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法学习过程中,习气的滋生常被学书者所忽视,或被误以为是自我书法风格的一种体现。文章首先提出习气并非风格,指明认清习气产生成因的重要性。继而在对当下书法艺术发展阐述时,从今人对古代书法经典的曲解、品评机制下的审美扭曲、传统文化底蕴坍塌与普及教育混乱和多元文化影响下的盲从与“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理解,对书法创作实践和书法教育教学理清思路,也对学书者在学书过程中审美作出理性判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书法艺术;习气;风格;思考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一、 习气并非风格
点评书法作品时,常会听到“习气”一词。习气多指书家在点画技法、结体布局等方面流于熟滥、庸俗,缺乏高雅的情调,寓有贬义,理解为个性和书法美学规则不协调的表现,受到狭隘的、不完整的书法美学观念的影响而任性随意的书写的结果,虽然有时候看上去是惊人的或让人有所感触,终究是不能进入高雅之堂。清代王澍论及赵孟頫书法曰“子昂天材超逸不及宋四家,而工夫为胜,晚岁成名后,因难简对,不免浮滑,甚有习气。” 由此可见,习气常含负面之意,为书家所避讳。
而古代书家经典作品,常被冠以“风格”一词,包含着书家对于时代气息和书法美学的主动性结合和理性吸收,是个人的审美情趣在书法的书写过程中的自觉表达。“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刘熙载《艺概·书概》中将书法与人的品行联系,从书法作品中窥见人的精神品格和时代风貌。王羲之的洒脱飘逸、颜真卿的正义凛然、苏东坡的恢弘豪迈、王铎的浑厚华滋等等,无一不是书法风格与人的品格性情紧密结合的生动体现,浑然一体。“天地万物之变动,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习气与风格皆为书家在习书过程中不断养成的结果,但受各方因素之影响,导致最终结果迥异。因此,认清习气与风格之差异,尤其是认清习气产生的成因,尤为重要。
二、习气引发的思考
习气在当下书法界滋生蔓延,并非个体现象。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在当下书法界已经较为严重。作为书法创作实践者和书法教育工作者,如何认清这些现象,正确把握书法发展方向,对于自身书法创作的提升、书法理念的升华和教书育人皆有重要意义。笔者试图从以下四点谈及浅薄认识:
(一)对古代书法经典的曲解
对古代书法经典的曲解,是造成习气盛行的主要因素。古代的书法家多为文人士大夫兼之,但书法艺术几乎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生命形式,其书法多为抄写、记录之用,却成为文人书家们追求高洁意境的荣耀象征。正因如此,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惊世之作,成为学书者巨大的宝库。古代书法经典之所以能在历经若干年后依然永葆它的光芒,被后世争相效仿,一方面在于古人书写技法上的高超,另一方面在于其背后的书学思想和文化底蕴。
技法上的理解浅薄,书法作品游走于形式上的粗浅应对,魏碑一味强调刀刻斧凿之气显刻板,狂草一味突出急速露轻滑,隶书一味移形错位导致头重脚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对用笔技法有最为精辟的论述:“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著。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则用抽,方则用絜。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絜出之。圆笔用绞,方笔用翻。圆笔不绞则痿,方笔不翻则滞。圆笔出之险则得劲,方笔出以颇则得骏。提笔如游丝袅空,顿笔如狮狻蹲地,妙处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用方而体圆,或笔方而章法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临摹古代经典为学书不二法门,无论是初学书法,亦或是提升阶段,乃至进入所谓入道之佳境,都得与临摹为伴,活到老临到老。明代大书法家王铎曾经讲过他学习书法是一日临帖一日应酬,所以才能达到五十而自化。习书者倘若久不临帖,则会离古人愈远,逐渐生成习气,还以为是自我创新,眼界都深受蒙蔽,更何谈手上功夫?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为王羲之记叙兰亭雅集之盛况所书手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文笔酣畅无拘,尽显晋人的风韵。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虽为后世之摹本,却丝毫未能影响其在学书人心中的地位。王羲之的书学思想在当时虽与世俗价值衡量体系不符,但仍旧被社会所认同。其学书先学卫夫人,后“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朝廷招之为官“皆不就”,与僧侣往来、崇尚隐逸之风等等表现,都成为后世文人追求的一种人生风范。后世学王羲之的书家何止千万,却始终没有能够超越他,除了技法上的不能超越,其本质更多在于精神层面、艺术风骨上的无法逾越。
(二)品评机制下的审美扭曲
