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用于胆囊急性炎症期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根据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行LC时只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及熟悉操作方法,就能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胆囊急性炎症期 腹腔镜切除术 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8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54-02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是指结石被胆囊管阻塞后,胆囊内浓缩的胆汁对胆囊粘膜造成刺激,从而使患者出现急性炎症,是一种胆囊梗阻性病变疾病 [1]。结石性急性胆囊炎主要的治疗方向为外科手术,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腹腔镜手术中开展最早的手术,但在过去,胆囊急性炎症期的患者一直被视为LC的禁忌症,而随着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更新,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并逐渐熟悉及被治愈的成功案例不断出现,目前已成为胆囊急性炎症期的首选术式 [2]。本文通过选取我院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20例,并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分析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0~85岁,平均年龄(43.6±4.4)岁,发病时间最短10h,最长8天,平均发病时间(30.5±3.7)h,炎症类型包括水肿型、化脓型、坏疽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炎症类型及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LC手术方法 [3]。首先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后,把胆囊周围的粘连组织进行分离,然后用穿刺针把患者的胆汁抽取出来以留作培养,对Calot三角进行解剖时,由助手牵引胆囊,医生手持超声刀和吸引器,置入1块小纱条于患者腹内,一边给予切割、止血,一边使用小纱条对剥离组织进行擦拭,紧贴壶腹部分离,并将胆囊三角区与胆囊管后侧进行贯通,充分游离胆囊管。如遇到胆囊结石的时候,可以利用分离把结石推入胆囊,如出现结石嵌顿而无法移动时,就需剪开胆囊管前壁取出结石。特别注意要将胆囊管夹闭前,仔细辨别胆囊管、壶腹部、肝总管、胆总管的相互关系,并找到胆囊与肝面间水肿带进行胆囊切除,随后用小纱条紧贴创面对胆囊床进行止血,可边移动小纱条边进行止血,最后冲洗胆囊窝并放置引流管。
1.3 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X±S)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X±S)n(%)]
3 结论
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病变,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出现呕出胆汁的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4]。据有关文献报道,国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71%,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胆管损伤,其发生率为0.19%,其他常见并发症如胆漏为0.14%,出血为0.11%,胃肠道损伤为0.04%,而急性炎症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尚未见报道。
本文通过对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患者在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本文对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具体包括:①为使手术操作者能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从而避免对腹腔的污染,在利用穿刺针抽取胆汁时要注意起到减压的效果;②在对胆囊周围的粘连进行分离时一定要注意紧贴胆囊壁,可帮助正确快速的寻找出胆囊浆膜;③在处理Calot三角时,一定要先处理胆囊管,再处理胆囊动脉,并认真仔细的辨认一些可能出现的变异现象,防止发生大出血;④充分认识并仔细辨别胆囊管、壶腹部、肝总管、胆总管的相互关系,同时在浆膜下操作时动作尽量放轻柔;⑤一定要正确找出胆囊和肝面之间的间隙,然后在间隙处对胆囊进行切除,次方法能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有效降低对血管和胆管的损害;⑥手术操作者一定要把握好手术时机,因为正确的手术时机对于治疗的效果是起直接作用的,所以在行手术前,首先要对胆囊周围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给予评估,特别对于体温超过38.5℃或胆囊局部炎症严重甚至出现化脓及坏疽的患者,如果患者出现腹痛反复发作并持续时间超过72h,并且胆囊壁的厚度超过5mm,同时给予的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的患者要特别提高警惕。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急性炎症期的患者来说安全性还是相当高的,只要手术操作者能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及熟悉操作方法,就能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康忠.胆囊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2:55
[2] 胡荣生,李秋波.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2,01:1+3
[3] 张金邦,张文雄.胆囊急性炎症期腹腔镜治疗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0:45
[4] 江庆斌,万德炎,杨东杰.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探讨[J].现代医院,2004,10:14-15
方法:选取我院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根据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行LC时只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及熟悉操作方法,就能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胆囊急性炎症期 腹腔镜切除术 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8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54-02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是指结石被胆囊管阻塞后,胆囊内浓缩的胆汁对胆囊粘膜造成刺激,从而使患者出现急性炎症,是一种胆囊梗阻性病变疾病 [1]。结石性急性胆囊炎主要的治疗方向为外科手术,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腹腔镜手术中开展最早的手术,但在过去,胆囊急性炎症期的患者一直被视为LC的禁忌症,而随着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更新,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并逐渐熟悉及被治愈的成功案例不断出现,目前已成为胆囊急性炎症期的首选术式 [2]。本文通过选取我院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20例,并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分析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0~85岁,平均年龄(43.6±4.4)岁,发病时间最短10h,最长8天,平均发病时间(30.5±3.7)h,炎症类型包括水肿型、化脓型、坏疽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炎症类型及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LC手术方法 [3]。首先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后,把胆囊周围的粘连组织进行分离,然后用穿刺针把患者的胆汁抽取出来以留作培养,对Calot三角进行解剖时,由助手牵引胆囊,医生手持超声刀和吸引器,置入1块小纱条于患者腹内,一边给予切割、止血,一边使用小纱条对剥离组织进行擦拭,紧贴壶腹部分离,并将胆囊三角区与胆囊管后侧进行贯通,充分游离胆囊管。如遇到胆囊结石的时候,可以利用分离把结石推入胆囊,如出现结石嵌顿而无法移动时,就需剪开胆囊管前壁取出结石。特别注意要将胆囊管夹闭前,仔细辨别胆囊管、壶腹部、肝总管、胆总管的相互关系,并找到胆囊与肝面间水肿带进行胆囊切除,随后用小纱条紧贴创面对胆囊床进行止血,可边移动小纱条边进行止血,最后冲洗胆囊窝并放置引流管。
1.3 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X±S)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X±S)n(%)]
3 结论
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病变,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出现呕出胆汁的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4]。据有关文献报道,国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71%,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胆管损伤,其发生率为0.19%,其他常见并发症如胆漏为0.14%,出血为0.11%,胃肠道损伤为0.04%,而急性炎症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尚未见报道。
本文通过对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患者在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本文对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具体包括:①为使手术操作者能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从而避免对腹腔的污染,在利用穿刺针抽取胆汁时要注意起到减压的效果;②在对胆囊周围的粘连进行分离时一定要注意紧贴胆囊壁,可帮助正确快速的寻找出胆囊浆膜;③在处理Calot三角时,一定要先处理胆囊管,再处理胆囊动脉,并认真仔细的辨认一些可能出现的变异现象,防止发生大出血;④充分认识并仔细辨别胆囊管、壶腹部、肝总管、胆总管的相互关系,同时在浆膜下操作时动作尽量放轻柔;⑤一定要正确找出胆囊和肝面之间的间隙,然后在间隙处对胆囊进行切除,次方法能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有效降低对血管和胆管的损害;⑥手术操作者一定要把握好手术时机,因为正确的手术时机对于治疗的效果是起直接作用的,所以在行手术前,首先要对胆囊周围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给予评估,特别对于体温超过38.5℃或胆囊局部炎症严重甚至出现化脓及坏疽的患者,如果患者出现腹痛反复发作并持续时间超过72h,并且胆囊壁的厚度超过5mm,同时给予的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的患者要特别提高警惕。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急性炎症期的患者来说安全性还是相当高的,只要手术操作者能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及熟悉操作方法,就能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康忠.胆囊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2:55
[2] 胡荣生,李秋波.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2,01:1+3
[3] 张金邦,张文雄.胆囊急性炎症期腹腔镜治疗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0:45
[4] 江庆斌,万德炎,杨东杰.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探讨[J].现代医院,2004,1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