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潢川县是中华黄姓的发源地,更是中国城市之父春申君黄歇的故里。地处豫南的信阳,虽工业基础薄弱,但潢川县却凭借自身优势及多年的拼搏,辖区内企业众多,农业产业化水平一直居于全省前列,境内拥有豫南唯一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南潢川经济开发区。
潢川县发展经济的同时从未忘记环境的重要性。“建设更具魅力的宜居潢川、建设更具潜力的生态潢川,这是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潢川县县委书记赵亮如是说。潢川县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县长兰恩民一直主张:“农民也应该享受城市般卫生保洁服务”。近年来,潢川县以整合涉农资金为契机,为美丽乡村建设投入上亿元资金,全力推动全县117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和7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以来,潢川县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農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之路。
走进潢川,记者不仅看到了经济发展之美,更看到了乡村建设之美。乡村让城市人更向往,在潢川就足以验证。
双柳树镇:民资助力 美化乡村
记者一行率先走进潢川县双柳树镇,该镇是国家小城镇综合经济开发示范镇、河南省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人口近3万,镇区规模堪比县城。
双柳树镇村民从事建筑、修桥、修路者居多,经济状况比较好。陪同采访的镇长王修学介绍,为了充分发挥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作用,双柳树镇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建立与各村外出成功人士联络制度号召他们积极投身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争取资金近2000万元。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每个村选择2~3个村民组办示范点,由成功人士出资出力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整治乱堆乱放,美化周边环境。
一条坡状的环形水泥路贯穿整个村庄,家家户户墙体刷白,现代风格的房屋整齐排列,整个村庄统一又和谐。这就是双柳树镇苏湾村,是成功人士回乡建设的成功范例。该村党支部书记黄真明介绍,孙长福是土生土长的苏湾人,创业初期曾借过村集体1元钱,现在在郑州做工程。听说家乡要搞美丽乡村建设,拿出200万元热心回馈乡梓。现在村里的绿化、硬化、亮化等整个规划都是孙长福按照城市理念设计的。谈起未来的发展,黄真明信心十足地说:“现在都有好多外村的人来我们这儿玩,都赞叹跟到了城市一样!下一步要修建人工湖和民俗文化馆,大力发展旅游业,让每个村民享受美丽乡村带来的实惠。”
双柳树镇刘洼村曹洼组也是如此。进入刘洼村曹洼组,三幢极具现代气息的别墅首先映入眼帘。同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是高兴文、高兴源等高氏兄弟的房子。高氏兄弟投入大量资金对整个村庄进行全面整治,并对村庄门口大塘周边进行硬化、美化、亮化,把曹洼建成了村庄中的城市。
晏庄村:都市农业 引领发展
“到处是巨大的变形金刚和各种机器人模型,这哪里是一个村子,分明是一个城市中的游乐园。”如果不是同行的潢川县委农办工作人员提醒晏庄村到了,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游玩还要收门票的地方居然是一个自然村庄。
晏庄,这个号称信阳规模最大的整村流转土地的村庄,也是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更是抢抓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让村民住得宽敞明亮,日子过得舒适惬意。
记者走进潢川县付店镇晏庄村村委会,村民三三两两地在村委会门口健身器材旁做着健身运动,村委会大楼上刻的“都市农业 引领晏庄”的标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付店镇党委副书记武德峰告诉记者,建设美丽乡村还要着眼产业发展,构建持续张力。晏庄村整合资源,发展都市农业,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今朝的白天鹅。武德峰还开玩笑地说:“现在的晏庄是科级干部天天来,处级干部经常来,厅级干部时常来,部级干部偶尔来。”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晏庄村正是真抓实干干出来的。