随着“书法热”的不断发酵,近些年来国人学习书法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这对于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来讲应该是件大好事。各类文件的出台,从制度上保障了书法教育的开展,一时间全国上下,中小学将书法课纳入到每周的必修课,高校书法专业无论从开设的数量上,还是培养的层次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2016年,全国有100余所高校招收书法专业,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培养层次。书法“正规军”“学院派”的突起,在专业知识、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本该对此寄予厚望。但社会上重技法、轻理论的观念对书法专业的评价标准,似乎还停留在学生创作能力上。求职、评优常以能否入“国展”、是否“中书协会员”来衡量其专业水平,令很多初涉世的书法专业毕业生感到困惑。一时间,某种意义上代表书法专业化的“科班生”与社会书家形成了微妙的对比,国展获奖和入展的书家中,科班出生的人数凤毛麟角。理实并重的系统专业书法教学很难适从当下的品评机制,凸显其优势,“一张作品定高下”的品评标准让很多“科班生”觉得无所适从。社会评价的片面性亦曾一度给高校书法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暂时的困惑。但从本质上来讲,这样的品评机制是绝不符合书法艺术教育发展规律的。 如果说古代书法经典是后世书法学习之宝库,时风则可以理解为今世书法发展的风向标。时风现象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各类书法展览、评奖。书法创作本该根植传统、书写自我,表达书家内心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古代文人在追求“玄遒冥运,功参造化”的艺术至高境界,完全出于对知识人生、心灵自由的满足。米芾诗曰:“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杨雄。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通。要知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书法展览亦本该是书法学习者相互交流思想、切磋书艺的良好平台,但正因为其评奖机制的存在、各方利益的趋势,书法创作开始悄悄走向迎合评委、顺应展厅效应的方向。书法展上的“千人一面”现象屡见不鲜,“刘云泉现象”“石开现象”“韩天衡现象”等等的出现亦绝非偶然,盲目地跟风效仿,看似成效显著,实为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放纵习气的滋长,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毫无意义可言。
大量书写风格雷同、取法相似的作品,给评委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疲惫,同时也给评判优劣带来了困惑。此时书家们的心思不再停留在书法艺术本体上,而转向书法作品的形式上。书家们挖空心思,在章法和形式上做功课,色宣拼接、仿古做旧、反复题款等等手段无序杂揉,追求冲击从而达到“标新立异”的目的。偌大的一个展览,很少还能看到一张没有拼接的纯色宣纸上只有一种书体的作品了。某种意义上讲,偶尔出现时的确能够达到吸引眼球、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然而当这种风气越演越烈,满眼皆是五彩缤纷,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三)传统文化底蕴坍塌与普及教育混乱
著名学者熊秉明先生早在1984年就提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后来虽有学者不断提出不同的观点,觉得熊老的“核心论“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尽管如此,不可否认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书法是以中国汉字为载体,通过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书写者的思想和美感。书法又和其它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完整的自足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在书法发展的各个时期,除了书法本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以外,文化性对于书法艺术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离开了中国汉字、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来谈书法,根本无从谈起。
今人学习书法最为缺失的当属传统文化氛围。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每天面对电脑屏幕,连最为基础的汉字书写都变得越来越遥远,提笔学习书法则更让人觉得遥不可及;搜索信息、学习知识,动动键盘,网上一搜便可轻松获取;相互之间的交流亦有电话和网络语音会面……高科技在带来生活便捷的同时,也让书法艺术逐步走向孤独的纯艺术领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着重阐述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论观点。书法艺术在中国古代的各个时期,都有着极广泛的群众基础,用毛笔写字是古人最熟悉不过的平常事,现如今,这已经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微时代”的书家,提起毛笔回归“传统”,放下毛笔活在当下,对传统国学知之甚少,对书法史的脉络都不清楚,作品错字连篇,只会写别人的诗词歌赋,甚至对书写内容的意思都弄不明白……在今天的书法界都是极为普遍的,归根结底还是缺少文化的支撑。书法艺术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想生存发展,实在难矣!重视书法艺术,不能只停滞于笔墨技法的研习,更重要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重新构建。
