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发生危害情况
芒果日灼病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的芒果种植区均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每年都会给芒果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尤其在气温偏高、雨水较少、光照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右江河谷等地区,日灼病发生更为严重。日灼病主要发生在幼果、近成熟果实、套袋果取袋后的果实和主干、枝干上。
2.症状
受害幼果向阳面初期颜色变浅,绿色或黄色品种初呈灰青色,红色品种初呈淡黄绿色,1~2天后出现如开水烫伤状,几天后,受灼伤部位变为褐色或黑色,重者开裂、流胶。约10天后,大部分受灼伤的幼果落果,未落的幼果伤口会逐渐愈合,灼伤部位凹陷,果皮粗糙,果实由于向阳面与背面生长不均而发生弯曲。近成熟的果实或套袋果取袋后受强光直射,向阳面颜色开始变浅(吉禄果实向阳面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粉红色,凯特果实向阳面颜色由粉红色变为白黄色),后逐渐出现如开水烫伤斑;1~2周后,灼伤部位变为浅褐色、深褐色或黑色,重者开裂、流胶,且灼伤部位易感染炭疽病。气候干燥时,伤口会逐渐愈合形成稍凹陷的褐色或褐黑色干疤。主干、枝干受灼伤,向阳面有不规则焦糊斑块或裂皮状,易遭流胶病菌侵染,导致流胶或削弱树势。
3.病因及发生特点
高温和强光是发生日灼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突发性高温、雨天突然转晴与强光更易引起果实日灼发生。降雨量和相对湿度是导致日灼发生的重要因子,当降雨量少,土壤干旱缺水,含水量低时,果树根部吸收的水分减少,局部蒸腾作用受阻,树体温度就会相应快速升高,进而发生日灼。当芒果树春梢处理不当,枝叶修剪过度时,由于幼果得不到适当遮蔽,也容易导致日灼病的发生。树势较强、枝叶量较大的树体,发病则较轻。
果实日灼病的发生除受环境因子,如光照、气温、湿度、风力、品种等影响之外,也与果实本身的营养状况、生理状态及遗传特性有关,果实中的钙、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维生素E等内容物含量高则不易发生日灼,偏施氮肥降低果实钙含量会导致日灼严重。果实日灼主要发生在树冠外围完全暴露的果实上,西面被晒部位果实发生日灼率远高于东面,植株上中部果实发生日灼率高于下部,内膛果基本不发生日灼;同一片果园中,靠近行道的果树发生日灼率高,低洼部位发生日灼率相对较低。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主干日灼以西晒的幼龄芒果园发生严重。枝干日灼主要是由于树冠中部枝叶修剪过度引起。
4.防控措施
果园灌水,改善果园气候条件:在高温来临前,给果园适量灌水,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强树体的蒸腾作用,提高空气湿度,从而降低果园温度。在高温期间,也可直接向树冠喷水,降低树体温度,减少日灼的发生。
合理施肥,增强树体抵抗力:当年果实采收、修剪后,施足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果树根系生长,使根系伸向更宽更深的范围,既可以预防果树冬季冻伤,在高温来临时,又有助于果树蒸腾作用。
果园生草,播种绿肥:在果园生草或播种不易成灾的菊科绿肥,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在高温来临时,可降低地温,提高果园空气湿度,从而降低果面温度,减少日灼的发生。
适度修剪,保证果实的自然遮阴率:金沙江干热河谷区2—5月,疏花疏果及修剪应适度,保持合理的枝果比、叶果比,避免果实直接暴露在直射阳光下,保证果实的自然遮阴率。
科学选药,降低果面温度:2—5月花期、幼果期防治茶黄蓟马、芒果小爪螨、叶蝉等害虫,不宜使用乳油制剂,应首选水制剂或粉剂,因乳油制剂黏于果面,易提高果面温度,造成日灼,而水剂能降低果面温度,减少日灼的发生。
果实套袋,防止日灼:根据各品种果实的大小和果皮颜色,选用不同的纸袋套果。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主要栽培品种为凯特和吉禄,凯特芒果一般选用双层复合芒果专用袋,纸质为优质木浆纸,外面为内黑外黄的复合纸,内层为黑膜纸,要求纸袋防水、透气、遮光、防病虫,也可选用白色单层纸袋,果实采收时连袋采收。吉禄、红贵妃等红色品种一般选用白色单层纸袋(木浆纸),果实采收时连袋采收;吉禄芒如果选用双层复合芒果专用袋,果实采收前需取袋上色,应选择较温和的天气取袋上色,以减轻日灼的发生。
树干涂白,减轻夏季高温灼伤:使用硫酸铜石灰涂白剂,硫酸酮、生石灰、水以1∶20∶(60~80)的比例配制,也可用石灰硫黄涂白剂,硫黄、食盐、动物油或植物油、生石灰、热水以1∶ 2∶ 2∶ 100∶ 400 的比例配制,在高温前进行树干涂白,利用白色反光原理,减轻夏季高温灼伤。
使用树干防护罩、遮阳网等:用纸板做成高50~60厘米、长10厘米的长方体围住树干,能有效地保护树干免受强光直射。进行高接换种时,可将枝干用稻草或遮阳网等覆盖保护,避免日灼发生。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李桂珍 邮编:617061)