晏庄人抢抓信阳市农村改革试验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大好机遇,一方面,向上级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040万元,大力开展以土地平整、渠道整修、坑塘改造、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了路相连、渠相通、林成网、田成块、旱可灌、涝能排的农业生产局面,实现了“小田变大田、小塘变大塘、小渠变大渠、小路变大路”的农业基础建设格局,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成功吸引潢川黄淮大丰收农贸科技有限公司整村流转晏庄村土地7000亩,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积极走现代农业之路;并争取省财政奖补资金1580万元用于整治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实行垃圾定点收集,免费给村民发放垃圾桶垃圾袋,配备保洁车和工具,专人定岗定责定路段定时保洁。现在的晏庄没有一处污染企业(场),真正实现了零污染、高环保、强生态的自然景观。
如何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那就要在旅游上下功夫。晏庄村以建设国家4A级旅游区为目标,围绕“生态休闲、农业观光”这一主题,投资9.6亿元,着力打造田园之美。现已投资1.2亿元,建成了千亩生态园林园、千亩荷花观光园、百亩采摘园、百亩休闲垂钓园、未来农业展示园、儿童水上乐园、神农文化园、晏庄山水文化园、施线行水上游乐园等项目,还有万国花海、民俗文化村、生态餐厅、四星级假日宾馆等20余个项目在建之中。
游人多了,村民乐了,他们不仅收着土地租金,享受着国家的粮食直补,还在家门口公司上班挣工资,有的还做着小生意挣游人的钱。游乐园就在家门口,出门就是景观,还不愁没钱赚,如今的晏庄人真正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
连岗村:依山傍水 产业带动
一座环胡桥水库,把潢川县仁和镇连岗村一分为二,中间一座桥又让两边互通有无。这里不像村庄,更像一座城市,既是山城也是水城。
300多套联体别墅,一排排俨如城市小区式的多层楼房不计其数,就连村里的贫困户也免费住上了面积虽不大但单门独院的房子,村内各种公共实施齐全完备。同行的工作人员建议记者,在这里买套房吧,跟城市一样。
如果说一个地方有一两座别墅,不足为奇,可一个村庄有几百套别墅,不能不让人探访其中的奥秘了。 仁和镇连岗村距离县城30公里,地处潢川、光山和商城三县交界处,林地1700亩,水域面积1800亩,是个依山傍水的地方。连岗村立足于村域特色,以村级组织建设为抓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美丽乡村建设,先后荣获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生态村、美丽乡村和新农村规划建设指导点等称号。
连岗村党支部书记刘加金告诉记者,他们紧抓党建这个思想引擎,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活动,统一全村45名党员思想,进一步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村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面对资金、土地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连岗村积极作为,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捐助,利用本村外出成功人士多的优势,合计捐助资金150余万元完成前期“三通一平”;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通过土地平整、扶贫整村推进、危房改造、库区移民等项目,合理利用资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公益设施齐全的美丽乡村。对迁进新居住户的宅基地统一收回,统一使用;落实人地挂钩、增减挂钩政策,率先启动9个村民组迁组并点;做实荒地和废弃地的开发利用,几年来共恢复耕地1000余亩,新增建设用地160亩,突破了土地指标稀缺的瓶颈;投入资金修建人工湿地、垃圾填埋场、垃圾池,实现了雨污分流和垃圾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号召全村群众轮流保洁,并配有5人的专业垃圾清运队负责生活垃圾清理,突破了环境治理难以持久的瓶颈。
建得好还要留得住,更让百姓能致富。仁和镇党委书记王建新介绍,连岗村引进省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社——光州茶业合作社,建成1500亩高标准茶叶种植基地和占地20亩现代化茶叶加工厂,通过茶叶精细化加工,让农民分享更多环节的利润;还成功流转土地2600亩引进潢川绿之泉种植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种植樱花、桂花、香樟等名贵苗木,每年解决用工3万人次,帮助群众实现在村务工、在村致富的梦想;招商引资200万元建设环胡桥水库生态观光旅游带,现已初具雏形;近千亩水面的水产养殖实现每年经济效益200余萬元。通过产业带动,连岗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9000余元,远远超过了全镇农民的平均水平。
刘祥福是地地道道的连岗村村民。记者采访时,他正在潢川绿之泉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的土地里劳作。劳作的辛劳掩盖不了他的喜悦,他告诉记者:“家里6亩地全都流转出去了,每亩地是400元的租金。我和老伴都在合作社干活,每天60元,一年一人能挣将近两万元!”仁和镇副镇长叶先筝说,连岗村像刘祥福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土地变成了黄金,让农民变成了工人,让农业变成了产业,让乡村变成了城市。