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全国政协委员纷纷提议,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书法教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赵长青强调书法教育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出全国中小学存在书法教育师资匮乏的问题,并提交关于创办中国书法学院以解决的提案,来缓解社会对书法教师的巨大需求,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已是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今年梅老的提案是“继续呼吁关注青少年传统文化素质培养,通过让孩子练毛笔字、学习繁体字、多听多唱京剧等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心田”。这样的呼吁是振奋人心的,也是合乎时代发展所必须的。
《易经》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放眼当下的书法教育,好为人师者实在不在少数。随着各种文件制度的产生,书法教育在各地普遍受到重视。不少中小学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书法培训,一时间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看似书法教育的繁荣,实为不少人创收敛财的途径。此种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书法教师的自身水平和学识素养良莠不齐。不少培训机构的书法教师会写几笔字,其实根本就不懂书法,也从未接受过系统的书法教育,皆充实到书法教师的队伍里来;其二,各培训班或教师之间书法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各有一套,全凭己愿,很难做好科学有效;其三,书法考级某种程度上的确能促进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但就考级的办法和衡量标准实在值得商榷,很多培训机构旨在学生考级通过,只对考级内容做反复训练,学生除了考级内容能写好外,其它皆不能。这样的教学效果何以得到保障, “师者”的个人习气也因此被流传;这样的书法培训与考级对于书法艺术的普及和 发展,到底有多大的推动作用呢?
(四)多元文化影响下的盲从与“创新”
创新在书法发展的每个时期都会出现,“笔墨当随时代”无可非议,但我们今天看到的书法创新很多是一种盲从,甚至对书法本体的认识上本末倒置。
如今,中西文化的交融,艺术市场日益繁荣,各种文化、各种思想相互交流,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书家们亦将西方艺术中各种元素不断融入到中国书法当中来,思考当代书法的创新之路。这本来无可厚非,相互取长补短,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不乏有些书家,受此种思想影响严重,在字形和章法上大胆变革,不再注重书法本身的固性,淡化汉字的概念,摒弃传统,浑然不知所措。甚至提出“西为体,中为用”的可笑观念,还美其名曰“中西合璧”。脱离传统求创新,本末倒置辟蹊径的做法必定是条不归路。
世人皆知宋代书法尚意,尚意书风的出现相较于前朝,就是一种创新。在紧跟晋唐时期,文艺繁荣、大师辈出,其所崇尚以书写法度为要义的书风已经发展到了极致,想要形成特色,自成一家,那就必须独辟蹊径。宋代文化书法的出现,无疑是书法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宋人将文人修养推崇到至高的位置,追求为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书写属于书家内心的逸致闲情和率真性情。尽管如此,苏轼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却毕生推崇二王和颜真卿。王氏绚烂至极、复归平淡、不激不励的书法风格一直都是苏轼心中最高典范,颜鲁公尊崇儒家道德传统的君子形象亦在苏轼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宋人评价书法,主张“书如其人”“书为心画”,把书品与人品相联系,这样的思想无论在书法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亦为当下思考书法发展之方向。
三、结语
书法艺术发展至今,我们需要有创新,更需要的是有丰厚传统根基作为支撑的创新。艺术界本该百花齐花、百家争鸣,在创新的道路上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书家在作品中主张情感的表现与个性的追求,体现自己的审美,这都符合时代气息。但书法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应遵循属于其自身特点的主流方向发展。个人风格的体现,当有符合书法艺术发展的自然养成,而非成为习气滋生的说辞。如不及时认清,学书必将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1]陈方既.中国书法精神[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2]金开诚,王岳川.书法艺术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3]陈振濂.书法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4][美]方闻著,李维琨译.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5] 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6] 崔尔平选编校点著.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王强(1982-),男,江苏扬州人,扬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硕士毕业,研究方向:书法创作及理论。