芒果日灼病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的芒果种植区均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每年都会给芒果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尤其在气温偏高、雨水较少、光照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右江河谷等地区,日灼病发生更为严重。日灼病主要发生在幼果、近成熟果实、套袋果取袋后的果实和主干、枝干上。
2.症状
受害幼果向阳面初期颜色变浅,绿色或黄色品种初呈灰青色,红色品种初呈淡黄绿色,1~2天后出现如开水烫伤状,几天后,受灼伤部位变为褐色或黑色,重者开裂、流胶。约10天后,大部分受灼伤的幼果落果,未落的幼果伤口会逐渐愈合,灼伤部位凹陷,果皮粗糙,果实由于向阳面与背面生长不均而发生弯曲。近成熟的果实或套袋果取袋后受强光直射,向阳面颜色开始变浅(吉禄果实向阳面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粉红色,凯特果实向阳面颜色由粉红色变为白黄色),后逐渐出现如开水烫伤斑;1~2周后,灼伤部位变为浅褐色、深褐色或黑色,重者开裂、流胶,且灼伤部位易感染炭疽病。气候干燥时,伤口会逐渐愈合形成稍凹陷的褐色或褐黑色干疤。主干、枝干受灼伤,向阳面有不规则焦糊斑块或裂皮状,易遭流胶病菌侵染,导致流胶或削弱树势。
3.病因及发生特点
高温和强光是发生日灼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突发性高温、雨天突然转晴与强光更易引起果实日灼发生。降雨量和相对湿度是导致日灼发生的重要因子,当降雨量少,土壤干旱缺水,含水量低时,果树根部吸收的水分减少,局部蒸腾作用受阻,树体温度就会相应快速升高,进而发生日灼。当芒果树春梢处理不当,枝叶修剪过度时,由于幼果得不到适当遮蔽,也容易导致日灼病的发生。树势较强、枝叶量较大的树体,发病则较轻。
果实日灼病的发生除受环境因子,如光照、气温、湿度、风力、品种等影响之外,也与果实本身的营养状况、生理状态及遗传特性有关,果实中的钙、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维生素E等内容物含量高则不易发生日灼,偏施氮肥降低果实钙含量会导致日灼严重。果实日灼主要发生在树冠外围完全暴露的果实上,西面被晒部位果实发生日灼率远高于东面,植株上中部果实发生日灼率高于下部,内膛果基本不发生日灼;同一片果园中,靠近行道的果树发生日灼率高,低洼部位发生日灼率相对较低。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主干日灼以西晒的幼龄芒果园发生严重。枝干日灼主要是由于树冠中部枝叶修剪过度引起。
4.防控措施
果园灌水,改善果园气候条件:在高温来临前,给果园适量灌水,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强树体的蒸腾作用,提高空气湿度,从而降低果园温度。在高温期间,也可直接向树冠喷水,降低树体温度,减少日灼的发生。
合理施肥,增强树体抵抗力:当年果实采收、修剪后,施足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果树根系生长,使根系伸向更宽更深的范围,既可以预防果树冬季冻伤,在高温来临时,又有助于果树蒸腾作用。
果园生草,播种绿肥:在果园生草或播种不易成灾的菊科绿肥,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在高温来临时,可降低地温,提高果园空气湿度,从而降低果面温度,减少日灼的发生。
适度修剪,保证果实的自然遮阴率:金沙江干热河谷区2—5月,疏花疏果及修剪应适度,保持合理的枝果比、叶果比,避免果实直接暴露在直射阳光下,保证果实的自然遮阴率。
科学选药,降低果面温度:2—5月花期、幼果期防治茶黄蓟马、芒果小爪螨、叶蝉等害虫,不宜使用乳油制剂,应首选水制剂或粉剂,因乳油制剂黏于果面,易提高果面温度,造成日灼,而水剂能降低果面温度,减少日灼的发生。
果实套袋,防止日灼:根据各品种果实的大小和果皮颜色,选用不同的纸袋套果。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主要栽培品种为凯特和吉禄,凯特芒果一般选用双层复合芒果专用袋,纸质为优质木浆纸,外面为内黑外黄的复合纸,内层为黑膜纸,要求纸袋防水、透气、遮光、防病虫,也可选用白色单层纸袋,果实采收时连袋采收。吉禄、红贵妃等红色品种一般选用白色单层纸袋(木浆纸),果实采收时连袋采收;吉禄芒如果选用双层复合芒果专用袋,果实采收前需取袋上色,应选择较温和的天气取袋上色,以减轻日灼的发生。
树干涂白,减轻夏季高温灼伤:使用硫酸铜石灰涂白剂,硫酸酮、生石灰、水以1∶20∶(60~80)的比例配制,也可用石灰硫黄涂白剂,硫黄、食盐、动物油或植物油、生石灰、热水以1∶ 2∶ 2∶ 100∶ 400 的比例配制,在高温前进行树干涂白,利用白色反光原理,减轻夏季高温灼伤。
使用树干防护罩、遮阳网等:用纸板做成高50~60厘米、长10厘米的长方体围住树干,能有效地保护树干免受强光直射。进行高接换种时,可将枝干用稻草或遮阳网等覆盖保护,避免日灼发生。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李桂珍 邮编:617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