局的镇压,泰国历史学家在19世纪中后期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矛盾冲击下王室政府当局开始对“社会形态”和“文学形态”两个词提出异议,之后政府当局开始鼓励历史写作。
关于集·普米萨传纪的构建问题,作者认为给集·普米萨写传记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因为收集到的一些口供证据互相矛盾和不足,作者经常会使用笔名或者匿名的原因,有的人认为他的生活是充满争议性的。搜集的证据包括对他家人亲戚朋友和老师同学们回忆的采访记录得到的。即便在言论自由的时代,当局对集普米萨(激进活动分子)还是很隐晦去讨论,人们只能通过集的一些笔名或是代称发表的文章去了解他的生活和作品。对集的传记和作品的发现是二战后泰国文学和历史文化发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二战中后期到1957-58年间,是泰国社会主义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很多的文学和历史研究深受唯物主义哲学、共产主义思想以及俄国和中国革命成果所影响。经历了1973-1976年三年的时间,学者、学生、出版商甚至泰共党在内的人共同促成了“集·普米萨论集”的完成。
关于集·普米萨与泰共党的关系——集真正意义上并不是共产党员,他只是对泰国当时封建腐朽的政府统治制度,以及高压独裁的军人政治和愚昧保守的旧思想感到失望,渴望寻找新的出路,他追求进步的思想,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列宁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影响,提倡进步的风气,所以他用他的文笔为宣传新思想,进步民主的思想而为社会做贡献。而这些思想同泰共党的宣扬的思想刚好一致。所以很多时候集都被判定为泰共党,在言论受限,反共思潮高亢的年代才会被多次被扣上了政治犯的罪名。而泰共党也是在他死后的七八年里于1973年10月才给集加上了共产党员的政治面貌身份。
实际上,泰国政权的合法性可以说是依附于一个完美统治体系下的,这种统治体系自然和军队、君主制以及佛寺僧伽扯上关系,这三者的结合代表了整个泰民族国家。军队和警察的义务是维持国家公共秩序和保证领土完整,他们用武力来维护国家权威;君主政体是传统集权政治的遗留物,由皇室成员组成,负责统一权威敬畏和服从;佛教僧伽是社会道德规范和引导信徒忠诚于威权的思想道德库。必要的情况下它们三者会相互妥协以巩固自身在这个统治关系网下的地位和权威。泰国威权主义以高压手段牺牲短期民主自由权利来换取政局平稳和社会安定,有效回应了政权发展所带来的合法性需求。
作者简介:李粉仙(1993.07—),女,民族:汉族,籍贯:云南曲靖,学历:在读研究生,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民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