【关键词】书法艺术;习气;风格;思考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一、 习气并非风格
点评书法作品时,常会听到“习气”一词。习气多指书家在点画技法、结体布局等方面流于熟滥、庸俗,缺乏高雅的情调,寓有贬义,理解为个性和书法美学规则不协调的表现,受到狭隘的、不完整的书法美学观念的影响而任性随意的书写的结果,虽然有时候看上去是惊人的或让人有所感触,终究是不能进入高雅之堂。清代王澍论及赵孟頫书法曰“子昂天材超逸不及宋四家,而工夫为胜,晚岁成名后,因难简对,不免浮滑,甚有习气。” 由此可见,习气常含负面之意,为书家所避讳。
而古代书家经典作品,常被冠以“风格”一词,包含着书家对于时代气息和书法美学的主动性结合和理性吸收,是个人的审美情趣在书法的书写过程中的自觉表达。“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刘熙载《艺概·书概》中将书法与人的品行联系,从书法作品中窥见人的精神品格和时代风貌。王羲之的洒脱飘逸、颜真卿的正义凛然、苏东坡的恢弘豪迈、王铎的浑厚华滋等等,无一不是书法风格与人的品格性情紧密结合的生动体现,浑然一体。“天地万物之变动,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习气与风格皆为书家在习书过程中不断养成的结果,但受各方因素之影响,导致最终结果迥异。因此,认清习气与风格之差异,尤其是认清习气产生的成因,尤为重要。
二、习气引发的思考
习气在当下书法界滋生蔓延,并非个体现象。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在当下书法界已经较为严重。作为书法创作实践者和书法教育工作者,如何认清这些现象,正确把握书法发展方向,对于自身书法创作的提升、书法理念的升华和教书育人皆有重要意义。笔者试图从以下四点谈及浅薄认识:
(一)对古代书法经典的曲解
对古代书法经典的曲解,是造成习气盛行的主要因素。古代的书法家多为文人士大夫兼之,但书法艺术几乎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生命形式,其书法多为抄写、记录之用,却成为文人书家们追求高洁意境的荣耀象征。正因如此,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惊世之作,成为学书者巨大的宝库。古代书法经典之所以能在历经若干年后依然永葆它的光芒,被后世争相效仿,一方面在于古人书写技法上的高超,另一方面在于其背后的书学思想和文化底蕴。
技法上的理解浅薄,书法作品游走于形式上的粗浅应对,魏碑一味强调刀刻斧凿之气显刻板,狂草一味突出急速露轻滑,隶书一味移形错位导致头重脚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对用笔技法有最为精辟的论述:“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著。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则用抽,方则用絜。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絜出之。圆笔用绞,方笔用翻。圆笔不绞则痿,方笔不翻则滞。圆笔出之险则得劲,方笔出以颇则得骏。提笔如游丝袅空,顿笔如狮狻蹲地,妙处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用方而体圆,或笔方而章法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临摹古代经典为学书不二法门,无论是初学书法,亦或是提升阶段,乃至进入所谓入道之佳境,都得与临摹为伴,活到老临到老。明代大书法家王铎曾经讲过他学习书法是一日临帖一日应酬,所以才能达到五十而自化。习书者倘若久不临帖,则会离古人愈远,逐渐生成习气,还以为是自我创新,眼界都深受蒙蔽,更何谈手上功夫?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为王羲之记叙兰亭雅集之盛况所书手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文笔酣畅无拘,尽显晋人的风韵。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虽为后世之摹本,却丝毫未能影响其在学书人心中的地位。王羲之的书学思想在当时虽与世俗价值衡量体系不符,但仍旧被社会所认同。其学书先学卫夫人,后“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朝廷招之为官“皆不就”,与僧侣往来、崇尚隐逸之风等等表现,都成为后世文人追求的一种人生风范。后世学王羲之的书家何止千万,却始终没有能够超越他,除了技法上的不能超越,其本质更多在于精神层面、艺术风骨上的无法逾越。
(二)品评机制下的审美扭曲
随着“书法热”的不断发酵,近些年来国人学习书法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这对于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来讲应该是件大好事。各类文件的出台,从制度上保障了书法教育的开展,一时间全国上下,中小学将书法课纳入到每周的必修课,高校书法专业无论从开设的数量上,还是培养的层次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2016年,全国有100余所高校招收书法专业,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培养层次。书法“正规军”“学院派”的突起,在专业知识、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本该对此寄予厚望。但社会上重技法、轻理论的观念对书法专业的评价标准,似乎还停留在学生创作能力上。