潢川县发展经济的同时从未忘记环境的重要性。“建设更具魅力的宜居潢川、建设更具潜力的生态潢川,这是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潢川县县委书记赵亮如是说。潢川县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县长兰恩民一直主张:“农民也应该享受城市般卫生保洁服务”。近年来,潢川县以整合涉农资金为契机,为美丽乡村建设投入上亿元资金,全力推动全县117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和7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以来,潢川县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農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之路。
走进潢川,记者不仅看到了经济发展之美,更看到了乡村建设之美。乡村让城市人更向往,在潢川就足以验证。
双柳树镇:民资助力 美化乡村
记者一行率先走进潢川县双柳树镇,该镇是国家小城镇综合经济开发示范镇、河南省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人口近3万,镇区规模堪比县城。
双柳树镇村民从事建筑、修桥、修路者居多,经济状况比较好。陪同采访的镇长王修学介绍,为了充分发挥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作用,双柳树镇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建立与各村外出成功人士联络制度号召他们积极投身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争取资金近2000万元。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每个村选择2~3个村民组办示范点,由成功人士出资出力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整治乱堆乱放,美化周边环境。
一条坡状的环形水泥路贯穿整个村庄,家家户户墙体刷白,现代风格的房屋整齐排列,整个村庄统一又和谐。这就是双柳树镇苏湾村,是成功人士回乡建设的成功范例。该村党支部书记黄真明介绍,孙长福是土生土长的苏湾人,创业初期曾借过村集体1元钱,现在在郑州做工程。听说家乡要搞美丽乡村建设,拿出200万元热心回馈乡梓。现在村里的绿化、硬化、亮化等整个规划都是孙长福按照城市理念设计的。谈起未来的发展,黄真明信心十足地说:“现在都有好多外村的人来我们这儿玩,都赞叹跟到了城市一样!下一步要修建人工湖和民俗文化馆,大力发展旅游业,让每个村民享受美丽乡村带来的实惠。”
双柳树镇刘洼村曹洼组也是如此。进入刘洼村曹洼组,三幢极具现代气息的别墅首先映入眼帘。同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是高兴文、高兴源等高氏兄弟的房子。高氏兄弟投入大量资金对整个村庄进行全面整治,并对村庄门口大塘周边进行硬化、美化、亮化,把曹洼建成了村庄中的城市。
晏庄村:都市农业 引领发展
“到处是巨大的变形金刚和各种机器人模型,这哪里是一个村子,分明是一个城市中的游乐园。”如果不是同行的潢川县委农办工作人员提醒晏庄村到了,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游玩还要收门票的地方居然是一个自然村庄。
晏庄,这个号称信阳规模最大的整村流转土地的村庄,也是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更是抢抓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让村民住得宽敞明亮,日子过得舒适惬意。
记者走进潢川县付店镇晏庄村村委会,村民三三两两地在村委会门口健身器材旁做着健身运动,村委会大楼上刻的“都市农业 引领晏庄”的标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付店镇党委副书记武德峰告诉记者,建设美丽乡村还要着眼产业发展,构建持续张力。晏庄村整合资源,发展都市农业,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今朝的白天鹅。武德峰还开玩笑地说:“现在的晏庄是科级干部天天来,处级干部经常来,厅级干部时常来,部级干部偶尔来。”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晏庄村正是真抓实干干出来的。晏庄人抢抓信阳市农村改革试验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大好机遇,一方面,向上级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040万元,大力开展以土地平整、渠道整修、坑塘改造、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了路相连、渠相通、林成网、田成块、旱可灌、涝能排的农业生产局面,实现了“小田变大田、小塘变大塘、小渠变大渠、小路变大路”的农业基础建设格局,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成功吸引潢川黄淮大丰收农贸科技有限公司整村流转晏庄村土地7000亩,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积极走现代农业之路;并争取省财政奖补资金1580万元用于整治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实行垃圾定点收集,免费给村民发放垃圾桶垃圾袋,配备保洁车和工具,专人定岗定责定路段定时保洁。现在的晏庄没有一处污染企业(场),真正实现了零污染、高环保、强生态的自然景观。
