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企业的一线提供技能劳动人才。中职会计专业应当注重学生实际岗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会计实务教学中,推行“课岗融合”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职;会计实务教学;课岗融合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劳动光荣、技能伟大”“工匠精神”已成为时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推行“课岗融合”,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合格的“劳动人才”任重而道远。
一、 “课岗融合”提出背景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目标和方向。“工学结合”“实践能力”已成为中职教育新的代名词。财政部也重修了《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推动了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将强化学生实际岗位能力摆在突出的首位。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会计教学模式的设计不合理,导致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使得应届毕业生难以做到零距离上岗,需要企业花费较大培训成本。
二、 “课岗融合”教学理念
“课岗融合”是指将会计工作岗位实操能力与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进行紧密结合,互相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在财政部公布的13个会计岗位中,属于会计实务实训教学的涉及9个,如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会计岗位、出纳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等。不同岗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外。在会计实务的实训课程中,实施课与岗的深度融合,结合不同岗位的实践要求进行实训授课,做到“课中融岗,岗中有课”,交叉渗透,彼此吸收,有效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成为合格的“企业人”。
三、 “课岗融合”组织实施
(一) 学习情境与会计岗位融合
学习情境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它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动力。“课岗融合”实训教学模式可以如下设置教学情境:1. 仿真企业财务办公环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会计专业实训室,按照企业财务部门的办公环境进行布局,并设置不同岗位的办公位置,让学生在实训中身临其境,如同置身于企业财务室办公。2. 仿真企业业务资料实训。教师可采用仿真企业真实经济业务的单据作为会计实务实训的原始凭证,并要求学生购买企业真实所用的记账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等作为实训工具,让学生真刀实枪地进行实践。3. 仿真企业财务岗位实践。《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指出,企业会计工作可以一人一岗、一岗多人或多岗一人。教师可将学生按企业真实会计岗位进行分组、分岗实训,如出纳岗、费用核算岗、会计主管岗等,并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轮岗,让学生熟悉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责和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对以上“三情境”的融合,将行业、职业标准、岗位技能要求融入到会计实务实训中,使课堂教学与岗位规范融为一体。
(二) 理论学习与岗位技能融合
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不利于技能劳动人才的培养。因此,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应当加大实訓教学课时的比例,强化学生会计岗位实操技能培养的力度。如增强学生对会计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及核算等岗位实操能力,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归宿。如“现金、银行存款—出纳岗位”,在学习“货币资金”内容前,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到学校财务室或校企合作单位,了解企业“出纳”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等。随后,进行“出纳”岗位的点钞、翻打传票等岗位实操的实训训练,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吸收。
(三) 实行“三层次”实训教学机制
在会计实务实训教学中,可实行“分岗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相融合的“三层次”实训教学机制,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岗位实训。1. “分岗模拟实训”在每个岗位认知实习和岗位理论学习结束后进行,针对不同会计岗位设计对应的技能训练项目。2. “综合模拟实训”在会计实务课程结束后进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套企业模拟资料的实训,如根据提供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会计从业人员基本操作技能。3. “企业顶岗实习”可通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完成,开展面向社会的专业实践。通过企业顶岗实习,理论真正运用于实际,进一步熟悉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的业务处理能力与技巧,为将来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采用理论与实践考核融合的评价模式
“课岗融合”教学模式下,课程评价体系也应当进行配套的改革。传统考核常以理论考核为主,这种单一、片面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压制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实操技能的提高,改变势在必行。可采用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实践考核为重、理论考核为辅,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四、 “课岗融合”的几点反思
1. 转变教学理念。以“能力本位、授人以渔、就业导向”为教学理念,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改革教学模式,实行“课岗融合”,合理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融“教、学、做”为一体,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2. 强化教学管理。建立教学管理机构,完善保障机制。如可成立科研小组,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编制实用有效的分岗和综合模拟实训校本教材。
3. 建设师资队伍。“课岗融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应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又应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具有“双师型”教师素质。学校可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熟悉行业发展现状,积极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升专业实践水平。同时,可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人员到校从事会计实践教学。
4. 建立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要积极拓宽校外实践渠道,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培养“毕业能上岗,上岗能称职”的专业人才。
总之,职业学校只有不断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办出专业特色,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周青松.《当代经济》,2012-10-08,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王兴俊,等.《商业经济》,2010-05-10,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岗位对接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