求职、评优常以能否入“国展”、是否“中书协会员”来衡量其专业水平,令很多初涉世的书法专业毕业生感到困惑。一时间,某种意义上代表书法专业化的“科班生”与社会书家形成了微妙的对比,国展获奖和入展的书家中,科班出生的人数凤毛麟角。理实并重的系统专业书法教学很难适从当下的品评机制,凸显其优势,“一张作品定高下”的品评标准让很多“科班生”觉得无所适从。社会评价的片面性亦曾一度给高校书法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暂时的困惑。但从本质上来讲,这样的品评机制是绝不符合书法艺术教育发展规律的。 如果说古代书法经典是后世书法学习之宝库,时风则可以理解为今世书法发展的风向标。时风现象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各类书法展览、评奖。书法创作本该根植传统、书写自我,表达书家内心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古代文人在追求“玄遒冥运,功参造化”的艺术至高境界,完全出于对知识人生、心灵自由的满足。米芾诗曰:“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杨雄。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通。要知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书法展览亦本该是书法学习者相互交流思想、切磋书艺的良好平台,但正因为其评奖机制的存在、各方利益的趋势,书法创作开始悄悄走向迎合评委、顺应展厅效应的方向。书法展上的“千人一面”现象屡见不鲜,“刘云泉现象”“石开现象”“韩天衡现象”等等的出现亦绝非偶然,盲目地跟风效仿,看似成效显著,实为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放纵习气的滋长,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毫无意义可言。
大量书写风格雷同、取法相似的作品,给评委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疲惫,同时也给评判优劣带来了困惑。此时书家们的心思不再停留在书法艺术本体上,而转向书法作品的形式上。书家们挖空心思,在章法和形式上做功课,色宣拼接、仿古做旧、反复题款等等手段无序杂揉,追求冲击从而达到“标新立异”的目的。偌大的一个展览,很少还能看到一张没有拼接的纯色宣纸上只有一种书体的作品了。某种意义上讲,偶尔出现时的确能够达到吸引眼球、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然而当这种风气越演越烈,满眼皆是五彩缤纷,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三)传统文化底蕴坍塌与普及教育混乱
著名学者熊秉明先生早在1984年就提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后来虽有学者不断提出不同的观点,觉得熊老的“核心论“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尽管如此,不可否认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书法是以中国汉字为载体,通过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书写者的思想和美感。书法又和其它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完整的自足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在书法发展的各个时期,除了书法本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以外,文化性对于书法艺术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离开了中国汉字、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来谈书法,根本无从谈起。
今人学习书法最为缺失的当属传统文化氛围。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每天面对电脑屏幕,连最为基础的汉字书写都变得越来越遥远,提笔学习书法则更让人觉得遥不可及;搜索信息、学习知识,动动键盘,网上一搜便可轻松获取;相互之间的交流亦有电话和网络语音会面……高科技在带来生活便捷的同时,也让书法艺术逐步走向孤独的纯艺术领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着重阐述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论观点。书法艺术在中国古代的各个时期,都有着极广泛的群众基础,用毛笔写字是古人最熟悉不过的平常事,现如今,这已经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微时代”的书家,提起毛笔回归“传统”,放下毛笔活在当下,对传统国学知之甚少,对书法史的脉络都不清楚,作品错字连篇,只会写别人的诗词歌赋,甚至对书写内容的意思都弄不明白……在今天的书法界都是极为普遍的,归根结底还是缺少文化的支撑。书法艺术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想生存发展,实在难矣!重视书法艺术,不能只停滞于笔墨技法的研习,更重要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重新构建。