如何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那就要在旅游上下功夫。晏庄村以建设国家4A级旅游区为目标,围绕“生态休闲、农业观光”这一主题,投资9.6亿元,着力打造田园之美。现已投资1.2亿元,建成了千亩生态园林园、千亩荷花观光园、百亩采摘园、百亩休闲垂钓园、未来农业展示园、儿童水上乐园、神农文化园、晏庄山水文化园、施线行水上游乐园等项目,还有万国花海、民俗文化村、生态餐厅、四星级假日宾馆等20余个项目在建之中。
游人多了,村民乐了,他们不仅收着土地租金,享受着国家的粮食直补,还在家门口公司上班挣工资,有的还做着小生意挣游人的钱。游乐园就在家门口,出门就是景观,还不愁没钱赚,如今的晏庄人真正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
连岗村:依山傍水 产业带动
一座环胡桥水库,把潢川县仁和镇连岗村一分为二,中间一座桥又让两边互通有无。这里不像村庄,更像一座城市,既是山城也是水城。
300多套联体别墅,一排排俨如城市小区式的多层楼房不计其数,就连村里的贫困户也免费住上了面积虽不大但单门独院的房子,村内各种公共实施齐全完备。同行的工作人员建议记者,在这里买套房吧,跟城市一样。
如果说一个地方有一两座别墅,不足为奇,可一个村庄有几百套别墅,不能不让人探访其中的奥秘了。 仁和镇连岗村距离县城30公里,地处潢川、光山和商城三县交界处,林地1700亩,水域面积1800亩,是个依山傍水的地方。连岗村立足于村域特色,以村级组织建设为抓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美丽乡村建设,先后荣获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生态村、美丽乡村和新农村规划建设指导点等称号。
连岗村党支部书记刘加金告诉记者,他们紧抓党建这个思想引擎,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活动,统一全村45名党员思想,进一步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村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面对资金、土地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连岗村积极作为,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捐助,利用本村外出成功人士多的优势,合计捐助资金150余万元完成前期“三通一平”;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通过土地平整、扶贫整村推进、危房改造、库区移民等项目,合理利用资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公益设施齐全的美丽乡村。对迁进新居住户的宅基地统一收回,统一使用;落实人地挂钩、增减挂钩政策,率先启动9个村民组迁组并点;做实荒地和废弃地的开发利用,几年来共恢复耕地1000余亩,新增建设用地160亩,突破了土地指标稀缺的瓶颈;投入资金修建人工湿地、垃圾填埋场、垃圾池,实现了雨污分流和垃圾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号召全村群众轮流保洁,并配有5人的专业垃圾清运队负责生活垃圾清理,突破了环境治理难以持久的瓶颈。
建得好还要留得住,更让百姓能致富。仁和镇党委书记王建新介绍,连岗村引进省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社——光州茶业合作社,建成1500亩高标准茶叶种植基地和占地20亩现代化茶叶加工厂,通过茶叶精细化加工,让农民分享更多环节的利润;还成功流转土地2600亩引进潢川绿之泉种植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种植樱花、桂花、香樟等名贵苗木,每年解决用工3万人次,帮助群众实现在村务工、在村致富的梦想;招商引资200万元建设环胡桥水库生态观光旅游带,现已初具雏形;近千亩水面的水产养殖实现每年经济效益200余萬元。通过产业带动,连岗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9000余元,远远超过了全镇农民的平均水平。
刘祥福是地地道道的连岗村村民。记者采访时,他正在潢川绿之泉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的土地里劳作。劳作的辛劳掩盖不了他的喜悦,他告诉记者:“家里6亩地全都流转出去了,每亩地是400元的租金。我和老伴都在合作社干活,每天60元,一年一人能挣将近两万元!”仁和镇副镇长叶先筝说,连岗村像刘祥福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土地变成了黄金,让农民变成了工人,让农业变成了产业,让乡村变成了城市。