作者简介:
彭芸,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中职;会计实务教学;课岗融合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劳动光荣、技能伟大”“工匠精神”已成为时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推行“课岗融合”,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合格的“劳动人才”任重而道远。
一、 “课岗融合”提出背景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目标和方向。“工学结合”“实践能力”已成为中职教育新的代名词。财政部也重修了《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推动了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将强化学生实际岗位能力摆在突出的首位。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会计教学模式的设计不合理,导致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使得应届毕业生难以做到零距离上岗,需要企业花费较大培训成本。
二、 “课岗融合”教学理念
“课岗融合”是指将会计工作岗位实操能力与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进行紧密结合,互相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在财政部公布的13个会计岗位中,属于会计实务实训教学的涉及9个,如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会计岗位、出纳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等。不同岗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外。在会计实务的实训课程中,实施课与岗的深度融合,结合不同岗位的实践要求进行实训授课,做到“课中融岗,岗中有课”,交叉渗透,彼此吸收,有效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成为合格的“企业人”。
三、 “课岗融合”组织实施
(一) 学习情境与会计岗位融合
学习情境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它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动力。“课岗融合”实训教学模式可以如下设置教学情境:1. 仿真企业财务办公环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会计专业实训室,按照企业财务部门的办公环境进行布局,并设置不同岗位的办公位置,让学生在实训中身临其境,如同置身于企业财务室办公。2. 仿真企业业务资料实训。教师可采用仿真企业真实经济业务的单据作为会计实务实训的原始凭证,并要求学生购买企业真实所用的记账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等作为实训工具,让学生真刀实枪地进行实践。3. 仿真企业财务岗位实践。《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指出,企业会计工作可以一人一岗、一岗多人或多岗一人。教师可将学生按企业真实会计岗位进行分组、分岗实训,如出纳岗、费用核算岗、会计主管岗等,并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轮岗,让学生熟悉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责和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对以上“三情境”的融合,将行业、职业标准、岗位技能要求融入到会计实务实训中,使课堂教学与岗位规范融为一体。
(二) 理论学习与岗位技能融合
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不利于技能劳动人才的培养。因此,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应当加大实訓教学课时的比例,强化学生会计岗位实操技能培养的力度。如增强学生对会计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及核算等岗位实操能力,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归宿。如“现金、银行存款—出纳岗位”,在学习“货币资金”内容前,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到学校财务室或校企合作单位,了解企业“出纳”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等。随后,进行“出纳”岗位的点钞、翻打传票等岗位实操的实训训练,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吸收。
(三) 实行“三层次”实训教学机制
在会计实务实训教学中,可实行“分岗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相融合的“三层次”实训教学机制,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岗位实训。1. “分岗模拟实训”在每个岗位认知实习和岗位理论学习结束后进行,针对不同会计岗位设计对应的技能训练项目。2. “综合模拟实训”在会计实务课程结束后进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套企业模拟资料的实训,如根据提供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会计从业人员基本操作技能。3. “企业顶岗实习”可通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完成,开展面向社会的专业实践。通过企业顶岗实习,理论真正运用于实际,进一步熟悉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的业务处理能力与技巧,为将来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采用理论与实践考核融合的评价模式
“课岗融合”教学模式下,课程评价体系也应当进行配套的改革。传统考核常以理论考核为主,这种单一、片面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压制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实操技能的提高,改变势在必行。可采用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实践考核为重、理论考核为辅,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四、 “课岗融合”的几点反思
1. 转变教学理念。以“能力本位、授人以渔、就业导向”为教学理念,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改革教学模式,实行“课岗融合”,合理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融“教、学、做”为一体,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2. 强化教学管理。建立教学管理机构,完善保障机制。如可成立科研小组,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编制实用有效的分岗和综合模拟实训校本教材。
3. 建设师资队伍。“课岗融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应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又应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具有“双师型”教师素质。学校可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熟悉行业发展现状,积极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升专业实践水平。同时,可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人员到校从事会计实践教学。
4. 建立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要积极拓宽校外实践渠道,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培养“毕业能上岗,上岗能称职”的专业人才。
总之,职业学校只有不断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办出专业特色,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周青松.《当代经济》,2012-10-08,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王兴俊,等.《商业经济》,2010-05-10,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岗位对接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
作者简介:
彭芸,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