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全国政协委员纷纷提议,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书法教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赵长青强调书法教育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出全国中小学存在书法教育师资匮乏的问题,并提交关于创办中国书法学院以解决的提案,来缓解社会对书法教师的巨大需求,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已是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今年梅老的提案是“继续呼吁关注青少年传统文化素质培养,通过让孩子练毛笔字、学习繁体字、多听多唱京剧等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心田”。这样的呼吁是振奋人心的,也是合乎时代发展所必须的。
《易经》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放眼当下的书法教育,好为人师者实在不在少数。随着各种文件制度的产生,书法教育在各地普遍受到重视。不少中小学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书法培训,一时间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看似书法教育的繁荣,实为不少人创收敛财的途径。此种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书法教师的自身水平和学识素养良莠不齐。不少培训机构的书法教师会写几笔字,其实根本就不懂书法,也从未接受过系统的书法教育,皆充实到书法教师的队伍里来;其二,各培训班或教师之间书法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各有一套,全凭己愿,很难做好科学有效;其三,书法考级某种程度上的确能促进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但就考级的办法和衡量标准实在值得商榷,很多培训机构旨在学生考级通过,只对考级内容做反复训练,学生除了考级内容能写好外,其它皆不能。这样的教学效果何以得到保障, “师者”的个人习气也因此被流传;这样的书法培训与考级对于书法艺术的普及和 发展,到底有多大的推动作用呢?
(四)多元文化影响下的盲从与“创新”
创新在书法发展的每个时期都会出现,“笔墨当随时代”无可非议,但我们今天看到的书法创新很多是一种盲从,甚至对书法本体的认识上本末倒置。
如今,中西文化的交融,艺术市场日益繁荣,各种文化、各种思想相互交流,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书家们亦将西方艺术中各种元素不断融入到中国书法当中来,思考当代书法的创新之路。这本来无可厚非,相互取长补短,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不乏有些书家,受此种思想影响严重,在字形和章法上大胆变革,不再注重书法本身的固性,淡化汉字的概念,摒弃传统,浑然不知所措。甚至提出“西为体,中为用”的可笑观念,还美其名曰“中西合璧”。脱离传统求创新,本末倒置辟蹊径的做法必定是条不归路。
世人皆知宋代书法尚意,尚意书风的出现相较于前朝,就是一种创新。在紧跟晋唐时期,文艺繁荣、大师辈出,其所崇尚以书写法度为要义的书风已经发展到了极致,想要形成特色,自成一家,那就必须独辟蹊径。宋代文化书法的出现,无疑是书法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宋人将文人修养推崇到至高的位置,追求为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书写属于书家内心的逸致闲情和率真性情。尽管如此,苏轼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却毕生推崇二王和颜真卿。王氏绚烂至极、复归平淡、不激不励的书法风格一直都是苏轼心中最高典范,颜鲁公尊崇儒家道德传统的君子形象亦在苏轼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宋人评价书法,主张“书如其人”“书为心画”,把书品与人品相联系,这样的思想无论在书法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亦为当下思考书法发展之方向。
三、结语
书法艺术发展至今,我们需要有创新,更需要的是有丰厚传统根基作为支撑的创新。艺术界本该百花齐花、百家争鸣,在创新的道路上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书家在作品中主张情感的表现与个性的追求,体现自己的审美,这都符合时代气息。但书法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应遵循属于其自身特点的主流方向发展。个人风格的体现,当有符合书法艺术发展的自然养成,而非成为习气滋生的说辞。如不及时认清,学书必将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1]陈方既.中国书法精神[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2]金开诚,王岳川.书法艺术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3]陈振濂.书法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4][美]方闻著,李维琨译.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5] 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6] 崔尔平选编校点著.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王强(1982-),男,江苏扬州人,扬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硕士毕业,研究方向:书法创作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